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学案
空想社会主义与工人的觉醒
1.背景
(1)资本主义弊端暴露:19世纪,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
(2)社会矛盾激化:1825年开始的周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加剧了工人贫困和社会动荡,使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2.空想社会主义
(1)代表人物:傅立叶、欧文、圣西门。
(2)基本思想: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提出一些改造社会、建设理想社会的美妙设想。
(3)影响:这种设想根本无法实现,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
3.工人觉醒
(1)时间:19世纪三四十年代。
(2)事件:法国、英国和德意志爆发了大规模工人运动。
(3)意义:表明了工人阶级已经觉醒,但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全面认识空想社会主义
(1)盛行时间:19世纪初。
(2)主要原因:①19世纪初西欧和北美工业革命的进行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②资本主义制度在此地区的少数国家确立和发展。③资本主义社会弊端的日益暴露。
(3)代表人物: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4)基本思想:抨击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提出了一些改造社会、建设理想社会的美妙设想。
(5)历史局限:不能科学地阐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其设想根本无法实现,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
(6)历史意义: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之一,即思想基础。
题1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这种历史情况也决定了社会主义创始人的观点。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引文中“社会主义创始人”是指( )
A.启蒙思想家
B.马克思和恩格斯
C.空想社会主义者
D.巴黎公社的领导人
答案 C
解析 本题关键词在于“不成熟的理论”和“社会主义创始人”。启蒙思想家不可能是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是成熟的;而巴黎公社革命领导人并不是理论的创造者。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1.条件
(1)个人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地分析和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
(2)思想基础: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3)共产主义者同盟大会的召开:1847年底,马克思、恩格斯出席在伦敦召开的大会,并接受大会委托,起草同盟纲领。
2.《共产党宣言》
(1)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2)内容:①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的进步作用。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③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④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3)意义:①《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②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简评《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是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划时代的纲领性文件。它的核心内容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理论。它以经典性的语言概括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新的世界观。它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阶级斗争现实出发,科学地阐明了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和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开辟了社会主义理论发展新的前程。它给了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后来,“它无疑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带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起到加利福尼亚止的世界各国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它成为国际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工人运动在其指导下蓬勃兴起,对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题2 《共产党宣言》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它( )
A.是马克思、恩格斯亲自起草的
B.深刻揭露和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C.广泛汲取了人类优秀的思想成果
D.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答案 D
解析 本题是最佳选择题。比较四个选项可知,D项所表述的内容是最关键的,故选D。
巴黎公社
1.背景
(1)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
(2)政府政策: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权,对外屈膝投降,割地赔款,对内准备以武力解除国民自卫军的武装。
(3)直接原因:临时政府企图夺取巴黎城内蒙马特尔高地等处国民自卫军的大炮。
2.成立
(1)1871年3月18日革命爆发。
(2)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
3.革命措施
(1)政权建设:①经过民主选举产生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拥有立法权和行政权;②废除旧军队、旧警察,代之
以国民自卫军;③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建立自己的司法机构;④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任何一个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
(2)社会经济:①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②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等等。
4.结果及原因
(1)结果:5月下旬,巴黎公社最终失败。
(2)原因:①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联系,没有发动广大农民。②临时政府利用法兰西银行的财政支持,积极调动军队,疯狂进攻巴黎公社。
5.意义
(1)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巴黎公社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3)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为什么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1)从成立背景看,它是在巴黎工人武装起义的基础上建立的。
(2)从巴黎公社产生的过程和对公社委员的要求看,公社委员是广大工人群众选举产生的,人民对公职人员拥有监督权和罢免权。这是巴黎公社实行无产阶级民主的伟大实践。
(3)从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看,一切都是以维护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体现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革命措施触及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题3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 )
A.是在推翻法兰西第二帝国基础上直接建立的
B.推动了第一国际的建立
C.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历史舞台
D.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答案 D
解析 1871年巴黎公社建立,首先排除B、C两项。第一国际建立于1864年,早于巴黎公社;C项的标志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A项中“直接”两字明显错误,推翻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的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因此正确答案为D。
【史料文本】 阅读教材P84
教材引言、“工人居住的贫民窟”插图和P85[历史纵横]。
【信息解读】 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实践、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生活贫苦、三大工人运动中的法国的里昂工人起义,但三则材料都隐含了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
【史料应用】 1.结合三则材料概述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
答案 (1)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固有矛盾逐渐暴露。
(2)西欧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成果提供了创立社会主义的理论前提。主要是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德意志的古典哲学和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3)工人运动兴起,特别是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使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工人阶级身上看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力量。
(4)马克思和恩格斯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与工人运动领袖建立密切的联系。
【史料文本】 阅读教材P85[历史纵横],“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一起”插图,P87[资料回放]。
【信息解读】 插图和历史纵横反映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经过深入了解工人疾苦、深刻分析资本主义制度,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即剩余价值。而资料回放阐明了无产阶级的政治任务,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史料应用】 2.“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文中所说的“目的”是( )
A.推翻剥削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B.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C.改造落后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D.建立全世界无产阶级联盟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共产党宣言》内容的准确把握能力。“目的”应突出无产阶级的属性,因而正确答案为B项。
【史料文本】 阅读教材P86“巴黎公社成立”插图,P87“巴黎公社战士英勇就义”插图。
【信息解读】 巴黎公社的建立,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而巴黎公社战士英勇就义显示了公社战士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战斗精神。
【史料应用】 3.结合两幅插图,指出巴黎公社成立于何时、性质如何、是怎样被扼杀的?体现了巴黎人民怎样的革命精神?
答案要点 时间:1871年3月28日。性质: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结果:在临时政府的血腥镇压下,因寡不敌众于1871年5月底失败。精神:建立巴黎公社的革命首创精神和保卫巴黎公社的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战斗精神。
(1)巴黎公社采取了哪些民主措施?(2)巴黎公社是什么性质的政权?(P86)
知识点拨 对于民主措施,要准确理解和把握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对于性质要分析由谁掌权,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方式等。
答案要点 (1)措施:政权建设方面:①废除旧国家机器,代之以工人阶级自己的国家机器。②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社会经济方面:①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②实行八小时工作日等。
(2)政权性质: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的国家政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变式1 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指出,巴黎公社“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马克思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巴黎公社政权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B.巴黎公社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巴黎公社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
D.巴黎公社宣布废除私有制
答案 C
解析 “由人民掌权”即是人民选出代表组成政府,代表人民行使权利。
一、本课测评
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P87)
知识点拨 解答本题主要是根据教材内容,从不同角度把握《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答案要点 《共产党宣言》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了较为全面完整系统的阐述;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变式2 广东省梅州兴宁市退休教师张伯涛收藏有12个版本的《共产党宣言》,以下观点与其收藏的《共产党宣言》的内容不相符合的是( )
A.社会主义终将取代资本主义
B.阶级斗争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C.无产阶级的奋斗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D.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与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答案 B
解析 《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具有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但并不是“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学习延伸
阅读以上材料,谈谈为什么说巴黎公社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P87)
知识点拨 注意从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中理解这一说法。
答案要点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它给资本主义以第一次沉重打击,它使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丰富了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变式3 马克思说巴黎公社“不过是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其含义是指( )
A.巴黎公社起义的爆发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B.无产阶级夺权的时机只在巴黎一个城市成熟
C.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
D.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了巴黎公社革命爆发的背景。马克思的论断包含“特殊条件下”和“一个城市”两个限定语,如此的限定不是强调其必然性,而是强调其偶然性。事实上,巴黎公社革命不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而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政策违背人民意愿的结果。
基础巩固
1.19世纪三四十年代,无产阶级把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其根本原因是( )
A.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B.资产阶级的压迫、剥削加重
C.有科学理论指导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发展
答案 D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对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认识能力。此时期工人运动尚处于自发斗争阶段,C项应排除;而工人阶级的壮大又是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发展为条件的。因此正确答案为D。
2.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19世纪上半期的欧洲工人,你一定会强烈地感受到工人阶级已开始显示出伟大的力量却又痛苦于每次工人运动的失败。那么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缺乏政治纲领
B.没有明确的斗争目标
C.敌对力量过于强大
D.没有科学理论作指导
答案 D
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注意题干中所说的是“主要原因”。一般来说,“主要原因”都要从内因去找,C项是外因,故排除;A、B两项与主要原因不符。所以答案为D。
3.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主要是由于( )
A.适应了时代需要
B.他们具有广博的知识
C.他们深入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
D.他们进行了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
答案 D
解析 考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条件的理解。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够创立马克思主义,除了客观历史条件外,主观上就是他们的努力奋斗,即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
4.在一场革命爆发后,革命者宣告:“这是旧政权和教权制度的结束,是军国主义、官僚主义、剥削制度、投机、垄断和特权这一切使无产阶级遭受奴役,使祖国遭受灾难和痛苦的东西的结束。”这场革命是( )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法国大革命
C.巴黎公社起义
D.俄国二月革命
答案 C
解析 试题提供了一次革命爆发后的革命者发布的宣言,要求判断是哪次革命中发布的。首先要注意材料中的最有特征性的信息。宣言中的“使无产阶级遭受奴役,使祖国遭受灾难和痛苦的东西的结束”,显然发布宣言的革命者是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的,或带有鲜明的无产阶级特征。然后再根据选项进行辨析。A项和C项与无产阶级有关。而宣言中的“使祖国遭受灾难和痛苦的结束”与A项找不到联系。与C项巴黎公社发生的背景普法战争相吻合。由此断定C为正确选项。
5.巴黎公社起义在客观上体现了《共产党宣言》中的( )
A.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的理论
B.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统治的理论
C.将一切生产资料集中在无产阶级国家手中的理论
D.资本主义所有制已经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理论
答案 B
解析 此题明确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伟大尝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实践,故其正确答案为B项。
6.巴黎公社是对整个19世纪上半期国际工人运动的一次总结,它体现了这一时期工人运动的( )
①自发性和偶然性的特点 ②政治斗争和暴力的特点 ③广泛的群众性特点 ④无产阶级政党领导革命的特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A
解析 巴黎公社革命不是一次有准备的革命,而它的失败正是由于没有群众基础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7.巴黎公社建立意义重大,可也有人认为“巴黎公社时期”,法国并不存在建立工人阶级政权的客观条件”,“客观条件”主要指( )
A.资本主义大工业未得到充分发展
B.独立的工人政党建立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激化
D.第一国际起到领导作用
答案 A
解析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巴黎公社建立正处于两次工业革命期间,资本主义大工业尚未得到充分发展,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因此说当时不具备建立工人阶级政权的客观条件。
能力提升
8.马克思、恩格斯说:“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种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发明家”是指( )
A.科学社会主义者
B.空想社会主义者
C.巴黎公社领导人
D.第一国际领导人
答案 B
解析 注意材料中“这些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主要是指工业革命后生产力的提高、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暴露、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等,没有看到这些条件的只有空想社会主义者。
9.马克思说:“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受人敬仰。”巴黎公社( )
A.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经验
B.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D.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世界政治历史舞台
答案 A
解析 C、D两项的说法不符合史实。而A、B两项虽都是巴黎公社的意义,但A项更符合题意,给无产阶级运动提供经验教训。
10.“欧洲无产阶级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这里的“科学”指的是( )
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B.启蒙思想
C.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D.牛顿力学体系和进化论
答案 C
解析 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无产阶级的科学”,可以得出结论: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两位学者和战士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故选C项。本题容易错选D项。
11.阅读下列材料: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请回答:
(1)《共产党宣言》是哪一国际工人组织的纲领?
(2)第一段材料揭示了一个核心内容,概括地说是什么?
(3)第二段材料中的“锁链”指什么?应如何理解第二段材料?
答案 (1)共产主义者同盟。
(2)无产阶级要尽可能快地发展生产力。
(3)“锁链”指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第二段材料表明了无产阶级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坚强革命信念。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恩格斯空前第一次说明了无产阶级不只是一个受苦的阶级……战斗的无产阶级只能自己帮助自己的。工人阶级的政治运动必然会使工人认识到,他们除了社会主义以外,再没有别的出路。
——列宁《关于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
材料二 巴黎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法兰西内战》(马克思)
巴黎公社成立
请回答:
(1)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2)巴黎公社的措施是怎样体现“走向人民掌权的趋势”的?
(3)据此分析巴黎公社政权的性质是什么?
答案 (1)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2)政治上: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建立工人阶级自己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经济上: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等。
(3)无产阶级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