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学案 (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学案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8 14:44: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学案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
(1)背景:①戈尔巴乔夫改革:内容:1985年首先集中精力进行经济改革,但无法打开局面。1988年转而进行政治改革:戈尔巴乔夫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所谓“民主化”和“公开性”,使苏联改革走进误区。②受苏联改革和国内经济困难的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东欧各国执政党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随之发生根本性变化。
(2)表现:①波兰剧变:
1989年,波兰成为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②德国统一:1989年,民主德国大量公民外逃,政局出现大动荡;政府宣布开放东西柏林边界,拆除柏林墙。1990年10月,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实现了两德的统一。
2.苏联解体
(1)过程:①1990年,苏共中央全会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②1991年底,俄罗斯等11个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2)影响:苏联解体,两极格局随之瓦解。
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原因及影响
(1)标志:1989年开始的东欧剧变,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2)原因:两极格局的解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①美?苏军备竞赛,削弱了美国,拖垮了苏联,这是两极格局崩溃的直接原因。②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经济多极化,这是两极格局崩溃的根本原因。③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以中国为代表的第三世界的崛起,也严重冲击了两极格局,是促进两极格局解体的重要因素。
(3)影响:①积极方面:随着华约组织宣布解散,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紧张对峙的局面消失,美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转向对话和缓和,这使得维护世界和平的可能性明显增长。②消极方面:由于两极格局是建立在东西方军事力量均衡之上的,东西方力量的失衡,势必会导致国际关系中出现一系列新的矛盾和冲突。在两极格局下被压抑的地区性军事强国侵略扩张的欲望和民族、宗教矛盾以及领土纠纷等深层问题也此起彼伏,使世界动荡不安。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是“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国际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争取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要问题,维护世界和平、发展本国经济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题1 下列关于“两极格局”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其雏形在二战结束初期开始出现
B.两大集团的斗争方式主要是“冷战”
C.客观上维持了世界的相对稳定
D.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其结束的标志
答案 D
解析 世界格局多极化只是一种趋势,还未形成,所以D项说法不正确,而“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是苏东剧变。
和平与动荡并存
1.原因
(1)“冷战”结束后,东西方力量对比失衡,导致国际关系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矛盾和新冲突。
(2)美国试图独霸世界,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使区域性、小规模的冲突增加。
2.特点
世界形势出现了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3.表现
(1)科索沃战争: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趁南联盟内部发生科索沃危机的情况下,向南联盟发动战争。这是北约在没有经过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对南斯拉夫动武,也是北约成立50年来首次进攻一个主权国家。
(2)恐怖主义泛滥: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机撞向世贸中心双塔大楼和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楼,导致世贸双塔大楼倒塌。世界各国加强了反恐斗争。
北约插手科索沃事务的原因及启示
(1)原因:两极格局的瓦解造成该地区的权力“真空”;该地区宗教矛盾、领土争端等为北约插手提供了条件;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忙于自身发展问题,没有能力阻止西方大国在该地区的扩张。
(2)说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仍然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这是造成地区动荡的主要因素。
题2 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主要说明了(  )
    
 
“波黑战争” 波黑战争真实场景
A.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
B.民族和地区冲突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C.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D.各国要求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答案 B
解析 图片所示的“波黑战争”“车臣危机”等历史事件都是民族矛盾与地区冲突的反映。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表现
(1)“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其他国家则主张推进多极化进程。
(2)欧共体:“冷战”的结束,为欧洲的统一提供了历史性机遇。1992年欧共体各国签署《欧洲联盟条约》,目的是使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成立欧洲政治及经济货币联盟。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随着欧盟实力的不断增强,欧盟的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
(3)日本:日本将两极格局的瓦解视为跻身政治大国的大好时机,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4)俄罗斯:取代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拥有可以与美国抗衡的军事力量。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好转,国际地位大有改善。
(5)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2.特点
(1)“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2)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仍然只是一个发展趋势,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
(1)欧洲走上联合的道路,由建立欧共体到组织欧盟,其政治、经济、军事力量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2)日本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迅速成长为世界经济大国,并积极谋求国际政治大国地位,不断加强对世界事务的干预能力

(3)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拥有可以与美国相匹敌的军事力量,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不断好转,国际地位也有很大改善。
(4)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提高。
(5)不结盟运动使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起来,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
(6)美国因与苏联的军备竞赛和对外侵略战争的拖累,实力相对衰落。
总之,世界两极格局因为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而结束,美国的衰落、日本和西欧的崛起、中国的发展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使世界格局正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题3 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处于“一超多强”向多极化发展的过渡阶段,对其正确的表述是(  )
①“一超”指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②“多强”是指世界还有其他几个力量中心
③多极化格局形成是一个缓慢的演变过程
④“一超多强”的局面标志着美国单独主宰世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答案 B
解析 当前,美国尽管实力强大,但形成美国独霸世界的局面是不可能的,其他国际力量正在对美国形成制约,如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在当前多极化趋势下,各国相互制约,一两个大国不能随心所欲地控制世界。
【史料文本】 阅读教材P126“拆除柏林墙”插图和“欢庆德国统一”插图及P127[历史纵横]。
【信息解读】 两幅插图反映了德国结束了分裂,实现了统一;历史纵横中的“八一九”事件,加剧了苏联局势的动荡,导致了苏联的解体。三则材料隐含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解体。
                   
【史料应用】 1.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这表明(  )
①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遭到失败 ②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③东欧各国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 ④社会主义国家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东欧剧变并不能说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遭到失败,因为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仍屹立在世界上。所以①错误,排除①,答案为D。
【史料文本】 阅读教材P127
“反对科索沃战争游行”插图和“美国‘9·11’事件”插图。
【信息解读】 两则材料分别反映了美国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入侵南联盟和恐怖主义猖獗。隐含了“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出现了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史料应用】 2.“冷战”结束后,屡屡出现局部战争和类似“9·11”事件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要点 (1)两极格局瓦解,打破了原有的国际平衡;
(2)一些国家和地区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矛盾的暴露;(3)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企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世界或地区秩序。
【史料文本】 阅读教材P128“欧盟成员国示意图”(截至2005年)。
【信息解读】 欧盟成员国由欧共体时期的6国,到2005年发展到25国,说明了欧盟成员国增加。示意图还隐含了欧洲的联合由经济领域发展到政治、经济、货币联盟。
【史料应用】 3.
右图是当今欧洲许多国家使用的新货币。它的发行与流通,标志着欧洲在经济一体化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据
此回答以下问题:
(1)欧元的发行者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即________,其前身是1967年成立的________。
(2)这个组织的总部设在哪里?它的形成与发展对欧洲和世界有什么重大意义?
答案 (1)欧洲联盟(或欧盟);欧洲共同体(或欧共体)。
(2)比利时的布鲁塞尔。促进欧洲经济发展,加强欧洲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加强等。
思考:欧盟为什么能够成为世界政治格局中的一支重要的力量?(P128)
知识点拨 从材料中看到欧盟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根本原因是欧盟的经济实力强大。
答案要点 战后的欧洲不断加强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特别是随着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统一的欧洲在国际政治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摆脱了依附美国的关系,成为世界政治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变式1 由欧洲煤钢共同体,到欧洲经济共同体,再到欧洲联盟,反映了欧洲各国的合作( )
①由单一的经济部门扩大到各经济领域 ②由经济一体化到政治一体化 ③由区域集团化到经济一体化 ④由追随美国到要求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A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对欧共体发展特点的理解能力。欧洲煤钢联营是某一经济部门的联合;欧共体主要是经济体;而欧洲联盟则是经济政治的联盟。据此可以作出判断。
一、本课测评
“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有哪些新变化?(P129)
知识点拨 本题可以从“冷战”结束前后世界政治状况的变化分析。
答案要点 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总的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明显呈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但这些动荡和冲突尚属局部性质,不会导致国际局势的全面紧张。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挫折,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深刻的教训。第三世界的战略地位有所下降。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已是不争的事实,当今世界经济也出现全球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变式2 美国前国务卿贝克曾说:“苏联的崩溃产生了一个世纪才有一次的好机会,在全世界推行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念。”这反映了(  )
A.苏联的解体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B.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在某种程度上反而比“冷战”前更巩固
C.美国力图领导未来的国际秩序,建立美国统治下的世界格局
D.当今世界不得不赞成美国领导下的单极格局
答案 C
解析 解题要紧紧抓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在全世界推行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念”,这表明美国力图领导未来的国际秩序,建立美国领导下的世界格局。
二、学习延伸
你支持哪种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P129)
知识点拨 本题无固定答案,肯定哪一种观点,要有充分的理由,而且要符合现实,做到史论结合。
答案要点 “冷战”后国际政治、经济力量的发展状况;美国战后霸权的兴衰过程;国际关系变化的规律及制约因素等等。(不要求某一标准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变式3 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在进入21世纪之后日趋明显,这主要是因为(  )
A.主要霸权国家的衰落
B.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
C.联合国地位和作用的加强
D.地区一体化组织建立和加强
答案 B
解析 做好本题首先需要“正名”,时下所谓的“世界多极化”是就国际格局而言;而国际政治力量的多极化,根源于国家力量的多极化。另外需要指出,地区一体化组织反映的是一种经济联系,而不是一种国际力量。
       
 
           
基础巩固
阅读下列图片:柏林墙的诉说
        
图一    
    图二
1.据图一回答,当年民主德国政府修筑柏林墙主要是为了(  )
A.对西柏林进行经济封锁
B.防止东德人民自由流入西柏林
C.修建军事防护工程
D.显示无产阶级专政的威严
答案 B
解析 易误选A项,注意柏林墙修建主要是为了防止民主德国人自由流入联邦德国和西方势力的渗透。
2.图二柏林墙拆除昭示的历史内容是(  )
①“冷战”已经彻底结束 ②德国的统一 ③东欧剧变 ④两极格局彻底解体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
答案 D
解析 柏林墙是1989年11月后拆除的,当时苏联还没有最终解体。
3.下列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正确认识包括(  )
①社会主义国家同样要解决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②真正科学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唯一的 ③苏东剧变只能表明苏联模式的受挫,而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 ④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保障 ⑤东欧剧变表明:一个国家要想发展,首先务必获得真正的独立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⑤
答案 D
解析 ②说法与史实不符,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建设道路不是唯一的,所以应排除含有②的选项。
4.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进行轰炸;2001年,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这些事件充分表明(  )
A.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B.美国是由恐怖主义领导的国家
C.美国坚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美国积极推动政治经济全球化
答案 C
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出美国干涉别国内政,说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5.下面的漫画反映的是“冷战”后美国的对外政策,下列各项事例与这一政策无直接关系的是(  )
       
(漫画)美国总统的美梦
A.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南联盟
B.美英军队未经联合国授权攻打伊拉克
C.中美之间纺织品贸易争端不断
D.美国加紧建立国家导弹防御系统
答案 C
解析 观察漫画时要注意美国星条旗覆盖整个地球仪,反映了美国推行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的政策,对外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A、B两项是该政策的表现;D项是该政策的后盾;C项是中美之间在经济领域的正常争端,与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对外政策无直接联系。
6.日本因未获广泛支持被迫放弃提交安理会扩容案,这不能反映(  )
A.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B.不反省侵略历史难以“入常”
C.日本积极参与联合国改革事务
D.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遭遇挫折
答案 D
解析 解题要根据材料并结合“冷战”结束后日本的对外政策。日本“争常”失败,但仍是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一极,这不能说明多极化趋势发展受挫。
7.下列有关当今世界形势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两极格局结束,多极格局形成
B.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C.地区冲突和民族矛盾明显加剧
D.美国推行霸权主义,企图独霸世界
答案 A
解析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所谓趋势是指朝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并未形成多极格局,因为在当今国际形势下,新旧格局的交替是一个缓慢的演变过程,新的格局不可能很快建立。
8.以下两图是欧洲某一城市的街景。图一摄于1961年8月,图二摄于1989年11月之后,它们分别反映的是(  )
      
图一         图二
A.冷战开始和两极格局消亡
B.大国对峙加强和国家统一
C.军事冲突加剧和政权更迭
D.民族矛盾激化和暂时缓解
答案 B
解析 此题为图片型选择题。两幅图片分别反映的是柏林墙的修筑与拆除,柏林墙的修筑是美苏两大国冷战对峙加强的结果,而其拆除预示着德国的统一。冷战开始于1947年,两极格局消亡以苏联解体为标志,C、D两项均不符合史实,答案为B。
9.以下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日本大阪世界博览会 不结盟运动徽章  俄罗斯国旗
A.世界日益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B.世界经济呈现多极化趋势
C.经济全球化
D.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答案 D
解析 图片信息反映的分别是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兴起、苏联解体的史实,这些史实说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10.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21世纪以来国际关系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或词组”。依据有关知识,请从以下选项中选出最准确的一组(  )
A.欧洲共同体 两极格局瓦解 一超多强 不结盟运动
B.欧洲共同体 一超多强 北约东扩 亚太经合组织
C.欧洲联盟 一超多强 北约东扩 亚太经合组织
D.欧洲联盟 两极格局瓦解 华约解散 亚太经合组织
答案 C
解析 1992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改名为欧洲联盟;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因此A、B、D三项错误。故选C项。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局势……几乎所有国家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选一种……极权政权之种子……在贫穷与争斗之劣土中蔓延及生长。……重大责任落到了我们身上。
——杜鲁门1947年3月12日《在美国国会特别
             
联席会议上的演说》
材料二 政治漫画,图中两枚导弹分别指代美国和苏联,导弹下法国人和德国人正在讨论。
材料三 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
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两种生活方式”指的是什么?“重大责任落到了我们身上”表明美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当时国际形势的特点。两国讨论的结果推动了什么组织的建立?
(3)“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新的世界格局的确立,将主要取决于何种因素?目前世界格局呈现什么样的特征?
答案 (1)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目标:遏制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2)美苏两极格局对峙。欧洲共同体。
(3)苏联解体。取决于综合国力。目前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12.观察下图一组漫画和照片:
    
图一           图二
图三
请回答:
(1)图一和图二两幅漫画所表示的两个国际格局分别指的是什么?
(2)当今世界格局正如漫画所反映的那样,请你结合“冷战”结束后的相关史实为漫画作注解,并指出上述漫画的不当之处。
(3)请解读图三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4)为什么在“冷战”结束后会屡屡发生图三中的现象?
答案 (1)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和正在出现的多极化国际格局。
(2)当今世界,美国依旧是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苏联虽然解体,但俄罗斯不可忽视;日本和欧盟的经济实力足以与美国竞争;中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漫画以核武器表现多极化是不恰当的。
(3)“冷战”结束后,恐怖主义活动频繁,世界呈现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4)两极格局的瓦解打破了原有的国际平衡,被掩盖的民族或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矛盾暴露出来,加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企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世界或地区秩序,导致上述现象频繁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