课件18张PPT。第3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英国著名史学家史景迁批评康熙有三:一是皇位继位的纠葛有点进退失据;二是康熙虽喜爱西学,任用耶稣会士,并允传教,但对西方并不信任,因而有礼仪之争以及导致后来雍正的禁教;三是康熙以轻徭薄赋自豪,以此彰显盛世,但其永不加赋的政策按耕地面积缴固定税金,与人口无关,于是人口虽增,亦不加赋,为康熙的继承者造成财政困难。请思考:
1.史景迁先生指出康熙帝三个方面的不足是否合理?
2.康熙帝有怎样的文治武功?一、少年皇帝
1.继承皇位:_____年,年号_____。
2.面临形势:
(1)满洲贵族逐渐确立了对_____的统治,_____上的抗清斗争
大体结束。
(2)_______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后,坚持抗清。
(3)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的_____势力有待驱逐。
(4)游牧于_____和_____的蒙古各部需要加强管理。
(5)_________矛盾尚未平复。
(6)辅政大臣鳌拜骄横跋扈,欺君擅权。
3.总揽大权:智除权臣_____,总揽朝政,立志做有为君主。1661康熙全国大陆郑成功沙俄漠西漠北满汉民族鳌拜二、巩固统一国家
1.军事方面:
(1)平定三藩:扫除地方割据势力,符合国家统一趋势,中央
集权随之加强。
(2)收复台湾:采取剿抚并用的策略,起用施琅,设_______,
隶属福建省。并设总兵、副将驻守台湾、澎湖。
(3)三征噶尔丹:
①康熙帝三次御驾亲征,先后取得_________、_______战
役的胜利。
②中央政府控制了漠北蒙古、天山南北,加强了多民族国
家的统一。台湾府乌兰布通昭莫多2.文化方面:崇尚儒家文化,恢复_________,延揽汉族文
士,既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又加快了满族文化的发展步
伐。
3.政治方面:加强与蒙、藏民族团结,特别尊重_______。册
封四大活佛,既尊重佛教、尊崇活佛,又达到分而治之的目
的。开科取士喇嘛教【知识点拨】
康熙帝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的原因。
(1)康熙帝进行的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叛乱的正义战争,因而得到了西北各族人民、包括准噶尔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2)康熙帝制定的剿抚并用的策略得到成功的运用,对叛乱阵营起到分化、瓦解作用。
(3)此时的清廷内部稳定、国力强盛,军队纪律严明、战斗力较强。
(4)以康熙帝为首的朝廷,对平叛战争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制定了切合实际的作战方针,如针对西北地区地广人稀、沙漠、草原辽阔的特点,充分发挥骑兵快速机动的作战能力和火器部队的作用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康熙帝三十一年(1692年)九月,郑氏集团派人到福建(同清廷)议和,请求“照……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霄贡”。康熙帝表示“台湾不可与……高丽外国比”,拒绝郑氏要求。探究分析:
康熙帝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
提示:(1)平定“三藩”之乱和准噶尔贵族噶尔丹的叛乱;
(2)降服郑成功的孙子郑克塽,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管辖;
(3)尊重中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崇尚儒家文化,恢复开科取士,加强与蒙、藏民族的团结。三、维护国家主权
1.军事上:抗击沙俄,捍卫北疆,组织两次收复_______之
战,收复东北失地。
2.外交上:1689年,中俄签订《___________》,从法律上确
定了中俄_____边界,肯定了_______和_________流域均属于
中国领土,维护了中国主权。雅克萨尼布楚条约东段黑龙江乌苏里江【特别提醒】
古代盛世的条件。
盛世是指国家从大乱走向大治,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繁荣和稳定的一个时期。盛世应该具备的条件是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国力强大、文化昌盛等。【知识点拨】
应怎样评价康熙帝?
(1)历史贡献:
①他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与反抗外来侵略紧密结合在一起,基本上奠定了近现代中国的版图。
②康熙帝一生苦研儒学,推崇程朱理学,组织编撰《康熙字典》等要著,弘扬了中国古代文化。
③康熙帝统治时的中国,最终促成了中国历史上长达150年的“康乾盛世”。(2)不足之处:
康熙帝统治时期,世界历史逐步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正是在这一时期,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独裁达到了历史的顶峰,闭关政策开始推行,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不断拉大。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相关知识:
(康熙帝晚年在总结自己施政感受时说)“共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体群臣,子庶民。保邦于未安,制乱于未乱。夙夜孜孜,寝寐不遑。宽严相济,经权互用,以图国家久运而已。”
——章梫 《康熙政要》探究分析:
(1)根据材料,概括康熙帝对自己的评价。
【思路分析】解答本题时需注意从材料中总结,另外审题时更应注意是“康熙帝对自己的评价”,而不应随意发挥。
提示:评价:一心为国为民;保国安邦,恩威并济;勤勉努力。
(2)在利用这段材料评价康熙帝时要注意什么?
提示:由于这段材料是康熙帝的自我评价,具有主观性,评价康熙帝时要结合史实和其他材料相互佐证。(3)在《尼布楚条约》中,清政府作为签约一方,首次使用了“中国”的国号而没有使用“大清”的朝号。“中国”和“大清”有何区别?有没有联系?
提示:①“中国”是国号,代表整个国家,“大清”是朝号,代表的只是满洲贵族统治者。所以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区别。
②在中国封建社会,由于一直是封建王朝统治全国,即所谓“家天下”,所以国号通常被朝号所取代,王朝即代表国家,清朝也通常如此。所以,国号“中国”和朝号“大清”还是有密切联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