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同步练习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同步练习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8 13:48: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右图中数字代表康熙帝为巩固统一多民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家、捍卫国家主权而采取的重大军事行动,其先后顺序应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④②①  D.④③②①
2.康熙帝在《中秋日闻海上捷音》中写道:“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他的这首诗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相关( 
 )
A.雅克萨之战的胜利
B.清军平定三藩之乱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清军进入台湾
3.康熙帝剪除鳌拜集团和平定三藩之乱,从根本上说是因为这两种势力都( 
 )
A.拥有较大的势力   B.严重威胁皇权
C.有称帝的野心
D.不服从皇帝命令
4.清初,广大人民支持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其原因在于平定叛乱有利于( 
 )
A.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B.维护大清王朝的威严
C.维护各民族间的团结和友好交往
D.维护中国的国际形象
5.“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先哲朱熹的这一观点,凝聚了中国人对师长的无限尊崇。右图“万世师表”涉及的人物有
①孔子 ②孟子 ③康熙帝 ④乾隆帝
A.①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6.晚年的康熙帝对自己一生的评价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我们今天对他予以肯定性的评价,主要立足点是(  )
A.一生兢兢业业为大清贡献颇多
B.他运筹帷幄,平定三藩叛乱和噶尔丹叛乱
C.他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他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局面
7.以下为康熙时期地方增丁统计表,其中1676年福建莆田未做统计的原因可能是(
)
A.三藩之乱
B.准噶尔叛乱
C.郑氏割据
D.大兴文字狱
8..中俄《尼布楚条约》中说,“凡岭南一带
( http: / / www.21cnjy.com )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对条约中的“中国”,理解正确的是
①这里的中国指中原地区
②清朝第一次使用了“中国”国号
③清政府对外不再使用“大清”的朝号
④表明清朝行使和维护的是中国的主权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1960年4月,全国人大二届二次会议期间,毛泽东与老舍先生论及康熙。
毛泽东一开口便说,满族是个了不起的民族,对中华民族大家庭做出过伟大贡献。他还说,清朝开始的几位皇帝都很有本事的,尤其是康熙皇帝。
毛泽东说康熙皇帝的头一个伟大贡献是打下了今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他三征噶尔丹,团结众蒙古部,把新疆牢牢地守住。他进兵西藏,振兴黄教,尊崇达赖喇嘛,护送六世达赖进藏,为维护西南边疆的统一,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他进剿台湾,在澎湖激战,完成统一台湾的大业。他在东北收复雅克萨,组织东北各族人民进行抗俄斗争,和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保证我国永戍黑龙江,取得了独立自主外交的胜利,为巩固东北边疆做出了重大贡献。
毛泽东说,康熙皇帝的第二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伟大贡献是他的统一战线政策。满族进关时兵力只有5万多,加上家属也不过20万,以这样少的人口去统治那么一个大国,占领那么大领土,管理那么多人口,矛盾非常突出,康熙皇帝便发明了一个统一战线,先团结蒙古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后来又团结了汉族的上层人士,他还当面学习和继承了当时比满文化要先进得多的汉文化,他尊孔崇儒。在官吏的设置上,凡高级官吏都是一满一汉,大学士、尚书、侍郎、军机大臣都是如此。这样,康熙便非常成功地克服了满族官员少的困难,真正达到了神奇效果。
——引自新华网
请回答
(1)列举康熙皇帝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的突出贡献。
(2)康熙皇帝入关后是如何运用统一战线政策确立并巩固清朝在全国统治的?
(3)从康熙皇帝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活动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重要历史启示?
10.
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来华,带来了西方天文历法等知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熙十五年(1676年),康
( http: / / www.21cnjy.com )熙帝谕令钦天监:“向者新法(指西法)、旧法是非争论,今既知新法为是,尔衙门习学天文历法满洲官员,务令加意精勤。此后习熟之人方准升用,其未经学习者不准升用。”
——《清圣祖实录》卷62(康熙十五年,1676年谕令)
材料二
论者以古法今法(指西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不同,深不知历原出自中国,传及于极西,西人守之不失,测量不已,岁岁增修,所以得其差分之疏密,非有他术也。
——康熙帝《御制三角形推算法论》(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
材料三
乾隆年间钦定的《四库全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总目提要》在评论《寰有诠》时曾说:“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逾前古。其议论夸诈迂怪,也为异端之尤。国朝节取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具存深意。”
——李建军《影响中国近代科学发展的科学价值观》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康熙皇帝对古法与西法的认识前后有何异同?(7分)
(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评析康熙、乾隆皇帝对西学态度带来的影响。(8分)
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一、选择题
1.C
2.D:3.B:4.A:
5.B:6.C:
7.
A:
8.
C:
二、非选择题
9.(1)三征噶尔丹,控制新疆;进兵西藏,维
( http: / / www.21cnjy.com )护西南稳定;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反击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维护国家主权。(2)团结蒙古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团结汉族的上层人士,重用汉族官员;全面学习和继承汉文化,尊孔崇儒。(3)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势力。
10.(1)相同:认为西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历法较中国精善。(3分)不同:从否定中学(古法)到主张“西学中(东)源”。(4分)(2)清初统治者为维护和巩固其政治统治,限制西方学术思想的传播,使得西方科学知识的传播仅限于统治阶级上层,阻碍了中西文化的交流。(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