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阅读综合实践 同步练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2026学年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阅读综合实践 同步练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30 17:55: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阅读综合实践
单元阅读主题——学习生活
  学习完本单元后,班级要开展“追随先贤名人,积累学习之道”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1.本单元的课文主要是写学习生活的,在学习之道上可以给我们许多启发。请从本单元课文中任选一篇,阐述文中蕴含的学习之道。



2.你所在的班级开展“走进成语世界”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第一小组展示了成语的几种来源,请根据图中的相关内容,结合你对成语的积累,分别概括图中①②处成语的来源类型。
①     ②    
(2)第二小组进行了成语典故文化调查,下图展示了中学生了解成语典故的几种途径。请你观察下图,将语段中的横线处补充完整。
认真观察上图可知,中学生了解成语典故的最主要的途径是①    。除此之外,课堂之外的学习及日常交流也是了解成语典故的重要途径。一般来说,课堂之外的学习可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形式。线上主要是依托电视、广播等媒介以及相关网站、短视频等,②          。
书香流淌的幸福
赵素美
南方的初冬,阳光透过玻璃窗,慵懒地洒向书房,斑驳的光影随风曼舞,空气中弥漫着书香。闭上眼,仿佛又回到那段充满书香的时光,回到父亲的书房,回到那些冬日围炉听父亲读书的日子。
父亲是乡村教师,读书是他人生最大的乐趣。物资匮乏的年代里,父亲并没有像样的书房,所谓的书房不过是卧室的半边,摆放着母亲陪嫁的几件老家具:橱柜、衣柜、五斗柜。现在它们全变成了“书柜”,层层叠叠地装满了书。
小时候,父亲只教会我一件事,那就是热爱读书。每每冬日大雪纷飞的日子,最幸福的事便是一家人围着小火炉,围着父亲,听父亲读书。若是天气再冷点,我们就坐在被窝里,父亲端坐书桌前,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夜读。父亲读得抑扬顿挫,我们听得津津有味,读到精彩处拍案叫绝,我们跟随故事主人公或喜或悲。书听多了,知识渐长。在同龄人还不知四大名著为何物时,我已经能讲述其中的精彩片段了。除了四大名著,父亲还陆续为我们读了《笔生花》《凄迷日月》《镜花缘》等。记得《笔生花》有上中下三本,厚厚的,讲的是令我敬佩的奇女子姜德华因父亲遭奸臣陷害家道中落,她不向命运低头,女扮男装赴京赶考,中了状元,建功立业的故事。《凄迷日月》有上下两本,讲述朱元璋一生的传奇故事……在父亲的影响下,我对读书的渴望与日俱增,在无数个清晨和黄昏,独坐静读,废寝忘食。
父亲藏书有讲究,以经典的文学作品为主,古今中外的名著均有涉猎。只要是父亲看中的书,省吃俭用也要买整套回来。父亲收藏的书都是正版图书,盗版书虽然相对廉价,但错别字太多,读报纸都要挑错别字的父亲自然无法接受。他常说,读书就要读好书,做学问岂能儿戏 满是错别字的书不是毒害下一代吗 爱书之人,对自己的书总是珍爱到吝啬的地步,别人开口向父亲借书,他总是不舍得,碍于情面同意了,还千叮咛万嘱咐,请人早看完早归还,可惜总会遇到借书不还的人。
六月六,家家晒红绿。父亲没什么衣服可晒,唯有晒书。他担心房屋潮湿导致他的宝贝书籍生虫或发霉,每逢这样阳光灿烂的好日子,都要兴致勃勃地叫上孩子们一起晒书。父亲蹲在竹席旁,将我们搬出来的书,一本本平摊,先晒正面,约莫一小时后,再一本本翻过来晒背面。清风徐来,满院书香,我们抱着一摞摞厚厚的书,在院子里来回穿梭,望着满院子的书,心里溢满自豪,仿佛自己就是全镇最富有的人。
父亲知道几个孩子中我最爱读书,曾偷偷承诺,等我出嫁时,这些书就是嫁妆。父亲没有积攒什么值得炫耀的金银珠宝,他却给了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值得一生珍惜。这一路走来,不管遇到何种风霜与雨雪,书香流淌的岁月,幸福依旧。
3.请你将作者围绕“那段充满书香的时光”回忆的几件事进行梳理概括。



4.※默读选文,请你对文中画线句做批注,并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父亲蹲在竹席旁,将我们搬出来的书,一本本平摊,先晒正面,约莫一小时后,再一本本翻过来晒背面。



5.小航觉得文章标题《书香流淌的幸福》起得非常妙,请你帮他分析妙在何处。



6.最后一段中“最宝贵的财富”指的是什么 为什么说这值得“我们”一生珍惜




朗读方法点拨 (对点练习:见阅读实践三第4题)
朗读和默读
  1.朗读是用声音再现文本内容,不仅再现文字,甚至连标点符号、行文格式等都要再现出来。把“沉默”的字、词、句、章转换成有声语言。朗读要求普通话说得标准,正确处理好停顿、语调、语气,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不颠倒语序、语调平稳,还要“眼口不一”,即嘴读到这一句,眼已看到下一句。朗读时要把自己的心放到文章中去,要和作者想在一起,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
  2.默读要求做到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不分心、不停顿,一口气读完全文,如果遇到生字、生词,可用猜读法或暂时跳读过去,以保证阅读感知的完整性和一定的阅读速度,还要边读边思考边勾画。
【详解答案】
1.(示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亲近自然,向自然学习;向劳动人民学习;尊敬老师;尊重天性。
(示例二)《往事依依》:欣赏作品要集中精神,全情投入;要借助形象思维,利用生动的形象形成深刻的记忆;读诗歌之类的文学作品要大声朗诵,灌注情感;书本学习要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多读书,读好书,丰富知识,增添智慧。
(示例三)《再塑生命的人》:学习要从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循序渐进;遇到困难不要急躁,可以适当转移注意力,冷静下来再想办法克服。
(示例四)《<论语>十二章》:学过的东西要按时温习;要多与朋友交流学习经验、心得;学习是为了自身修养而非向人显摆;要时常自我反思;要对旧有知识加以思考,从而获取新知;读书与思考要有机结合;要注意培养学习兴趣,最好能够乐在其中;要善于向他人学习,借鉴他人的长处,对他人的缺点引以为戒;要珍惜时间;要志向坚定;要广泛地学习;要善于发问;要多思考当前的事情。
2.(1)①神话、寓言故事 ②古诗文名句
(2)①课堂学习 ②线下则主要是阅读书刊和参观相关景点
3.①冬日时“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听父亲读书。②父亲对藏书有讲究,并省吃俭用买正版图书。③六月六,阳光灿烂的日子,父亲带着“我们”晒书。
4.疑问式批注:这里是如何刻画父亲形象的
分析:通过对父亲动作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了父亲晒书时的细致、耐心和讲究,富有画面感,同时体现了父亲对书的重视与珍爱。
5.首先,概括了文章内容,暗示了文章主旨。“书香”指读书风气,“流淌”具有持续、绵延的意味,表达了作者对热爱读书这一风气的传承;其次,“幸福”一词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同时,用词新颖别致,富有诗意,将读书和幸福联系在一起,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6.“最宝贵的财富”指的是父亲留给“我们”的书籍,培养“我们”热爱阅读、爱书的习惯,以及“我们”从书中汲取的知识和精神养分。值得珍惜的原因:一方面是这些书籍可以促使我们成为有知识、有品德的人,引领我们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读书学习;另一方面这是父亲对“我们”深沉的爱,一生珍惜也是对父爱的感激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