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再塑生命的人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 再塑生命的人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30 17:30: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 再塑生命的人
师恩如山,老师们为我们筑起了知识的殿堂,用粉笔书写真理,用教诲雕刻未来。班级准备开展“感怀师恩”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1.小柯担任本次活动的主持人,下面是他撰写的开场白,请你阅读并帮他完善。
一方书桌,三寸粉笔;一生光阴,四季流转。教师是青春梦想的奠基人,带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徜徉。他们帮我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伴着充满    的我们走过迷茫。感念师恩,他们从不    自己的得失,而是以(yuān)博的学术造诣开启我们的智慧之门,用珍贵的心血浇筑我们的青春之花。感念师恩,即使青丝成华发,我们之间的深厚情谊也一直始终不变。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奠基人(   )  ②(yuān)博    ③造诣(   )
(2)下列依次填入开场白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稚气 斟酌 B.幼稚 考虑 C.稚气 考虑 D.幼稚 斟酌
(3)画线句有语病,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2.(语文知识补白)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这个有生命的词唤醒了我的灵魂,给我的灵魂带来了光明、希望和快乐,我的灵魂获得了自由!的确,障碍依然存在,可是这些障碍总会一步步被消灭的。
A.“灵魂”“自由”在句中都是名词。
B.画线句运用的表达方式是议论。
C.“唤醒”“希望”在句中都是动词。
D.“的确”在句中是副词。
离开水井房的时候,我内心充满了学习的渴望。所有的东西都有名字,伴随着每一个名字都会诞生一个新的想法。在回家的路上,我觉得我触摸到的每一样东西似乎都充满了活力,那是因为我已经学会用新的奇异的眼光来看待一切。进门的时候,我想起了被我摔坏的娃娃,于是我摸索着走到壁炉前,把碎片拾了起来。我拼命想把碎片拼起来,可一切只是徒劳。我的眼睛充满了泪水,因为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都干了些什么,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深深的悔恨和悲伤。
3.“在回家的路上”,海伦·凯勒为什么会觉得“我触摸到的每一样东西似乎都充满了活力”



4.画线句中“奇异的眼光”指什么


5.“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深深的悔恨和悲伤。”为什么“我”会感到“悔恨和悲伤”




她让每一棵小草都欢乐歌唱
张曼菱
①我的班主任叫李崇贞,教语文。李老师,长圆脸,留着齐耳短发,那个年头的女性都是那样,我母亲也是这种发式。母亲在大学任教,穿列宁装,自有职业妇女的派头。李老师时常穿中式斜襟女装,像个利索的家庭妇女,但她那严峻的目光告诉人,她是一位教师。
②上学时,她让我早自习领读。可她进教室时从来不搭理我,而是亲切询问那些迟到的,或是没交作业的同学。我从来没有过受宠的感觉。
③上课了,老师提问,我总是第一个举手,举得高高的,可是李老师不叫我——她从来不第一个叫我。等把同学都叫了一圈,回答都零零落落的,她才说:“张曼菱,你回答吧。”我那股想出风头的心劲已经凉了,站起来,从容地把答案说出来,自感也没什么得意的。
④她对我从不表示赞赏,她的态度是:你这样是你应该的,你本来就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⑤李老师是在我们进入五六年级的关键学年来当班主任的。开始我实在不适应。别的老师都喜欢带着几个成绩和才能突出的学生在校园里溜达,可李老师从来不给我们这样的机会,我这自幼就“出头露面”惯了的孩子很是不爽。
⑥我开始琢磨,她为什么不满意我 于是上课不再积极举手。可是不行,她严峻的目光盯了过来,我只得老实地举手,然而依然轮不到我先回答。可我不能松懈,松懈只会让老师更加不满意我。在她的训练下,我变得“宠辱不惊”,该怎样就怎样,老师不特别关注你,但绝不是不关注你。你就是同学中的一员,不重要,但也不可少。
⑦班上有个魏同学,留级生,个头大,坐后排,每天迟到,上课还打呼噜,就别提回答问题了。不要说我这样的“尖子生”目中无他,一般同学都视他为“异类”“害群之马”。
⑧李老师让我们组织了一次课外活动,到郊外去野炊。魏同学被老师叫上参加。
⑨在一条小河面前,我们被拦住了。河不宽,水不深,没有桥。农民们都是涉水而过。我们沿河来回走了几趟,都找不到合适的地方过河。这时,身材高大的魏同学跳下了水。他已卷好了裤脚,可水还是淹过了他的裤子。他毫不在意,豪爽地说:“来,我背你们过去。”于是,我们这些平素对他毫不在乎的骄傲的小家伙们,一个个乖乖地伏在他宽厚的背上,含着一点惭愧。他蹚过河,细心地把我们一一放到岸上。最后一个女生终于帮他拎起了鞋子,以免他再回去取。
⑩魏同学的热心和力量带给我们深深的震撼。从那以后,我知道,生活中的各种人都不能小视。你瞧不起的人,可能比你高大得多。
很快,我们决定发展魏同学入少先队了。他那高大的个子,戴上红领巾时有点羞涩。全校都很震惊,因为这在他原来的班里是不可能的。这是李老师的眼光。她不是让我们去帮助一个落后的学生,而是培养了他的自尊心,也纠正了我们不公正的鄙薄之心。
1.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请概括作者回忆了上小学时关于李老师的哪些事。



2.结合语境,按照括号里的提示赏析下面的句子。
(1)李老师时常穿中式斜襟女装,像个利索的家庭妇女,但她那严峻的目光告诉人,她是一位教师。(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2)老师提问,我总是第一个举手,举得高高的。(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3.第段中说“这是李老师的眼光”,“李老师的眼光”指的是什么


4.结合全文,分析本文以《她让每一棵小草都欢乐歌唱》为题的作用。



5.(审美创造)右图是教育部公布的乡村学校从教30年教师荣誉徽标,请写出该徽标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其寓意。




【详解答案】
课堂达标
1.(1)①diàn ②渊 ③yì
(2)C 解析:“稚气”是名词,指孩子气。“幼稚”是形容词,指年纪小;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多用于贬义。故第一个横线处应填“稚气”。“考虑”是动词,指思索问题,以便做出决定。“斟酌”是动词,指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考虑”泛指思索问题,对象较广,可以是较小或较大的事情。“斟酌”着重于根据具体情况反复思考其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对象常是小事情或文章的内容和词句等。此处是说老师不思考自己的得失,应填“考虑”。
(3)删去“一直”或“始终”。
2.C 解析:C项,“希望”在句中是名词。
3.因为水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我”知道世间万物都各有名称,都有其独特的生命内容,互相不可替代,这些名称能给“我”带来新的思想。
4.这种眼光是指“我”懂得了每样东西都有名称,而且似乎都有了生命。
5.因为“我”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知道了世间万物都各有名称,都能像有生命一样启发“我”的新思想。“我”为自己无知的行为和暴戾的脾气而忏悔,为摔碎的娃娃无法修补而悲伤。
课后提升
1.①李老师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对成绩好的学生并不特别娇惯,但也适当关注;②不歧视留级的魏同学,给他进步的机会,培养他的自尊心,使他顺利加入少先队。
2.(1)运用外貌描写,通过李老师的衣着,表现了她的朴素和利索;运用神态描写,通过李老师严峻的目光,写出了她的身份特点。
(2)用“总是”“高高的”写出了“我”上课积极回答问题,以及想出风头的心理。
3.李老师看出魏同学具有热心助人的优点,并让魏同学入了少先队,培养了他的自尊心,也纠正了“我们”不公正的鄙薄之心。
4.①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表现出李老师能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②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新颖独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李老师对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
5.构图要素:该徽标以数字“30”、汉字“乡”和蜡烛,用书法的形式,组成了一个“师”字。
寓意:表现了乡村教师坚守乡村、严谨笃学、甘为蜡烛的崇高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