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教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教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8 17:03: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教案
1、“文化大革命”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全面发展。
2、“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原则遭到严重践踏的原因
★:本课知识梳理
国家主席刘少奇临终时的惨状:
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刘少奇,长期卧床,没人为他清洗,身上又脏又臭。临走时,看护人员索性把他的衣服剥去,包裹在一床粉红色缎面被里,外面蒙了床白色床单。

刘少奇赤裸的身体难以抵御飞行途中的严寒,到开封后感染了急性肺炎。没有人关心他的病,到开封后,被当作一截木头似的抬进了监狱。

11月13日清晨,当刘少奇的卫士长再次来到他的身边时,在监狱的地下室,刘少奇已经停止了呼吸。刘少奇的遗体上,盖了床白床单,蓬乱的白发有一尺多长,嘴和鼻子都变形了,下颌一片淤血。卫士长小心地为刘少奇剪去过长的白发,刮去长而稀疏的胡须,穿上一套普通的衣服和鞋子。

刘少奇的火化单上填写着:姓名:刘卫皇;职业:无业;死因:病死;签的是他儿子刘源的名字。
——引自书刊报网站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当时中国民的合法权利和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
一、“文革”发动的原因及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一)、“文革”原因:
1、根本原因:党内指导思想上“左”倾错误发展越来越严重。
2、毛泽东错误地认为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已经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他想通过发动“文革”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3、林彪、江青、康生一伙野心家别有用心地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4、民主法制不健全,个人崇拜严重。
(二)、破坏表现:
1、大批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人、各界知名人士和学者,惨遭批斗、抄家和残酷的人参迫害。其中新中国历史上的最大冤案是对国家主席刘少奇的迫害。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各项法律名存实亡
3、“造反派”之间展开夺权斗争,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领导机关被夺权陷于瘫痪,社会秩序严重破坏。各地建立革命委员会,代替了原有的党政机关,成为集所有大权于一身的权力机构。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无法实行。
(三)、文革的教训
“1980年8月下旬,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询问邓小平:中国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
邓小平回答:只有认真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从上面这段材料,我们可以看出,避免文化大革命这样的悲剧重演必须从制度上解决问题。具体应该怎么办呢?
1、必须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2、必须坚持依法治国,这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3、必须坚持集体领导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一)、法制制度的逐步健全
1、原因:
(1)、党和人民吸取“文革”教训,认识到必须建设高度民主的政治制度,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制度,深入持久地进行民主法制教育。
(2)、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2.措施:
(1)、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环节是平反冤假错案;
(2)、1979年开始,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工作。1982年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义务教育法》。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被人大制定并通过;1989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3)、1997年,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1999年3月,“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中国进入建设法治化社会的新时期。
(4)、1999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行政复议法》,连同以前通过的《行政诉讼法》,用法律来规范政府行为,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保证。
3.作用: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基础。
(二)、新时期民主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1.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1982年新通过的宪法进一步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完善了人大和国家。
2.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82年中共十二大确立了中共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呼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使政协进一步完善。
3、健全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8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体现了国家实行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4、发展:发展:建立完善基层民主体制。
(1)、法律保证: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2)、目的: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推进了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
(3)、内容:在农村形成了以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核心内容的村民自治正不断扩展。
(4)、作用:是中国政府贯彻“依法治国”精神、保障群众的民主权所进行的卓有成效的努力,乡村基层选举激发了广大农民的政治热情,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材料:邓小平说:“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要加强,过去我们都不足。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谈谈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
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密不可分;
2、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
3、民主必须法制化,法制必须保障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民主化和法制化的统一。
★【即时巩固训练】
1、电视剧《我们像葵花》中有这样一组镜头:男主人公冯建军的养父冯清明在下雨收衣服时,不小心用晾衣竿碰破了家中的毛主席画像,随后被无端关押十多年。对此剧情理解正确的是(
A

①剧情反映的当时社会现象毫无历史根据
②根据剧情判断,这一组镜头反映的是“文革”时期的历史现象
③剧情反映当时我国法制建设遭到了严重破坏
④剧情表明当时中国确实存在大量的反革命分子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刘少奇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是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
我是一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刘少奇这些掷地有声的话反映出的问题是(
B

A.文革的全面发动
B.文革期间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无情践踏
C.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
D.中共党内出现了修正主义
3、1992年上映的《秋菊打官司》主要情节是:20世纪80年代,已有身孕的秋菊在其丈夫被村长踢伤丧失了劳动能力后,她历经艰辛,最终把村长告上了法庭,村长终被拘留。以下对该影片的评论正确的是(
C

①它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②它反映了当时实行的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③它反映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了
④它反映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4、云南省富保村的村长说:“现在做村官太累了,担子重,压力大。过去村委会主任是上面指派,只要把乡、镇的任务完成就行了。现在不同了,这个职务是老百姓给的,除了让上面满意,你更得对老百姓负责。”以上村官任务的变化与哪一制度的实行有关

C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C.
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2009年10月12日,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一审公开宣判,阿不都克里木、阿不都瓦伊提等6名被告人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一事件表明(
D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完善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经深入人心
C.我国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了基层民主
D.新时期的民主政治逐步法制化
6、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China
Watch》一书中写道:“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费正清笔下的历史事件是(
A

A.严重践踏了中国的民主、法制  B.
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C.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   
D.体现了启蒙思想的自由、平等
7、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中说:“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文中所说的“教训”主要是(
A

A.要注重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B.要严格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C.要依据生产力水平调整生产关系
D.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8、有外国记者报道:“(中国)……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场面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这个
“场面”的出现是因为实施了

C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9、“文化大革命”对我国民主与法制的践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下列做法中,危害最大的是(
A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了严重破坏
B.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没有得到实施
C.无政府主义思潮泛滥引发社会动乱
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被迫终止
二、材料解析题
10、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历史过程中,最初主要借鉴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取得了伟大成就,但也遭受了严重挫折。1979年以后,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原则,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表明,社会主义事业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辉煌的未来。
请回答: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逐步建立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请说出建国后我国在政治民主化道路的进程中形成的三大制度。
自己的答案:
参考答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民主法制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依法治国、建立民主法制化社会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自己的答案:
参考答案:
1、平反文革前后的冤假错案,
2、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3、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
4、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5、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并写入宪法
(3)、基层民主选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基础的一环,为此我国进行了哪些探索和实践?有何历史意义?
自己的答案:
参考答案:
1、制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村委会干部由上级政府任命改为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
3、在农村形成了以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核心内容的村民自治正不断扩展。
意义:是中国政府贯彻“依法治国”精神、保障群众的民主权所进行的卓有成效的努力,乡村基层选举激发了广大农民的政治热情,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