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五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五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5.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1 08:37: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五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一、同学们,学校要举行“致敬英雄”系列学习活动,让我们追寻英雄足迹,感悟英雄精神!
1.(13分)初识英雄,
什么是英雄?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英雄是mó quán cā zhǎng     ,bēn fù     前线的战士,以矜持不苟的态度守护山河;是fēi chí     星海的航天员,带着对地球的juàn liàn     探索宇宙;是面对危难不fā zhèng     的医生,以cí xiáng     仁心救死扶伤;是赛场上绰棒挥拍的运动员奋力拼搏,不容荣耀玷污;是默默耕耘的老师,为我们成长chū móu huà cè     ,以知识浇灌萌动的梦想。英雄,令人sù rán qǐ jìng     !
(1)将“初识英雄”中划“ ”的句子抄写在横线上,要求书写正确,行款整齐,力求美观。
(2)根据语境把“初识英雄”补充完整。
(3)“初识英雄”中加点词语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矜持(jīn chí)
B.绰棒(chuò bàng)
C.玷污(diàn wū)
D.萌动(méng dòng)
(4)小兰查资料发现了“英”的字体演变过程,下列按演变排序正确的是    
A.②③④①
B.②④③①
C.③②①④
D.③②④①
(5)学校举行“英雄词语我积累”比赛,获得全对的一组是    
A.承认 荣幸 引荐 碧波万倾
B.端庄 簇拥 拇指 心惊胆战
C.锻炼 防碍 附庸 晶莹澄澈
D.挺脱 骏马 钮扣 天衣无缝
二、活动二:了解英雄(27分)
2.(13分)“展英雄风采”,学校布置了“致敬英雄”展览馆,请跟随参观,完成相关练习。
(1)小兰阅读了英雄名片,下列人物年龄与别称正确的一项是    
未过 之年的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英勇牺牲,生命定格在二十八岁。 96岁的孙家栋老人,已年近 ,仍坚持不懈地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奋斗着。 2007年出生的全红婵在 ,首次夺得2021年东京奥运会跳水项目冠军。
A.弱冠 古稀 及笄
B.而立 期颐 豆蔻年华
C.而立 花甲 及笄
D.弱冠 古稀 豆蔻年华
(2)小兰读了英雄名片后写下几个句子,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A.他年纪轻轻便崭露头角,是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
B.在别人踌躇不前时,我们选择了无畏前进。
C.他舍己为公,把大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D.得奖后的他十分激动,踉踉跄跄地向舞台跑去。
(3)英雄名片介绍钱学森把国家大义放在首位,毅然放弃美国的优渥待遇,克服重重阻挠归国报效,    这一古训在他的历史性抉择中得以深刻印证。
A.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B.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C.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D.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4)阅读周恩来的英雄故事,我们更了解“英雄”含义:有一次外国记者刁难周恩来总理:“中国人走的路,为什么叫‘马路’?”周总理从容答道:“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记者本想讽刺中国人像牲口,反被周总理的机智折服。记者的话就像    
A.梁山伯的军师——无(吴)用
B.四月的冰河——开动(冻)
C.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
D.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5)2025年5月29日,“天问二号”任务发射成功,再次展现了中国科技创新的力量,当你看到这个新闻时,心情怎样?请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等写一写。
   
(6)小溪参观展览馆后写下感受,但出现了3处错误,请用上修改符号在原处修改。
学校组织我们参观“致敬英雄”主题展览。我不禁被英雄们惊人的勇气和坚强的信念震撼了,他们真是值得我学习的英雄人物榜样啊!我要发扬和继承英雄们的精神,为建设更强大的祖国而努力。
3.(5分)“品英雄诗句”,英雄是时代的脊梁,从来都是顶天立地的。王昌龄以《从军行》中的“    ,    ”表达战士以身许国的豪情;陆游迎着秋晓的凉意,替在金统治地区的百姓喊出了“    ,    ”的期盼;毛泽东主席痛失爱子含泪写下批文“    ,何须马革裹尸还”,这是英雄儿女发出为国捐躯的铮铮誓言。
4.(9分)“读英雄名著”,本学期我们结识了三国英雄、水浒好汉,根据阅读积累完成练习。
(1)《三国演义》赤壁之战是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哪位人物没有直接参与此次战役?   
A.诸葛亮
B.周瑜
C.曹操
D.司马懿
(2)《水浒传》中,林冲因     (情节)被逼上梁山,他的绰号是“    ”。
(3)从《三国演义》或《水浒传》中选择一位你敬佩的英雄人物,为他们设计名片。
姓名:    性格关键词:    英雄事迹:    (不少于15字)
(4)小伙伴在阅读古典名著方法不提倡的一项是    
A.读《水浒传》时,遇到不明白的语句,我会联系上下文猜测它们的意思。
B.我对《三国演义》的一些情节不理解,就找了《百家讲坛》中的一些讲解视频来看。
C.《红楼梦》中有很多生僻难懂的词语,我会反复琢磨,直到弄明白才往下读。
D.回想动画片《大闹天宫》和电视剧《西游记》,对现在读《西游记》原著很有帮助。
三、活动三:感悟英雄(30分)
5.(8分)阅读。
刮骨疗伤①
羽尝②为流矢所中,贯③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④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⑤。”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⑥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⑦,盈于盘器,而羽割炙⑧引酒,言笑自若。
【注释】①选自《三国志》。②尝:曾经。③贯:穿透。④镞(zú):箭头。⑤耳:语气词,表肯定。⑥适:恰好。⑦流离:淋漓。⑧炙:烤熟的肉
(1)“羽尝为流矢所中”中的“尝”与下列选项中“尝”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品尝
B.何尝
C.未尝
D.尝与诸小儿游
(2)下列对关羽左臂阴雨天经常疼痛的原因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尝为流矢所中
B.流矢贯其左臂,矢镞有毒,毒入于骨
C.左臂创未愈
D.破臂作创,刮骨去毒
(3)《刮骨疗伤》中的关羽与《军神》中的刘伯承在治疗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各写出2条。
相同点:   
不同点(可从身份与目的、治疗细节等角度分析):   
6.(10分)阅读。
英雄就在身边
【材料一】2023年,某市突降暴雨,洪水淹没街道。消防员王叔连续工作20小时,救出被困群众15人。他说:“这是我的职责,群众安全了,我就安心了。”社区志愿者李阿姨每天为孤寡老人送菜送药,她说:“大家互相帮助,困难总会过去!”
英雄不一定是惊天动地的人物,他们可能是在危难中挺身而出的普通人,或是默默奉献的平凡工作者。
【材料二】某小学五年级学生“我心中的英雄类型”调查统计表(共200人参与)
【材料三】新闻摘录:2024年,中国航天员刘洋在空间站执行任务时,通过视频连线鼓励小学生:“探索宇宙需要勇气和坚持,希望你们也能成为未来的‘星辰大海’追梦人!”
(1)材料三中,航天员刘洋鼓励小学生成为“    ”的追梦人”。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以下没有被直接提到的“英雄”是    
A.每天清晨打扫街道的环卫工人
B.在实验室研发疫苗的科学家
C.在课堂上耐心讲解知识的老师
D.为社区老人送药的志愿者
(3)结合材料一和三,消防员王叔叔连续工作20小时救出群众,航天员刘洋说“探索宇宙需要勇气和坚持”,表述两者共同点正确的一项是    
A.都依赖高科技设备完成任务
B.都在自然灾害中表现突出
C.都展现了责任感和坚韧精神
D.都通过媒体受到广泛关注
(4)结合材料二可以发现消防员、军人占比最高(42.5%),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学校经常组织消防演习和防震减灾疏散演练,有体验
B.医护人员在疫情期间更受关注,现在已逐渐淡忘
C.科学家的工作距离小学生生活较远,不太容易了解
D.从小受消防员、军人事迹教育较多,更容易感知英雄形象
(5)小思说:“英雄应该是像消防员那样救人的大人物,天天做饭的妈妈不算英雄!”你赞同小思的观点吗?请结合至少一则材料内容和你的生活体验说说理由,字数不少于20字。
7.(12分)阅读。
哨卡
①在风雪弥漫的远方,一座山峰若隐若现地高耸在半空中,那里有我军的一个哨卡。十余名军人,正顶风冒雪,艰难地向山顶进发。不知是谁嘀咕了一句:“什么鬼地方!”路实在太险,有些地方仅能容一人侧身通过。路上是厚厚的雪,雪下是厚厚的冰,人走在上面,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坠下悬崖。
②经过近三小时的攀登,将军一行终于踏上了海拔五千余米的哨卡。由于处在最高峰,四周一无遮拦,狂风夹杂着雪片打在脸上,像刀割般疼痛。
③三名士兵列队迎接将军一行,将军与他们一一握手。一位战士正在哨位上值勤,将军一行向哨位走去。
④风雪中,伫立着一位浑身是雪、眉毛上结着白霜的战士。将军握住他的手,表示慰问。忽然,将军注视起他来:这位战士又黑又瘦,显得憔悴甚至苍老。他问:“当兵几年了?”“五年。”“一直在这儿?”“不,以前在三千米,前年来的。”
⑤将军的目光严厉起来。他转过身,盯着上校:“不是有高海拔地区执勤年限规定吗?他,这么长时间,为什么?”上校嗫嚅着,盯了哨兵一眼。将军显然是生气了,他提高嗓门:“你就这样带兵?嗯?”上校避开将军的目光,轻声说:“这儿是艰苦,可总得——”“假如是你的亲人,你会怎么样?”
⑥上校没有回答。持枪哨兵立正着,张了张嘴,似要说话。上校瞪了他一眼。哨兵立即合上嘴。这时,一个随员走过来,悄声对将军说:“他是上校的——弟弟——”
⑦将军惊愕地注视着上校,又回头看了看在风雪中持枪站岗的战士,心里好像打翻了五味瓶。突然,他脚一碰,立正,向上校,向他弟弟,向所有的军人,行了个军礼。所有的人都立正,向将军行了一个军礼,他们的眼中都闪着泪花。
⑧风雪中,一群军人伫立在高高的山峰上,犹如一座汉白玉群雕。远远望去,他们已与群山融为一体,支撑在天地之间。
(1)对文中第①②自然段画“ ”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突出环境的恶劣,哨卡条件艰苦
B.体现军人们的意志坚强
C.揭示了文章主题
D.为下文故事情节作铺垫
(2)短文⑤﹣⑦自然段,关注将军的神态描写,联系将军的动作、语言,完成填空。
(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向哨卡艰难前进的过程中,有人嘀咕埋怨是因为路太遥远,人太累。
B.文章第⑥自然段“上校瞄了他一眼”,是想提醒哨兵说出他们的关系。
C.“将军惊愕地注视着上校”,是责备上校不顾兄弟之情。
D.将军向所有的军人行了个军礼,是因为将军被哨卡战士的精神感动了。
(4)仔细阅读第⑦自然段画“ ”的句子,结合上文,写出将军当时的心理活动。(不少于20字)
(5)有人说这篇文章的主角是将军,有人认为是上校,有人认为是哨兵,你认同谁的观点,为什么?(不少于20字)
四、活动四:抒写英雄(30分)
8.(30分) “英雄”内涵丰富。三国志士,梁山好汉,华夏名将……是熠熠生辉的英雄。歌曲《孤勇者》唱道“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在平凡的工作中,坚守岗位、尽心尽责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勇于挑战、执着前行的人……也散发着独特的英雄之光,带给我们振奋人心的力量。请运用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用典型具体的事例写一写这位英雄,写出英雄的特点或品质。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明白;③语言表达清楚、正确,字数400字左右。④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024-2025学年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五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同学们,学校要举行“致敬英雄”系列学习活动,让我们追寻英雄足迹,感悟英雄精神!
1.(13分)初识英雄,
什么是英雄?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英雄是mó quán cā zhǎng  摩拳擦掌  ,bēn fù  奔赴  前线的战士,以矜持不苟的态度守护山河;是fēi chí  飞驰  星海的航天员,带着对地球的juàn liàn  眷恋  探索宇宙;是面对危难不fā zhèng  发怔  的医生,以cí xiáng  慈祥  仁心救死扶伤;是赛场上绰棒挥拍的运动员奋力拼搏,不容荣耀玷污;是默默耕耘的老师,为我们成长chū móu huà cè  出谋划策  ,以知识浇灌萌动的梦想。英雄,令人sù rán qǐ jìng  肃然起敬  !
(1)将“初识英雄”中划“ ”的句子抄写在横线上,要求书写正确,行款整齐,力求美观。
(2)根据语境把“初识英雄”补充完整。
(3)“初识英雄”中加点词语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矜持(jīn chí)
B.绰棒(chuò bàng)
C.玷污(diàn wū)
D.萌动(méng dòng)
(4)小兰查资料发现了“英”的字体演变过程,下列按演变排序正确的是  C 
A.②③④①
B.②④③①
C.③②①④
D.③②④①
(5)学校举行“英雄词语我积累”比赛,获得全对的一组是  B 
A.承认 荣幸 引荐 碧波万倾
B.端庄 簇拥 拇指 心惊胆战
C.锻炼 防碍 附庸 晶莹澄澈
D.挺脱 骏马 钮扣 天衣无缝
【解答】(1)考查汉字书写。认真抄写题目中句子,将字写工整、正确、舒展、美观。
(2)考查看拼音写汉字。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
(3)考查汉字读音。ACD.正确。B.有误。“绰棒”的正确读音是“chāo bàng”,不是“chuò bàng”。故选:B。
(4)考查汉字的字体演变。汉字的演变过程一般为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图片中四个“英”字的字体分别为:①为隶书,②为小篆,③为金文,④为楷书,那么根据汉字演变过程,这四个字的正确排序应为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即③②①④。故选:C。
(5)考查错别字。A.有误。“碧波万倾”应为“碧波万顷”,“倾”字错误。B.正确。“端庄”“簇拥”“拇指”“心惊胆战”四个词语均书写正确。C.有误。“防碍”应为“妨碍”,“防”字错误。D.有误。“钮扣”应为“纽扣”,“钮”字错误。故选:B。
故答案为:
(1)什么是英雄?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
(2)摩拳擦掌 奔赴 飞驰 眷恋 发怔 慈祥 出谋划策 肃然起敬;
(3)B;
(4)C;
(5)B。
二、活动二:了解英雄(27分)
2.(13分)“展英雄风采”,学校布置了“致敬英雄”展览馆,请跟随参观,完成相关练习。
(1)小兰阅读了英雄名片,下列人物年龄与别称正确的一项是  D 
未过 之年的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英勇牺牲,生命定格在二十八岁。 96岁的孙家栋老人,已年近 ,仍坚持不懈地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奋斗着。 2007年出生的全红婵在 ,首次夺得2021年东京奥运会跳水项目冠军。
A.弱冠 古稀 及笄
B.而立 期颐 豆蔻年华
C.而立 花甲 及笄
D.弱冠 古稀 豆蔻年华
(2)小兰读了英雄名片后写下几个句子,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D 
A.他年纪轻轻便崭露头角,是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
B.在别人踌躇不前时,我们选择了无畏前进。
C.他舍己为公,把大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D.得奖后的他十分激动,踉踉跄跄地向舞台跑去。
(3)英雄名片介绍钱学森把国家大义放在首位,毅然放弃美国的优渥待遇,克服重重阻挠归国报效, B  这一古训在他的历史性抉择中得以深刻印证。
A.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B.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C.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D.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4)阅读周恩来的英雄故事,我们更了解“英雄”含义:有一次外国记者刁难周恩来总理:“中国人走的路,为什么叫‘马路’?”周总理从容答道:“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记者本想讽刺中国人像牲口,反被周总理的机智折服。记者的话就像  C 
A.梁山伯的军师——无(吴)用
B.四月的冰河——开动(冻)
C.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
D.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5)2025年5月29日,“天问二号”任务发射成功,再次展现了中国科技创新的力量,当你看到这个新闻时,心情怎样?请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等写一写。
 看到新闻,我腾地一下站起来,眼睛发亮,挥舞着手机大喊:“‘天问二号’发射成功啦,咱中国科技太牛啦!” 
(6)小溪参观展览馆后写下感受,但出现了3处错误,请用上修改符号在原处修改。
学校组织我们参观“致敬英雄”主题展览。我不禁被英雄们惊人的勇气和坚强的信念震撼了,他们真是值得我学习的英雄人物榜样啊!我要发扬和继承英雄们的精神,为建设更强大的祖国而努力。
【解答】(1)本题考查古代年龄称谓的知识。需熟知“弱冠(男子二十岁左右)、古稀(七十岁)、及笄(女子十五岁)、而立(三十岁)、期颐(一百岁)、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花甲(六十岁)”等称谓含义,结合人物情况判断:毛岸英牺牲时二十八岁,“弱冠”可泛指男子成年早期,符合;96岁远超“古稀(七十岁)”,但选项里“古稀”相对其他错误选项更贴合(题目选项有局限);全红婵2007年生,2021年约14岁,“豆蔻年华”适配,所以选D。
(2)本题考查词语的正确运用。要理解词语本义及语境适用性:“崭露头角”指初显才能,形容年轻教师合适;“踌躇不前”指犹豫不前进,符合语境;“舍己为公”指为公共利益舍个人,正确;“踉踉跄跄”是走路不稳的样子,得奖后激动跑向舞台用此词,与激动欢快的语境不符,所以选D。
(3)本题考查对经典语句含义的理解与匹配。分析各语句内涵:“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说君子心胸;“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强调君子重义轻利,钱学森弃美优厚待遇归国报国,契合重义,选B;“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讲知耻;“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说诚信,所以选B。
(4)本题考查歇后语的理解与语境匹配。分析各歇后语:“梁山伯的军师——无(吴)用”表没用;“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表开始行动;“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记者本想讽刺(预先使坏,像“有言在先”),结果被周总理折服,契合语境;“外甥打灯笼——照旧(舅)”表和以前一样,所以选C。
(5)本题考查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运用。要围绕“天问二号”发射成功的新闻,通过描写自身看到新闻时的语言(如喊出的激动话语)、动作(如拍手、站起等)、神态(如眼睛发亮、满脸自豪等),展现兴奋、自豪的心情,示例:看到“天问二号”发射成功的新闻,我瞬间瞪大双眼,脸上满是惊喜与自豪,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挥舞着手臂大喊:“‘天问二号’发射成功啦!中国科技太牛了,我太骄傲啦!”
(6)本题考查病句修改。需识别语病类型:“坚强的信念”搭配不当,“坚强”改“坚定”;“英雄人物榜样”语义重复,删“人物”;“发扬和继承”语序不当,调整为“继承和发扬”,用相应修改符号修改即可。
故答案为:
(1)D;
(2)D;
(3)B;
(4)C;
(5)看到新闻,我腾地一下站起来,眼睛发亮,挥舞着手机大喊:“‘天问二号’发射成功啦,咱中国科技太牛啦!”
(6)学校组织我们参观“致敬英雄”主题展览。我不禁被英雄们惊人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震撼了,他们真是值得我学习的英雄榜样啊!我要继承和发扬英雄们的精神,为建设更强大的祖国而努力。
3.(5分)“品英雄诗句”,英雄是时代的脊梁,从来都是顶天立地的。王昌龄以《从军行》中的“ 黄沙百战穿金甲  , 不破楼兰终不还  ”表达战士以身许国的豪情;陆游迎着秋晓的凉意,替在金统治地区的百姓喊出了“ 遗民泪尽胡尘里  , 南望王师又一年  ”的期盼;毛泽东主席痛失爱子含泪写下批文“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这是英雄儿女发出为国捐躯的铮铮誓言。
【解答】“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唐代王昌龄的《从军行》,意思是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出自宋代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意思是中原人民在金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是英勇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
故答案为: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青山处处埋忠骨
4.(9分)“读英雄名著”,本学期我们结识了三国英雄、水浒好汉,根据阅读积累完成练习。
(1)《三国演义》赤壁之战是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哪位人物没有直接参与此次战役? D 
A.诸葛亮
B.周瑜
C.曹操
D.司马懿
(2)《水浒传》中,林冲因  风雪山神庙  (情节)被逼上梁山,他的绰号是“ 豹子头  ”。
(3)从《三国演义》或《水浒传》中选择一位你敬佩的英雄人物,为他们设计名片。
姓名: 诸葛亮  性格关键词: 足智多谋  英雄事迹: 赤壁之战时,诸葛亮巧借东风,为孙刘联军火攻曹军创造了关键条件,大败曹军。  (不少于15字)
(4)小伙伴在阅读古典名著方法不提倡的一项是  C 
A.读《水浒传》时,遇到不明白的语句,我会联系上下文猜测它们的意思。
B.我对《三国演义》的一些情节不理解,就找了《百家讲坛》中的一些讲解视频来看。
C.《红楼梦》中有很多生僻难懂的词语,我会反复琢磨,直到弄明白才往下读。
D.回想动画片《大闹天宫》和电视剧《西游记》,对现在读《西游记》原著很有帮助。
【解答】(1)A、B、D正确。C.有误,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参与借东风等计谋,周瑜是孙刘联军统帅,曹操是曹军统帅,都直接参与了战役;而马岱是蜀汉后期将领,赤壁之战时司马懿未直接参与。故选D。
(2)林冲因被高俅陷害,发配沧州,后在草料场被陆谦等人放火暗算,他杀了陆谦等人后,走投无路,被逼上梁山。他的绰号“豹子头”,源于他生得“豹头环眼,燕颔虎须”。
(3)结合自己平时学习积累作答即可。如:姓名:诸葛亮性格关键词:足智多谋英雄事迹:赤壁之战时,诸葛亮巧借东风,为孙刘联军火攻曹军创造了关键条件,大败曹军。
(4)A、B、D提倡。C.不提倡,遇到生僻难懂的词语,可以越过继续往下读。故选C。
故答案为:
(1)D;
(2)风雪山神庙 豹子头;
(3)诸葛亮 足智多谋
赤壁之战时,诸葛亮巧借东风,为孙刘联军火攻曹军创造了关键条件,大败曹军。
(4)C。
三、活动三:感悟英雄(30分)
5.(8分)阅读。
刮骨疗伤①
羽尝②为流矢所中,贯③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④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⑤。”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⑥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⑦,盈于盘器,而羽割炙⑧引酒,言笑自若。
【注释】①选自《三国志》。②尝:曾经。③贯:穿透。④镞(zú):箭头。⑤耳:语气词,表肯定。⑥适:恰好。⑦流离:淋漓。⑧炙:烤熟的肉
(1)“羽尝为流矢所中”中的“尝”与下列选项中“尝”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 
A.品尝
B.何尝
C.未尝
D.尝与诸小儿游
(2)下列对关羽左臂阴雨天经常疼痛的原因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B 
A.尝为流矢所中
B.流矢贯其左臂,矢镞有毒,毒入于骨
C.左臂创未愈
D.破臂作创,刮骨去毒
(3)《刮骨疗伤》中的关羽与《军神》中的刘伯承在治疗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各写出2条。
相同点: 两人都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坚韧的意志,面对剧痛都能保持镇定。关羽刮骨时“割炙引酒,言笑自若”,刘伯承在不打麻药的情况下接受眼部手术,一声不吭。他们都有着坚定的信念,关羽为了不耽误战事坚持治疗,刘伯承为了以后能更好地指挥战斗拒绝使用麻药。 
不同点(可从身份与目的、治疗细节等角度分析): 身份与目的:关羽是武将,刮骨疗伤是为了继续领军作战;刘伯承是军事家,接受手术是为了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指挥军事行动。治疗细节:关羽在治疗时是与诸将饮食相对,氛围较为热闹;刘伯承在手术中是默默忍受,更显沉静。 
【解答】(1)考查多义字。A选项:“品尝”中的“尝”是辨别滋味的意思。B选项:“何尝”中的“尝”是曾经的意思。C选项:“未尝”中的“尝”是曾经的意思。D选项:“尝与诸小儿游”中的“尝”是曾经的意思。“羽尝为流矢所中”中的“尝”是曾经的意思,所以答案是A。
(2)考查内容的理解。文中明确提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这表明关羽左臂阴雨天经常疼痛的原因是流矢贯穿左臂,且箭头有毒,毒进入了骨头。故选:B。(3)考查内容的理解。相同点:两人都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坚韧的意志,面对剧痛都能保持镇定。关羽刮骨时“割炙引酒,言笑自若”,刘伯承在不打麻药的情况下接受眼部手术,一声不吭。他们都有着坚定的信念,关羽为了不耽误战事坚持治疗,刘伯承为了以后能更好地指挥战斗拒绝使用麻药。不同点:身份与目的:关羽是武将,刮骨疗伤是为了继续领军作战;刘伯承是军事家,接受手术是为了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指挥军事行动。治疗细节:关羽在治疗时是与诸将饮食相对,氛围较为热闹;刘伯承在手术中是默默忍受,更显沉静。
故答案为:
(1)A;
(2)B;
(3)两人都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坚韧的意志,面对剧痛都能保持镇定。关羽刮骨时“割炙引酒,言笑自若”,刘伯承在不打麻药的情况下接受眼部手术,一声不吭。他们都有着坚定的信念,关羽为了不耽误战事坚持治疗,刘伯承为了以后能更好地指挥战斗拒绝使用麻药。身份与目的:关羽是武将,刮骨疗伤是为了继续领军作战;刘伯承是军事家,接受手术是为了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指挥军事行动。治疗细节:关羽在治疗时是与诸将饮食相对,氛围较为热闹;刘伯承在手术中是默默忍受,更显沉静。
6.(10分)阅读。
英雄就在身边
【材料一】2023年,某市突降暴雨,洪水淹没街道。消防员王叔连续工作20小时,救出被困群众15人。他说:“这是我的职责,群众安全了,我就安心了。”社区志愿者李阿姨每天为孤寡老人送菜送药,她说:“大家互相帮助,困难总会过去!”
英雄不一定是惊天动地的人物,他们可能是在危难中挺身而出的普通人,或是默默奉献的平凡工作者。
【材料二】某小学五年级学生“我心中的英雄类型”调查统计表(共200人参与)
【材料三】新闻摘录:2024年,中国航天员刘洋在空间站执行任务时,通过视频连线鼓励小学生:“探索宇宙需要勇气和坚持,希望你们也能成为未来的‘星辰大海’追梦人!”
(1)材料三中,航天员刘洋鼓励小学生成为“ 星辰大海  ”的追梦人”。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以下没有被直接提到的“英雄”是  C 
A.每天清晨打扫街道的环卫工人
B.在实验室研发疫苗的科学家
C.在课堂上耐心讲解知识的老师
D.为社区老人送药的志愿者
(3)结合材料一和三,消防员王叔叔连续工作20小时救出群众,航天员刘洋说“探索宇宙需要勇气和坚持”,表述两者共同点正确的一项是  C 
A.都依赖高科技设备完成任务
B.都在自然灾害中表现突出
C.都展现了责任感和坚韧精神
D.都通过媒体受到广泛关注
(4)结合材料二可以发现消防员、军人占比最高(42.5%),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D 
A.学校经常组织消防演习和防震减灾疏散演练,有体验
B.医护人员在疫情期间更受关注,现在已逐渐淡忘
C.科学家的工作距离小学生生活较远,不太容易了解
D.从小受消防员、军人事迹教育较多,更容易感知英雄形象
(5)小思说:“英雄应该是像消防员那样救人的大人物,天天做饭的妈妈不算英雄!”你赞同小思的观点吗?请结合至少一则材料内容和你的生活体验说说理由,字数不少于20字。
【解答】(1)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直接提取。材料三明确提到航天员刘洋鼓励小学生:“探索宇宙需要勇气和坚持,希望你们也能成为未来的‘星辰大海’追梦人!”直接抓取引号内的关键词即可得出答案,属于简单的信息定位题。
(2)本题考查材料内容分析。材料一提到消防员、社区志愿者;材料二表格有相关类型。故选:C。
(3)本题考查材料内容分析。消防员“连续工作20小时”体现责任感与坚韧,刘洋强调“勇气和坚持”,两者都展现了责任感和坚韧精神,其他选项与两者共同点不符。故选:C。
(4)本题考查材料内容分析。消防员、军人的英雄事迹通过媒体、教育等渠道广泛传播,小学生接触较多,更容易感知其英雄形象,这是占比高的主要原因。故选:D。
(5)本题考查阅读看法。明确观点:首先需判断是否赞同小思的观点。结合材料一“英雄不一定是惊天动地的人物,他们可能是……默默奉献的平凡工作者”,可知小思将英雄局限于“大人物”的观点是片面的,因此应持“不赞同”的态度。结合材料:引用材料一中“英雄可能是默默奉献的平凡工作者”这一核心观点,说明平凡人的付出也能成为英雄。联系生活体验:从生活中选取平凡人默默奉献的例子(如妈妈做饭、照顾家人),说明其日复一日的付出蕴含着责任与爱,符合英雄“默默奉献”的特质,进而论证“平凡人也能是英雄”。语言要求:需保证理由充分,字数不少于20字,逻辑清晰地将材料观点与生活实例结合,反驳小思对“英雄”的狭隘定义。
故答案为:
(1)星辰大海;
(2)C;
(3)C;
(4)D;
(5)不赞同。材料一指出英雄可能是默默奉献的平凡人,妈妈每天做饭看似平凡,却用日复一日的付出守护家庭,这份坚持与奉献就是英雄的模样,她是家庭里的英雄。
7.(12分)阅读。
哨卡
①在风雪弥漫的远方,一座山峰若隐若现地高耸在半空中,那里有我军的一个哨卡。十余名军人,正顶风冒雪,艰难地向山顶进发。不知是谁嘀咕了一句:“什么鬼地方!”路实在太险,有些地方仅能容一人侧身通过。路上是厚厚的雪,雪下是厚厚的冰,人走在上面,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坠下悬崖。
②经过近三小时的攀登,将军一行终于踏上了海拔五千余米的哨卡。由于处在最高峰,四周一无遮拦,狂风夹杂着雪片打在脸上,像刀割般疼痛。
③三名士兵列队迎接将军一行,将军与他们一一握手。一位战士正在哨位上值勤,将军一行向哨位走去。
④风雪中,伫立着一位浑身是雪、眉毛上结着白霜的战士。将军握住他的手,表示慰问。忽然,将军注视起他来:这位战士又黑又瘦,显得憔悴甚至苍老。他问:“当兵几年了?”“五年。”“一直在这儿?”“不,以前在三千米,前年来的。”
⑤将军的目光严厉起来。他转过身,盯着上校:“不是有高海拔地区执勤年限规定吗?他,这么长时间,为什么?”上校嗫嚅着,盯了哨兵一眼。将军显然是生气了,他提高嗓门:“你就这样带兵?嗯?”上校避开将军的目光,轻声说:“这儿是艰苦,可总得——”“假如是你的亲人,你会怎么样?”
⑥上校没有回答。持枪哨兵立正着,张了张嘴,似要说话。上校瞪了他一眼。哨兵立即合上嘴。这时,一个随员走过来,悄声对将军说:“他是上校的——弟弟——”
⑦将军惊愕地注视着上校,又回头看了看在风雪中持枪站岗的战士,心里好像打翻了五味瓶。突然,他脚一碰,立正,向上校,向他弟弟,向所有的军人,行了个军礼。所有的人都立正,向将军行了一个军礼,他们的眼中都闪着泪花。
⑧风雪中,一群军人伫立在高高的山峰上,犹如一座汉白玉群雕。远远望去,他们已与群山融为一体,支撑在天地之间。
(1)对文中第①②自然段画“ ”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突出环境的恶劣,哨卡条件艰苦
B.体现军人们的意志坚强
C.揭示了文章主题
D.为下文故事情节作铺垫
(2)短文⑤﹣⑦自然段,关注将军的神态描写,联系将军的动作、语言,完成填空。
(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D 
A.在向哨卡艰难前进的过程中,有人嘀咕埋怨是因为路太遥远,人太累。
B.文章第⑥自然段“上校瞄了他一眼”,是想提醒哨兵说出他们的关系。
C.“将军惊愕地注视着上校”,是责备上校不顾兄弟之情。
D.将军向所有的军人行了个军礼,是因为将军被哨卡战士的精神感动了。
(4)仔细阅读第⑦自然段画“ ”的句子,结合上文,写出将军当时的心理活动。(不少于20字)
(5)有人说这篇文章的主角是将军,有人认为是上校,有人认为是哨兵,你认同谁的观点,为什么?(不少于20字)
【解答】(1)本题考查句子分析。
A、B、D正确;
C.有误,这两段仅为环境描写,并未直接“揭示文章主题”(主题是赞美军人的奉献精神)。
故选:C。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结合“将军显然是生气了,他提高嗓门:‘你就这样带兵?嗯?’上校避开将军的目光,轻声说:‘这儿是艰苦,可总得——’‘假如是你的亲人,你会怎么样’”,概括为:生气。结合“将军的目光严厉起来。他转过身,盯着上校:‘不是有高海拔地区执勤年限规定吗?他,这么长时间,为什么?’上校嗫嚅着,盯了哨兵一眼。将军显然是生气了,他提高嗓门:‘你就这样带兵?嗯?’上校避开将军的目光,轻声说:‘这儿是艰苦,可总得——’‘假如是你的亲人,你会怎么样’”,概括为:发现哨兵超期执勤,认为上校违规。结合“他是上校的——弟弟——”“将军惊愕地注视着上校,又回头看了看在风雪中持枪站岗的战士,心里好像打翻了五味瓶。突然,他脚一碰,立正,向上校,向他弟弟,向所有的军人,行了个军礼。所有的人都立正,向将军行了一个军礼,他们的眼中都闪着泪花”,概括为:得知哨兵是上校的弟弟。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
A.有误,有人嘀咕是因为环境恶劣、条件艰苦,而非“路太遥远,人太累”;
B.有误,“上校瞪了他一眼”是阻止哨兵说出真相,而非“提醒”;
C.有误,将军“惊愕”是因没想到上校让亲弟弟超期执勤,是被其奉献精神震撼,而非“责备上校不顾兄弟之情”;
D.正确。
故选:D。
(4)本题考查人物心理分析。结合上文语境:将军起初因哨兵在高海拔哨卡执勤过久而严厉质问上校,得知哨兵是上校的弟弟后“惊愕”,内心“打翻了五味瓶”。将军的心理应包含复杂情绪:对自己误解上校的愧疚、对兄弟俩舍己奉献的敬佩、对军人牺牲精神的感动等。示例:原来如此!我错怪上校了,他竟让亲弟弟坚守最艰苦的岗位,这份担当和奉献真让人敬佩,可敬的军人啊!
(5)本题考查阅读拓展。文章通过将军的视角展开,核心是展现哨卡军人的奉献精神。三者均为重要角色,但需结合主题判断核心:若认为主角是哨兵:他是艰苦环境的直接坚守者,是军人奉献精神的具体体现,故事围绕他的执勤经历展开,凸显平凡岗位的伟大。若认为主角是上校:他以身作则,让亲弟弟坚守高危哨卡,体现了军人的责任与牺牲,是精神的引领者。若认为主角是将军:他的态度转变(严厉→惊愕→敬佩)推动情节,通过他的视角凸显军人精神,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
故答案为:
(1)C;
(2)生气;
发现哨兵超期执勤,认为上校违规 得知哨兵是上校的弟弟;
(3)D;
(4)原来他是你的弟弟!在这么艰苦的地方,你竟让亲弟弟超期执勤,这份奉献精神太让人敬佩了!我刚才错怪你了,你们都是好样的,是真正的军人!
(5)我认为主角是哨兵(或上校)。哨兵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超期执勤,默默坚守岗位;上校以身作则,让亲弟弟留在最苦的哨卡,他们共同体现了军人的奉献精神,是文章赞美 的核心对象。
四、活动四:抒写英雄(30分)
8.(30分) “英雄”内涵丰富。三国志士,梁山好汉,华夏名将……是熠熠生辉的英雄。歌曲《孤勇者》唱道“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在平凡的工作中,坚守岗位、尽心尽责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勇于挑战、执着前行的人……也散发着独特的英雄之光,带给我们振奋人心的力量。请运用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用典型具体的事例写一写这位英雄,写出英雄的特点或品质。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明白;③语言表达清楚、正确,字数400字左右。④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解答】范文:
小区里的“英雄”张大爷
在我们小区,有一位大家都尊敬的“英雄”——张大爷。
张大爷六十多岁,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他每天都会早早地起床,开始清理小区的卫生。无论是楼道里的垃圾,还是小区道路上的落叶,他都认真地打扫干净。夏天,烈日炎炎,张大爷汗流浃背,后背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但他从未停下手中的扫帚;冬天,寒风凛冽,他的手被冻得通红,可依然坚持清理积雪,为大家开辟出一条安全的道路。
有一次,小区的水管爆裂,水不停地往外涌。张大爷得知后,立刻赶到现场。他不顾冰冷的水浸湿了自己的鞋子和裤子,迅速联系物业,并和维修人员一起寻找漏水点。在维修过程中,他主动帮忙递工具,还不断地安慰着急的居民。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水管终于修好了,小区恢复了正常。
张大爷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在平凡的生活中,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英雄的含义。他坚守岗位,尽心尽责,为小区的整洁和安全默默付出;他勇于挑战困难,在水管爆裂的突发事件中,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他就是我们身边的英雄,用点滴行动带给我们温暖和力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