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天气与气候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以下天气符号所表示的天气,最适宜开展观星活动的是 ( )
2.每到春季我国局部地区会出现沙尘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下列天气符号表示沙尘暴的是 ( )
天气状况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根据资料,完成3—4题。
3.该图所示天气状况及其相应提示正确的是 ( )
A.气温日较差为6℃,多加衣服预防感冒
B.中雨转多云,出门带上雨伞
C.西北风4级,关好门窗
D.空气轻度污染,出门佩戴口罩
4.下列师生话语中,描述天气的是 ( )
A.老师说:“明天将要下雪,大家注意多加衣服”
B.小明说:“我们昆明四季如春,冬不冷,夏不热”
C.小东说:“我们海南不但热,而且雨水也很多”
D.小华说:“我们十堰四季分明,夏季降水较多”
读“北半球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完成5—7题。
5.由图可知,北半球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大致是 ( )
A.由东向西递减 B.由西向东递减
C.由南向北递减 D.由北向南递减
6.图中A地区年平均气温明显低于同纬度其他地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7.下列关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B.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多,沿海地区降水少
C.山地背风坡降水多,迎风坡降水少
D.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降水多,东岸降水少
读某市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完成8—9题。
8.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 )
A.正午12时 B.4时
C.约14时 D.24时
9.这一天,该市的气温日较差大约是 ( )
A.7℃ B.11℃ C.20℃ D.55℃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下图示意罗马的气候资料。据此完成10—11题。
10.当我国进入炎热的夏季时,罗马的气候特征是 ( )
A.寒冷干燥 B.高温多雨
C.温和多雨 D.炎热干燥
11.夏至日,我国极地科考站出现极昼现象的是 ( )
A.昆仑站(80°25'S) B.黄河站(78°55'N)
C.中山站(69°22'S) D.长城站(62°13'S)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携带当地等高线地形图(如下图)进行了野外考察,读图完成12—13题。
12.当小组同学到达A处时,乙山峰位于他们的 ( )
A.南方 B.北方 C.西方 D.东方
13.若甲山峰气温为15℃,则乙山峰气温约为 ( )
A.14.4℃ B.9℃ C.21℃ D.15.6℃
亚欧大陆面积达5 000多万平方千米,地理环境复杂,自然景观各异。读亚洲部分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14—15题。
14.图中的①—④地气候产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海陆位置 B.经度位置
C.纬度位置 D.海拔
15.下图甲乙丙丁四种气候类型,与①②③④四地对应正确的是 ( )
A.①—丙 B.②—乙 C.③—丁 D.④—甲
16. 寒冷的冬季,农民利用塑料大棚种植了许多夏季才能吃到的蔬菜,塑料大棚改善了农作物生长所需的( )
A. 地形条件 B. 气温条件
C. 肥力条件 D. 抗病条件
17. 我国吐鲁番盆地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说法,这说明当地( )
A. 气温年较差大 B. 气温日较差大
C. 日平均气温低 D. 年平均气温低
18. 某山海拔为1500米,山顶气温为-6℃,请问山脚的气温是( )
A.4℃ B.3℃
C.15 ℃ D.14℃
19. 下列气候类型中在亚洲没有的是( )
A. 热带雨林气候 B. 温带海洋性气候
C. 热带季风气候 D. 亚热带季风气候
20. 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并大量地砍伐森林,引起的大气成分变化和全球大气环境问题主要是( )
A.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全球变暖 B.臭氧含量减少——南极臭氧层空洞
C.二氧化硫含量增多——全球变暖 D.水汽减少——酸雨增多
21.描述某地区的气候,必须包括的要素是( )
A.气温和降水 B.湿度和风力 C.气压和风力 D.风力和降水
22.降水的主要形式是( )
A.降雨 B.降雪 C.降冰雹 D.雾
23.下列气候类型中,主要分布在大陆内部的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24.“全年高温多雨”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25.下列做法中,不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
A.出门乘坐公交车 B.冬季用煤做燃料
C.植树造林,绿化环境 D.使用洁净能源
二、非选择题
26、填空题
(1).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 ,白色表示 。
(2).气候的两大基本因素是 和 。
(3).一天中最高温常出现在 ;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月。
(4).世界气温从赤道向两极地区逐渐降低,影响其主要因素是 ;降水量测定通常使用的测量工具是 。
(5).风向是指风的 ;一年中最高月均气温和最低月均气温之差叫 。
27.湿地通常是指地表过湿或经常积水、生长湿地生物的地区。位于华北地区渤海湾沿岸的北大港湿地是天津最大的湿地自然保护区,是每年春秋季鸟类迁徙通道中重要的停歇、补充能量的场所。下图示意北大港湿地中天鹅湖的位置,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志愿者小屋出发到甲地观鸟,步行最短路线的方向是向 ,步行约 千米。
(2)湿地具有调节局地小气候的功能。与天津市中心比,北大港湿地的空气湿度较 ,夏季气温较 。
(3)指出北大港湿地为鸟类提供的有利生活条件。
天鹅湖为湿地中的最佳赏景点,有大片的芦苇及盐地碱蓬等植物。芦苇1—8月为绿色,9—12月开放黄色花朵。盐地碱蓬3—4月长出地面,6月开始变红,10月由红变紫。
(4)秋季是天鹅湖最佳的赏景季节,请从气候、动物和植物景观等角度说明理由。
28.下图示意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和南半球年降水量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全球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 。
(2)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大洲是 。据图可知,亚洲中部青藏地区(甲)形0成 (低温/高温)中心,主要原因是 。
(3)据图可知,世界降水丰富区大多分布在 (特殊纬线)附近,乙地年降水量在 毫米以上,年降水量最少的大洲是 。
(4)图中丙为 洲,对比该大洲东、西两侧降水量,可以发现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比大陆西岸降水 。
(5)图中M、N两地,降水量更多的是 地,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29、读图,分析回答问题:
(1)A地的气候是 ,分布面积最大的在 洲。该种气候分布规律是 。
(2)B地的气候是 ,其气候特征与气温、降水量的月份分配图相吻合的图是 (填序号),从图可知该地气候的特征是 ,该种气候分布面积最大的洲是 。
(3)C地气候是 ,该种气候均分布在 洲的东部,其中面积最大的在 (国家)的东部。该种气候的降水集中在 (季节)。
(4)③图代表的气候类型是 ,该种气候的特征是 ,此种气候分布面积最大的大陆是 ,即字母 所示的大陆。
答案
1-5ADBAC 6-10CACAD 11-15BADCB 16-20BBBBA 21-25AABBB
26.(1)陆地,云区 (2).气温,降水 (3).14点(午后两点),1
(4).纬度因素,雨量器 (5).来向,气温年较差
27、(1)西北 1 (2)大(高) 低 (3)提供食物和水源;提供适宜生存的栖息地(或其他合理答案)。
(4)气候:秋季晴天多,秋高气爽,舒适度高。动物:鸟类迁徙至此,鸟类聚集,种类、数量多。
植物:植物种类多,颜色多样,观赏性强。
28.(1)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2)非洲 低温 海拔高,气温低
(3)赤道 2000 南极洲
(4)大洋 多
(5)M 地形
29.(1)热带雨林气候;南美;赤道附近;(2)热带沙漠气候;②;终年高温少雨;非洲;(3)温带季风气候;亚;中国;夏季;(4)冰原气候;全年酷寒,各月气温都在0℃以下,降水稀少;南极大陆;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