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抗日战争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抗日战争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8 14:59: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6课
抗日战争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下列基础知识: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南京大屠杀;七三一部队;百团大战;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日本投降;抗战胜利的意义
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和过程;认识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景再现、问题探究、对照比较等方法分析抗战胜利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全民族抗战的史实让学生知道国家和民族利益高于一切。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战争责任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
了解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抗战的重大史实
2.
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战的史实
3.
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作用
4.
了解抗日战争的胜利并认识其意义
【教学设计】
课前延伸
基础知识填空答案
(一)、全民族的抗战
1、背景:⑴
1931

九一八
事变开始,日本继续侵略中国,⑵东北
沦陷,
华北地区日趋殖民化,民族危机加深。
2、爆发:⑶
1937

7

7
日,
卢沟桥
事变。
3、全民族抗战
(1)国共两党⑷停止内战
,组成⑸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全国人民奋起反抗。
(2)⑹
1937
年秋中国共产党制定⑺人民战争
路线(即全面抗战
路线),⑻
八路军、新四军
深入敌后,开展⑼
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⑽
抗日根据地

(3)国民政府在⑾
正面
战场组织了⑿
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等多次重大会战。
(4)抗战前期,中国军队虽取得⒀
平型关、台儿庄
等战役的胜利,但无力阻止日军进攻,失去大片领土。
4、抗战进入相持阶段:⒁
1938
年10月,⒂
广州
失守。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

南京大屠杀
、潘家峪惨案、731部队等
(三)、抗战的胜利
1、⒄
百团
大战:1941年下半年,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打规模战役。
2、⒅
彭德怀
领导的
敌后抗日地军民
,开展游击战争,成为抗日的中流砥柱。
3、开辟国外战场:⒆
1942
年派远征军到
缅甸
作战。
4、抗战的胜利:⒇
1945

8

15
日,日本宣布
无条件投降

5、意义: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21)
第一次去的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中国的(22)
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二、预习思考题及答案
日本是如何一步步蚕食中国的?
参考答案: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东三省;1935年日本发动华北事变,华北地区日趋殖民化;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全面侵华。
2.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参考答案: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的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大
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
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课内探究
导入新课:资料展示
二、检查预习情况: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本说明
三、布置学生自学:
1.学生自主探究题:
⑴日本侵华战争发动后,国共两党分别作出哪些反应,效果如何?
参考答案:国民党:接受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要求组织了正面战场的抗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共产党: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深入敌
后,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效果: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虽然取得了
平型关、台儿庄等战役的胜利,但无力阻止日军进攻,失去华北、华中、华南和华东的大片
领土。
⑵日军所犯的罪行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日本侵略是反人类的,是不正义的。
⑶中国的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有哪些?
参考答案:中国战场牵制了大量日军,减轻了太平洋战场的压力,中国还积极开展国外战场,
支援盟军。
⑷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贡献?
参考答案:领导全国人民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领导百团大战,
主动出击日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2.小组合作探究题:
⑴30年代日本为什么又大规模地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
方法点拨:结合30年代的国内国际形势分析
参考答案:国际,20年代末的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了日本,引起矛盾激化,为了转嫁危机,日本发起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国内,国共两党正在内战,给日本可乘之机。
⑵抗战胜利的原因?
方法点拨:结合抗日战争的史实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中国军民的全民族抗战是胜利的根本原因;国共两党组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支持。
⑶抗日战争的启示?
参考答案:侵略战争是不得人心的,必然失败。我国要走和平崛起之路。
四、教师精讲点拨:
1.知识点辨析:
(1)人民战争路线----指动员全民族包括国民党在内的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
(2)抗战初期的失利----中日力量悬殊;中国初期战争准备不足。
2.探究题评析:
(1)对于自主探究题,学生基本能从课本或相互讨论中得出正确认识
(2)
对于小组合作探究题需要教师适当进行方法点拨,指出分析的角度
3.规律总结:
(1)要从抗日战争史实现象中看到日本侵华的非正义性和中国抗战必然胜利的本质
(2)要结合当前的形势,得出和平崛起与走和平之路的结论
4.方法指导:
本课应充分利用大量的视频、图片等材料,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让学生在自然而然
中激发爱国情绪,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
五、课堂反馈训练:
1、1937年的“七七事变”标志着

D

A、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中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正式开始
D、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正式开始
讲评策略:考查七七事变的历史意义,七七事变既是日本全面侵华的标志,也是中国人民全
面抗日的开端。故选择D
2、中国共产党提出全面抗战路线,其主要内容是

D

A、政府与军对共同努力作战
B、在一切日军占领区进行抵抗
C、海外华侨也要参加抗战
D、动员全民族的一切力量,进行人民战争
讲评策略:全面抗战路线又叫人民战争路线,即动员全民族的一切力量,进行人民战争。故
选择D
3、抗战初期,国共双方在哪一方面是一致的?

B

A、采取了相同的抗战路线
B、都进行了积极的抗战
C、都积极动员民众抗战
D、都建立了民主政权
讲评策略:抗战初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多次大型战役,由此得出结论,初期,国民
党积极抗战,但只是依靠政府和军队进行抵抗,执行片面抗战路线。故选择B
4、抗日战争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主要原因是

D

A、国民政府的外交努力
B、苏联对中国的帮助
C、英美对国民政府的帮助
D、中国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突出贡献
讲评策略: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要贡献,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从
而国际社会重视中国,战后中国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故选择D
5、日本近代两次大规模侵略中国战争的相似之处是:①都是日本实行“大陆政策”的具体表现②都是为了摆脱经济大危机的打击 ③都对中国平民进行了血腥的屠杀 ④都刺激了欧洲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野心

D

A、


③      B、



C、


④      D、
①③ 
讲评策略:甲午战争和三十年代的侵华战争都是日本实行“大陆政策”的具体表现,分别发生
了旅顺大屠杀和南京大屠杀。但是甲午战争前日本不存在经济大危机,三十年代的侵华促使
世界联合,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故选择D
6、中国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贡献突出表现在

D

A、中国战场扩大
B、中国抗日战争最艰苦
C、中国反法西斯斗争时间最长
D、中国战场对日本法西斯势力的牵制
讲评策略: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牵制了日军大量的兵力,减轻了盟军在太平洋上的压力。故选择D
7、以下是战役能反映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对日军进攻了积极抵抗的有(
B

①辽沈战役
②淞沪会战
③太原会战
④徐州会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讲评策略:辽沈战役属于解放战争时期,故选择B
8、下列哪些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累累罪行

A

①实行三光政策
②南京大屠杀
③以中国活人为试验的细菌研究
④旅顺大屠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讲评策略:旅顺大屠杀属于甲午战争时期的事件。故选择A
9、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根本原因是

C

A.国民政府表示抗战
B.中国共产党的倡导和推动
C.日本侵华加剧了民族矛盾的激化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帮助
讲评策略:国共两党之所以能够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因为日本侵华使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阶级矛盾成为次要矛盾。故选择C
10、材料分析题:结合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1)图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给你的历史启示是什么
图二
(2)组图二针对什么史实?有何感受?
图三
(3)组图三给你带来什么警觉?我们应如何对待?
参考答案:
11、(1)在近代历史上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我们应以历史为鉴,前事之师,后事不忘。
(2)当前日本政府修改历史教科书,否定当年对中国及亚洲人民侵略的历史,引起亚洲包括日本人民在内的强烈抗议。世界人民包括日本人民在内都是爱好和平的,反对战争的,中日人民应该世世代代友好
(3)当前日本总有一股右翼势力企图恢复军国主义,与中国人民为敌。但是亚洲人民都热爱和平,中国人民和和亚洲其他国家人民必须与这种反动势力作坚决斗争。
课后提升
1.之所以把七七事变作为全国抗战开始的标志,是因为当时

C

A、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B、中国军队首次对日作战
C、中国开始了全民族抗战
D、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导
2.国共两党不同抗战路线的根本区别在于

C

A.是否是抗战的正面战场
B.是否争取国际援助
C.是否发动人民群众
D.是否发动敌后游击战
3.美国新闻记者、作家埃德加 斯诺1936年访问某一地区,他惊奇地发现,在贫瘠的中国西北部,竟聚集了中华民族的精英,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希望和抗日胜利的曙光。这一地区指的是

C

A.中央革命根据地
B.左右江根据地
C.陕甘宁根据地
D.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4.1942年国统区某报纸评论:“平时军人开小差,一般人夸为精明干练。今日壮丁逃兵役,
人人骂为冷血动物。”这主要反映了

C

A.民众普遍的厌战心理
B.舆论对军人的评价很低
C.民众救亡意识的增强
D.舆论对滥抓壮丁的抗议
5.1937年8月13日,日本以8月9日日本官兵2人在上海虹桥机场被击毙一事为借口,出
动大批海陆军和飞机进攻上海,是为“八一三事变”。中国军队奋起抵抗,由此打响了(
B

A.太原会战
B.淞沪会战
C.武汉会战
D.
徐州会战
6.在吉林某建筑工地挖出了一大堆尸骨,且年龄从少年到老年不等。经化学鉴定为瓦斯中毒,其他发掘证明系侵华日军所为,这最有可能是(
D

   
A特务兵
B炮兵
C宪兵
D七三一部队
7.1940年,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百团大战的目的是:(
D

A.粉碎日军对对根据地的大扫荡
B.战略反攻,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
C.破坏大陆交通线,为大反攻创造条件
D.振奋抗战军民,争取时局的好转
8.1942年,中国战场牵制了日本侵略军的60%以上。这突出地说明

B

A.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国家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B.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C.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贡献最大
D.日本对外侵略的最大企图是占领中国
9.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因素是(
A

  
A、实行全民族抗战
B、战争的正义性
C、国际反法西斯力量配合
D、正确的战略战术
10.关于抗日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抗战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②全民族抗战是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③敌后抗日根据地始终是抗战的主战场④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A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观察下列两幅反映中日关系的图片,结合图片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图1
1895年4月
日本马关
图2
1945年9月
中国南京
(1)两幅图片分别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2)图2场景的出现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3)造成图1、图2两种不同场景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4)从图1到图2的历史,能看出近代日本的发展与战争的关系如何?
对今天中国的发展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
(1)图l: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图2:抗日战
争中国胜利,日本投降。
(2)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
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3)主要原因:
图l: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避战求和,不敢依靠人民群众;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国势强盛,
对华战争蓄谋已久。
图2:中国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全民族抗战。日本发动的是侵
略战争,在国际上失道寡助;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互相支持。
(4)以“战”兴,以“战”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维护世界和平局势。
日本侵华大事记(20世纪30年代前)
19世纪60年代 侵略台湾
1894—1895年 发动侵华甲午战争
1897年
参与瓜分中国,将福建作为势力范围
1900年    参加八国联军侵华
1904—1905年 日俄战争,将侵略势力扩张到我国东北
一战期间  
日本对德宣战,侵略山东,
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思考:30年代日本为什么又大规模地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理解战争的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