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第16课
抗日战争
学案
课标点击
(一)课程标准:
1.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
2.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
3.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二)目标分解:
1.举例说明侵华日军的罪行。
2.简述国共两党领导军民抗日的重要史实。
3.简析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4.多角度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基础预览
一、日本的侵华罪行
1.制造事端,逐步扩大侵华。
(1)1931年____________:此后不到半年,侵占了东北三省。(九一八事变)
(2)1932年3月,在中国东北建立____________。(伪满洲国)
(3)1935年“____________”:华北地区日趋殖民化,民族危机加深。(华北事变)
(4)1937年7月7日______________:日本全面侵华开始。(卢沟桥事变)
2.践踏人权,屠杀平民。
(1)1937年12月,制造持续六周的____________。(南京大屠杀)
(2)1941年初,制造了河北省丰润县的________惨案。(潘家峪)
(3)在中国________成立“__________”进行细菌实验。(东北、七三一部队)
温馨提示:日本逐步扩大侵华是明治维新期间制定的对外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1929-1933年经济危机加速了侵略进程。
应用思考:
日本侵略者丧失人性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说日军暴行不能看作是正常的战争行为?
提示:丧失人性的原因主要在于军国主义教育。日本在战争期间大肆屠杀中国平民,严重践踏了中国人民的生存权,无视人类人权,因此不能看作是正常的战争行为。
二、全民族的抗战
1.根本保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2.国民政府主导的抗日斗争。
(1)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抗战。
①主要战役:________________(打乱日军侵华计划)、________________(体现国共合作)、________________(取得台儿庄大捷)、________________(此后进入相持阶段)等。(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②结果:取得局部胜利,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2)开辟国外战场:1942年初,中国派遣军队远征________________。(缅甸)
(3)中共主导的敌后战场抗战:
①指导思想:人民战争路线,即____________路线。(全面抗战)
②主要战役。
A.1937年8月,八路军取得____________大捷(抗战首捷)。(平型关)
B.1940年下半年,________指挥八路军在华北取得____________的胜利。(彭德怀、百团大战)
③评价: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温馨提示:正面战场是抗日战争初期的主战场,敌后战场是相持阶段的主战场,两个战场彼此配合,共同抗日。
应用思考:
在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日有什么意义?
提示:正面战场是抗日战争初期的主战场,国民政府较为积极的抗战打乱了日本侵华部署,为敌后战场的开辟创造了条件,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影响,唤起了国际舆论的同情与支持。
抗日战争有哪些主要特点?
提示:持久性,持续了14年之久;全民族抗战;国内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彼此配合;中国战场与世界反法西斯战场彼此支持、配合。
三、抗战的胜利
1.胜利的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2.胜利的意义。
(1)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________。(完全胜利)
(2)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对世界____________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反法西斯战争)
(4)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温馨提示:中国战场是反法西斯斗争中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场,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员国奠定了基础。
应用思考: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根本保证;国共军事配合是重要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与配合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互动释疑
一、如何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方法点拨:抗日战争的意义是多方面的,要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等角度分析。
精讲阐释:(1)从近代中国革命角度来看: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反侵略的完全胜利,极大地激发民族意识,为中华民族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抗日战争期间,中共的军事力量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2)从现代化角度来看:抗日战争增强了民族自信心,为现代化提供了精神支柱;抗日战争期间,废除了部分特权、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现代化扫除了部分障碍;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为现代化创造了外部环境。
(3)从国际意义角度来看:作为持续时间最长的反法西斯战场,牵制了大量日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应用示例:
1.2014年,我国政府决定将每年的9月3日定为中国的抗战胜利纪念日。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落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主要是因为中国通过抗战( )
A.赢得反侵略斗争的第一次彻底胜利
B.赢得了与西方大国的平等地位
C.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
D.为世界赢得和平做出了突出贡献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结合所学可知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侵略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故A项正确。
答案:A
二、如何认识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
方法点拨:要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角度分析。
精讲阐释:(1)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的反侵略战争。
(2)抗日战争使得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迅速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3)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反侵略的完全胜利,极大地激发了民族意识,为中华民族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抗日战争是世界上发生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反法西斯战争,是二战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反法西斯的主要战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特别提示:抗日战争不是近代以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胜利。在此之前,我国军民在抗击侵略过程中取得过许多局部的胜利。
应用示例:
2.1942年1月2日,蒋介石接受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建议,出任中国战区(包括泰国、越南等国)最高司令。22日,罗斯福任命史迪威出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兼中美印战区美军司令官。这表明( )
A.中国抗战是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部分
B.美国干涉中国内政
C.中国军队接受美国人的领导
D.国共两党开始合作抗战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根据信息可知反映的是中美加强合作抗日,故选A项。
答案:A
课堂点睛
关键信息
一个背景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两条主线
日本的侵华活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三个战场
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国外战场
三大罪行
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七三一”部队细菌实验
四大战役
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本课要旨
1.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的标志,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2.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长期并存,是中国抗战与其他反法西斯战场的一个明显区别3.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同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