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济南的冬天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 济南的冬天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30 17:26: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 济南的冬天
  学完《济南的冬天》一课后,班级开展“温情冬日,心向春天”主题学习活动。
1.小冀发了一段微博,请你和小冀一起完成下面的任务。
刚来伦敦时,她的生活没有着落。时值寒冬,她住在并不 甲 (宽泛/宽敞)的出租屋里,丝毫感觉不到暖和。后来,她好不容易找到一份看护的工作, ① 看护摇篮里的婴儿, ② 看护坐在轮椅上的老人。她推着老人来到湖边,看见(zhù xù)了一冬的湖水,终于泛出了点儿绿意,水藻在(chénɡ qīng)的湖水中 乙 (漂荡/游荡),就像她的人生,漂浮于世,但始终心向春天。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zhù xù)     ②(chénɡ qīng)    
(2)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暖和(huo) 看护(kàn)
B.暖和(huo) 看护(kān)
C.暖和(huó) 看护(kān)
D.暖和(huó) 看护(kàn)
(3)从文段中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
甲:     乙:    
(4)文段中①②两处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不仅 还 B.只有 才
C.不是 而是 D.因为 所以
2.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B.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
C.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 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 ”
D.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3.(2025唐山期中)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沙沙,沙沙,起风了,微风徐来,    。    。    。    。啊,风渐渐地大了,顺着呼呼的响声寻去,远山脚下,一层白色的海涛涌了过来。
①再闻闻,这味儿还有点儿甜呢 ②迎着风深深呼吸,然后仔细辨别 ③像一块透明的薄纱,轻拂在我的脸上,舒服极了 ④风儿夹着泥土淡淡的芬芳、小草清新的气息,使我的心胸一下子开阔起来
A.③④②① B.④①②③
C.③②④① D.④③②①
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4.给这段话拟一个标题。

5.※选文围绕哪个字描绘雪后山景 写景又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请找出表示这种顺序的词语。


6.(教材变式题,见课后习题三)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画横线的句子。



7.选文开头说“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结合选文,说说其究竟“妙”在哪里。



8.选文中“秀气”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济南的秋天
老 舍
①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你的幻想中要是这么个境界,那便是个济南。设若你幻想不出——许多人是不会幻想的——请到济南来看看吧。
②请你在秋天来。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终年给你预备着的。可是,加上济南的秋色,济南由古朴的画境转入静美的诗境中了。这个诗意秋光秋色是济南独有的。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秋和冬是不好分开的,秋睡熟了一点便是冬,上帝不愿意把它忽然唤醒,所以作个整人情,连秋带冬全给了济南。
③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那么,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不同了。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忽然又温暖一会儿,这个变动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和着彩色,轻轻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晴暖得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凉风,正像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看山顶上那个塔!
④再看水。以量说,以质说,以形式说,哪儿的水能比济南 有泉——到处是泉——有河,有湖,这是由形式上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哎呀,济南是“自然”的Sweetheart(心上人)吧 大明湖夏日的莲花,城河的绿柳,自然是美好的了。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济南有秋山,又有秋水,这个秋才算个秋,因为秋神是在济南住家的。先不用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这种鲜绿全借着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好像美人借着镜子鉴赏自己的美。是的,这些绿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为谁看的。它们知道它们那点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儿吻着水皮,做着绿色的香梦。淘气的鸭子,用金黄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浣女的影儿,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只有这个,是它们的香甜的烦恼。羡慕死诗人呀!
⑤在秋天,水和蓝天一样清凉。天上微微有些白云,水上微微有些波皱。天水之间,全是清明,温暖的空气,带着一点桂花的香味。山影儿也更真了。秋山秋水虚幻地吻着。山儿不动,水儿微响。那中古的老城,带着这片秋色秋声,是济南,是诗。
(选自《一些印象》,有删改)
1.在朗读第③段中的画线句时,有同学认为四个“忽然”都应该重读,也有同学不这样认为。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你在朗读时会如何处理,并简要说明理由。




2.※文中多处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景物。请从文中找出一处,并说说其表达效果。



3.作者说“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请结合文章分析“诗境”的具体体现。



4.选文第④段写了水藻,请分析文段中对水藻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5.七年级(1)班开展以“品味秋天”为主题的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后面的任务。
(1)(文化自信)秋天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文人墨客,也使他们留下了众多美文妙句,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写秋天的古诗词。(第一单元学过的古诗词除外,注明出处)



(2)(语言运用)下面是李明用相机拍摄的一张秋天的照片,请你借助联想与想象,用优美的文字帮他描述照片的内容。(70字左右)




6.【写法练笔】课文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展开想象,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热爱之情。请你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描写景物的美好。(150字左右)
【情境提示】①雪景 ②秋景 ③雨景






对点练习:见“课堂达标”5题,“课后提升”2题。
题型:①请对选文第×段景物描写的方法作简要分析。②文章第×段运用了多种景物描写的方法,请写出其中一种景物描写的方法,并结合内容具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③文章第×段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 是怎样描写的
方法:(1)善用修辞,绘出景物个性:比喻、拟人、夸张、引用……
(2)运用感官,彰显景物情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3)运用顺序,写出景物层次:上下、左右、仰视、俯视、平视……
(4)写法恰当,增强景物魅力:侧面衬托、虚实结合、动静相衬、移步换景……
【详解答案】
课堂达标
1.(1)①贮蓄 ②澄清
(2)B 解析:“暖和”的“和”应读作“huo”;“看护”的“看”应读作“kān”。
(3)甲:宽敞 乙:漂荡
(4)C 解析:“ ① 看护摇篮里的婴儿”和“ ② 看护坐在轮椅上的老人”之间是并列关系。A项,表示递进关系;B项,表示条件关系;C项,表示并列关系;D项,表示因果关系。
2.B 解析:B项,冒号后的内容不是直接引用,应删去双引号。
3.C 解析:结合“起风了,微风徐来”可知,③句“像一块透明的薄纱,轻拂在我的脸上,舒服极了”紧承上文,通过触觉进行描写;然后“迎着风深深呼吸,然后仔细辨别”有了呼吸的动作,辨别出“风儿夹着泥土淡淡的芬芳、小草清新的气息,使我的心胸一下子开阔起来”;最后“再闻闻,这味儿还有点儿甜呢”。正确排序为③②④①。
4.薄雪覆盖下的小山
5.“妙”。空间顺序。“山上”“山尖”“山坡上”“山腰上”。
6.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以人的情态,生动传神地表现出薄雪在落日照耀下的美丽景色,表现出了济南雪后山景之“妙”。
7.①妙在雪光、雪色:松的青黑与雪的洁白相映生色,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白雪与暗黄的草组成彩色的美景。②妙在雪态:雪在阳光的斜射下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8.“秀气”在文中的含义是玲珑秀美,既写出了济南雪后山景的特点,又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小山的怜爱之情。
课后提升
1.都应该重读,且应高低音变化着重读。因为高音与低音变化着重读,可以更好地突出济南秋天的山色各色俱全又变化多样的特点,也能够渲染气氛,感染读者。
2.示例一:“那中古的老城,带着这片秋色秋声,是济南,是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秋天的济南比作一首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济南的秋天充满诗意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示例二:“秋和冬是不好分开的,秋睡熟了一点便是冬。”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济南的秋天以人的情态,“睡熟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济南秋天的静谧安宁,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秋天的爱怜之情。
3.①济南的秋天在幻想中有诗一样的境界。②济南的秋天古朴、静美、独特。③济南秋天的山色随山的高低等变化。④济南秋天的水是清澈、甜美的。
4.借写水藻的绿,突出济南秋天的水清澈、甜美的特点,表现出济南秋天的诗意美。
5.(1)示例: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2)示例:蓝天白云之下,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金黄的稻田,微风吹来,它们扭动着腰身,向人们诉说着成熟的喜悦;远处的山坡上是漫山遍野的红叶,它们随风摇摆,尽情地展示着属于自己的绚丽……
6.示例:雪仍在不紧不慢地下着,一片片,落在我的头发里、眉毛上,落在我的唇间、我的心里……望着眼前这白茫茫的世界,许多美好的景象飞进脑海:“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我忍不住停下脚步,团起一个雪球,掷向远方。童年的许多场景也瞬间涌现:堆雪人,打雪仗,赏雪景……那是多么浪漫的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