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A9协作体2025-2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A9协作体2025-2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02 10:59: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写出《瀛寰志略》的作者,并概述该书“构建了近代意义上‘世
界’的新的认知体系”的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写出中国落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文明交流的实例。根据材料
一二三,概括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启示。(4分)
20.城市是文明的载体,是文明的产物。(10分)
材料一:建国初期,我国城镇化水平很低,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0.6%.由于传统的计
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制度的藩篱,城乡之间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工农业产品不能平等交易,
城乡之间处于严格的分割状态。随着国家对工业投入的增加,城镇人口比重缓慢上升,1978年达到
17.9%.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工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使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时期,2008
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到45.7%。到2011年末,我国大陆城镇人口69079万人,占总人口
比重达到51.27%,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注:该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公告)
-一摘编自《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回顾系列报告之一》
材料二:“世界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730-1851年为第一阶段,即世界
城市化的兴起阶段,.…第二阶段是1851-1950年,欧洲和北美等发达国家基本实现城市化,这些
国家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1.8%.西方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也不可避免地衍生出了“城市病”。环境
污染、人口拥挤、城市犯罪及各种社会问题接踵而至.…第三阶段是1950-1990年,世界广大国家
向城市化迈进。近代中国的城市化正是在“刚刚开始工业化”的基础上展开的,也是在西方资本主
义入侵的社会环境下展开的。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对中国近代城市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而使其
具有浓厚的殖民地色彩。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是,中国近代的城市化始终与帝国主义侵入后被迫开
埠通商联系在一起。
一一摘编自行龙《近代中国城市化特征》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城镇化的特点。结合所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首先在
农村取得突破,哪一年,中央决定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1950-1990年世界广大国家迈向城市化”的背景,结合上
述材料,谈谈你对城市化进程的认识。(注意:分层回答,最少三层)(6分)
21.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载体与使命。(12分)
材料一:学校一一文化传承的摇篮。唐代科举制度完善后,中央官学与地方州县学形成体系,
士人“以诗取仕”推动唐诗繁荣;13世纪巴黎大学成立初期,教师执教资格由教会主事垄断,后教
皇规定需经教师行会多数决议授予资格,学术自主权逐步提升。
一一摘编自《绚烂的世界帝国一隋唐时代》《欧洲中世界史》
材料二:宋代雕版印刷革新使书籍“作蝴蝶装,直立架中”,家藏万卷者众;19世纪晚期西方
石印技术传入,印刷效率提升百倍,但部分书坊为牟利粗制滥造,“字迹类多模糊”。法国国家图
书馆(前身为皇家图书馆)规定“馆藏文献仅供学者研究”,公众借阅受限;2024年中国国家图书
馆推出“古籍活化计划”,将孤本善本数字化并向全球开放。
一一摘编自《科学史十五讲》等
浙江省A9协作体暑假返校联考高三历史试题卷第5页共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