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培优卷)第6单元 比例尺 单元高频易错培优卷-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冀教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单元培优卷)第6单元 比例尺 单元高频易错培优卷-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冀教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0.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30 11:03: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高频易错培优卷(冀教版)
第6单元 比例尺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域,注意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一、单选题
1.关于线段比例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B.图上1 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0000 厘米
C.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40 倍
D.图上1 厘米表示实际距离40000 厘米
2.一个长方形按4︰1放大后,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周长扩大16倍 B.周长缩小16倍 C.面积扩大16倍
3.把正方形的边长缩小到原来的,则正方形的(  )。
A.大小、形状都改变了 B.大小变了,形状没改变 C.大小、形状都没有改变
4.A地到B地的距离是480千米,画在比例尺是1:12000000的地图上,应画(  )厘米。
A.2 B.3 C.4
5.把手表上的一个零件按5:1画出的图形,图形一定(  )。
A.比零件大 B.比零件小 C.和零件一样大
6.把一个面积是72cm2的长方形按1:2缩小,缩小后的长方形的面积是(  )。
A.18cm2 B.36cm2 C.72cm2
7.在比例尺是1:10的图纸上,大正方形的边长与小正方形的边长的此是3:7,那么大正方形与小正方形实际的边长之比是(  )。
A.3:7 B.1:10 C.9:49
8.美术老师把一只猫按下面的比例尺分别画下来,按第(  )个比例尺画出的猫最小。
A.1:2 B.2:1 C.1:3
9.某体育场长80 米、宽40 米,画在练习本上,选择比例尺(  )比较合适。
A.1∶20 B.1∶200 C.1∶2000 D.1∶20000
10.如图将四边形AEFG变换到四边形ABCD,其中E、G分别是AB、AD的中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这种变换是相似变换 B.对应边扩大到原来的2倍 C.面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
二、填空题
11.在比例尺是1:10000的地图上,小明家到学校8厘米,如果小明每分钟走50米,他从家到学校要走   分钟。
12.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4000000,把它改成线段比例尺是   ,已知AB两地的实际距离是240千米,在这幅地图上应画   厘米。
13.在一幅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间的公路长4.8cm,一辆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从甲地到乙地需要   小时。
14.显微镜是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一个长为 0.12 mm,宽为0.1mm的近似长方形的细胞在显微镜下的宽是2cm,那么这个细胞在显微镜下的长是   cm。
15.在一幅地图上,用4cm表示实际140km,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16.一个半径是20厘米、圆心角是120°的扇形,要在平面图上用1:20的比例尺画出扇形,扇形平面图的半径是   厘米,圆心角是   。
17. 社区准备修建一个长为200米,宽为150米的公园,画在比例尺是1∶5000的图纸上,则图上的宽为   厘米。
18.实验小学新建一座教学楼,长86米,宽22米。画在图纸上长是43厘米,宽在这幅图上应画   厘米。
19.下图中是用火柴摆成的两个三角形.其中大三角形可以看成是小三角形按   放大后的图形.大三角形有里   个小三角形.
20.在比例尺是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1.8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21.把线段比例尺改写为数值比例尺是   ,比例尺1:60000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倍。
22.我国的剪纸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某学校课外活动社团成立了剪纸活动组,为方便同学观察学习,在某次活动中将蝴蝶剪纸按照20:1的比例尺在投影上放大。已知放大后的蝴蝶剪纸长0.88米,蝴蝶剪纸实际长   厘米。
三、判断题
23.按比例尺25:1画图,就是把实际距离缩小到原来的后画在平面图上。(  )
24.把一个图形的各边缩小到原来的,就是把原来的各边长度除以。(  )
25.在一幅比例尺是1∶50000的地图上,用2厘米表示10千米。(  )
26.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6∶1,该图表示的实际距离大于图上距离。(  )
27.用照相机拍照时,拍出来的照片的形状没有发生变化,大小变大了。
(  )
28.将一个正方形按照2:1的比例放大后,放大前后的面积之比是1:2.(  )
四、操作题
29.根据下图,完成下面各题。
(1)我把   作为参照点,所以学校在淘气家   方向;学校和淘气家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则实际距离是   千米。
(2)聪聪家在学校北偏西方前3000米处,请在图上画出来。
30.李华明家和学校的位置如图所示。
(1)学校在李华明家   偏      °方向上,距离是   。
(2)李华明家附近有 三座建筑, 请你分别在平面图上确定它们的位畳, 并用字母标示出来。
建筑在李华明家南偏西 方向 250 m 处。
建筑在李华明家西偏北 方向 150 m 处。
C建筑在李华明家南偏东 方向 200 m 处。
(3) A、B、C三座建筑中有一座是书店, 如果把李华明家、书店和学校在图上连接起来, 正好能围成一个直角三角形,那么   建筑是书店。
五、解决问题
31.【新情境 科技发展】C919 大型客机是我国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中程干线客机,其机身长 38.9米,一个飞机模型的长度与飞机实际长度的比是1:50,飞机模型的机身长是多少厘米?
32.在比例尺为1:5000000的地图上量的甲、乙两地的距离是12.6厘米,客车和货车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5小时后两车相遇。已知客车的速度是每小时70千米,货车的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33.石家庄到北京约是30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两地间的距离是6厘米;在这幅地图上石家庄到南京是20厘米。请问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石家庄到南京的实际距离是多少?
34.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6000000,量得A、B两地的图上距离是15厘米。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甲车每时行80千米,乙车每时行70千米,多少小时后两车相距150千米?
35.在比例尺是1:25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相距12厘米。如果李叔叔和王叔叔开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出发,李叔叔开车每小时行105千米,王叔叔开车每小时行95千米,几小时后两人能相遇?
36.丽丽去动物园游玩,回家后把一张照片(如图)在电脑上按一定的比例放大,放大后照片的长是14.4厘米,放大后照片的宽是多少厘米?
37.在比例尺是1:8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 12 cm。复兴号与和谐号两列高铁分别同时从甲、乙两地开出,相向而行,4小时后相遇。已知复兴号与和谐号的速度比是13:11,复兴号每小时比和谐号多行多少千米?
38.在一幅比例尺是1∶6000000 的地图上,量得A、B 两地间的距离是12 厘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经过4 小时相遇。已知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4∶5,甲、乙两车的速度各是多少?
39.在比例尺是 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重庆到成都的图上距离是17厘米。小华爸爸自驾车以每时85千米的速度于上午8时整从重庆出发,到达成都的时间是几时
40.武强年画曾被人们誉为河北艺术的象征,以其深厚的民间民俗、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而享誉国内,驰名海外,下面是一幅长28分米,宽15分米的武强年画,要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50的图纸上,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厘米?
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
1.B
【解析】解:20千米=2000000厘米,
图上1 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0000厘米 。
故答案为:B。
【分析】千米后面添上5个0化为米;线段比例尺的意思是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0000厘米。
2.C
【解析】解:4×4=16, 面积扩大16倍。
故答案为:C。
【分析】得到图形的面积扩大的倍数=长方形长边扩大的倍数×长方形宽边扩大的倍数=4×4=16倍。
3.B
【解析】解:正方形边长按比例缩小到原来的,大小变了,形状不变。
故答案为:B。
【分析】图形的缩放只改变图形的大小,不改变图形的形状。
4.C
【解析】解:480千米=48000000厘米
48000000×=4(厘米)。
故答案为:C。
【分析】先单位换算480千米=48000000厘米,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5.A
【解析】解: 把手表上的一个零件按5:1画出的图形,图形一定 比零件大。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比例尺的意义可知,比例尺5:1表示图上5厘米表示实际1厘米,那么用这个比例尺画出的图形比实际要大。
6.A
【解析】解:72×=18(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A。
【分析】长方形按1:2缩小,则面积是按照1:4缩小,缩小后的面积是原来面积的。
7.A
【解析】解:在比例尺是1:10的图纸上,大正方形的边长与小正方形的边长的此是3:7,那么大正方形与小正方形实际的边长之比是3:7。
故答案为:A。
【分析】比例尺是把实际距离按照一定的比例同时扩大或缩小,所以两个正方形实际边长的比与图上边长的比是相等的。
8.C
【解析】解:选项A:1:2=
选项B:2:1=2
选项C:1:3=
<<2,所以按1:3这个比例尺画出的猫最小。
故答案为:C。
【分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因此,求出每个比例尺的比值,比值越小,画出的猫越小。
9.C
【解析】解:80米=8000厘米
8000×=400(厘米),不合适,
8000×=40(厘米),不合适,
8000×=4(厘米),合适,
8000×=0.4(厘米),不合适。
故答案为:C。
【分析】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据此解答。
10.C
【解析】解:2×2=4,面积扩大到原来的4倍。
故答案为:C。
【分析】面积扩大到原来的倍数=边长扩大的倍数×边长扩大的倍数。
11.16
【解析】解:8÷=8×10000=80000(厘米)=800(米)
800÷50=16(分钟),他从家到学校要走16分钟。
故答案为:16。
【分析】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实际距离÷小明的速度=小明走的时间。
12.;6
【解析】解:4000000厘米=40千米
线段比例尺是;
240×100000×
=24000000×
=6(厘米)。
故答案为:;6。
【分析】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13.3.6
【解析】解:4.8÷÷100000÷40
=14400000÷100000÷40
=144÷40
=3.6(小时)。
故答案为:3.6。
【分析】从甲地到乙地需要的时间=从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速度,其中,从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然后再单位换算。
14.2.4
【解析】解:2cm=20mm
根据比例尺的定义,可得
比例尺=
=
设细胞在显微镜下的长为xmm,根据比例尺的定义,有
解得,x=2.4
因此,这个细胞在显微镜下的长是24mm。
故答案为:2.4
【分析】将所有尺寸统一到相同的单位。细胞的实际长为0.12mm,实际宽为0.1mm,显微镜下的宽为2cm。将2cm转换为mm,即2cm=20mm。根据比例尺的定义,比例尺=,图上距离指的是显微镜下的宽,实地距离指的是实际的宽。利用比例尺计算细胞在显微镜下的长。设细胞在显微镜下的长为xmm,根据比例尺的定义,有,然后解方程即可
15.1∶3500000
【解析】解:140km=14000000cm,
所以比例尺为4:14000000=1:3500000;
故答案为:1∶3500000。
【分析】1km100000cm,根据题目,4cm表示实际140km,我们需要将这个比值转换为统一的单位,通常是将实际距离转换为与图上距离相同的单位,即厘米。
16.1;120°
【解析】解:20×=1(厘米),所以扇形平面图的半径是1厘米,圆心角是120°。
故答案为:1;120°。
【分析】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无论多大的比例尺,圆心角不变。
17.3
【解析】解:150米=15000厘米
15000×=3(厘米)
故答案为:3。
【分析】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18.11
【解析】解:86米=8600厘米
22米=2200厘米
43÷8600=1:200
2200×=11(厘米)。
故答案为:11。
【分析】先单位换算,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19.3:1;9
【解析】解:大三角形的边长是小三角形边长的3倍,则大三角形可以看成是小三角形按3:1放大后的图形;
1+3+5=9(个)
故答案为:3:1;9。
【分析】观察图形,分别数一数大三角形和小三角形的每边火柴的数量,然后找出它们边的关系,也就是放大的倍数,要求大三角形里面有几个小三角形,可以添加辅助线连接其中的任意2个顶点,可以得出数量。
20.360
【解析】解:1.8×200=360(千米)
故答案为:360。
【分析】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0千米,用200乘图上距离1.8厘米即可。
21.1:5000;60000
【解析】解:50米=5000厘米,把线段比例尺改写为数值比例尺是1:5000;比例尺1:60000表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60000,那么实际距离就是图上距离的60000倍。
故答案为:1:5000;60000。
【分析】从线段比例尺 可以看出,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50米,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即可解答;第二问求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多少倍,反过来用比的后项除以比的前项即可解答。
22.4.4
【解析】解:0.88÷20=0.044(米)=4.4厘米
故答案为:4.4。
【分析】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因此用放大后的长度除以比例尺即可求出实际长度。
23.错误
【解析】解:按比例尺25:1画图,就是把实际距扩大25倍后画在平面图上。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按比例尺25:1画图,就是把实际距扩大25倍后画在平面图上。
24.错误
【解析】解:把一个图形的各边缩小到原来的,就是把原来的各边长度除以4,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缩放,缩放前后的图形形状不变,边长会扩大或缩小相应的倍数。
25.错误
【解析】解:2÷÷100000
=100000÷100000
=1(千米)。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然后单位换算。
26.错误
【解析】解: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6∶1,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6倍,该图表示的实际距离小于图上距离,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27.错误
【解析】 用照相机拍照时,拍出来的照片的形状没有发生变化,大小变小了,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缩放,缩放前后形状不变,大小变了;生活中的放大镜的作用是将物体放大,相片的作用是将物体缩小,据此判断。
28.错误
【解析】 将一个正方形按照2:1的比例放大后,放大前后的面积之比是1:4,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将一个正方形按照2:1的比例放大后,正方形的边长扩大了2倍,则面积扩大4倍,放大前后的面积之比是1:4,据此判断。
29.(1)淘气家;西偏南35°;1
(2)
【解析】把淘气家作为参照点,所以学校在淘气家西偏南35°;2×500=1000(米)=1(千米)。
故答案为:淘气家;西偏南35°;1。
【分析】(1)题,后面的一句话“ 所以学校在淘气家2方向 ”,由此可以判断,应该以淘气家作为参照点,这样画出图,标出北方的方位,就可以判断出学校在淘气家西偏南35°。比例尺显示图中的1cm就是实际中的500m,因此2厘米就是实际中的1千米;(2)题首先以学校为参照点,然后先找到北偏西45°的方向,再根据比例尺画出3000÷500=6cm的长度,就是聪聪家。
30.(1)东;北;30;300
(2)
(3)C
【解析】解:(1)3×100=300(米);
(3)南偏东30°也可以说成是东偏南60°
60°+ 30°= 90°
所以把李华明家、C建筑物和学校在图上连接起来,正好能围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1)东;北;30;300;(3)C。
【分析】(1)利用图上距离与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结合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学校的位置即可;
(2)根据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方向,结合比例尺和实际距离计算图上距离,完成作图;
(3)根据直角三角形的特点:有一个角是直角,判断三个建筑中与书店、学校可以组成直角三角形的建筑。
31.解:根据题意,可得
=0.778(米)
=77.8(厘米)
答:飞机模型的机身长是 77.8厘米。
【分析】根据比例尺=,可知,飞机模型长度=飞机实际长度×比例尺,代入数据即可求解,最后再将米换算成厘米即可
32.解:12.6÷=63000000(厘米)=630(千米)
630÷5-70
=126-70
=56(千米)
答:货车的速度是每小时56千米。
【分析】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比例尺,然后进行单位换算,即1千米=100000厘米,那么客车和货车的速度和=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相遇用的时间,所以货车的速度=客车和货车的速度和-客车的速度,据此代入数值作答即可。
33.解:300千米=30000000厘米
6:30000000=1:5000000
20÷÷100000
=100000000÷100000
=1000(千米)
答: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石家庄到南京的实际距离是1000千米。
【分析】这幅地图的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图上距离; 石家庄到南京的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然后单位换算。
34.5小时
35.解:12×2500000=30000000(厘米)=300(千米)
300÷(105+95)
=300÷200
=1.5(小时)
答:1.5小时两人能相遇。
【分析】用两地的图上距离乘2500000即可求出实际距离,把实际距离换算成千米,用两地的实际距离除以两车的速度和即可求出相遇时间。
36.解:6:14.4=5:12
4÷=9.6(厘米)
答:放大后照片的宽是9.6厘米。
【分析】这张照片的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放大后照片的宽=图上距离÷比例尺。
37.解:12÷=96000000(厘米)=960(千米)
960×
=960×
=80(千米)
80÷4=20(千米/时)
答:复兴号每小时比和谐号多行20千米。
【分析】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求出两地的实际距离;再根据两车的速度比可知两车的路程比也是13:11,那么复兴号比和谐号多行驶的路程就是总路程的,用总路程乘即可求出复兴号比和谐号多行驶的路程,再除以时间就是每小时多行的路程。
38.解:12÷= 72000000(厘米)
72000000厘米 = 720千米
720÷4 = 180(千米)
甲:180×=80(千米/时)
乙:180×=100(千米/时)
答:甲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乙车的速度是100千米/时。
【分析】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厘米去掉5个0化为千米;实际距离÷相遇时间=两车的速度和;两车的速度和×=甲的速度,两车的速度和×=甲的速度,两车的速度和×=乙的速度。
39.解:17×2000000=34000000(厘米)=340(千米)
340÷85=4(小时),上午8时+4时=12时
答:到达成都的时间是12时。
【分析】用图上距离乘2000000求出实际距离,把实际距离换算成千米,然后用两地的实际距离除以驾车的速度求出到达需要的时间,然后根据出发的时刻推算到达的时刻即可。
40.解:28分米=280厘米
15分米=150厘米
280×=5.6(厘米)
150×=3(厘米)
答:长是5.6厘米,宽是3厘米。
【分析】先单位换算,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