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教科版2024】科学二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地球家园 单元检测卷(提升)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教科版2024】科学二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地球家园 单元检测卷(提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8-30 11:49:21

文档简介

【教科版2024】科学二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地球家园 单元检测卷(提升)
一、填空题
1.通过数十年如一日的观测,我国著名气象学家   总结了现代物候的特征,为防灾减灾和国家建设提供了基本依据。
2.(2024五上·威县月考)空气是由各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   可以支持燃烧,但也只占空气体积的21%;其他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主要是   ,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此外,还有少量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其他气体。
3. 我们可以通过   、   、   、风向和风速等来描述天气。
4.(2025三上·西峰期末) 天气总是在不断地   ,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   中的自然现象。“镇原四季分明,千早少雨”描述的是   (选填“天气”或“气候”)。
5.(2024三下·巴音郭楞蒙古期末)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   。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天然   。
6.(2024三下·固安期末)符号表示的天气是   ;“夏天经常狂风大作,暴雨倾盆”这句话描述的是   (填“天气”或“气候”)。
7.(2023六上·红安期中)雾和云的形成是空气中的   遇冷变成   ,云就是   中的雾。
8.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包括空气、水、   和   等。
9.(2025三上·平湖期末)“平湖今夜到明天晴转多云,偏西风3~4级,温度2℃到10℃。”这份天气预报中包含的天气信息有   、   、   、气温。下图所示的是10时的气温,此时的气温为   。
10.月相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周期大约是   。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的面积逐渐   ,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的面积逐渐   ,直到朔(新)月,亮面在左侧。
二、判断题
11.(2025六下·石首期中)在校园生物调查活动中,可以从脚印、粪便等踪迹推测藏起来的动物。(  )
12.(2024三下·定州期末)冬冷夏热、四季如春等这些词语都是描写天气的词语。(  )
13.(2025三上·定西期末)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热空气比同体积冷空气重。 (  )
14.(2023三上·塔河期末)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它的变化有时十分迅速,有时比较缓慢。(  )
15.(2024三上·通道期中)“草地上空气很好闻,夹杂着青草与泥土的味”,这说明空气有味道。(  )
16.(2024二上·福田期末)阳光、空气、水、动物、植物等生物和非生物资源对地球家园来说缺一不可。(  )
17.(2025三上·自贡期末) 一个敞口的杯子放在桌面上,它里面什么东西都没有。(  )
18.(2025三上·泗水期末)空气无色、无味,通过观察蚊香的烟雾我们能发现空气的流动。 (  )
19.(2024三上·深圳期末)流感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主要是因为空气具有流动性。(  )
20.(2025三上·西峰期末) 空气在流动过程中,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  )
三、单选题
21.(2024三上·期末)“太阳在云中躲猫猫,一会儿跳出来,一会儿躲进去。”这样的天气属于(  )。
A.晴天 B.阴天 C.多云
22.(2025五下·龙岗期末)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已知存在生命的行星,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
A.地球上有大气层保护,使表面的实际平均气温约为15℃,适宜生命存在
B.地球上的大气中含有大量的氧气,适合生命存在
C.地球上有丰富的液态水,适合生命存在
D.地球上有岩石和土壤,这是其他行星所没有的
23.(2024三上·依安期末)当我们看到“蚂蚁搬家、蜻蜓低飞”的现象时,有可能(  )。
A.将变冷 B.将有大风 C.将要下雨
24.天气炎热、动物活跃、植物茂盛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25.下列关于太阳和影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早晨,在太阳的照射下,物体的影子在西边
B.一天中,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不会有变化
C.日晷是利用太阳照射物体的投影来计时的
26.(太阳地球和月球4月相变化的规律)农历上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  )。
A.从新月到满月
B.从满月到新月
C.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
27.(2025三下·黄岩期末)一个月内,月相的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
A.
B.
C.
28.(2024三上·临湘期末)做水和空气的运送游戏时,我们最好用(  )运送空气。
A.碗
B.没盖的杯子
C.可密封的塑料袋
29.玻璃瓶中原来有一瓶空气,现在抽出半瓶空气后,还有(  )。
A.半瓶空气 B.一瓶空气 C.大半瓶空气
30.不同日期看到的月相不同原因是(  )。
A.地球、月球和太阳的位置不断变化
B.地球、月球和太阳的位置保持不变
C.地球、月球和太阳的位置时而变化
四、连线题
31.(2025四下·海丰期末)根据月相图判断对应的时间,并将相配对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括号内。
32.(2025三上·自贡期末)把下列气象名词和形成条件用线连起来。
五、解答题
33.(2024四下·夏津期末)下面是科学社团小朋友们在观察月相时记录的一些形状,请你据此完成练习。
(1)从月初到月末上面照片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填对应的序号)
(2)我国许多传统节日是根据农历设定的,七夕节这一天的月相最接近图   ,中秋节这一天的月相最接近图   。(填对应的序号)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里的“圆缺”是指月相的变化,下列关于“圆缺” 变化成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
A.月相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B.月相的变化是月球本身形状变化引起的
C.月相的变化与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有关
34.(2024三上·余杭期末)某一天,小明早上起床打开窗户,发现远处的房屋和树木一片朦胧。到了学校,他发现操场上的红旗整面都张开了,飘向了西北方向。经过科技走廊,他发现气温计上显示的温度如图所示。
(1)读完上述文字,当天天气符号最合理的是(  )。
A. B. C.
(2)下面风向标与红旗的指示,(  )是最合理的。
A. B. C.
(3)当天早上风速等级属于(  )。
A.无风 B.微风 C.大风
(4)小明看到的气温计上的温度,应写作   。
(5)小明根据当天的气温提出穿衣建议,下列选项中合适的是(  )。
A.短袖 B.薄长袖 C.羽绒服
(6)小明想做简易雨量器,他在家找到一个如右图的透明容器,应该将刻度条上的“零刻度线”与(  )位置对齐。
A.A 处 B.B处 C.C处
(7)小明连续记录了七天的降雨量并绘制了柱状图,如下图。但他遗漏了其中一天的数据,请帮他补充完整。
日期 1月 1 日 1月 2 日 1 月 3 日 1 月 4 日 1月 5 日 1月 6 日 1 月 7 日
降雨量 (毫米) 20 50 30 0 5 15 25
35.(2025六下·期中)小杨在校园里选择了三个地点进行生物调查,下表是他的“校园生物调查表”。
生物名称 蚂蚁 蜘蛛 蝗虫 蜜蜂 樟树 桂花树 狗尾草 苔藓
A 地点 有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B地点 有 无 有 无 无 无 有 有
C 地点 有 有 有 无 有 有 有 有
(1)在调查校园中的生物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看见不认识的动植物要画下来或拍照片
B.从脚印、粪便、毛发等踪迹推测躲藏起来的动物和曾经来过的动物,记录下来
C.为了方便观察,可以采摘几片叶子回教室继续观察
D.在观察蚂蚁时,要做到不打扰它们的生活
(2)小杨在观察时,选择的C地点最有可能是(  )。
A.篮球场 B.花坛 C.教室 D.厕所
(3)下面四种动物中,不属于昆虫的是(  )。
A.蚂蚁 B.蜘蛛 C.蜜蜂 D.蝗虫
(4)下面关于“给生物分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用不同的分类标准给生物分类,分类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B.生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生物分类的重要标准
C.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生物
D.我们一般利用二歧分类法给生物进行分类
(5)请你写出保护校园生物多样性的两条建议:
    、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竺可桢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通过数十年如一日的观测,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总结了现代物候的特征,为防灾减灾和国家建设提供了基本依据。
故答案为:竺可桢。
2.【答案】氧气;氮气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其中氧气可以支持燃烧,但也只占空气体积的21%;其他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主要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此外,还有少量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其他气体。
3.【答案】云量;降水量;气温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影响人类活动瞬间气象特点的综合状况,即一个地方的气温、风向、风力、降水量等气象要素在短时间内的综合情况。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来描述天气。
4.【答案】变化;大气圈;气候
【知识点】天气现象;气候
【解析】【分析】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有时十分迅速,有时比较缓慢。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叫做气候,与天气不同,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镇原四季分明,千早少雨”描述的是气候。
5.【答案】月相;卫星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月相。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
6.【答案】多云;气候
【知识点】天气现象;气候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某一地区在某一瞬间或某一短时间内大气状态和大气现象(如风、云、雾、降水等)的综合。天气现象的种类很多,风向、风力、降水、云量、云的类型、气温等都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观察的重要数据。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包括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气温和降水。题中符号表示的天气是多云;“夏天经常狂风大作,暴雨倾盆”这句话描述的是气候。
7.【答案】水蒸气;小水滴;高空
【知识点】天气现象;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聚集在一起,飘浮在空中,离地面较近的是露,在高空的是云。云其实就是高空中不接触地面的雾。
8.【答案】阳光;适宜的温度
【知识点】生物与非生物;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解析】【分析】生物的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包括水、空气、营养、光照、温度、重力、空气压力等。
9.【答案】云量;风向;风速;7℃
【知识点】天气现象;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这份天气预报中包含的天气信息有天气状况、风向、风速、气温。其中 “晴转多云” 描述的是天气状况,表明天气将从晴天转变为多云;“偏西风 3~4 级” 给出了风向和风速,说明风从偏西方向吹来,风力等级为 3 到 4 级;“温度 2℃到 10℃” 则告知了气温范围。读图可知,此温度计中每一个分度值是1℃,且在0℃以上,是7℃。
10.【答案】一个月;增大;减小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作月相。月相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周期约为一个月。根据月相变化规律,从农历的月初至月末,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上半月月相的亮面朝右,缺面朝西,下半月月相的亮面朝左,缺面朝右,月相由缺到圆,再由圆到缺。
11.【答案】正确
【知识点】调查校园生物
【解析】【分析】在校园生物调查中,动物的脚印、粪便等踪迹是重要的调查线索。不同动物的脚印形状、大小及粪便特征(如形态、残留物)具有特异性,通过分析这些踪迹可推测物种类型及活动情况,是生态调查中常用的间接观察方法,故题干表述正确。
12.【答案】错误
【知识点】天气现象;气候
【解析】【分析】一定地域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叫做气候,形容气候的词语主要有四季如春、冬冷夏热等。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3.【答案】错误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冷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
14.【答案】正确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时十分迅速,有时比较缓慢。题干正确。
15.【答案】错误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本身是没有味道的,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草地上空气很好闻,夹杂着青草与泥土的味”,这种味道并不是空气本身的味道,而是空气中混合了其他物质的气味。草地上的青草会释放出植物特有的挥发性气味,泥土在湿润或微生物活动时也会产生独特的气味,这些气味分子会扩散到空气中,随着空气被吸入鼻腔,就闻到了青草与泥土的味。空气在这里起到载体的作用,它帮助这些气味分子传播,但空气自身并没有味道。如果空气中没有这些外来的气味分子(比如在干净的密闭空间里),就闻不到任何味道,这也能说明空气本身是无味的。因此,“草地上空气的味道”其实是空气中混合的其他物质的气味,不能说明空气本身有味道,本题说法错误。
16.【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解析】【分析】地球家园中有空气、水、阳光、土壤、动物、植物等。阳光、空气、水、动物、植物等生物和非生物资源对地球家园来说缺一不可。
17.【答案】错误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它的特征:无色无味、容易泄漏、很轻(但有质量)、可使袋子鼓起来(鼓起来的袋子摸起来很软)、会流动、有弹性(能承受一定的压力)。一个敞口的杯子放在桌面上,它里面有空气。题目说法错误。
18.【答案】正确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虽然无色无味,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观察空气的流动,例如蚊香的烟雾在空气中飘动的情况。
19.【答案】正确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对流
【解析】【分析】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可以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空气可以流动,空气有一定的质量等。流感病毒可以通过空气快速传播,主要是因为空气可以流动,扩散速度快。故题目说法正确。
20.【答案】正确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冷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相反,空气遇冷后体积缩小,冷空气下降。
21.【答案】C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太阳在云中躲猫猫,一会儿跳出来,一会儿躲进去。”这样的天气属于多云天气 。这是因为多云天气时,太阳会被云层遮挡,时隐时现,就像在躲猫猫一样 。
22.【答案】D
【知识点】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解析】【分析】地球有适宜的温度(平均气温约 15℃ )、充足的氧气、大量液态水等,这些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
A选项,地球大气层有保温等作用,使表面平均气温适宜生命,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B选项,地球大气中含大量氧气,适合生命(如动物呼吸 )存在,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C选项,地球有丰富液态水,是生命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D选项,其他行星也有岩石和土壤,比如火星有岩石、土壤等,该描述错误,符合题意 。
因此,应选D选项。
23.【答案】C
【知识点】天气现象;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解析】【分析】在一些情况下,动物对变化的天气情况有着超乎寻常的感知力,它们能够捕捉到非常细微的变化。下雨前,大部分的昆虫、乌类、部分水生动物会有特殊反应。如蚂蚁搬家必有雨下;泥鳅在雷雨到来前常常显示得焦躁不安;蜻蜓低飞要下雨。
24.【答案】B
【知识点】四季的特征
【解析】【分析】春季万物复苏,天气温暖。夏季天气炎热,动物活跃,植物茂盛。秋季天气变得凉爽,植物开始落叶。
25.【答案】B
【知识点】太阳的位置和方向;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因为光是直线传播的,光照到不发光、不透明的物体就会产生影子。物体影子的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有直接关系,影子与太阳的位置是相反的,与阳光照射的方向相同,物体影子长短不但与物体高度有关,也与光线的照射角度有关。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长短、方向都会发生改变,所以该说法是错误的。
26.【答案】A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
27.【答案】B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相变化是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使得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置变化,导致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部分的形状改变。一个月内,月相变化顺序如下:
①新月到上弦月阶段:初一左右是新月,几乎看不到月球亮面。之后月球公转,亮面逐渐显现并增大;
②上弦月到满月阶段:亮面持续变大,到十五、十六左右满月时,亮面最大;
③满月到下弦月、残月阶段:满月后,亮面开始减小,逐渐从圆变缺,直至回到新月,完成一个周期。
一个月内的月相显现由缺到圆(亮面逐渐变大)再由圆到缺(亮面逐渐变小)的变化规律,A选项亮面变化不符合先缺后圆再缺的顺序;C选项亮面增减顺序混乱。因此,应选B选项。
28.【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具有流动性,传递空气可以选择气球、可密封的塑料袋,不容易泄漏,而且方便。 故选C。
29.【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当把杯子中的水全部倒掉后,空气会充满杯子。玻璃瓶中原来有一瓶空气,现在抽出半瓶空气后,还有一瓶空气。故选B。
30.【答案】A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 月相是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在太阳光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面,另半个球面是暗面。因为月球围绕地球自西向东公转运动,月球、地球和太阳三者位置关系不断发生变化,就使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朝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对向地球的月亮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这样就形成了不同的月相。
故答案为:A。
31.【答案】图1——(B) 图2——(D) 图3 — (A) 图4 — (C)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相变化规律是农历初一为新月(看不到月亮),之后亮面逐渐变大,初八上弦月(半圆,右亮),十五满月(全亮),之后亮面逐渐变小,二十二左右下弦月(半圆,左亮 ),二十七左右残月(小弯月,左亮),如此循环。
(1)图1为残月,月球亮面极少,呈现出细细的弯月形态,且亮面朝向东方,对应B.农历二十七;
(2)图2为上弦月。上弦月的特点是月球亮面刚好占一半,且亮面朝向西方(右侧亮 ),看,月球呈现出半圆形,对应D.农历初八;
(3)图3为满月。此时月球运行到地球外侧,太阳照亮月球的整个朝向地球的一面,我们能看到一轮完整、明亮的圆形月亮,对应A.农历十五;
(4)图4为凸月(渐亏凸月,接近满月后状态)。月球亮面超过一半但还未到满月时的完整圆形(十五是满月,之后几天亮面逐渐变小,十八时还是接近满月的较大亮面),呈现出比半圆更饱满的形态,对应C.农历十八。
综上所述,对应的连线为:图1——(B);图2——(D);图3 — (A);图4 — (C)。
32.【答案】
【知识点】天气现象;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云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或凝华成的小冰晶漂浮在空中;雾是水蒸气在地面液化成小水滴漂浮在地面附近;露是水蒸气在地面的植物上液化成的小水滴;霜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雪的形成需要的温度比雨低,雨和雪是由云层托不住的小水滴或小冰晶形成的。
33.【答案】(1)⑤③④②①
(2)③;④
(3)B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由于太阳、地球、月亮三者的相对位置,随着月球绕地球运行而变化,月亮被照亮的部分发生周期性的变化称为月相。由于太阳、地球、月亮三者的相对位置,随着月球绕地球运行而变化,月亮被照亮的部分发生周期性的变化称为月相。
(1)①是残月,②是下弦月,③是上弦月,④是满月,⑤是蛾眉月,所以按照从月初到月末,上面照片的正确顺序应该是⑤③④②①。
(2)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就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农历的一个月。七夕节是农历七月初七,月相是上弦月;中秋节是八月十五,月相是满月。
(3)月相的形成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月相的变化与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有关。
34.【答案】(1)B
(2)A
(3)C
(4)-4℃
(5)C
(6)C
(7)
【知识点】天气现象;天气对生活的影响;测量气温;雨量器;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1)题中说小明早上起床打开窗户,发现远处的房屋和树木一片朦胧,说明当天的天气是雾,A选项天气符号是阴天,B选项的天气符号是雾,C选项的天气符号是多云。故选B。
(2)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北风是由北往南吹,东北风是由东北方向吹来的风。我们一般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与风向一致,如风向标箭头指东则为东风,箭头指西南为西南风。红领巾或红旗飘动的方向与风向相反,如红旗往东南方向飘,此时的风向是西北风。题中红旗飘向西北方向,风向标的箭头指向东南。故选A。
(3)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我们还可以用自制小风旗测量风速和风向,用风旗测量时将风速分为三个等级。气象学家通常把风记为13个等级(0-12级),称为蒲福风力等级表。当天红旗全部展开,风速等级属于大风。故选C。
(4)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测量气温的叫气温计,又叫寒暑表。测量体温的叫体温计。测量水温的叫水温计。图中温度计写作-4℃。
(5)当天温度较低,根据气温我们认为穿衣应穿羽绒服。故选C。
(6)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制作雨量器的方法:
选择直筒透明的杯子,在杯子外壁贴上刻度条(从底部贴起,以毫米为单位)。刻度条的0刻度线要与容器内部的底面对齐。刻度条外面贴上透明胶带,用来防水。故选C。
(7)根据当天的降雨量画出柱状图。
35.【答案】(1)C
(2)B
(3)B
(4)A
(5)不踩踏草地;不任意捕捉小动物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调查校园生物
【解析】【分析】(1)A、看见不认识的动植物要画下来或拍照片,A正确;
B、从脚印、粪便、毛发等踪迹推测躲藏的动物和曾来过的动物,记录下来,B正确;
C、我们调查时不应该伤害动植物,采摘一些植物的叶子或枝条回来继续观察的方法不正确,C错误;
D、在观察蚂蚁时,要做到不打扰它们的生活,D正确;
故答案为:C。
(2)校园中,花坛里的生物种类比较多,这是因为花坛中生存着植物,可以为动物提供食物与栖息的环境,构成生态系统。分析调查记录表,C地点有蚂蚁、蜘蛛、麻雀等小动物,有香樟、桂花树等大乔木,从而排除教室、篮球场、厕所,最有可能是花坛。
(3)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蚂蚁、蜜蜂和蝗虫都属于昆虫,蜘蛛属于蛛形纲动物,不属于昆虫。
(4)A、用不同的分类标准给生物分类,分类的结果是不一样的,A错误;
B、生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生物分类的重要标准,B正确;
C、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生物的不同点和共同之处,C正确;
D、二歧分类法是简洁、易懂的分类方法,我们一般利用二歧分类法给生物进行分类,D正确。
(5)保护校园生物多样性,要告诫同学们不能捕捉小动物,爱护好花草树木,不踩踏花草。
1 / 1【教科版2024】科学二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地球家园 单元检测卷(提升)
一、填空题
1.通过数十年如一日的观测,我国著名气象学家   总结了现代物候的特征,为防灾减灾和国家建设提供了基本依据。
【答案】竺可桢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通过数十年如一日的观测,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总结了现代物候的特征,为防灾减灾和国家建设提供了基本依据。
故答案为:竺可桢。
2.(2024五上·威县月考)空气是由各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   可以支持燃烧,但也只占空气体积的21%;其他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主要是   ,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此外,还有少量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其他气体。
【答案】氧气;氮气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其中氧气可以支持燃烧,但也只占空气体积的21%;其他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主要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此外,还有少量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其他气体。
3. 我们可以通过   、   、   、风向和风速等来描述天气。
【答案】云量;降水量;气温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影响人类活动瞬间气象特点的综合状况,即一个地方的气温、风向、风力、降水量等气象要素在短时间内的综合情况。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来描述天气。
4.(2025三上·西峰期末) 天气总是在不断地   ,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   中的自然现象。“镇原四季分明,千早少雨”描述的是   (选填“天气”或“气候”)。
【答案】变化;大气圈;气候
【知识点】天气现象;气候
【解析】【分析】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有时十分迅速,有时比较缓慢。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叫做气候,与天气不同,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镇原四季分明,千早少雨”描述的是气候。
5.(2024三下·巴音郭楞蒙古期末)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   。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天然   。
【答案】月相;卫星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月相。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
6.(2024三下·固安期末)符号表示的天气是   ;“夏天经常狂风大作,暴雨倾盆”这句话描述的是   (填“天气”或“气候”)。
【答案】多云;气候
【知识点】天气现象;气候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某一地区在某一瞬间或某一短时间内大气状态和大气现象(如风、云、雾、降水等)的综合。天气现象的种类很多,风向、风力、降水、云量、云的类型、气温等都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观察的重要数据。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包括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气温和降水。题中符号表示的天气是多云;“夏天经常狂风大作,暴雨倾盆”这句话描述的是气候。
7.(2023六上·红安期中)雾和云的形成是空气中的   遇冷变成   ,云就是   中的雾。
【答案】水蒸气;小水滴;高空
【知识点】天气现象;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聚集在一起,飘浮在空中,离地面较近的是露,在高空的是云。云其实就是高空中不接触地面的雾。
8.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包括空气、水、   和   等。
【答案】阳光;适宜的温度
【知识点】生物与非生物;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解析】【分析】生物的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包括水、空气、营养、光照、温度、重力、空气压力等。
9.(2025三上·平湖期末)“平湖今夜到明天晴转多云,偏西风3~4级,温度2℃到10℃。”这份天气预报中包含的天气信息有   、   、   、气温。下图所示的是10时的气温,此时的气温为   。
【答案】云量;风向;风速;7℃
【知识点】天气现象;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这份天气预报中包含的天气信息有天气状况、风向、风速、气温。其中 “晴转多云” 描述的是天气状况,表明天气将从晴天转变为多云;“偏西风 3~4 级” 给出了风向和风速,说明风从偏西方向吹来,风力等级为 3 到 4 级;“温度 2℃到 10℃” 则告知了气温范围。读图可知,此温度计中每一个分度值是1℃,且在0℃以上,是7℃。
10.月相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周期大约是   。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的面积逐渐   ,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的面积逐渐   ,直到朔(新)月,亮面在左侧。
【答案】一个月;增大;减小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作月相。月相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周期约为一个月。根据月相变化规律,从农历的月初至月末,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上半月月相的亮面朝右,缺面朝西,下半月月相的亮面朝左,缺面朝右,月相由缺到圆,再由圆到缺。
二、判断题
11.(2025六下·石首期中)在校园生物调查活动中,可以从脚印、粪便等踪迹推测藏起来的动物。(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调查校园生物
【解析】【分析】在校园生物调查中,动物的脚印、粪便等踪迹是重要的调查线索。不同动物的脚印形状、大小及粪便特征(如形态、残留物)具有特异性,通过分析这些踪迹可推测物种类型及活动情况,是生态调查中常用的间接观察方法,故题干表述正确。
12.(2024三下·定州期末)冬冷夏热、四季如春等这些词语都是描写天气的词语。(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天气现象;气候
【解析】【分析】一定地域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叫做气候,形容气候的词语主要有四季如春、冬冷夏热等。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3.(2025三上·定西期末)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热空气比同体积冷空气重。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冷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
14.(2023三上·塔河期末)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它的变化有时十分迅速,有时比较缓慢。(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时十分迅速,有时比较缓慢。题干正确。
15.(2024三上·通道期中)“草地上空气很好闻,夹杂着青草与泥土的味”,这说明空气有味道。(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本身是没有味道的,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草地上空气很好闻,夹杂着青草与泥土的味”,这种味道并不是空气本身的味道,而是空气中混合了其他物质的气味。草地上的青草会释放出植物特有的挥发性气味,泥土在湿润或微生物活动时也会产生独特的气味,这些气味分子会扩散到空气中,随着空气被吸入鼻腔,就闻到了青草与泥土的味。空气在这里起到载体的作用,它帮助这些气味分子传播,但空气自身并没有味道。如果空气中没有这些外来的气味分子(比如在干净的密闭空间里),就闻不到任何味道,这也能说明空气本身是无味的。因此,“草地上空气的味道”其实是空气中混合的其他物质的气味,不能说明空气本身有味道,本题说法错误。
16.(2024二上·福田期末)阳光、空气、水、动物、植物等生物和非生物资源对地球家园来说缺一不可。(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解析】【分析】地球家园中有空气、水、阳光、土壤、动物、植物等。阳光、空气、水、动物、植物等生物和非生物资源对地球家园来说缺一不可。
17.(2025三上·自贡期末) 一个敞口的杯子放在桌面上,它里面什么东西都没有。(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它的特征:无色无味、容易泄漏、很轻(但有质量)、可使袋子鼓起来(鼓起来的袋子摸起来很软)、会流动、有弹性(能承受一定的压力)。一个敞口的杯子放在桌面上,它里面有空气。题目说法错误。
18.(2025三上·泗水期末)空气无色、无味,通过观察蚊香的烟雾我们能发现空气的流动。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虽然无色无味,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观察空气的流动,例如蚊香的烟雾在空气中飘动的情况。
19.(2024三上·深圳期末)流感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主要是因为空气具有流动性。(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对流
【解析】【分析】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可以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空气可以流动,空气有一定的质量等。流感病毒可以通过空气快速传播,主要是因为空气可以流动,扩散速度快。故题目说法正确。
20.(2025三上·西峰期末) 空气在流动过程中,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冷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相反,空气遇冷后体积缩小,冷空气下降。
三、单选题
21.(2024三上·期末)“太阳在云中躲猫猫,一会儿跳出来,一会儿躲进去。”这样的天气属于(  )。
A.晴天 B.阴天 C.多云
【答案】C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太阳在云中躲猫猫,一会儿跳出来,一会儿躲进去。”这样的天气属于多云天气 。这是因为多云天气时,太阳会被云层遮挡,时隐时现,就像在躲猫猫一样 。
22.(2025五下·龙岗期末)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已知存在生命的行星,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
A.地球上有大气层保护,使表面的实际平均气温约为15℃,适宜生命存在
B.地球上的大气中含有大量的氧气,适合生命存在
C.地球上有丰富的液态水,适合生命存在
D.地球上有岩石和土壤,这是其他行星所没有的
【答案】D
【知识点】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解析】【分析】地球有适宜的温度(平均气温约 15℃ )、充足的氧气、大量液态水等,这些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
A选项,地球大气层有保温等作用,使表面平均气温适宜生命,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B选项,地球大气中含大量氧气,适合生命(如动物呼吸 )存在,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C选项,地球有丰富液态水,是生命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D选项,其他行星也有岩石和土壤,比如火星有岩石、土壤等,该描述错误,符合题意 。
因此,应选D选项。
23.(2024三上·依安期末)当我们看到“蚂蚁搬家、蜻蜓低飞”的现象时,有可能(  )。
A.将变冷 B.将有大风 C.将要下雨
【答案】C
【知识点】天气现象;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解析】【分析】在一些情况下,动物对变化的天气情况有着超乎寻常的感知力,它们能够捕捉到非常细微的变化。下雨前,大部分的昆虫、乌类、部分水生动物会有特殊反应。如蚂蚁搬家必有雨下;泥鳅在雷雨到来前常常显示得焦躁不安;蜻蜓低飞要下雨。
24.天气炎热、动物活跃、植物茂盛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答案】B
【知识点】四季的特征
【解析】【分析】春季万物复苏,天气温暖。夏季天气炎热,动物活跃,植物茂盛。秋季天气变得凉爽,植物开始落叶。
25.下列关于太阳和影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早晨,在太阳的照射下,物体的影子在西边
B.一天中,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不会有变化
C.日晷是利用太阳照射物体的投影来计时的
【答案】B
【知识点】太阳的位置和方向;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因为光是直线传播的,光照到不发光、不透明的物体就会产生影子。物体影子的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有直接关系,影子与太阳的位置是相反的,与阳光照射的方向相同,物体影子长短不但与物体高度有关,也与光线的照射角度有关。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长短、方向都会发生改变,所以该说法是错误的。
26.(太阳地球和月球4月相变化的规律)农历上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  )。
A.从新月到满月
B.从满月到新月
C.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
【答案】A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
27.(2025三下·黄岩期末)一个月内,月相的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
A.
B.
C.
【答案】B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相变化是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使得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置变化,导致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部分的形状改变。一个月内,月相变化顺序如下:
①新月到上弦月阶段:初一左右是新月,几乎看不到月球亮面。之后月球公转,亮面逐渐显现并增大;
②上弦月到满月阶段:亮面持续变大,到十五、十六左右满月时,亮面最大;
③满月到下弦月、残月阶段:满月后,亮面开始减小,逐渐从圆变缺,直至回到新月,完成一个周期。
一个月内的月相显现由缺到圆(亮面逐渐变大)再由圆到缺(亮面逐渐变小)的变化规律,A选项亮面变化不符合先缺后圆再缺的顺序;C选项亮面增减顺序混乱。因此,应选B选项。
28.(2024三上·临湘期末)做水和空气的运送游戏时,我们最好用(  )运送空气。
A.碗
B.没盖的杯子
C.可密封的塑料袋
【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具有流动性,传递空气可以选择气球、可密封的塑料袋,不容易泄漏,而且方便。 故选C。
29.玻璃瓶中原来有一瓶空气,现在抽出半瓶空气后,还有(  )。
A.半瓶空气 B.一瓶空气 C.大半瓶空气
【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当把杯子中的水全部倒掉后,空气会充满杯子。玻璃瓶中原来有一瓶空气,现在抽出半瓶空气后,还有一瓶空气。故选B。
30.不同日期看到的月相不同原因是(  )。
A.地球、月球和太阳的位置不断变化
B.地球、月球和太阳的位置保持不变
C.地球、月球和太阳的位置时而变化
【答案】A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 月相是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在太阳光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面,另半个球面是暗面。因为月球围绕地球自西向东公转运动,月球、地球和太阳三者位置关系不断发生变化,就使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朝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对向地球的月亮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这样就形成了不同的月相。
故答案为:A。
四、连线题
31.(2025四下·海丰期末)根据月相图判断对应的时间,并将相配对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括号内。
【答案】图1——(B) 图2——(D) 图3 — (A) 图4 — (C)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相变化规律是农历初一为新月(看不到月亮),之后亮面逐渐变大,初八上弦月(半圆,右亮),十五满月(全亮),之后亮面逐渐变小,二十二左右下弦月(半圆,左亮 ),二十七左右残月(小弯月,左亮),如此循环。
(1)图1为残月,月球亮面极少,呈现出细细的弯月形态,且亮面朝向东方,对应B.农历二十七;
(2)图2为上弦月。上弦月的特点是月球亮面刚好占一半,且亮面朝向西方(右侧亮 ),看,月球呈现出半圆形,对应D.农历初八;
(3)图3为满月。此时月球运行到地球外侧,太阳照亮月球的整个朝向地球的一面,我们能看到一轮完整、明亮的圆形月亮,对应A.农历十五;
(4)图4为凸月(渐亏凸月,接近满月后状态)。月球亮面超过一半但还未到满月时的完整圆形(十五是满月,之后几天亮面逐渐变小,十八时还是接近满月的较大亮面),呈现出比半圆更饱满的形态,对应C.农历十八。
综上所述,对应的连线为:图1——(B);图2——(D);图3 — (A);图4 — (C)。
32.(2025三上·自贡期末)把下列气象名词和形成条件用线连起来。
【答案】
【知识点】天气现象;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云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或凝华成的小冰晶漂浮在空中;雾是水蒸气在地面液化成小水滴漂浮在地面附近;露是水蒸气在地面的植物上液化成的小水滴;霜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雪的形成需要的温度比雨低,雨和雪是由云层托不住的小水滴或小冰晶形成的。
五、解答题
33.(2024四下·夏津期末)下面是科学社团小朋友们在观察月相时记录的一些形状,请你据此完成练习。
(1)从月初到月末上面照片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填对应的序号)
(2)我国许多传统节日是根据农历设定的,七夕节这一天的月相最接近图   ,中秋节这一天的月相最接近图   。(填对应的序号)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里的“圆缺”是指月相的变化,下列关于“圆缺” 变化成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
A.月相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B.月相的变化是月球本身形状变化引起的
C.月相的变化与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有关
【答案】(1)⑤③④②①
(2)③;④
(3)B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由于太阳、地球、月亮三者的相对位置,随着月球绕地球运行而变化,月亮被照亮的部分发生周期性的变化称为月相。由于太阳、地球、月亮三者的相对位置,随着月球绕地球运行而变化,月亮被照亮的部分发生周期性的变化称为月相。
(1)①是残月,②是下弦月,③是上弦月,④是满月,⑤是蛾眉月,所以按照从月初到月末,上面照片的正确顺序应该是⑤③④②①。
(2)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就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农历的一个月。七夕节是农历七月初七,月相是上弦月;中秋节是八月十五,月相是满月。
(3)月相的形成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月相的变化与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有关。
34.(2024三上·余杭期末)某一天,小明早上起床打开窗户,发现远处的房屋和树木一片朦胧。到了学校,他发现操场上的红旗整面都张开了,飘向了西北方向。经过科技走廊,他发现气温计上显示的温度如图所示。
(1)读完上述文字,当天天气符号最合理的是(  )。
A. B. C.
(2)下面风向标与红旗的指示,(  )是最合理的。
A. B. C.
(3)当天早上风速等级属于(  )。
A.无风 B.微风 C.大风
(4)小明看到的气温计上的温度,应写作   。
(5)小明根据当天的气温提出穿衣建议,下列选项中合适的是(  )。
A.短袖 B.薄长袖 C.羽绒服
(6)小明想做简易雨量器,他在家找到一个如右图的透明容器,应该将刻度条上的“零刻度线”与(  )位置对齐。
A.A 处 B.B处 C.C处
(7)小明连续记录了七天的降雨量并绘制了柱状图,如下图。但他遗漏了其中一天的数据,请帮他补充完整。
日期 1月 1 日 1月 2 日 1 月 3 日 1 月 4 日 1月 5 日 1月 6 日 1 月 7 日
降雨量 (毫米) 20 50 30 0 5 15 25
【答案】(1)B
(2)A
(3)C
(4)-4℃
(5)C
(6)C
(7)
【知识点】天气现象;天气对生活的影响;测量气温;雨量器;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1)题中说小明早上起床打开窗户,发现远处的房屋和树木一片朦胧,说明当天的天气是雾,A选项天气符号是阴天,B选项的天气符号是雾,C选项的天气符号是多云。故选B。
(2)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北风是由北往南吹,东北风是由东北方向吹来的风。我们一般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与风向一致,如风向标箭头指东则为东风,箭头指西南为西南风。红领巾或红旗飘动的方向与风向相反,如红旗往东南方向飘,此时的风向是西北风。题中红旗飘向西北方向,风向标的箭头指向东南。故选A。
(3)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我们还可以用自制小风旗测量风速和风向,用风旗测量时将风速分为三个等级。气象学家通常把风记为13个等级(0-12级),称为蒲福风力等级表。当天红旗全部展开,风速等级属于大风。故选C。
(4)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测量气温的叫气温计,又叫寒暑表。测量体温的叫体温计。测量水温的叫水温计。图中温度计写作-4℃。
(5)当天温度较低,根据气温我们认为穿衣应穿羽绒服。故选C。
(6)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制作雨量器的方法:
选择直筒透明的杯子,在杯子外壁贴上刻度条(从底部贴起,以毫米为单位)。刻度条的0刻度线要与容器内部的底面对齐。刻度条外面贴上透明胶带,用来防水。故选C。
(7)根据当天的降雨量画出柱状图。
35.(2025六下·期中)小杨在校园里选择了三个地点进行生物调查,下表是他的“校园生物调查表”。
生物名称 蚂蚁 蜘蛛 蝗虫 蜜蜂 樟树 桂花树 狗尾草 苔藓
A 地点 有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B地点 有 无 有 无 无 无 有 有
C 地点 有 有 有 无 有 有 有 有
(1)在调查校园中的生物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看见不认识的动植物要画下来或拍照片
B.从脚印、粪便、毛发等踪迹推测躲藏起来的动物和曾经来过的动物,记录下来
C.为了方便观察,可以采摘几片叶子回教室继续观察
D.在观察蚂蚁时,要做到不打扰它们的生活
(2)小杨在观察时,选择的C地点最有可能是(  )。
A.篮球场 B.花坛 C.教室 D.厕所
(3)下面四种动物中,不属于昆虫的是(  )。
A.蚂蚁 B.蜘蛛 C.蜜蜂 D.蝗虫
(4)下面关于“给生物分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用不同的分类标准给生物分类,分类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B.生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生物分类的重要标准
C.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生物
D.我们一般利用二歧分类法给生物进行分类
(5)请你写出保护校园生物多样性的两条建议:
    、   。
【答案】(1)C
(2)B
(3)B
(4)A
(5)不踩踏草地;不任意捕捉小动物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调查校园生物
【解析】【分析】(1)A、看见不认识的动植物要画下来或拍照片,A正确;
B、从脚印、粪便、毛发等踪迹推测躲藏的动物和曾来过的动物,记录下来,B正确;
C、我们调查时不应该伤害动植物,采摘一些植物的叶子或枝条回来继续观察的方法不正确,C错误;
D、在观察蚂蚁时,要做到不打扰它们的生活,D正确;
故答案为:C。
(2)校园中,花坛里的生物种类比较多,这是因为花坛中生存着植物,可以为动物提供食物与栖息的环境,构成生态系统。分析调查记录表,C地点有蚂蚁、蜘蛛、麻雀等小动物,有香樟、桂花树等大乔木,从而排除教室、篮球场、厕所,最有可能是花坛。
(3)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蚂蚁、蜜蜂和蝗虫都属于昆虫,蜘蛛属于蛛形纲动物,不属于昆虫。
(4)A、用不同的分类标准给生物分类,分类的结果是不一样的,A错误;
B、生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生物分类的重要标准,B正确;
C、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生物的不同点和共同之处,C正确;
D、二歧分类法是简洁、易懂的分类方法,我们一般利用二歧分类法给生物进行分类,D正确。
(5)保护校园生物多样性,要告诫同学们不能捕捉小动物,爱护好花草树木,不踩踏花草。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