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8 14:25: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教案
【教学目标】
1.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全体),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B级)。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全体),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B级)。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二月革命;《四月提纲》;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2.难点:国际工人运动各个阶段历史阶段特征分析及对国际工人运动发展规律的认识。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课前延伸
【知识梳理】
一、革命前的沙皇俄国
1、革命前的俄国
(1)19世纪60年代,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但俄国经济的发展比较缓慢,远远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劳动人民生活贫困,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2)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一场革命不可避免。
2、二月革命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建立了新政权——工兵代表苏维埃,并建立了自己的武装。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1、矛盾激化
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实现和平、取得土地和面包。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2、1917年4月,列宁发表“四月提纲”
内容: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3、七月事件——和平夺取政权已经不可能。
4、“十月革命”
布尔什维克党决定举行武装起义,夺取政权。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接着,莫斯科等城市的武装起义也相继取得成功。
三、伟大的开端
1、苏维埃代表大会的召开
(1)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正式宣布临时政府已经被推翻,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
(2)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苏维埃政权同德奥集团达成协定,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3)《土地法令》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目的:消灭俄国的封建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4)这次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即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这次大会表明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诞生。新建立的苏维埃政权不仅拥有行政权和司法权,而且拥有立法权。
2、十月革命历史意义:
(1)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十月革命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3)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也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二、预习思考题及答案
(1)俄国是通过什么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
19世纪60年代的农奴制改革。
(2)如果你是当时俄国的资产阶级,你对自己的现状满意吗?
(3)根据材料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落后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但发展缓慢,远远落后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
具体表现在:①小农经济占优势;
②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西方列强;③野蛮落后的沙皇专制制度和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依然存在

课内探究
一、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的内容,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走向低潮。进入20世纪,人类在探索理想社会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努力。由此引出题目,开始本课学习。
检查预习情况:
请学生上黑板默写知识点。
三、布置学生自学:
1.学生自主探究题: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有什么不同?
点拨方法:特别注意两者性质的不同。
参考答案:
事件
时间
性质
革命任务
结果
二月革命
1917年3月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沙皇统治
两个政权并存
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
社会主义革命
推翻临时政府
建社会主义制度
2.小组合作探究题:十月革命的胜利对中国革命道路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中国人是如何正确反思并找到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
点拨方法:任何理论都不能照搬。
参考答案:八一起义、秋收起义发生在城市或以进攻城市为目标,就是借鉴俄国十月革命以城市为中心夺取政权的革命模式。
但起义遭受失败或挫折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分析形势,认识了国情,最终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政权。
四、教师精讲点拨:
1.知识点辨析:
(1)十月革命的胜利成果──临时政府被推翻,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
(2)苏维埃政权实施的措施和作用。
(3)十月革命的影响和历史意义。
2.规律总结:
(1)三条规律: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理想到现实。
(2)1个重要观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各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是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
3.方法指导:
(1)要宏观上把握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形成、发展的脉络和演进规律。
理论产生
革命实践
制度建立
(2)从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各国具体的国情,分析比较巴黎公社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政权的尝试,社会主义制度在俄国的确立;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结合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发展过程,探究认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发展规律,归纳整理巴黎公社、十月革命的重大举措,认识其阶段性。
五、课堂反馈训练:
1.一部影片有一组镜头:夜色中,成群的武装起义者冲向首都的一座宫邸,从停在不远处河面上的战舰传来轰隆隆炮声;人流很快冲垮了守卫部队设立的防线,宫邸沉重的大门在起义者的呼喊中缓缓打开。这组镜头所取材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C

A.1640年英国的伦敦
B.1871年法国的巴黎
C.1917年俄国的彼得格勒
D.1949年中国的南京
讲评策略:“成群的武装起义者冲向首都的一座宫邸”指的是冲向俄国的彼得格勒。
2.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C

A.一战是导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B.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C.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推进革命的发生
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战争条件
讲评策略: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从而导致俄国革命的发生。
3.普列汉诺夫说《四月提纲》是“梦话”,并称“俄国的历史还没有磨出能烤制社会主义馅饼的面粉”。他的意思是(
B

A.社会主义理论不符合俄国国情
B.俄国当时尚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经济基础
C.无产阶级掌握政府权力
D.工人群众拥有革命武装
讲评策略:普列汉诺夫的话表明俄国的革命的条件还没有成熟,缺乏经济基础。
4.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的布尔什维克的任务是(
B

A.结束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B.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C.举行武装起义
D.暴力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讲评策略:本题考查的是再认、再现能力,《四月提纲》发表之时,已经进行了二月革命,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所以面临的是进行社会主义的革命。
5.十月革命和巴黎公社的相同点是(

A.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坚持暴力革命
B.较好地解决了工农联盟问题
C.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人民政权
D.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讲评策略:本题可以采取排除法。巴黎公社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所以排除A;巴黎公社没有解决好工农联盟,所以排除B;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所以排除D.
下列事件发生于1917年至1918年的俄国,其先后顺序是(
C

①《四月提纲》的发表②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形成③布尔什维克党在彼得格勒发动武装
起义
④人民委员会的成立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讲评策略:本题只要掌握基础知识就可以了。
7.促进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时机成熟的直接原因是(
A

A.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B.工人阶级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
C.布尔什维克党在苏维埃中取得了多数D.列宁的《四月提纲》指明了革命发展方向
讲评策略: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进一步激化了矛盾,促使促进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时机成熟。
8.十月革命推翻的政府是(
B

A.罗曼诺夫王朝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
D.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联合政府
讲评策略:二月革命推翻的是罗曼诺夫王朝,十月革命推翻的政府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9.俄国十月革命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最主要的不同点是(D

A.标志着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
B.推翻了旧的统治阶级的社会革命
C.人民群众广泛参加的社会革命
D.建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
讲评策略:俄国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所以最大的不同就是十月革命建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
10.十月革命的首创性体现为(
D

A.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B.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
C.第一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践暴力革命理论
D.第一次在落后资本主义国家成功发动社会主义革命
讲评策略: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的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的是巴黎公社;第一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践暴力革命理论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课后提升
1.列宁在二月革命以后回到俄国,并发表了重要演说。一位支持者在整理他这一演说的内容时共列举了四条,其中错误的是(
A

A.要坚决以革命的方式推翻沙皇统治
B.无产阶级需要夺取政权,然后去实行土地改革
C.要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D.提出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讲评策略:列宁发表的《四月提纲》,当时提出的是用和平方式夺取政权;七月事件,表明和平已经不可能。
2.右图《列宁同志清理地球》反映了俄国十月革命对世界产生的影响,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C

①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②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③十月革命的胜利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开展
④十月革命的胜利表明社会主义战胜了资本主义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④
讲评策略:十月革命的胜利,只是表明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并不说明社会主义战胜了资本主义,所以排除了④;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为了赢得建设环境,退出战争,所以排除了②。
3.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表现之一是(
A

A.探索出一条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
B.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C.指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推动作用
D.提出了完整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讲评策略:十月革命的胜利,证明了社会主义可以在以国首先取得胜利。
4.观察下列图片,可以判断(
A

A.十月革命后成立的苏维埃政府是人民政权
B.十月革命后,苏俄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
C.十月革命后,苏俄最终摆脱了战争隐患
D.十月革命后,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
讲评策略: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列宁关心的是农民的生活,由此可以得出列宁建立的政权代表的是人民的利益。
5.1917年11月8日,中国驻俄记者刘镜人致电北京政府外交部:“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政府,经新组之革命军事会下令,凡政府命令未经该会核准,不得施行。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电文中的“广义派”、“政府”分别指(
D

A.俄国共产党
沙皇政府
B.俄国共产党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布尔什维克党
沙皇政府
D.布尔什维克党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讲评策略:十月革命是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6.《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得人心。一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A

A.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C.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战争
D.巩固苏维埃政权
讲评策略:从题干中可以看出第二次革命就是十月革命,十月革命的直接目的就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7.阅读下列材料:
图一
图二
图三
请回答:
(1)图1中文件由何人发表于何时?有何重大的历史意义?
(1)马克思、恩格斯,1848年;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的开展起来。
(2)图2反映了发生于法国的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有何历史地位?
(2)巴黎公社;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3)图3与发生于俄国的哪一次革命有关?这次革命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有何历史地位和影响?
(3)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成功的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斗争;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也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