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8 15:01: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教案
【教学目标】
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共产党宣言》的内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大意义,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意义。
2.难点:国际工人运动各个阶段历史阶段特征分析及对国际工人运动发展规律的认识。
【教学设计】
课前延伸
【知识梳理】
一、空想社会主义与工人的觉醒
1.经济基础: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并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显现。
2.思想基础:傅立叶、欧文、圣西门等人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为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提供了一定思想基础。
3.阶级基础: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弊端日益暴露,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无产阶级力量壮大并逐渐觉醒,欧洲的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运动都失败了。但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4.主观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一方面深入工人群众和总结工人运动经验,另一方面吸收了人类思想三大理论成果分别是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二、《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1.时间: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2.内容:⑴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资本主
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
⑵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⑶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3.意义:⑴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斗争就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⑵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的发展起来。
1.根据材料分析公社是如何解决私人占有和社会大生产矛盾?
没收逃亡资本家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
2.由内容可以看出材料中的“公社”是什么性质的政权?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三、巴黎公社
1.原因:民族矛盾的尖锐导致了国内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的激化。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法兰西共和国政府实行投降卖国和敌视工人的反动政策,这是巴黎公社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巴黎工人是在祖国处于危难关头,本身遭到临时政府进攻的情况下发动革命的。
2.概况:1871年3.18-3.28巴黎公社建立。
5.21-5.28巴黎公社战士经过一周的浴血奋战最后失败。
3.措施:
政治方面:废旧立新。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
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伟大的创举)
维护工人的权利,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理解巴黎公社是马克思主义有理论开始实践的尝试,这些措施都表明公社具有了无
产阶级政权的性质。)
4.失败的原因:
具体原因: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也没有同外省革命者取得联系、没有发动广大农民
根本原因:法国政治、经济发展还不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5.主要经验: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权。
主要教训:必须有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
6.历史意义:
(1)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2)是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第一步,丰富和发展了
马克思主义学说。
(3)其经验和教训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财富;
(4)公社战士在同强大敌人斗争时表现出的视死如归精神将永垂史册。
课内探究
一、导入新课:
展示材料:在20世纪末的1999年,先是由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教授们发起,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的“千年第一伟人”。这一命题进行了校内的征询、推选。投票结果是马克思位居第一,而似乎早已被习惯公认第一的爱因斯坦却屈居第二。随后,英国BBC广播公司,又以同一命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一个月下来,汇集全球投票的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
请学生思考:马克思这个反资本主义的头号斗士为什么在这个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国家受到如此的推崇?引导学生联系高一语文教材恩格斯的文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从马克思生平与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角度来思考,借以引入新课(此举有利于创设问题情境,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检查预习情况:
请学生上黑板默写知识点。
三、布置学生自学:
1.学生自主探究题:
马克思所说,巴黎公社“不过是在例外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而且公社中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是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者。”因此它不可能取得胜利……请据此分析巴黎公社失败原因。
点拨方法:从主客观方面分别阐述,特别要联系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
参考答案:客观原因: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主观原因:①没有取得农民的支持;②没有乘胜打击敌人;③军事准备不足;
④没有割断敌人经济命脉,⑤缺乏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
2.小组合作探究题:
请结合巴黎公社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失败的原因分析巴黎公社革命的经验教训?
点拨方法:注意在语言组织上与上一题的区别。
参考答案:1、掌握革命武装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前提。
2、选举、工资、监督等规定体现无产阶级民主。
3、无产阶级经济政策不够彻底(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
4、无产阶级必须与农民结成联盟。
5、必须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正确领导(非马克
思主义者,没有政党)。
四、教师精讲点拨:
1.知识点辨析:
(1)1848年马克思主义诞生,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和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是无产阶级政治上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规律总结:
(1)三条规律: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理想到现实。
(2)1个重要观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各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是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
3.方法指导:
(1)要宏观上把握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形成、发展的脉络和演进规律。
理论产生
革命实践
制度建立
(2)从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各国具体的国情,分析比较巴黎公社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政权的尝试,社会主义制度在俄国的确立;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结合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发展过程,探究认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发展规律,归纳整理巴黎公社、十月革命的重大举措,认识其阶段性。
五、课堂反馈训练(1-5必做题;6-10选做题):
1.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对选手提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历史条件是什么?”同时给出下列四个选项,如果你是选手,你应该选择

A

A.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
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D.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
讲评策略:政治问题的根源要从经济入手。
2.下面两枚邮票分别是纪念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位人物和一件大事,对它们之间存在的联系表述正确的是

D

A.两枚邮票反映的内容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B.邮票上的人物直接指导着邮票上的事件
C.邮票上的事件不能体现邮票上的人物的观点
D.邮票上的事件丰富了邮票上人物的学说
讲评策略:从第二张邮票看到是纪念巴黎公社,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3.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不包括

B

A.欧文
B.卢梭
C.圣西门
D.傅立叶
讲评策略:基本概念的记忆。
4.马克思主义较之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被称为科学社会主义,依据是

D

A.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
B.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制度
C.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D.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讲评策略: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只是一种空想,没有提出如何从资本主义进入;而马克思主义理论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5.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

D

A.是在推翻法兰西第二帝国基础上直接建立的
B.推动了第一国际的成立
C.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历史舞台
D.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经验
讲评策略:本题考察的是巴黎公社的最重要的历史意义: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6.某课题组在研究“社会主义运动”课题的过程中,整理了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D

A.《共产党宣言》肯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巴黎公社是新型的工人政权
D.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讲评策略: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十月革命。
7.在一场革命爆发后,革命者宣告:“这是旧政权和教权制度的结束,是军国主义、官僚主义、剥削制度、投机、垄断和特权这一切使无产阶级遭受奴役、使祖国遭受灾难和痛苦的东西的结束。”这场革命是

C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法国大革命
C.巴黎公社起义
D.俄国二月革命
讲评策略: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特别强调政权两个字,从“这是旧政权和教权制度的结束”可以很容易判断。
8.马克思说:巴黎公社“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其含义是(
C

A.巴黎公社革命是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B.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代只在巴黎一个城市成熟
C.巴黎公社革命是具有自发性、偶然性的政治事件
D.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讲评策略: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法国政治、经济发展还不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9.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C

①世界上第一次经济危机发生
②马克思与恩格斯开始为共产主义事业并肩
作战
③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
④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召开
①③④②
B.③②④①
C.①③②④
D.
④③①②
讲评策略:根据史实判断,着重考察学生的认知能力。
10.《共产党宣言》中说:“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段话

D

A.肯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B.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秘密
C.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D.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的社会原则
讲评策略:根据《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判断。
课后提升
课后练习题及答案(1-15必做题;16-17选做题):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观条件是

D

A.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 
B.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马克思、恩格斯的努力
2、《共产党宣言》中说“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本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段话

D

A.肯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B.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秘密
C.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和任务
D.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有:①指导了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②深刻揭露和批判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③无产阶级进行斗争有了科学理论指导
④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D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③④
4、下列对巴黎公社的评述,正确的是

D

①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②主要经验是废除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③其实践和经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④由于无产阶级的不成熟,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5、巴黎公社客观上体现了《共产党宣言》中的

B

A.资本主义社会将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理论
B.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统治的理论
C.将一切生产资料集中在无产阶级国家手中的理论
D.资本主义所有制已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理论
6、恩格斯说:“我们决不想把新的科学成就写成厚厚的书,只向‘学术界’吐露。正相反,我们两人已经深入到运动中去。”对这段话正确的理解是

C

A.不想创立科学理论
B.只是创立科学理论
C.用科学理论去武装无产阶级
D.创立科学理论,赢得学术专利
7、恩格斯说:“这次革命到处都是工人阶级干的,流血牺牲的都是工人阶级,然而无论法国经济的进展或法国工人群众的精神发展,都还没有达到可能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程度。”意思是

D
) 
A.工人阶级还未形成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B.缺少一个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
C.资产阶级的血腥镇压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没有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8、某班同学在学习巴黎公社时,对巴黎公社产生了以下四种认识,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C

A.公社反映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已呈下降趋势
B.公社是当时法国资本主义发展发展的必然结果
C.公社是各种偶然因素促成的一个特殊事件
D.公社如果建立工农联盟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9、电视剧《我的法兰西岁月》中有这样一个镜头“邓小平在一面墙前宣誓入团”,这面墙上写着“纪念1871年5月21日—28日公社的牺牲者”,这面墙是为了纪念

C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巴黎公社成员
D.拿破仑
10、巴黎公社产生的社会环境,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马克思主义已经诞生
B.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处于上升时期
C.无产阶级政党普遍建立
D.普法战争激化了法国巴黎的阶级矛盾
11、“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文中所说的“目的”是

B

A.推翻剥削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B.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C.改造落后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D.建立全世界无产阶级联盟
12、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规定:“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第一次实践这一观点的是

A

A.巴黎公社
B.俄国二月革命
C.俄国十月革命
D.新中国的成立
13、在巴黎公社的措施中,体现所有制变更的是

C

A.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
B.民主选举公职人员
C.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由工人合作社管理
D.建立工人阶级的治安、立法等机构
14、在一场革命爆发后,革命中宣告:“这是旧政权和教权制度的结束,是军国主义、官僚主义、剥削制度、投机、垄断和特权这一切使无产阶级遭受奴役,使祖国遭受灾难和痛苦的东西的结束。”这场革命是

C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法国大革命
C.巴黎公社起义
D.俄国二月革命
15、1872年在共产党宣言发表24周年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宣言》里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①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②中国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③俄国胜利后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④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A

①②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
16.阅读下列材料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中期写下了这句名言,创立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请回答:
(1)“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指什么理论?其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它吸收了哪些优秀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2)19世纪后半期的法国实践这一理论的具体事例是什么?结果怎样?
(2)1871年法国巴黎工人起义,建立新型的工人阶级政权——巴黎公社。1871年5月下旬,巴黎公社被扼杀。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的“尝试”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它的实践具有怎样的意义?
体现:政权建设方面,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以公社委员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掌管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大权;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任何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厂合作社管理;维护工人的权利,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意义: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其经验教训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