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上第二单元质量验收卷(学生卷)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积累与运用(31分)
1.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0分)
【甲】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无数的,土地的垦植者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chù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拥挤在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饥谨的大地伸向阴暗的天伸出乞援的颤抖着的两臂。(节选自《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乙】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它的广大而瘦瘠的土地,带给我们以淳朴的言语与宽阔的姿态,我相信:这言语与姿态坚强地生活在大地上,永远不会灭亡……(节选自《北方》) 【丙】你绝对的静止,对外界毫无反应,看不见天和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níng视着一片化石,傻瓜也得到教训: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节选自《鱼化石》)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啮( )啃 家chù( ) 瘦瘠( ) níng( )视
(2)下列对诗句朗读节奏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 B.饥谨的大地/伸向/阴暗的天
C.坚强地/生活在/大地上 D.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3)【甲】【乙】丙】三则材料中,体现出艾青“深沉警策”诗风的一则是__________。(2分)
(4)“土地”是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之一,请结合《艾青诗选》全书,概括这一意象的特点。(2分)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从中美两国首脑会晤来看,和平谈判是解决两国贸易争端的不二法门。
B.在这间不容发的关键时刻,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坏人利用。
C.人应该学会负责,你这样李代桃僵,不是帮他,而是害他。
D.在天真烂漫的童年时代,我们俩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如今处在金戈铁马的求学期间,我们更是相互帮助。
3.在精神的小屋里,我们要学会认清自己,明确方向。下面是小语发言稿中的内容,请你完成语言文字任务。(3分)
①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需要不断审视自己。②只有找出谬误并及时改正,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③然而审视自己并非易事,人们往往容易陷入自我陶醉的境地,难以发现自己的问题。④因此我们经常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⑤此外,我们还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批评,因为他人的看法往往能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问题。⑥懂得阅己,才能明确目标和底线,才有越己的方向,最终走向悦己的境界,活出自己的轨迹。
(1)按照复句类型划分,第②句属于 复句。(1分)
(2)第④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2分)
4.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被园内琳琅满目的珍宝震惊了,争先恐后,大肆抢夺。园内能拿走的东西,他们统统掠走【甲】________实在运不走的,他们就疯狂打砸。据粗略统计,被掠夺的文物【乙】________上至先秦下至清朝的各种奇珍异宝有100多万件。为了销毁罪证,侵略者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往日辉煌的宫殿、参天的古树,都化为灰烬。
A.【甲】分号 【乙】冒号 B.【甲】分号 【乙】破折号
C.【甲】逗号 【乙】冒号 D.【甲】逗号 【乙】破折号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
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尊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
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是对古今家风的一种诠释。
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
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
A.④①③②⑤ B.④③①②⑤ C.④①②⑤③ D.④②⑤③①
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古人的“名”是供自称或长辈称,“字”是供他人称,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表示尊敬。
B.“江河”在古代的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山水阴阳”在古代是以山南、水南为阳。
C.《最苦与最乐》作者是梁启超,号饮冰室主人,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
D.雨果是法国积极的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代表作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
7.你所在的班级围绕“自强不息”这一中华传统美德展开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9分)
材料:①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三十三章)
②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泰伯》)
③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宪问》)
④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卫灵公》)
⑤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告子下》)
(1)阅读材料,感受古人自强不息的精神,理解自强不息的含义。(3分)
(2)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自强不息的精神在深度和广度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为了弘扬社会主旋律,发挥青年正能量,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学联主办,中国青年报报社和中国高校传媒联盟承办了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活动,下图是活动的标志,请有条理地说明该标志的内容。(4分)
(3)班主任计划组织青春励志会,拟分别围绕“励志”“拼搏”“奉献”开展三项活动。他已经设计好前两项,请你帮他设计第三项。(2分)
活动一:讲“励志的青春”故事;
活动二:宣“拼搏的青春”誓言;
活动三: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39分)
(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17分)
材料一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先进功能材料课题组研发出集无线能量采集、信息感知与传输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智能纤维,由其编织制成的智能纺织品无需依赖芯片和电池便可实现发光显示、触控等人机交互功能。这一突破被认为有望改变人与环境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方式,对功能性纤维的开发以及智能纺织品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智能可穿戴设备正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在健康监测、远程医疗和人机交互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相较于传统刚性半导体元件或柔性薄膜器件等,由智能纤维编织而成的电子纺织品具有更好的透气性和柔软度,被视为理想的可穿戴设备载体。然而,现阶段的智能纺织品仍依赖于芯片和电池,体积、重量和刚性大,难以同时满足人们对纺织品功能性和舒适性的需求。
东华大学团队开创性地提出“人体耦合”新型能量交互机制,有效简化可穿戴设备和智能纺织品的硬件结构,实现将能量采集、信息感知、信号传输等功能集成于单根纤维中,并通过编织制成不依赖芯片和电池的智能纺织品。
(节选自《光明日报》2024年04月11日,有删改)
材料二
近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宣布推动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再上新台阶——人才总规模超675万人、吸引海内外人才17.2万人、外国人工作许可证累计核发44.1万份、留学回国人才累计超31万人。
科技兴则国兴,人才强则国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工作,顶层设计日益完善、队伍规模逐步壮大、尖端人才持续涌现,优质的平台资源和科研环境不断吸引海外人才来华发展,人才创新活力动力进一步得到激发,海内外人才在这片创新热土上各展其能、各显其才。至2022年,我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达635.4万人年,持续保持世界首位。科学家不断永攀高峰,在数学、量子通信、人工合成淀粉等基础前沿领域实现了关键性突破。同时,我们也要清晰地认识到,百年变局危机并存,围绕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谁能够拥有一支快速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要求,主动把握国际创新范式变革的新趋势的人才队伍,谁就能够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因此,必须抢抓当前全球前沿人才缺口期,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有优势、有基础、能突破的区域,加快建好一批国际影响力高、创新竞争力强、人才吸引力足、辐射带动力广的人才高地。
(节选自《光明日报》2024年04月11日,有删改)
材料三
愿意坐冷板凳,凭的是一种心境。有执着的信念、超脱的心态,方能将冷板凳坐得住、坐得稳。“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敦煌女儿”樊锦诗从大学毕业起就扎根大漠,几十年如一日,静心笃志、潜心研究敦煌文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实现“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的梦想,一辈子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推广。他们在冷板凳上一坐就是大半辈子,长期默默无闻、鲜为人知,却能淡泊名利、潜心做事,这种可贵可敬的品质,堪称年轻人的标杆。
不怕板凳坐不热,就怕板凳没人坐。那些心态浮躁,动辄为名所困、被利所惑,或受杂念所累、为外物所扰的人,是坐不了冷板凳的,更遑论把冷板凳坐热。
冷板凳要坐热,往往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有稳扎稳打、久久为功的恒心毅力。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曾表示,每一项国家科技奖背后,都是科学家们平均16年的“坐冷板凳”。坐定了冷板凳,便没有捷径可走,在日积月累中厚积薄发,才是把板凳坐热的不二法门。有的人当初愿坐冷板凳,也能坐冷板凳,可时间一长,经不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日渐失去昔日奋进、拼搏的斗志,沦为熬资历、混日子的“老板凳”,“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终归无所成就。
其实,坐热冷板凳的过程,也是一个潜心修为、提升自我能力的过程,坐冷板凳不等于苦熬苦等,苦中亦有乐。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最能练苦功,他8岁学戏,70多岁高龄时,仍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从不间断。但他的苦功,不仅在于千锤百炼,还在于他苦用心思:看到香炉里轻烟飘动,他就联想到舞蹈姿态的舒展自然,看到雄鸡格斗,他就联想到精神抖擞的舞蹈身段。高空苍鹰的昂然英姿,风吹树动的优美姿态,都是他揣摩身段动作的灵感来源。这种用心揣摩、长期苦练的精神,至今仍是后辈青年人学习的楷模。
(节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04月14日,有删改)
8.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东华大学的技术突破改变了人与环境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方式,对功能性纤维的开发以及智能纺织品的应用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B.现阶段的智能纺织品仍依赖于芯片和电池,体积、重量和刚性大,目前还难以同时满足人们对纺织品功能性和舒适性的需求。
C.至2022年,我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持续保持世界首位,在数学、量子通信、人工合成淀粉等基础前沿领域实现了关键性突破。
D.冷板凳要坐热,往往有一个漫长的过程。那些心态浮躁,动辄为名所困、被利所惑,或受杂念所累、为外物所扰的人,是坐不了冷板凳的。
9.结合材料三,解释加点词语“坐热冷板凳”在文中的含义。(4分)
10.下图是对材料三第一段行文思路的梳理,请在图中①②处填入相应内容。(4分)
① 列举樊锦诗潜心研究敦煌文物以及袁隆平一辈子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推广的事例证明观点。 ②
11.请结合以上材料,说说人才是怎样炼就的。(6分)
(二)阅读选文【甲】【乙】,完成题目。(13分)
【甲】
①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倘若有人问我:“百行什么为先?万恶什么为首?”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我们对于这种人,是要彻底讨伐,万不能容赦的。……今日所讲,专为现在有职业及现在正在做职业上预备的人——学生——说法,告诉他们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何种态度。
②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唯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唯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全看我的才能如何,境地如何。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③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是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选自《敬业与乐业》。作者:梁启超》
【乙】
①敬业精神是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却不是竞争力的全部。在科技日新月异、一日千里的今天,我们不仅要敬业,还要能专业、肯精业,才能从尽职尽责跨越到尽善尽美,才能从优秀跨越到卓越。
②在我们身边,大体有四类人。有的人既敬业又精业,是企业的核心人才、核心竞争力。有的人敬业不专业,这样的人或许能吃苦耐劳,而且遇到紧急情况时招之能来,可是,来了却不一定能战。有的人仅仅算作有职业但不敬业,即使他的业务素质高、解决问题能力强,却常三心二意、毛手毛脚,容易“大意失荆州”,一失足造成千古恨。更有一些人既不敬业更不精业甚至不肯正视自己的职业,“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浑浑噩噩混日子,误己误人。
③敬业不易,精业更难。邓亚萍打球快速凶狠,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为了增强手腕的力量,身材娇小的她曾用铁拍子练球; ……成功没有捷径,辉煌的背后,是鲜为人知的努力坚持和辛苦付出。
④在职场上,既敬业又精业的人永远是供不应求的“抢手货”,既不敬业又不精业的人,常常成为被淘汰的“处理品”。同样,在国际舞台上,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既勤勤恳恳又有创新能力,就能引领科技、创造品牌,走在时代的前沿;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对工作敷衍了事、应付差事,就很难拿出有品质、有创意、有科技含量的产品,落伍是早晚的事。
(选自《敬业 职业 精业》,作者:唐宋)
12.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因为是演讲词而多使用口语,通俗易懂,听起来亲切,便于与听众交流。
B.【甲】引用庄子、孔子、曾文正的名言,【乙】第②段引用俗语都属于道理论证,都强调“有业”的重要性。
C.【甲】论述的“业”不仅指狭义的职业,还可以理解为生活中一切有价值的劳作。
D.【甲】第③段开头用设问句推进论述,从上文讨论“业”可敬,转换到此段对怎样做才是“敬业”的论证。
13.比较阅读【甲】第①段和【乙】第④段的画横线句,从论证方法的角度解说其论证效果。(6分)
14.下面两则材料,你觉得哪一则用在【乙】第③段横线处更合适?请简述理由。(4分)
材料一:梅兰芳在舞台上顾盼生辉、流光溢彩,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为了让眼神活起来,眼睛近视的他每天早晨放飞鸽子,极目苍穹,苦练眼功。
材料二:火箭“心脏”焊接师高凤林,坚信“民族认可的满足感用金钱买不到”,30年如一日焊接发动机喷管,指纹虽被磨平,但他用布满茧子的双手让技艺达到极致的巅峰。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9分)
庞公池
张岱
庞公池岁不得船,况夜船,况看月而船。自余读书山艇子,辄留小舟于池中,月夜,夜夜出,缘城至北海阪,往返可五里,盘旋其中。山后人家,闭门高卧,不见灯火,悄悄冥冥,意颇凄恻。余设凉簟①,卧舟中看月,小徯②船头唱曲,醉梦相杂,声声渐远,月亦渐淡,嗒然睡去。歌终忽寐含糊赞之寻复鼾齁。小徯亦呵欠歪斜,互相枕藉。舟子回船到岸,篙啄丁丁③,促起就寝。此时胸中浩浩落落④,并无芥蒂,一枕黑甜⑤,高春⑥始起,不晓世间何物谓之忧愁。
(选自《陶庵梦忆·卷七》,有删改)
【注】①凉簟:凉席。②小徯:小仆。③丁丁:船篙敲打的声音。④浩浩落落:浩然磊落。⑤一枕黑甜:形容酣畅地睡了一大觉。⑥高春:日影西斜近黄昏时。
15.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歌 终 忽 寐 含 糊 赞 之 寻 复 鼾 齁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辄留小舟于池中 辄:___________
(2)往返可五里 可:____________
17.翻译。(2分)
庞公池岁不得船,况夜船,况看月而船。
18.本文多用叠词和四字句,意蕴丰富。请参考示例,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做批注。(3分)
【示例】舟子回船到岸,篙啄丁丁,促起就寝。
批注:“丁丁”指像鸟啄食般的敲击竹篙的声音,清亮短促,写舟子催促他们回去就寝的急切,极富画面感。
三、写作(50分)
19.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我们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努力。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毕淑敏《精神的三间小屋》)
请根据上述材料,选择一个方面,联系你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
(1)自拟题目,自选文体;
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
(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上第二单元质量验收卷(教师卷)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积累与运用(31分)
1.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0分)
【甲】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无数的,土地的垦植者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chù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拥挤在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饥谨的大地伸向阴暗的天伸出乞援的颤抖着的两臂。(节选自《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乙】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它的广大而瘦瘠的土地,带给我们以淳朴的言语与宽阔的姿态,我相信:这言语与姿态坚强地生活在大地上,永远不会灭亡……(节选自《北方》) 【丙】你绝对的静止,对外界毫无反应,看不见天和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níng视着一片化石,傻瓜也得到教训: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节选自《鱼化石》)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啮( )啃 家chù( ) 瘦瘠( ) níng( )视
(2)下列对诗句朗读节奏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 B.饥谨的大地/伸向/阴暗的天
C.坚强地/生活在/大地上 D.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3)【甲】【乙】丙】三则材料中,体现出艾青“深沉警策”诗风的一则是__________。(2分)
(4)“土地”是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之一,请结合《艾青诗选》全书,概括这一意象的特点。(2分)
【答案】
(1)niè 畜 jí 凝(每空1分)
(2)C【解析】C.“生活”是谓语,“在大地上”是状语,因此“生活”的后面要断开。正确的朗读节奏就是:坚强地/生活/在大地上,故选C。
(3)丙
(4)“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意思对即可)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从中美两国首脑会晤来看,和平谈判是解决两国贸易争端的不二法门。
B.在这间不容发的关键时刻,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坏人利用。
C.人应该学会负责,你这样李代桃僵,不是帮他,而是害他。
D.在天真烂漫的童年时代,我们俩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如今处在金戈铁马的求学期间,我们更是相互帮助。
【解析】“金戈铁马”的意思是金属制的戈,披铁甲的战马,借指威武雄壮的军队,也指战争或军旅生涯。不能用来修饰“求学期间”。
3.在精神的小屋里,我们要学会认清自己,明确方向。下面是小语发言稿中的内容,请你完成语言文字任务。(3分)
①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需要不断审视自己。②只有找出谬误并及时改正,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③然而审视自己并非易事,人们往往容易陷入自我陶醉的境地,难以发现自己的问题。④因此我们经常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⑤此外,我们还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批评,因为他人的看法往往能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问题。⑥懂得阅己,才能明确目标和底线,才有越己的方向,最终走向悦己的境界,活出自己的轨迹。
(1)按照复句类型划分,第②句属于 复句。(1分)
(2)第④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2分)
【答案】(1)条件
(2)删去“经常”。
【解析】(1)本题考查复句类型辨析。“只有找出谬误并及时改正”是条件部分,表示一个必要条件;“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是结果部分,表示在满足前面条件的情况下,才能达到的结果;“只有……才……”是典型的条件复句的关联词语,表示前者是后者成立的必要条件。由此可判断第②句属于条件复句。
(2)本题考查病句修改。第④句中存在语意重复的问题,“经常”和“时刻”可去掉一个。
4.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B )(2分)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被园内琳琅满目的珍宝震惊了,争先恐后,大肆抢夺。园内能拿走的东西,他们统统掠走【甲】________实在运不走的,他们就疯狂打砸。据粗略统计,被掠夺的文物【乙】________上至先秦下至清朝的各种奇珍异宝有100多万件。为了销毁罪证,侵略者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往日辉煌的宫殿、参天的古树,都化为灰烬。
A.【甲】分号 【乙】冒号 B.【甲】分号 【乙】破折号
C.【甲】逗号 【乙】冒号 D.【甲】逗号 【乙】破折号
【解析】甲处前文已经使用了逗号,与后文内容构成了并列关系,所以此处应用分号;乙处解释说明文物的时代和件数,应用破折号。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D )(3分)
①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
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尊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
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是对古今家风的一种诠释。
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
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
A.④①③②⑤ B.④③①②⑤ C.④①②⑤③ D.④②⑤③①
【解析】④句为总说句,应放在最前;接着先说“传统”,再说“文化”,因此为②⑤;③句是对②⑤句的总结;①句是全文的总结,应放在最后。
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古人的“名”是供自称或长辈称,“字”是供他人称,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表示尊敬。
B.“江河”在古代的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山水阴阳”在古代是以山南、水南为阳。
C.《最苦与最乐》作者是梁启超,号饮冰室主人,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
D.雨果是法国积极的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代表作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
【答案】B
7.你所在的班级围绕“自强不息”这一中华传统美德展开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9分)
材料:①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三十三章)
②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泰伯》)
③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宪问》)
④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卫灵公》)
⑤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告子下》)
(1)阅读材料,感受古人自强不息的精神,理解自强不息的含义。(3分)
(2)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自强不息的精神在深度和广度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为了弘扬社会主旋律,发挥青年正能量,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学联主办,中国青年报报社和中国高校传媒联盟承办了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活动,下图是活动的标志,请有条理地说明该标志的内容。(4分)
(3)班主任计划组织青春励志会,拟分别围绕“励志”“拼搏”“奉献”开展三项活动。他已经设计好前两项,请你帮他设计第三项。(2分)
活动一:讲“励志的青春”故事;
活动二:宣“拼搏的青春”誓言;
活动三: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自强不息指自信自立,勤思苦学,勇于开拓,面对逆境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
(2)“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志由青年大学生头像、火炬等元素共同组成,形似一个活泼跳跃的五角星。青年大学生头像呈火炬状,昂首向前,体现了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活动中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反映了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同时还体现了“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和自强不息、努力奋斗、实现梦想的青春激情和蓬勃朝气。
(3)示例:看“奉献的青春”电影
二、阅读理解(39分)
(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17分)
材料一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先进功能材料课题组研发出集无线能量采集、信息感知与传输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智能纤维,由其编织制成的智能纺织品无需依赖芯片和电池便可实现发光显示、触控等人机交互功能。这一突破被认为有望改变人与环境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方式,对功能性纤维的开发以及智能纺织品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智能可穿戴设备正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在健康监测、远程医疗和人机交互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相较于传统刚性半导体元件或柔性薄膜器件等,由智能纤维编织而成的电子纺织品具有更好的透气性和柔软度,被视为理想的可穿戴设备载体。然而,现阶段的智能纺织品仍依赖于芯片和电池,体积、重量和刚性大,难以同时满足人们对纺织品功能性和舒适性的需求。
东华大学团队开创性地提出“人体耦合”新型能量交互机制,有效简化可穿戴设备和智能纺织品的硬件结构,实现将能量采集、信息感知、信号传输等功能集成于单根纤维中,并通过编织制成不依赖芯片和电池的智能纺织品。
(节选自《光明日报》2024年04月11日,有删改)
材料二
近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宣布推动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再上新台阶——人才总规模超675万人、吸引海内外人才17.2万人、外国人工作许可证累计核发44.1万份、留学回国人才累计超31万人。
科技兴则国兴,人才强则国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工作,顶层设计日益完善、队伍规模逐步壮大、尖端人才持续涌现,优质的平台资源和科研环境不断吸引海外人才来华发展,人才创新活力动力进一步得到激发,海内外人才在这片创新热土上各展其能、各显其才。至2022年,我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达635.4万人年,持续保持世界首位。科学家不断永攀高峰,在数学、量子通信、人工合成淀粉等基础前沿领域实现了关键性突破。同时,我们也要清晰地认识到,百年变局危机并存,围绕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谁能够拥有一支快速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要求,主动把握国际创新范式变革的新趋势的人才队伍,谁就能够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因此,必须抢抓当前全球前沿人才缺口期,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有优势、有基础、能突破的区域,加快建好一批国际影响力高、创新竞争力强、人才吸引力足、辐射带动力广的人才高地。
(节选自《光明日报》2024年04月11日,有删改)
材料三
愿意坐冷板凳,凭的是一种心境。有执着的信念、超脱的心态,方能将冷板凳坐得住、坐得稳。“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敦煌女儿”樊锦诗从大学毕业起就扎根大漠,几十年如一日,静心笃志、潜心研究敦煌文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实现“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的梦想,一辈子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推广。他们在冷板凳上一坐就是大半辈子,长期默默无闻、鲜为人知,却能淡泊名利、潜心做事,这种可贵可敬的品质,堪称年轻人的标杆。
不怕板凳坐不热,就怕板凳没人坐。那些心态浮躁,动辄为名所困、被利所惑,或受杂念所累、为外物所扰的人,是坐不了冷板凳的,更遑论把冷板凳坐热。
冷板凳要坐热,往往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有稳扎稳打、久久为功的恒心毅力。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曾表示,每一项国家科技奖背后,都是科学家们平均16年的“坐冷板凳”。坐定了冷板凳,便没有捷径可走,在日积月累中厚积薄发,才是把板凳坐热的不二法门。有的人当初愿坐冷板凳,也能坐冷板凳,可时间一长,经不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日渐失去昔日奋进、拼搏的斗志,沦为熬资历、混日子的“老板凳”,“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终归无所成就。
其实,坐热冷板凳的过程,也是一个潜心修为、提升自我能力的过程,坐冷板凳不等于苦熬苦等,苦中亦有乐。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最能练苦功,他8岁学戏,70多岁高龄时,仍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从不间断。但他的苦功,不仅在于千锤百炼,还在于他苦用心思:看到香炉里轻烟飘动,他就联想到舞蹈姿态的舒展自然,看到雄鸡格斗,他就联想到精神抖擞的舞蹈身段。高空苍鹰的昂然英姿,风吹树动的优美姿态,都是他揣摩身段动作的灵感来源。这种用心揣摩、长期苦练的精神,至今仍是后辈青年人学习的楷模。
(节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04月14日,有删改)
8.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东华大学的技术突破改变了人与环境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方式,对功能性纤维的开发以及智能纺织品的应用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B.现阶段的智能纺织品仍依赖于芯片和电池,体积、重量和刚性大,目前还难以同时满足人们对纺织品功能性和舒适性的需求。
C.至2022年,我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持续保持世界首位,在数学、量子通信、人工合成淀粉等基础前沿领域实现了关键性突破。
D.冷板凳要坐热,往往有一个漫长的过程。那些心态浮躁,动辄为名所困、被利所惑,或受杂念所累、为外物所扰的人,是坐不了冷板凳的。
9.结合材料三,解释加点词语“坐热冷板凳”在文中的含义。(4分)
10.下图是对材料三第一段行文思路的梳理,请在图中①②处填入相应内容。(4分)
① 列举樊锦诗潜心研究敦煌文物以及袁隆平一辈子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推广的事例证明观点。 ②
11.请结合以上材料,说说人才是怎样炼就的。(6分)
【答案】
8.A(材料一第一段提到的是“有望改变”,而不是“改变了”)
9.坐热冷板凳是人们在工作、科研中长期默默无闻却能潜心做事、厚积薄发的一种形象化表达。冷板凳原喻指不受人喜欢的工作,坐热冷板凳形象生动地表达了长期笃行不怠、久久为功的付出并最终取得成就的情形。(意思对即可)
10.①提出观点:有执着的信念、超脱的心态,方能将冷板凳坐得住、坐得稳。②得出结论:他们在冷板凳上长期默默无闻却能潜心做事的可贵品质,堪称年轻人的标杆。(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
11.①团队合作是人才成长的摇篮;②国家重视人才培养,完善顶层设计;③建好人才高地,吸引人才;④磨炼意志品质,发扬坐热冷板凳精神。(每点2分。任意答出三点,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选文【甲】【乙】,完成题目。(13分)
【甲】
①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倘若有人问我:“百行什么为先?万恶什么为首?”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我们对于这种人,是要彻底讨伐,万不能容赦的。……今日所讲,专为现在有职业及现在正在做职业上预备的人——学生——说法,告诉他们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何种态度。
②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唯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唯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全看我的才能如何,境地如何。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③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是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选自《敬业与乐业》。作者:梁启超》
【乙】
①敬业精神是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却不是竞争力的全部。在科技日新月异、一日千里的今天,我们不仅要敬业,还要能专业、肯精业,才能从尽职尽责跨越到尽善尽美,才能从优秀跨越到卓越。
②在我们身边,大体有四类人。有的人既敬业又精业,是企业的核心人才、核心竞争力。有的人敬业不专业,这样的人或许能吃苦耐劳,而且遇到紧急情况时招之能来,可是,来了却不一定能战。有的人仅仅算作有职业但不敬业,即使他的业务素质高、解决问题能力强,却常三心二意、毛手毛脚,容易“大意失荆州”,一失足造成千古恨。更有一些人既不敬业更不精业甚至不肯正视自己的职业,“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浑浑噩噩混日子,误己误人。
③敬业不易,精业更难。邓亚萍打球快速凶狠,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为了增强手腕的力量,身材娇小的她曾用铁拍子练球; ……成功没有捷径,辉煌的背后,是鲜为人知的努力坚持和辛苦付出。
④在职场上,既敬业又精业的人永远是供不应求的“抢手货”,既不敬业又不精业的人,常常成为被淘汰的“处理品”。同样,在国际舞台上,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既勤勤恳恳又有创新能力,就能引领科技、创造品牌,走在时代的前沿;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对工作敷衍了事、应付差事,就很难拿出有品质、有创意、有科技含量的产品,落伍是早晚的事。
(选自《敬业 职业 精业》,作者:唐宋)
12.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因为是演讲词而多使用口语,通俗易懂,听起来亲切,便于与听众交流。
B.【甲】引用庄子、孔子、曾文正的名言,【乙】第②段引用俗语都属于道理论证,都强调“有业”的重要性。
C.【甲】论述的“业”不仅指狭义的职业,还可以理解为生活中一切有价值的劳作。
D.【甲】第③段开头用设问句推进论述,从上文讨论“业”可敬,转换到此段对怎样做才是“敬业”的论证。
13.比较阅读【甲】第①段和【乙】第④段的画横线句,从论证方法的角度解说其论证效果。(6分)
14.下面两则材料,你觉得哪一则用在【乙】第③段横线处更合适?请简述理由。(4分)
材料一:梅兰芳在舞台上顾盼生辉、流光溢彩,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为了让眼神活起来,眼睛近视的他每天早晨放飞鸽子,极目苍穹,苦练眼功。
材料二:火箭“心脏”焊接师高凤林,坚信“民族认可的满足感用金钱买不到”,30年如一日焊接发动机喷管,指纹虽被磨平,但他用布满茧子的双手让技艺达到极致的巅峰。
【答案】
12.B
13.这两句话都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通过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敬业与精业在职场中的重要性。其中,【甲】第①段的画横线句是在强调有正当职业并不断努力的人将受到社会的欢迎和尊重,与没有职业的懒人形成对比;而【乙】第④段的画横线句则直接将既敬业又精业的人比作供不应求的“抢手货”,将既不敬业又不精业的人比作被淘汰的“处理品”,更加直观地揭示了职场上的竞争态势和人才评价标准。这种比喻论证的方法使得论证更加形象、直观、有力,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14.材料二用在【乙】第③段横线处更合适。因为材料二直接涉及职场,讲述了高凤林在火箭发动机焊接这一专业领域内的卓越成就和敬业精神,更加符合【乙】文关于职场敬业与精业的论述主题。同时,材料二中的表述也更加凸显了精业的难度和重要性,与【乙】第③段的主题相呼应。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9分)
庞公池
张岱
庞公池岁不得船,况夜船,况看月而船。自余读书山艇子,辄留小舟于池中,月夜,夜夜出,缘城至北海阪,往返可五里,盘旋其中。山后人家,闭门高卧,不见灯火,悄悄冥冥,意颇凄恻。余设凉簟①,卧舟中看月,小徯②船头唱曲,醉梦相杂,声声渐远,月亦渐淡,嗒然睡去。歌终忽寐含糊赞之寻复鼾齁。小徯亦呵欠歪斜,互相枕藉。舟子回船到岸,篙啄丁丁③,促起就寝。此时胸中浩浩落落④,并无芥蒂,一枕黑甜⑤,高春⑥始起,不晓世间何物谓之忧愁。
(选自《陶庵梦忆·卷七》,有删改)
【注】①凉簟:凉席。②小徯:小仆。③丁丁:船篙敲打的声音。④浩浩落落:浩然磊落。⑤一枕黑甜:形容酣畅地睡了一大觉。⑥高春:日影西斜近黄昏时。
15.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歌 终 忽 寐 含 糊 赞 之 寻 复 鼾 齁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辄留小舟于池中 辄:__________
(2)往返可五里 可:___________
17.翻译。(2分)
庞公池岁不得船,况夜船,况看月而船。
18.本文多用叠词和四字句,意蕴丰富。请参考示例,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做批注。(3分)
【示例】舟子回船到岸,篙啄丁丁,促起就寝。
批注:“丁丁”指像鸟啄食般的敲击竹篙的声音,清亮短促,写舟子催促他们回去就寝的急切,极富画面感。
【答案】
15.歌终忽寐/含糊赞之/寻复鼾齁
16.就 大约
17.庞公池全年都禁止行船,更不用说在夜晚行船,也不用说在晚上行船赏月。
18.“悄悄冥冥”这一四字叠词体现了山后人家入睡后环境静谧、幽暗的特点,给人以凄清之感。四字短语(叠音词)读来富有音律美、节奏美。
译文:
庞公池全年都禁止行船,更不用说在夜晚行船,也不用说在晚上行船赏月。自从我在山艇子读书,就在庞公池里留下一只小船。每到月夜,夜夜出游,沿着城池行到北海坂,往返将近五里路,盘旋游荡在中。山后的人家,都紧闭着门,高枕无忧地睡大觉,看不见灯火,静悄悄,心里颇有点凄例。
我在小船中铺设了凉席,躺在船中看月亮,小奴在船头唱着曲子,不知身在醉里梦里?声声渐远,月也渐淡,嗒嗒然睡去。歌声终结以后,我忽然睡醒了,含含糊地赞扬他的歌唱,不久又响起了新声。小奴婷也可欠连天,至歪斜地睡觉了,互相枕着。划船的人回船到岸,竿啄着丁丁的声音,催促我们起身就寝。这时候,我胸中浩浩落落,心中并没有半点尘世中的苦闷怒恨,睡梦中进入了美妙的境界。
三、写作(50分)
19.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我们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努力。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毕淑敏《精神的三间小屋》)
请根据上述材料,选择一个方面,联系你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
(1)自拟题目,自选文体;
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
(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