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小圣施威降大圣
班级开展“阅读神话经典,品评精彩人物”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1.阅读下面小冀同学的摘抄笔记,回答后面的问题。
名著《西游记》向(xún mì)其中的读者展现了一个(guī mó)宏大的神话世界,是 甲 (徒有虚名/当之无愧)的超级IP。由此衍生而来的《大闹天宫》《金猴降妖》等都是脍炙人口的文艺作品。
1986年版的《西游记》这部经典影视作品如今仍是很多人 乙 (度过/渡过)寒暑假的“标配”。时刻提防着妖魔鬼怪的孙悟空,更是不少孩子心中的英雄;呆萌的二师兄□沉稳可靠的沙师弟也很受欢迎。
在中国文学史上,《西游记》是不可多得的文化典籍□在今天我们依然要对其抱有敬畏之心。专家建议,我们的阅读或许需要确立一种与神话文学相适应的阅读意识,即“神话逻辑的奥秘” □
( )将取经看成一场如来佛祖设计的游戏,( )唐僧就注定不能被吃掉,必须一步一个脚印丈量取经征途,完成这场游戏。作品的先验性逻辑规定,唐僧取经的功课,( )不能省略,( )不能“代驾”。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xún mì) ②(guī mó) ③提防( )
(2)从括号里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到横线上。
甲: 乙:
(3)根据语境,在文中三个方框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 。 B.、 。 ;
C., 。 。 D., , ;
(4)在做笔记时,小冀漏抄了最后一段中的两组关联词,请你选出正确的一项 ( )
A.如果 那么 不仅 而且
B.因为 所以 不仅 而且
C.如果 那么 既 也
D.因为 所以 既 也
①却说真君与大圣变做……掣棒抽身就走。真君见他败走,大步赶上道:“那里走 趁早归降,饶你性命!”大圣不恋战,只情跑起。将近洞口,正撞着康、张、姚、李四太尉,郭申、直健二将军,一齐帅众挡住道:“泼猴!那里走!”大圣慌了手脚,就把金箍棒捏做绣花针,藏在耳内,摇身一变,变做个麻雀儿,飞在树梢头钉住。那六兄弟,……一齐吆喝道:“走了这猴精也!走了这猴精也!”
②正嚷处,真君到了,问:“兄弟们,赶到那厢不见了 ”众神道:“才在这里围住,就不见了。”二郎圆睁凤目观看,见大圣变了麻雀儿,钉在树上,就收了法象,撇了神锋,卸下弹弓,摇身一变,变做个饿鹰儿,抖开翅,飞将去扑打。大圣见了,搜的一翅飞起去,变做一只大鹚老,冲天而去。二郎见了,急抖翎毛,摇身一变,变做一只大海鹤,钻上云霄来嗛。大圣又将身按下,入涧中,变做一个鱼儿,淬入水内。二郎赶至涧边,不见踪迹。心中暗想道:“这猢狲必然下水去也,定变做鱼虾之类。等我再变变拿他。”果一变变做个鱼鹰儿,飘荡在下溜头波面上,等待片时。那大圣变鱼儿,顺水正游,忽见一只飞禽,似青鹞,毛片不青;似鹭鸶,顶上无缨;似老鹳,腿又不红:“想是二郎变化了等我哩!……”急转头,打个花就走。二郎看见道:“打花的鱼儿,似鲤鱼,尾巴不红;似鳜鱼,花鳞不见;似黑鱼,头上无星;似鲂鱼,鳃上无针。他怎么见了我就回去了 必然是那猴变的。”赶上来,刷的啄一嘴。那大圣就撺出水中,一变变做一条水蛇,游近岸,钻入草中,二郎因嗛他不着。他见水响中,见一条蛇撺出去,认得是大圣,急转身,又变了一只朱绣顶的灰鹤,伸着一个长嘴,与一把尖头铁钳子相似,径来吃这水蛇。水蛇跳一跳,又变做一只花鸨,木木樗樗的,立在蓼汀之上。二郎即现原身,走将去,取过弹弓拽满,一弹子把他打个躘踵。
③那大圣趁着机会,滚下山崖,伏在那里又变,变一座土地庙儿:大张着口,似个庙门;牙齿变做门扇,舌头变做菩萨,眼睛变做窗棂。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做一根旗竿。真君赶到崖下,不见打倒的鸨鸟,只有一间小庙;急睁凤眼,仔细看之,见旗竿立在后面,笑道:“是这猢狲了!他今又在那里哄我。我也曾见庙宇,更不曾见一个旗竿竖在后面的。断是这畜生弄喧!他若哄我进去,他便一口咬住。我怎肯进去 等我掣拳先捣窗棂,后踢门扇!”大圣听得,心惊道:“好狠!好狠!门扇是我牙齿,窗棂是我眼睛;若打了牙,捣了眼,却怎么是好 ”扑的一个虎跳,又冒在空中不见。
2.第③段中关于孙悟空“尾巴”的交代有什么作用
3.※选文描述两人打斗,紧张中透着诙谐,语言妙趣横生。试举一例简析。
4.小圣为什么要来降大圣 请根据原著,概括之前的主要情节。
5.你从真君识破大圣变化的土地庙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节选)
吴承恩
一番搭上手,斗经四五个回合,行者捏着拳头,拖着棒,败将下来。那妖王立在山前道:“我要刷洗唐僧去哩!”行者道:“好儿子,天看着你哩!你来!”那妖精闻言,愈加嗔怒,喝一声,赶到面前,挺枪又刺。这行者抡棒又战几合,败阵又走。那妖王骂道:“猴子,你在前有二三十合的本事,你怎么如今正斗时就要走了,何也 ”行者笑道:“贤郎,老子怕你放火。”妖精道:“我不放火了,你上来。”行者道:“既不放火,走开些。好汉子莫在家门前打人。”那妖精不知是诈,真个举枪又赶。行者拖了棒,放了拳头。那妖王着了迷乱,只情追赶。前走的如流星过度,后走的如弩箭离弦。
不一时,望见那菩萨了。行者道:“妖精,我怕你了。你饶我罢。你如今赶至南海观音菩萨处,怎么还不回去 ”那妖王不信,咬着牙,只管赶来。行者将身一幌,藏在那菩萨的神光影里。这妖精见没了行者,走近前,睁圆眼,对菩萨道:“你是孙行者请来的救兵么 ”菩萨不答应。妖王捻转长枪,喝道:“咄!你是孙行者请来的救兵么 ”菩萨也不答应。妖精望菩萨劈心刺一枪来。那菩萨化道金光,径走上九霄空内。行者跟定道:“菩萨,你好欺伏我罢了!那妖精再三问你,你怎么推聋妆哑,不敢做声,被他一枪搠走了,却把那个莲台都丢下耶!”菩萨只教:“莫言语,看他再要怎的。”此时行者与木叉俱在空中,并肩同看。只见那妖呵呵冷笑道:“泼猴头,错认了我也!他不知把我圣婴当作个甚人。几番家战我不过,又去请个甚么脓包菩萨来,却被我一枪,搠得无形无影去了;又把个宝莲台儿丢了。且等我上去坐坐。”好妖精,他也学菩萨,盘手盘脚的,坐在当中。行者看见道:“好!好!好!莲花台儿好送人了!”菩萨道:“悟空,你又说甚么 ”行者道:“说甚!说甚!莲台送了人了!那妖精坐放臀下,终不得你还要哩 ”菩萨道:“正要他坐哩。”行者道:“他的身躯小巧,比你还坐得稳当。”菩萨叫:“莫言语,且看法力。”
他将杨柳枝往下指定,叫一声“退!”只见那莲台花彩俱无,祥光尽散,原来那妖王坐在刀尖之上。即命木叉:“使降妖杵,把刀柄儿打打去来。”那木叉按下云头,将降魔杵如筑墙一般,筑了有千百余下。那妖精,穿通两腿刀尖出,血深成汪皮肉开。好怪物,你看他咬着牙,忍着疼,且丢了长枪,用手将刀乱拔。行者却道:“菩萨啊,那怪物不怕疼,还拔刀哩。”菩萨见了,唤上木叉:“且莫伤他生命。”却又把杨柳枝垂下,念声“唵”字咒语,那天罡刀都变作倒须钩儿,狼牙一般,莫能褪得。那妖精却才慌了,扳着刀尖,痛声苦告道:“菩萨,我弟子有眼无珠,不识你广大法力、千乞垂慈,饶我性命!再不敢恃恶,愿入法门戒行也。”
菩萨闻言,却与二行者、白鹦哥低下金光,到了妖精面前。问道:“你可受吾戒行么 ”妖王点头滴泪道:“若饶性命,愿受戒行。”菩萨道:“你可入我门么 ”妖王道:“果饶性命,愿入法门。”菩萨道:“既如此,我与你摩顶受戒。”就袖中取出一把金剃头刀儿,近前去,把那怪分顶剃了几刀,剃作一个太山压顶,与他留下三个顶搭,挽起三个窝角揪儿。行者在旁笑道:“这妖精大晦气!弄得不男不女,不知像个甚么东西!”菩萨道:“你今既受我戒,我却也不慢你,称你做善财童子,如何 ”那妖点头受持,只望饶命。菩萨却用手一指,叫声“退!”撞的一声,天罡刀都脱落尘埃,那童子身躯不损。
菩萨叫:“惠岸,你将刀送上天宫,还你父王,莫来接我,先到普陀岩会众诸天等候。”那木叉领命,送刀上界,回海不题。
(选自《西游记》,有改动)
1.结合本回目和原著,可以看出孙悟空具有怎样的形象
2.电视剧里将文中画线句改编为“你是猴子请来的救兵吗”,请点评这一改编。
3.请结合本文及原著或有关影视剧,简要谈谈《西游记》中的妖怪的几种结局。
4.(文化自信)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在西天取经路上遭遇妖魔是常有的事。假如在一次降妖过程中,孙悟空发了下图所示的朋友圈,请你根据《西游记》中的相关情节,完成下列各题。
(1)孙悟空此条朋友圈中所提到的甲是 。
(2)此条朋友圈提到的乙是 。
A.八戒 B.山神 C.沙僧
(3)唐僧被救出后,看到了悟空的这条朋友圈,请你以唐僧的口吻在下面回复一句。
对点练习:见“课堂达标”3题。
题型:①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 ②文章某段语言有什么特点 ③文章语言有某特点,请举例分析。
方法:(1)可从句式、修辞、词语运用等角度分析。①句式角度:看文段中是否有明显的长短句、整散句。②修辞角度:看文段中是否有明显的修辞手法。③特殊词语角度:看文段中是否有明显的动词、叠词等。
(2)比对概括语言特点的词语,找出符合条件的词语作答。
答题模式:概括语言特点的词语有:平实朴素、幽默夸张、辛辣、清新自然、华丽、富有张力、生动形象、言简义丰(简洁明快、简洁传神)、有地方色彩、符合人物身份、生活化、口语化等。
【详解答案】
课堂达标
1.(1)①寻觅 ②规模 ③dī
(2)甲:当之无愧 乙:度过
(3)A 解析:第一空,“呆萌的二师兄”与“沉稳可靠的沙师弟”是并列的主语,中间应使用顿号。第二空,此处为句子内部的普通停顿,应使用逗号。第三空,句意表达完整,句子至此结束,应使用句号。
(4)C 解析:结合语境可知,“将取经看成一场如来佛祖设计的游戏”“唐僧就注定不能被吃掉”是假设关系,故第一组关联词应选“如果 那么”。结合语境可知,第二组关联词应使用表示并列关系的“既 也”。
2.写孙悟空将尾巴变成旗杆,为后面写二郎神很快发现他埋下伏笔。
3.示例一:写孙悟空变作一条鱼,二郎神变作一只鱼鹰,两人都自以为没有破绽,而其实在对手眼里,都变得不伦不类,两人的心理活动如出一辙。两相对照,充满趣味。
示例二:写孙悟空变成庙宇,很快被二郎神识破,表现了二郎神和孙悟空斗智的心理过程,风趣幽默。
4.孙悟空大闹天宫,玉帝令托塔李天王率天兵天将去捉拿他,孙悟空两度打败众天神。于是,观音菩萨推荐二郎神去擒拿孙悟空。
5.示例:本领再大的人也难免有弱点,假象总是难掩破绽,生活常识有助于人识别真相。
课后提升
1.示例:聪明机智、武艺高强、性情急躁、调皮活泼。
2.示例:我觉得电视剧改编得好。红孩儿是“圣婴大王”,电视剧里的红孩儿是孩童的面貌,“猴子”更符合他眼中孙悟空的形象,而且这是一种轻蔑的口吻;此外,“猴子”也符合孙悟空的外表特征,用“猴子”称呼孙悟空也显得不那么郑重,充满趣味性。
3.示例:一是被打死,如白骨精、蝎子精、六耳猕猴等。二是被观音菩萨或其他神仙收服,如观音菩萨收服红孩儿等。三是被原主人带回天上,如太上老君带回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四是被制服后承诺为善,仍留在原地,如铁扇公主等。五是被收编到取经队伍中,如猪八戒、沙僧、白龙马。
4.(1)老妇人
(2)B 解析:结合原著“好大圣,念动咒语,叫当坊土地、本处山神道:‘这妖精三番来戏弄我师父,这一番却要打杀他。你与我在半空中作证,不许走了。’众神听令,谁敢不从,都在云端里照应”可知,此条朋友圈提到的乙是山神。
(3)示例:为师错怪你了,你是忠心为师父的,哪怕被误解你也要斩妖除魔保护为师,取经路上必须有你,功劳你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