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雨的四季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春雨淅淅沥沥,不知吝(sè),一连下了十几天,不像夏天的暴风(zhòu)雨那样粗犷,那样咄咄逼人。②花在静谧的夜晚悄悄绽放,惊艳了早起的路人。③“乱花渐欲迷人眼”,不错的,山野间到处景色迷人。④文人墨客常常莅临这里欣赏美景,珍禽异兽偶尔也经常造访此地,一闪而过。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①吝(sè) ②暴风(zhòu)雨
③粗犷( ) ④莅临( )
(2)语段中有语病的是第 句(填序号),修改方法是: 。
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不再有春的娇媚和夏的粗犷,而显出秋的端庄与沉静了。这时候,雨不大出门。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也许,人们都忘记了雨。成熟的庄稼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的晒甜。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如果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一场秋雨后将出现的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
2.请用选文中的一个拟人化的短语,概括出文段中秋雨的特点。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什么意思
4.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说说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春雨遐思
李士兵
①春雨又称“杏花雨”,她呼唤花骨朵儿快快醒来,装扮美丽的春天。
②半夜醒来,听窗外雨声滴滴答答,清脆悦耳,恍如钢琴弹奏出的乐曲。静心聆听,这声音里还夹杂着窗外几棵竹子在风中摇曳发出的沙沙声,那是一位外地友人特地带给我的观赏斑竹。
③我睡意顿消,心情也愉悦起来,许多关于春雨的画面浮现在眼前:细雨中,在田间弯腰耕作的农民;放学路上,手牵着手在雨后彩虹下笑语盈盈的学生……
④“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一场春雨初霁,粉红色的杏花便压弯枝头,一树花开,蝶舞蜂闹,春意盎然。三五好友在树下流连忘返,谈笑嬉闹,一起合影,不负春光不负卿!“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寂静的庭院,雨雾笼罩下,青砖黛瓦,屋檐处燕子衔泥筑巢,杏花开放,满园花香。春雨又将树叶上的浮土冲去,露出碧绿的颜色,那又是一番清新可人的意境啊。
⑤小时候,常听大人说:“春雨不隔人,乡村农事忙。”小路上,田地间,到处都是戴着斗笠、拿着农具的农民,他们在翻土、施肥、播种。“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趁着这春雨,人们辛勤劳作着,为一年的好收成开个好头。
⑥他们忙碌着,忘记了时间,忘记了饥饿,直到孩子们连蹦带跳地跑到跟前脆生生地大喊一声:“爹,回家吃午饭咯!”他们才抬起头向远处村庄望去,果然,村庄上空炊烟袅袅,在细雨蒙蒙中氤氲成了一幅丹青水墨画。
⑦江南的春雨细密,如针如丝,往往伴随着晴空艳阳。前年,我在苏州留园的轩榭楼台、假山池沼间观赏金鱼戏水,与一场春雨不期而遇。迎着阳光,那雨丝闪着银光,飘逸而来,我们欢笑着仰起头,伸开臂膀去迎接它,好美的太阳雨哦!我们在雨里走着,任清凉的雨丝落在皮肤上,任微风撩起发丝,青春的眼眸里满是欢喜!
⑧春雨里适合思乡,暮色垂杨中,如烟如雾,远离故乡的人们因它而惆怅。“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遥想当时,苏东坡伫立台阶前,深情凝视,期望那鸿雁传书,带来故乡亲人的音讯,心情难以平静,转身回屋品茗,奋笔疾书,留下千古文章。
⑨春雨里适合读书,窗外雨声淅淅沥沥,煮一壶新茶,热气萦绕,捧一本唐诗宋词或散文小说阅读着,与作者交流,与书中人物对话,此时无人打扰,也无事干扰,尽享书香兰心。有时,读着读着,想起往事,不由得会心一笑。
⑩春雨仍在滴滴答答地响着,窗外渐渐明亮起来,新的一天如约而至。拉开窗帘,雨水在竹叶上晶莹剔透,远处的草坪上有几朵野花开放,含羞带笑,春雨给人间带来了无限生机。
(选自《盐城晚报》2022年3月16日,有删改)
1.从动词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④段加点词。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⑥段画线句。
3.请结合文章第⑦段说说江南春雨有哪些特点。
4.文章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春雨来到人间的美妙景象,通过“春雨”寄托和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
5.文章描绘了哪些春雨图景 你最喜欢其中哪幅 说说你的理由。
6.(思维能力)七年级准备开展与“雨”有关的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在本次活动中,为了更好地“品雨韵”,同学们在介绍秋雨时,想加入两句诗,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B.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C.楚水结冰薄,楚云为雨微。 D.离披衰柳已无蝉,黄叶闭门风雨天。
(2)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有关“雨”的探究活动。
材料一:“雨”是象形文字,本义是 。下雨虽然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但是也触动了许多人的诗情。杜甫的《春夜喜雨》里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首诗格调淡雅,描绘的是和风细雨。同样是写雨,杜甫的《白帝》诗中却是这样写的:“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这首诗格调高昂,描绘的是暴风骤雨。
材料二:
结合材料可知,“雨”的本义是 。
(3)仔细观察下面的“小雨滴微公益”图标,描绘图标的构图要素并写出其寓意。
【详解答案】
课堂达标
1.(1)①啬 ②骤 ③guǎng ④lì (2)④ 删去“偶尔”或删去“经常”
2.端庄与沉静。
3.秋天不经常下雨。
4.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用“娇媚”“粗犷”“端庄”“沉静”等词形容雨,赋予了雨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秋雨的特点,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雨的喜爱之情。
课后提升
1.运用“舞”“闹”等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雨后杏花盛放时生机勃勃的景象,表达了“我”对此情此景的喜爱之情。
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雨中村庄炊烟袅袅的景象比作“一幅丹青水墨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中村庄的静谧美丽,表达了农民对春雨的喜爱与期盼之情。
3.由“江南的春雨细密,如针如丝”“迎着阳光,那雨丝闪着银光,飘逸而来”可知,春雨细密、飘逸;由“任清凉的雨丝落在皮肤上”可知,春雨清凉。
4.通过对春雨中场景的刻画,抒发了作者对以“春雨”为代表的美好事物的喜爱;通过春雨中对往事的追忆,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时代变迁的慨叹;通过对春雨的遐想,抒发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5.春雨农事图、春雨思乡图、春雨读书图。
示例一:我最喜欢春雨农事图,这幅图展现了农民们翻土、施肥、播种的勤劳和坚忍;农民们在春雨里播撒希望的种子,也让人感受到了春雨带来的生机和美好。
示例二:我最喜欢春雨思乡图,这幅图展现了离家漂泊之人在春雨中思念家乡的场景,使人体会到春雨给人们情感上带来的温暖和影响。
示例三:我最喜欢春雨读书图,听着雨声读书,与古人同频,与书中人物对话,可以感受到读书的安静和美好,进而更好地享受读书的乐趣。
6.(1)D 解析:A项“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绘的是夏季;B项“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描绘的是春季;C项“楚水结冰薄,楚云为雨微”描绘的是冬季;D项“离披衰柳已无蝉,黄叶闭门风雨天”描绘的是秋季。
(2)从空中落下的水
(3)(示例)构图要素:图标主体部分是由两个人手牵手组成的一颗爱心,爱心中间是一颗下落的雨滴,爱心下面是地球的一部分。整个图标下部写有“小雨滴微公益”的汉字及英文。
寓意:在公益的海洋里,每一滴雨都是一种微力量,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少成多,为公益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每个人的点滴爱心汇聚起来,就会在全社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