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A10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摸底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A10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摸底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3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30 16:03: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安徽省A10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摸底考试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可用作红色颜料
B.碳酸钠溶液可以去除油污
C.液氨可以用作制冷剂
D.亚硝酸钠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2.以下使用的科学实验方法达不到目的的是( )
A.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乙酸乙酯的合成
B.用红外光谱测定某单糖中是否含有醛基
C.用X射线衍射法检测食品中重金属含量
D.用核磁共振氢谱确定某种油脂的氢原子种类
3.用下列化学知识对相应体育场景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选项 体育场景 化学知识
A 举重运动员赛前涂抹防滑粉 防滑粉(碳酸镁)可吸收汗水,增大接触面摩擦力
B 运动员受伤喷上氯乙烷气雾剂 氯乙烷常温下为液态,汽化时大量吸热,可麻醉止痛
C 运动后可以饮用适量淡盐水 汗液带走了氯化钠,淡盐水可维持体液电解质平衡
D 运动员长跑后肌肉酸痛 肌肉细胞无氧呼吸可产生乳酸,乳酸积累导致酸痛
A.A B.B C.C D.D
4.维生素,又称叶绿醌,它在人体中参与凝血过程,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不存在顺反异构
B.每个分子中含2个手性碳原子
C.1mol维生素催化加氢最多可消耗
D.属于水溶性维生素
5.极为活泼,其分子中F、O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在低温下会发生反应①,生成的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的空间构型类似于
B.反应①的氧化产物为
C.反应①和②均有非极性键的形成
D.生成等量,转移电子数:反应②是反应①的2倍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以下小题。
乙醇是一种常见的有机物,俗称酒精,与水任意比互溶,在生活和工业中用途广泛。金属钠和无水乙醇可缓慢放出气体,同时生成。遇水转化为NaOH。碱性条件下乙醇可与发生碘仿反应生成亮黄色的沉淀和HCOONa。时乙醇可与氧化锌反应得到乙醛。
6.下列有关反应的方程式错误的是( )
A.乙醇和金属钠的反应:
B.乙醇钠和水的反应:
C.乙醇的碘仿反应:
D.乙醇与氧化锌的反应:
7.下列有关物质结构或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与结合的能力:
B.常温常压下沸点:
C.氢氧键的极性:
D.微粒所含电子数:
8.下列实验进行过程中,某一时刻溶液或者气体体系中可能大量存在的粒子组是( )
选项 实验 粒子组
A 向溶液中滴加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前
B 向20mL溶液中通入112mL(标准状态下),充分反应后
C 用电石(含CaS、等杂质)制备的乙炔气体,通过足量溶液后的气体中
D 向NaCl溶液中加溶液,再加氨水直至白色沉淀消失
A.A B.B C.C D.D
9.某化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Y位于同一主族,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4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化合物具有强氧化性
B.该化合物中Y的杂化方式为
C.W和Z形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
D.电负性和第一电离能:Z>X>Y
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A 向10m0.1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10mL0.1mol/L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20mL0.1mol/L的溶液,沉淀变蓝色 验证相同温度下,的小于
B 将乙醇、浓硫酸共热制乙烯过程产生的气体直接通过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验证乙烯中存在杂质
C 2mL0.2mol/L的溶液和2mL0.15mol/L的NaI溶液混合搅拌,然后滴加几滴0.01mol/L的KSCN溶液,变红 验证和反应的可逆性
D 向酸性溶液中加入,溶液褪色 验证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
A.A B.B C.C D.D
11.一定温度下小分子烯烃之间存在如下反应:
反应I:
反应II:
在压强为pkPa的恒压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反应达到平衡时,三种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x随温度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是用分压代替浓度计算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曲线a表示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情况
B.700K时反应的
C.700K之前升高温度对反应I的影响程度大于反应II
D.加入催化剂可使曲线b和c的交点位置向上平移
12.掺杂氧化铈()是有机污染物降解的催化剂,常用等物质掺杂,在其立方晶胞中占据原来的位置,可以得到更稳定的结构。已知:的空缺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基态O原子的价层电子所占的原子轨道有6种伸展方向
B.晶胞中,的配位数为8
C.若A原子的坐标为(0,0,0),则B原子的坐标为
D.若掺杂后得到的晶体,则晶体中的空缺率为5%
13.Sb-AgCl二次电池具有安全性高、放电电压平稳等优势,其充电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充电时,X极连接电源负极
B.充电时,向Y电极移动
C.放电时,电路中每转移1.2mol的,X电极增重63.9g
D.放电时,总反应方程式为
14.属于二元弱酸,时,pH=1的NaHA溶液,加水稀释过程含A微粒的物质的分数与关系如图所示。已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表示随的变化曲线
B.a点时,
C.起点时NaHA的浓度为
D.b点溶液中,
二、非选择题
15.某含钴废料含有,还含有等杂质,一种提取该废液中钴的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
(1)实验条件下,和开始沉淀的pH分别为6.6和7.8,其氢氧化物的分别为、;
(2)黄钠铁矾是粗颗粒沉淀,是絮状或者胶状沉淀。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Co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还原酸浸”被还原金属离子有、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黄钠铁矾的化学式为,请写出和反应得到黄钠铁矾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处为何不转化为沉淀,请简述一条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沉氢氧化钴”过程若pH=8,剩余溶液中约为___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高锰酸钾除锰”得到沉淀,该过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沉草酸钴”后加入可将草酸钴转化为更易与硫酸反应的碳酸钻,沉淀转化反应为,该过程Co元素的浸出率随变化曲线如下,时,钴浸出率高于二者之比1:1的数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实现高效的提取也可使用如图乙所示的杯芳烃衍生物,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对二氯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作防蛀剂、防臭剂,还可用于合成农药、医药等。一种光氯合成对二氯苯的步骤如下:
I.将47.3g(约0.3mol)对硝基氯苯加至100mL反应器中,加热到。
II.在强度为150W,波长365nm的紫外光照射下,通入氯气,流量为4L/h,反应4h。
III.反应后的尾气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IV.反应器中的氯化液经精馏、结晶后,得到产品xg。
回答下列问题:
(1)A仪器的加热方式为____________(填“油浴”或“水浴”),B处仪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反应器中对硝基氯苯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对二氯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光照强度过大,通入氯气时流量过大,可能产生的副产物有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种,写结构简式)。
(4)尾气处理装置最好选用如下装置________(填“A”或“B”),工业生产中吸收尾气用20%氨水而不用NaOH溶液,优点是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
(5)反应结束后的氯化液,先用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6)反应中对硝基氯苯的转化率为60.0%,对二氯苯的选择性为99.0%,精制过程若无其他损失则所得产品质量x约为_________g。(保留3位有效数字)
17.二甲醚(DME)作为一种新兴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在制药、燃料、农药等化学工业中有许多独特的用途,还是未来制取低碳烯烃的主要原料之一。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反应I:
反应II:
反应III:
则____________。
(2)在2L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发生上述I、II、III三个反应,测得平衡时含碳物质的量分数、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
①600K后,CO(g)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②660K达平衡时,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反应I的K=_____________。
(3)CO与二甲醚可发生反应:。反应中二甲醚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见下图:
___________0(填“>”、“<”或“=”)0,a、b、c由大到小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
(4)铝催化剂催化二甲醚羰基化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TS表示过渡态),该化历程中的决速步中产生的过渡态为_____________(填“TS1”、“TS2”、“TS3”、“TS4”)。
(5)科研人员通过电解酸化的制备甲醚(),装置如图所示。该电解过程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
18.三氯苯达唑是一种高效兽用驱虫药,一种合成三氯苯达唑的路线如图所示。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C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
(2)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B→F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
(3)F→G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D具有相同官能团的芳香族化合物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不包括D);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2:1:1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
(5)根据上述流程和已知信息,设计以和乙醇为起始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流程中的试剂和无机试剂任用)。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能作为防腐剂和护色剂,不能用作食品干燥剂,D错误。
2.答案:C
解析:使用同位素示踪法,证实乙酸乙醇的酯化反应是乙酸中的羟基与乙醇中的羟基氢原子结合生成水,A正确;
可通过红外光谱检测是否存在醛基(-CHO)的特征吸收峰,判断单糖中是否含有醛基,B正确;
X射线主要用于晶体结构分析,无法准确测定重金属含量,C错误;
核磁共振氢谱通过记录油脂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产生的特征峰信号,从而确定其氢原子的种类,D正确。
3.答案:B
解析:举重运动员赛前涂抹的防滑粉主要成分为碳酸镁,其作用原理是:碳酸镁能吸收手掌分泌的汗水,避免汗水导致的接触面打滑,通过增加手掌与器械间的摩擦系数,增大接触面摩擦力,A正确;
氯乙烷沸点是,常温下为气态,B错误;
淡盐水补充NaCl,可以维持人体内电解质平衡,便于运动员较快恢复体力,C正确;
运动员长跑时,肌肉细胞因供氧不足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乳酸在肌肉中积累,从而导致长跑后的肌肉酸痛,D正确。
4.答案:B
解析:由结构可知,存在顺反异构,A错误;
“门”括起来的连接甲基的3个C原子,其中链端为2个甲基故其中手性碳原子为2个,B正确;
左侧环状结构可消耗,中间碳碳双键可消耗,合计7mol,C错误;
维生素所含基团均为憎水基,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它不溶于水而溶于脂肪及有机溶剂,D错误。
5.答案:D
解析:和均是二面角形构型,A正确;
反应①中中O元素由+1价升高为中的+2价,故为氧化产物,B正确;
反应①和②均有生成,故均有非极性键形成,C正确;
每产生转移电子数都为,D错误。
6.答案:C
解析:Na和乙醇反应,乙醇中键断裂,产生氢气,A正确;
和发生反应得到NaOH和乙醇,B正确;
碱性条件下,不应出现,应用保证电荷守恒,C错误;
时乙醇被氧化锌氧化得到,被还原为Zn,D正确。
7.答案:B
解析:根据反应:可知:结合了水中,剩余了,说明结合能力,A错误;
由于水分间形成的氢键比乙醇分子间形成的氢键多,所以常温常压下沸点:,B正确;
乙基推电子使乙醇键极性弱于水,故分子极性:,C错误;
和均为微粒,D错误。
8.答案:B
解析:向溶液中滴加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前,溶液显碱性不可能大量存在,A错误;
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5,先发生的是,后发生的是,全部反应完,反应一半,B正确;
溶液可以除去乙炔中的和,C错误;
向NaCl溶液中滴加溶液,再滴加氨水直至白色沉淀消失时,已几乎完全转化为,D错误。
9.答案:D
解析:根据X形成了2条键和Y形成了6条键,可推测X、Y均为第VIA族元素,又根据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44,推测4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对较小。先假设X为O,Y为S,W仅成一条键且原子序数小于O,故推测W为H,Z的原子序数大于S,且显+1价,推测Z为K。则1+8+16+19=44.由此验证上述假设正确;
该物质中存在过氧键(-O-O-),具有强氧化性,A正确;
图中S形成4个键,无孤电子对,采取杂化,B正确;
KH由和构成,属于离子化合物,C正确;
K属于活泼金属,其电负性和第一电离能肯定小于典型非金属元素O和S,D错误。
10.答案:A
解析:A中操作过程完成了向的转化,可以证明的小于,A正确;
实验室制乙烯的杂质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错误;
C中操作过量,无论其与的反应是不是可逆反应,滴加KSCN后均可变红色,C错误;
分子中羟基也能使酸性溶液褪色,D错误。
11.答案:D
解析:生成的反应均为放热反应,故升高温度的物质的量分数一直减小,则曲线b表示随温度的变化,生成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故升高温度的物质的量分数一直增大,则曲线c表示随温度的变化,故剩余的曲线a表示丙烯随温度变化曲线,A正确;
700K平衡时,和的分压均为,故反应的平衡常数,B正确;
700K之前升高温度丙烯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说明平衡向升温而产生丙烯的方向移动,说明温度对反应I的影响程度大,C正确;
催化剂仅能改变反应速率无法使平衡移动,无法影响各组分平衡时物质的量分数,D错误。
12.答案:D
解析:O原子核外有6个价层电子,分别位于2s、2p轨道,2s、2p轨道数是1、3,原子轨道有4种伸展方向,A错误;
晶胞中与最近的的个数为4,故配位数为4,B错误;
若A原子的坐标为,B原子的坐标为,C错误;
氧化铈立方晶胞中掺杂,占据原来的位置,则未掺杂前每个晶胞中含4个Ce、8个O,若掺杂后得到的晶体,每个晶胞中Ce与Y共4个时含个O,则此晶体中的空缺率,D正确。
13.答案:C
解析:该过程中Sb元素由+3价降低为0,作阴极,连接电源负极,Ag由0价升高为+1价,作阳极,连接电源正极,A正确;
充电时,阴离子向阳极移动,B正确;
放电时X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电路中每转移,电极增重质量为5molO和2molCl的质量,即,则转移时,X极增重15.1g,C错误;
放电时,负极电极反应式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二者相加即得总反应方程式:,D正确。
14.答案:B
解析:NaHA溶液显酸性说明HA以电离为主,结合图中曲线变化,故和分别表示和的物质的量分数随的变化情况,A正确;
根据起点数据分别为0.050、0.155、0.795,由此可以确定的两步电离平衡常数和,a点时,和相等,根据,故此时,再根据,则,故,B错误;
起点时,说明,即,C正确;
b点溶液中,根据质子守恒,,D正确。
15.答案:(1)
(2)
(3);黄钠铁矾呈粗颗粒状容易过滤
(4)34.8;
(5)浓度增大,使沉淀转化的反应平衡正向移动,产生更多的,便于与硫酸反应,提高Co元素浸出率
(6)通过配位键与4-叔丁基杯形成超分子而被提取
16.答案:(1)油浴;导气且使反应物冷凝回流,提高原料利用率
(2)
(3)
(4)B;用氨水吸收后会生成氯化铵、硝酸铵,可直接用作肥料或者节约成本
(5)除去氯化液中溶解的氯气
(6)26.2
17.答案:(1)-122.54
(2)600K后,反应III的,升温平衡正移;反应I的,升温平衡逆移,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促使反应III平衡正移,均会使CO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40%;12.5
(3)<;c>b>a
(4)TS2
(5)
18.答案:(1);硝基
(2);还原反应
(3)
(4)5;和
(5)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