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大单元整合作业
1.下面是七年级(1)班小语同学观察校园景物时写的一段随笔。阅读这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走到了那片银杏林里,我眼前忽然一亮:十几片银杏叶,就只有十几片,叶子的边缘,悄悄围上了一圈儿花边儿一样的黄色。在满树绿色银杏叶的领地里,它们就那么悄悄地镶着金边儿,好似长着金边儿的绿蝴蝶,在酝(niàng)着一个梦。这十几片银杏叶的金边儿连成了一道曲线,涌动在贮蓄着绿色的海洋里,宛如十几朵小小的浪花,那么小——不注意还真看不到呢——却那么欢快地涌动出了初秋的姿容,真是 (花团锦簇/美不可言)。就是这么十几片叶子,看起来那么着急,那么热情,恨不得再过几天,就要形成波涛,形成巨浪,涌动在这秋的季节里了。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酝(niàng) ②贮蓄( )
(2)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
(3)画横线句运用了 、 的修辞手法。
(4)“涌动在贮蓄着绿色的海洋里”中“里”字的词性是 。
2.根据语境及提示填写古诗词。
心中有情,万物皆有情。胸怀宽广,山水也会豪迈,“① ,② ”(曹操《观沧海》);思念友人,明月也来深切关心,“③ ,④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悟出自然之趣,景物也充满生活哲理,“⑤ ,⑥ ”(王湾《次北固山下》);羁旅漂泊,黄昏也令人愁肠百结,“⑦ ,⑧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班级同学开展散文专题阅读活动,请你回答3~5题。
冬
陈应松
①从北方刮来的风在江汉平原上横扫的时候,你会听见土地深处传来的反抗和怒吼。芦穗没有被折磨得倒下,还在白龇龇地微笑,田里的稻茬烧黑了,满目疮痍。但另一边,菜畦里一片嫩绿,从苍凉枯黄的色彩里挣扎出来。萝卜长得碧生生的,叶子张扬肥大。不过畦边上的被鸡鸭给啄吃了,只剩下光光的茎,像狗的肋骨。大蒜披头散发,像一些时尚青年的爆炸式发型。莜麦菜很细,茼蒿很密,菠菜很绿,包菜很紧——它们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全在匆匆地生长。
②神农架的冬天似乎就是这样,一个用冰雪和森凉制造的世界,在越来越远的群山间白着,一夜愁白了头发,犹如一个传奇老人,躲在高寒山区里,冥想着天地的大事。
③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在这样的时候,你会想得非常简单,掐一把水灵灵的蔬菜,切几片用新鲜的年猪腌制的腊肉,放在锅里炒制,看它冒出热气,闻着它散发出的香气,然后边吃饭边与家人聊天,好不惬意。
④我不会想很远,就像一只在火炉前打盹儿的猫,只做着眼前的梦。我喜欢在冬天里缩手缩脚地到处走动,风很干硬,站在雪山前和站在田野上都一样。我在神农架的冬天里看到过猎狗在雪地里追逐一只野兔的情景,雪团从树上突然砸下来,崖上的冰瀑像是垂下的万支剑刃。离城市越来越近的平原上,没有封冻的河流会有近乎音乐的流淌声,好像冬天远没有到来。水鸟依然像平时一样大喊大叫,但煽起的浪烟是要让大地发寒的。
⑤乡村里的人与物却过着他们真正的冬天。我喜欢看他们的表情,远远望去像是冬眠的村庄,其实却有着自己活惯了的生机。雾很大,地上一层霜。过一会儿,抬头一望,太阳出来了,哗哗地往上升,遭过霜打的油菜地像群鳞耀跃,吐着冬日的光芒。这真是奇迹。枯草闪闪发光。还有人在田中劳作。冬日的田翻耕后,泥巴冻成了粉状,好像春天从土里拱出来了。一只喜鹊在油菜地里啄食虫子。冬天的太阳如果升起来,真是叮叮当当地响。地上浅浅的麦苗在摇晃,土里有了暖气,呼呼地往外冒。看呀,村里的狗在阳光下欢呼雀跃,鸡则躲在草垛背风处晒太阳,畏畏缩缩地蹲着,守住自己刨出的窝。公鸡耐不住寂寞,突然骚动且雄起,在太阳下乱跑,咯咯大叫,显得没心没肝的。有这样的小气候,世界多热闹。
⑥时间很慢,人心不急。有时候慢一些会看到很多平时没有觉察的欢乐。草色阑珊,诗书翻过,就跟随冬天而去吧,保不准会把你送到灯盏花旁的又一季灵感里。
(有删改)
3.在老师的指挥下,同学们两人一组赏析本文的语言,请你按照要求帮他们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请从词语运用角度赏析第③段画横线句。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⑤段画横线句。
4.同桌小冀想在朗诵会上朗读这篇文章,但每当他朗读到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时,总是读不好。因此,他想请你从重音角度为画波浪线的句子进行朗读设计并阐述理由。
5.活动结束后,同学们打算以这篇散文为脚本拍摄视频,你觉得可以使用哪种色调的滤镜 请结合文章内容及知识卡片,阐述你的理由。
A.冷色调 B.暖色调 C.对比色调
知识卡片 不同的色彩给人不同的感受。暖色调给人以热烈、活泼的感觉;冷色调给人以清爽、冷静的感觉;对比色调给人以强烈、醒目的感觉。
6.(整本书阅读)小语阅读《朝花夕拾》后,以“迅哥儿”为网名为童年鲁迅发了一条朋友圈,他的同学纷纷扮演其他角色前来评论。
(1)小语发现,有两位同学的评论与扮演的角色不匹配。请你帮小语指出修改方式,并结合《朝花夕拾》里的人物形象说明理由。
(2)结合《朝花夕拾》,谈谈鲁迅对儿童读物的看法。
【详解答案】
1.(1)①酿 ②zhù
(2)美不可言
(3)拟人 比喻
(4)名词
2.①水何澹澹 ②山岛竦峙 ③我寄愁心与明月 ④随君直到夜郎西 ⑤海日生残夜 ⑥江春入旧年 ⑦夕阳西下 ⑧断肠人在天涯
3.(1)“一把”“几片”两个数量词把冬季神农架农家生活的简单、质朴写了出来;“热气”和“香气”让人想到一幅充满人间烟火味的温馨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简单温馨的生活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太阳照射下的油菜地比作“群鳞耀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油菜地在太阳照射下的金光闪闪和生机勃勃,表达了作者对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一片”要重读,以表现出菜畦里绿之多、绿之广;“挣扎”要重读,以表现出植物们在寒冷的冬日生长的不易。重读这两个词语可以体现出神农架的冬天植物顽强、旺盛的生命力,体现出作者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5.示例一:我选A。这篇散文以神农架的冬天为背景,大量描写了冰雪、寒风等元素,营造出一种清冷、静谧的氛围。使用冷色调,可以将这种氛围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使观众在观看视频时可以感受到一种冷静和沉思的情绪。同时,冷色调也可以与文中偶尔出现的温暖元素形成对比,从而更加凸显出那些温暖元素的重要性和珍贵性。这种处理方式可以使视频更具层次感和深度。
示例二:我选B。散文虽然描写了神农架冬天的寒冷和苍茫,但更多的是对生命力和生活情趣的赞美。植物们在严寒中依然生长旺盛,动物们充满活力,人们在寒冷的冬天依然保持着生活的热情和乐趣。这些元素都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使用暖色调,可以将这种温暖的感觉放大,使观众在观看视频时可以感受到一种温馨和舒适,从而更好地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和文章的主题。
示例三:我选C。这篇散文中,作者通过描绘神农架冬天的景象,既展示了冰雪覆盖、寒冷清寂的自然环境,又呈现了动植物顽强生长、人们温暖生活的场景。这种自然的冷与人间的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用对比色调,可以将这种对比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使观众在视觉上感受到强烈的冲击力,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6.(1)应将“父亲”与“长妈妈”的留言对调。在《朝花夕拾》里,父亲是一个严厉、专制的封建长辈形象,他不允许孩子看闲书杂书,这从《五猖会》里父亲要鲁迅先背诵《鉴略》才能去看会的情节可以看出;长妈妈是童年鲁迅的保姆,见识很少,但是对鲁迅非常疼爱,给少年鲁迅买来《山海经》,这个故事记录在《阿长与<山海经>》里。
(2)示例:鲁迅先生批判那些毒害少年儿童身心的、散发着陈旧的封建思想的读物,在《<二十四孝图>》中,他批判封建孝道,强烈反对儿童阅读像《二十四孝图》这样宣扬封建孝道的通俗读物,对《鉴略》这类脱离儿童实际的枯燥无味的书也是反对的;鲁迅主张多给儿童读一些满足儿童天性、激发儿童兴趣的书,在《<二十四孝图>》中鲁迅就提到,有插图的书往往能吸引儿童的兴趣,在《阿长与<山海经>》中,他更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自己对那幻想力十分丰富的《山海经》的渴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