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学案
[课标要求] 了解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贡献,认识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精神。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学习探究区.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学习探究区.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学习探究区.TIF"
\
MERGEFORMATINET
一、立志改造社会 投身中国革命
1.求学经历
(1)进入新式学堂,接受近代科学知识。
(2)1913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2.思想变化:由信仰改良主义到信仰马克思主义。
3.投身革命:1920年转变为共产主义者;1921年参加中共一大。
二、开创中国革命的新路
1.领导工农运动
(1)中共一大结束以后,回湖南建立地方党组织并开展工人运动。
(2)从1925年起,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并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
2.开创革命道路
(1)提出理论:八七会议上提出“政权是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秋收起义后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开创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的崭新革命道路。
(2)革命实践:1927年秋收起义受挫后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发表著作:《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
[名师点拨]
毛泽东对农民问题认识最重要的贡献
从分析农村、农民在中国社会结构的特殊地位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明农民革命的重要性。他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深刻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解决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者及同盟军的问题。
[特别关注]
毛泽东从中国国情出发,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普遍原理应用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开创了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
[重点精讲]
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1)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国情,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敌人的统治中心在城市,力量比较强大。而在农村敌人力量比较薄弱,便于革命力量的发展。
(3)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是农民问题,他们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动力。
[概念辨析]
“工农武装割据”的内涵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武
( http: / / www.21cnjy.com )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三者紧密结合的红色政权建设的总概念。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重点精讲]
毛泽东对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的独创性贡献:
(1)1927年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2)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实践上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3)1928~1930年,毛泽东根据井冈山斗争实践,提出并发展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从理论上对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作了阐述。
深化探究
材料 是什么使他成功地掌握党政权力,取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最伟大的成就?那就是他特有的火一般的热情。没有这个,就没有人能像毛泽东那样,随着中国末代王朝的衰落来点燃他的时代。他很自信,也坚信他的农民军队最终会胜利。这——不仅仅是对权力的渴望……赋予他坚如磐石的意志。——罗斯·特里尔《毛泽东传》
思考 (1)如何理解毛泽东“特有的火一般的热情”?
(2)为什么作者说毛泽东领导的是“农民军队”?
(3)毛泽东探索出怎样独特的中国革命道路?
答案 (1)是指毛泽东改造中国与世界的远大人生理想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2)毛泽东充分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革命的主要问题,强调要发动和依靠农民开展革命。在井冈山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始终注意动员广大农民群众参加革命斗争,农民构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主体。
(3)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探索出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探索出先进行民主革命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独特道路。
三、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1.战略转移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2.遵义会议
(1)内容:取消了“左”倾错误领导人的最高军事指挥权,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毛泽东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2)影响:在会后不久,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和王稼祥三人组成的军事领导小组,在其领导下,红军胜利到达陕北,中国革命开始转危为安。
深化探究
材料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七律·长征》
思考 (1)“远征”指的是什么?
(2)导致这次“远征”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3)“远征”的结果对中国革命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 (1)长征。
(2)“左”倾错误导致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3)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抗日战争和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保存了骨干力量。
四、建立新中国
1.领导抗日战争的胜利
(1)实践上
①与国民党再度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②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取得了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等胜利。
③建立了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等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抗击了大部分侵华日军,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2)理论上:先后发表了《〈共产党人〉发刊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系统地总结了中国革命正反两个方面的丰富经验,形成完备的新民主主义理论。
(3)思想上——延安整风运动:
①内容:纠正党内存在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
②作用:为夺取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重点精讲]
为什么说整风运动为争取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整风运动彻底清算了党内“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使全党统一了认识。
(2)使全党进一步掌握了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本方向。
(3)整风运动使全党统一在以毛泽东为中心的正确领导下。
2.领导解放战争的胜利
(1)重庆谈判
①背景: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面临两种前途、两种命运的抉择,赴重庆谈判。
②结果:宣传了中共的主张,签订了《双十协定》。
(2)解放战争:用三年多时间,打败国民党军队,推翻国民党政权。
3.建立新中国
结束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受
( http: / / www.21cnjy.com )尽外国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和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的基本统一,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五、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1)背景:1952年,国民经济的恢复。
(2)过程
①1953年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②三大改造:在农村,将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私有制为基础的分散落后的农民个体经济引上了集体经济的发展道路;在城市,通过和平赎买的方式将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③1956年底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深化理解]
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
实质:三大改造把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生产资料由私有变为国家公有,其实质是变革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
意义:标志着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正确探索
①经济上:1956年发表《论十大关系》,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方针。
②政治上:1957年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重要讲话,指出要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2)失误
①1958年,不顾客观规律,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社会主义事业受到挫折。
②晚年发动的“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损失。
3.评价毛泽东
对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与他的历史功绩相比,所犯错误是第二位的。
[教材互补]
《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始形成一个初步的系统思路。(人民版)
[知识拓展]
建国后屡次出现“左”倾错误的原因
一是党缺乏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照搬
( http: / / www.21cnjy.com )苏联模式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相互交织,政治上的“左”倾错误蔓延到经济领域。二是对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估计不足,急于求成。三是对于掌握经济规律和科学管理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四是严峻的国际形势的影响。
深化探究
材料 毛泽东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
( http: / / www.21cnjy.com )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其中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是说,自然界如果有知,它会体察到兴盛与衰败这条不可改变的法则。不断地变异、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前进,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思考 (1)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是如何抓住历史机遇不断推动革命前进的?
(2)新中国的建立如何体现“人间正道”?
(3)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又继续进行了哪些新的探索?
答案 (1)①果断实行战略转变,建
( http: / / www.21cnjy.com )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②团结发动各族人民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广泛的游击战;③系统总结革命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形成完备的新民主主义理论;④开展整风运动,为抗日战争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思想基础。
(2)新中国的建立结束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封建社会的历史和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的基本统一,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3)①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探
( http: / / www.21cnjy.com )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②发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③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实践中开展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犯了“左”倾错误;④晚年又发动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反馈训练区.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反馈训练区.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反馈训练区.TIF"
\
MERGEFORMATINET
1.观察下图,毛泽东主办该讲习所的目的在于通过它培养农民干部以便( )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7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7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71.TIF"
\
MERGEFORMATINET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A.为中共的创立奠定基础
B.适应国民革命发展的需要
C.为农村根据地培养骨干
D.促进土地革命的深入发展
答案 B
解析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创办于1926年,当时中国正处在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时期,因此,B项正确。
2.毛泽东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热情歌颂农民运动“好得很”。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促进了国民大革命运动的高涨
B.打击了几千年专制统治的基础
C.提出了“一切权力归农会”的口号
D.体现了农民觉悟的提高
答案 B
解析 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之一是反封建,农民运动的斗争直接动摇了封建统治基础。
3.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
A.秋收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第五次反“围剿”
D.长征
答案 D
解析 抓住关键信息“工农红军”“战略转移”即可得出正确答案为D项。
4.毛泽东于1956年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吸取了苏俄、苏联的经验教训
B.标志着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始形成比较系统的思路
C.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方针政策的著作
D.重点讨论了中苏关系等政治问题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论十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关系》内容、特点和意义的理解。《论十大关系》重点讨论了重工业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等问题,是毛泽东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成果,也为邓小平理论提供了理论渊源。
5.伟人永垂不朽,伟人的精神永存。让我们找寻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思想成长历程( )
①“政权是从枪杆子中取得的” ②“农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是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在内的全部革命运动。” ④“在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②①③④
D.②④①③
答案 C
解析 ①是1927年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②是毛泽东在领导湖南工农运动期间提出的;③是毛泽东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④属于建国后,毛泽东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教材问题解答.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教材问题解答.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教材问题解答.TIF"
\
MERGEFORMATINET
[学思之窗]
1.提示 (1)这种学习方法,有利于锻炼毛泽东对历史与现实的分析判断能力,为毛泽东投身革命和理论创新奠定了基础。
(2)有利于毛泽东锻炼出良好的体魄、顽强的毅力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为毛泽东的一生提供良好的身体和心理条件。
2.提示 (1)区域:赣南地区、湘南地区、黔西南地区、川西北地区。
(2)革命精神:不畏艰难困苦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提示 中国的革命事业是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献出宝贵生命获得的。他们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但为更多的人赢得了幸福生活,为祖国、为民族赢得了独立和解放。他们的牺牲是值得的,是有价值的,他们将被人们永远怀念。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30分钟课时作业A.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30分钟课时作业A.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30分钟课时作业A.TIF"
\
MERGEFORMATINET
[基础达标]
1.毛泽东离开韶山时,曾抄写了“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一诗以言志。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毛泽东抄写这首诗表现了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胸襟
B.毛泽东离开韶山是为了到新式学堂学习
C.毛泽东离开韶山是为了更多地接触各阶层人民,了解社会
D.在离开韶山之前,毛泽东曾接受过近代科学知识
答案 B
解析 毛泽东在离开韶山前所接受的仅是早
( http: / / www.21cnjy.com )期启蒙教育,开始接受近代科学知识是进入新式学堂学习之后;接触各阶层人民,了解社会,是毛泽东随着思想的不断成熟而产生的做法;毛泽东抄写这首诗,确实表现了毛泽东的志向,但在当时他并非无产阶级革命家。
2.八七会议前后,中共多次发动以夺取大城市为目标的武装起义,这表明中共( )
A.尚未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
B.还未认识到农民是革命军的主力
C.在城市拥有强大的无产阶级支持
D.受王明“左”倾错误的影响
答案 A
解析 “八七”会议前后由于对中国的国情缺乏正确的认识直接导致对革命道路认识的错误。
3.针对党内“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
( http: / / www.21cnjy.com ),毛泽东撰写《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著述,作出了肯定的回答。毛泽东所说的红色政权,最先建立的是( )
A.中央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川陕革命根据地
D.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辨别历史事物的能力,结合所学可知答案为B。
4.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共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其中与“力挽狂澜”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应是( )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根据地
C.遵义会议
D.洛川会议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发展阶段特征的把握。遵义会议前中央红军损失惨重,遵义会议成为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5.毛泽东指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这一观点提出的相关背景是( )
A.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全面发动
答案 C
解析 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敌我矛盾基本解决,中国社会的矛盾集中体现为人民内部矛盾,这是毛泽东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历史背景。所以应选C项。
[能力提升]
6.国庆大阅兵是中华民族逐步崛起并走向现代化艰难历程的阶段总结和历史见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
( http: / / www.21cnjy.com )阅兵式隆重举行,鸣响的28响礼炮,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游行群众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则饱含对领导自己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共产党人的无限尊敬。开国大阅兵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谱写了民族崛起的序曲。
材料二 1959年10月1日中国举行建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10周年阅兵。参加国庆游行的群众抬着各种炼钢高炉模型,手捧公共食堂做的食品,高呼“为用十年左右时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赶上英国而奋斗”、“人民公社万岁”等口号。这次阅兵是那个狂热浪漫的神话年代的鲜明体现。
材料三 1984年国庆35周年盛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阅兵,是新中国结束了长达十年的灰暗岁月后举行的第一次国庆大阅兵。参加游行的100万各族群众欢欣鼓舞地展示着自己的工作成果和丰收果实,也将中国5年来的巨大变化展现在世界面前。
(1)概括指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是怎样领导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
(2)结合史实指出,在那个“神话年代”“狂热浪漫”的表现有哪些?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中“长达十年的灰暗岁月”是指什么?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 (1)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革命道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领导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洗刷了中华民族百年耻辱;领导人民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揭开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新篇章。
(2)表现: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影响: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严重挫伤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3)十年“文革”。影响:使“左”的错误发展到高峰,造成全国大动乱,给党、国家和社会发展带来建国后最严重的损失。
解析 第(1)问要依据192
( http: / / www.21cnjy.com )1年至1949年的重大史实归纳概括,把握住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几个关键阶段,文字要简洁明了,突出“翻身解放”的相关史实。第(2)问根据“炼钢高炉模型”“公共食堂”“人民公社万岁”等信息可以判断出事件,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其影响。第(3)问“十年的灰暗岁月”是指十年“文革”,影响依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
7.阅读下列材料:
江泽民说:“毛泽东同志最伟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接着,他又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请回答:
(1)毛泽东是如何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请举例子说明。
(2)根据材料指出毛泽东使中国社会产生怎样的历史性转变?
(3)毛泽东思想的核心是什么?在当今社会还有现实意义吗?
答案 (1)例子:“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提出;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等。
(2)找到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建立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3)实事求是。在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实事求是仍将是党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
解析 第(1)问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回答;第(2)问注意题目要求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回答问题;第(3)问说明实事求是思想在今天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