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市区五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近年来,南昌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用高品质文化供给、高质量惠民活动、高黏性宣传形式助推“天下英雄城”品牌建设。随着文旅影响力明显提升,南昌正吸引着来自全国和全球的目光。
(1)文段中“供”和“黏”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gōng nián
B.gōng zhān
C.gòng nián
D.gòng zhān
(2)在甲骨文中,“旅”是个会意字,它的上半部分是一面旗帜,下半部分是两个人,表示众多士兵跟随旗帜行进,由此推断甲骨文中“旅”字的写法是 。
(3)从“旅”字的甲骨文形状,可以猜出它的本义是指 。
A.游历
B.军队
C.路途
D.旗帜
(4)根据文段内容,结合拼音,补全句子。
南昌之所以能吸引全国乃至全球游客的热情bēn fù ,不仅因这里有令人sù rán qǐ jìng 的八一起义英雄纪念碑,有被众多仿古建筑环绕cù yōng 的滕王高阁,还因有那尘封千年、尽显汉代贵族yǎng zūn chǔ yōu 生活的海昏侯墓……
2.(2分)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一个汉字或词语,往往蕴含着多种意义。以下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甚聪惠 恩惠
B.吾矛之利 锋利无比
C.守株待兔 守法
D.物莫能陷也 冲锋陷阵
3.(2分)“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这句话描绘了荷兰牧场的宁静之美,下面诗句与该句写法特点不一样的是( )
A.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B.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C.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D.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4.(2分)书法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彰显了独特的文化魅力。下面的书法作品中,图( )是南朝智永的楷书千字文。
A. B.
C.
5.(2分)学校计划选拔一批小小讲解员前往晏殊故居,向游客介绍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晏殊的生平,要求参加选拔的同学搜集并整理讲解资料。以下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讲解词提纲的一项是( )
①晏殊故居所处的地理位置②晏殊儿时被誉为“神童”的故事
③游览晏殊故居的时间④晏殊历任的官职
⑤晏殊重用的名人所取得的成就⑥晏殊的政治成就
⑦晏殊的文学成就及代表作⑧北宋时期的文化
A.①③⑥⑦⑧ B.①②④⑥⑦ C.①③⑤⑥⑦ D.①②④⑦⑧
6.(7分)“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读古诗词,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丰富的意蕴。根据下面提示填写诗句。
(1)诗中有童真童趣。读到诗人雷震《村晚》的诗句“ , ”,我们不由想起“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的画面。
(2)诗中有自然风光。王昌龄的《从军行》中“ , ”两句诗描绘了我国西北边陲辽阔苍凉的景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 ,唯见长江天际流”则描绘了诗人目送友人乘坐的小舟在江面上逐渐远去的景象。
(3)诗中有家国情怀。“ ,报得三春晖”写出了游子对母亲的感激和愧疚之情;“遗民泪尽胡尘里, ”,表现了诗人陆游渴望朝廷收复失地的愿望,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7.(3分)读下面句子,想象句中描写的情景,再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照样子写一写。
辣 快 冷 烦 乐 累
(辣)这道菜,辣得干脆,辣得狂野。几口下去,仿佛一团火苗燃起,顿时嘴唇滚烫,舌头燃烧,喉咙尬灼,涕泪横流。我的味蕾及肠胃好似受到一场雷电的暴击,仿佛随时要爆裂开来。
( )
二、阅读与鉴赏(35分)
8.(9分)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曹操使夏侯惇领兵守住官渡隘口,自己班师回许都,不提。单说关羽得刘备信,看后大哭。陈震说:“玄德望公甚切,宜速往见。”关羽说:“人生天地间,无终始者,不是君子。我来时明白,去时不可不明白。我先写一信,烦公先达知兄长,容我辞却曹公。”陈震得信,自回。
关羽入内告知两位嫂夫人,即至相府拜辞曹操。曹操知来意,悬回避牌于门。一连去了数次,曹操都避而不见,即写信一封辞谢曹操。一面差人去相府投递:一面将累次所受金银,一一封置库中,悬汉寿亭侯印于堂上,请两位嫂夫人上车,径北门去了。正是:来时清白去时明,千古忠信是关公!欲知关羽能否出关,且看下回分解。
(1)选文片段出自中国古典名著《 》。
(2)本段情节出自下面哪个回目?
A.曹操矫诏讨董卓,关羽温酒斩华雄
B.曹丞相走马赠袍,汉寿侯过关斩将
C.刘玄德修书遣使,关云长挂印封金
D.袁绍起兵伐曹操,关羽舞刀劈颜良
(3)文中“玄德望公甚切”中的“玄德”指的是 。
A.刘备
B.夏侯惇
C.陈震
D.曹操
(4)从选文片段可以看出关羽的性格特点是 。
A.谦虚谨慎,优柔寡断
B.足智多谋,料事如神
C.生性耿直,粗中有细
D.忠义守信,行事坦荡
(5)这部名著中的人物,你还知道 (人名),关于他/她的成语或俗语有 。
9.(10分)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滕王阁景区门票价格一览表
类别 计费单位 价格
全价票 元/人 次 50
大学生票 元/人 次 25
儿童票 元/人 次 25
南昌市民专享票 元/人 次 25
景区免票优惠政策:对6周岁以下(含6周岁)或身高1.2米以下(含1.2米)的儿童实行免票。65周岁以上(含65周岁)老人、现(退)役军人、离退休军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残疾人、记者凭有效证件免票,请带好本人身份证和相关证件到售票窗口预约入园参观。
材料二
滕王阁景区游览须知 1.开放时间:8:00﹣22:00(21:00停止售票并停止入园) 2.节假日期间,交警会对滕王阁景区周边道路临时交通管制,建议游客乘坐地铁、公交前往景区。 3.每日9:30、14:30在景区南门有免费导游讲解,每次时长1小时。 4.景区活动:在景区南门处背诵《滕王阁序》全文,可免费入园。 5.注意事项:禁止携带宠物入园,主楼内禁止饮食。 景区地址:南昌市东湖区仿古街58号 咨询电话:0791﹣86702036
材料三
星期五,南昌市红旗小学组织五年级学生前往滕王阁景区开展研学活动。下面是这次研学活动的行程安排。
时间 活动内容 地点
8:50﹣9:00 集合 景区南门
9:00﹣9:20 班级合影 景区南门
9:30﹣10:30 游览滕王阁主楼 滕王阁主楼
10:40﹣11:30 诗词朗诵比赛 景区临江广场
11:30﹣12:00 午餐(自备) 景区东侧休息区
(1)根据上述材料判断下列做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小红的奶奶今年67岁,她可以凭身份证免票入园参观。
2)兰兰和妈妈准备周六晚上九点进入滕王阁景区欣赏夜景。
3)小南在参观滕王阁主楼时饿了,她打算拿出自己带的零食吃。
4)五年级的学生在合影结束后,可以赶上景区导游的免费讲解。
(2)五(2)班班主任李老师在研学活动前了解到班上45位学生中有15位能背诵《滕王阁序》全文,那李老师和学生们入园参观的最佳购票方式是 。
(3)小南的叔叔是退役军人,他准备今年国庆节从外地自驾来南昌,计划带家人游览滕王阁,请你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给他提出三个建议:
① ;
② ;
③ 。
10.(16分)认真阅读,完成练习。
偷看“闲书”(季羡林)
那时候,在我们家,小说被称为“闲书”,是绝对禁止看的。但是,我和秋妹(我叔叔的女儿)都酷爱看“闲书”,高级的“闲书”,像《红楼梦》《西游记》之类,我们看不懂,也得不到,所以不看。我们专看低级的“闲书”,如《彭公案》《列国志》《说唐》《封神榜》等等。我们都是小学水平,秋妹更差,只有初小水平,我们认识的字都有限。当时没有什么词典,有部《康熙字典》,我们也不会也不肯去查。经常念别字,比如把“飞檐走壁”念成了“飞dàn走壁”,把“气往上冲”念成了“气住上冲”。反正,即使有些字不认识,内容还是能看懂的。我们经常开玩笑说:“你是用笤帚扫,还是用扫帚扫?”不认识的字少了,就是笤帚,多了就用扫帚。尽管如此,我们看闲书的瘾头自然极大。那时候,我们家没有电灯,晚上,把煤油灯吹灭后,躺在被窝里,用手电筒来看。那些闲书都是油光纸石印的,字极小,有时候还不清楚。看了几年,我居然没有变成近视眼,实在也出我意料。
我不但在家里偷看,还把书带到学校里去,偷空就看上一段。校门外左手空地上,正在施工盖房子。运来了很多红砖,摞在那里,不是一摞,而是多摞,中间有空隙,坐在那里,外面谁也看不见。我就搬几块砖下来,坐在上面,在下课之后,且不回家,掏出闲书,大看特看。书中侠客们的飞檐走壁,刀光剑影,仿佛就在我眼前晃动,我似乎也参与其间,乐不可支。到脑筋清醒了一点儿,回家已经过了吃饭的时间,常常挨数落。
这样的闲书,我看得数量极大,种类极多。光是一部《彭公案》,我就看了四十几遍。越说越荒唐,越说越神奇,到了后来,书中的侠客个个赛过《西游记》的孙猴子。但这有什么害处呢?我认为没有。除了我一度想练铁砂掌以外,并没有持刀杀人,劫富济贫,做出一些荒唐的事情,危害社会。不但没有害处,我还认为有好处。记得鲁迅先生在答复别人问他怎样才能写通写好文章的时候说过,要多读多看,千万不要相信《文章作法》一类的书籍。我认为,这是至理名言。现在,对小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同在别的方面一样,管得过多,管得过严,管得过死,这不一定就是正确的方法。“无为而治”,我并不完全赞成,但“为”得太多,我是不敢苟同的。
(摘自《季羡林自传:我的前半生》)
(1)联系上下文,季羡林小时候偷看的“闲书”在文中具体指的是 。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季羡林偷看“闲书”的两个场景(每处不超20字)。
①
②
(3)文中说“用笤帚扫,还是用扫帚扫”,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讨论打扫卫生的工具
B.指阅读时不认识的字的多少
C.比较两种扫地的动作
D.表达对参加劳动的热爱
(4)读下面句子,体会“我”当时的内心。
书中侠客们的飞檐走壁,刀光剑影,仿佛就在我眼前晃动,我似乎也参与其间,乐不可支。
(5)①从季羡林偷看“闲书”的经历中,你发现了哪些读书方法?
②在季羡林看来,读“闲书”不但没有害处,还有好处。你赞同季羡林的说法吗?联系你的阅读经历谈谈观点和理由。
③选文中鲁迅先生的话(画线句),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发?
三、习作与表达(30分)
11.(30分)习作与表达。
题目:那一次,我真______
生活中,你经历过很多事情,哪一次让你印象深刻?把题目补充完整,如“那一次,我真快乐”“那一次,我真感动““那一次,我真伤心”“那一次,我真后悔”。回想一下,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事情的前因后果是什么?把这件事写下来,特别要把“我”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我”当时的内心。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姓姓名和学校名称。不少于400字。
2024-2025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市区五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4小题)
题号 2 3 4 5
答案 B D B B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近年来,南昌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用高品质文化供给、高质量惠民活动、高黏性宣传形式助推“天下英雄城”品牌建设。随着文旅影响力明显提升,南昌正吸引着来自全国和全球的目光。
(1)文段中“供”和“黏”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A 。
A.gōng nián
B.gōng zhān
C.gòng nián
D.gòng zhān
(2)在甲骨文中,“旅”是个会意字,它的上半部分是一面旗帜,下半部分是两个人,表示众多士兵跟随旗帜行进,由此推断甲骨文中“旅”字的写法是 C 。
(3)从“旅”字的甲骨文形状,可以猜出它的本义是指 B 。
A.游历
B.军队
C.路途
D.旗帜
(4)根据文段内容,结合拼音,补全句子。
南昌之所以能吸引全国乃至全球游客的热情bēn fù 奔赴 ,不仅因这里有令人sù rán qǐ jìng 肃然起敬 的八一起义英雄纪念碑,有被众多仿古建筑环绕cù yōng 簇拥 的滕王高阁,还因有那尘封千年、尽显汉代贵族yǎng zūn chǔ yōu 养尊处优 生活的海昏侯墓……
【解答】(1)考查汉字读音。“供”读“gōng”时,可组词“供给、供求”;当读“gòng”时,可组词“供奉”。在“供给”一词中,“供”应读“gōng”。“黏”应读“nián”,意思是像胶或糨糊的性质,故选:A。
(2)考查会意字。根据题目描述,甲骨文中“旅”字上半部分是一面旗帜,下半部分是两个人,可以推断出甲骨文中“旅”字的写法是上面部分类似旗帜的形状,下面有“从”字或者类似人的形状,代表众多士兵跟随旗帜行进。A.有误。上半部分看似旗帜,但下半部分并非两个人。B.有误。上半部分并不明显像一面旗帜,且下半部分也非两个人。C.正确。上半部分为一面清晰的旗帜形状,下半部分有两个人形,完全符合“众多士兵跟随旗帜行进”的描述。D.有误。像是一个单独的符号或图形,并不符合“旗帜加两个人”的构成。故选:C。
(3)考查会意字。根据题目中“表示众多士兵跟随旗帜行进”的描述,可以推断“旅”的本义与军队相关。故选:B。
(4)考查看拼音写汉字。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汉字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
故答案为:
(1)A;
(2)C;
(3)B;
(4)奔赴 肃然起敬 簇拥 养尊处优。
2.(2分)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一个汉字或词语,往往蕴含着多种意义。以下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甚聪惠 恩惠
B.吾矛之利 锋利无比
C.守株待兔 守法
D.物莫能陷也 冲锋陷阵
【解答】A.不同,“甚聪惠”中的“惠”是通假字,同“慧”,意思是聪明。“恩惠”中的“惠”指给予的或受到的好处。
B.相同,“吾矛之利”意思是我的矛很锋利,这里的“利”指锋利。“锋利无比”中的“利”同样表示(工具、武器等)头尖或刃薄,容易刺入或切入物体,即锋利的意思。
C.不同,“守株待兔”中的“守”是守候、等待的意思。“守法”中的“守”指遵循、遵守(法律、规则等)。
D.不同,“物莫能陷也”中的“陷”指刺破。“冲锋陷阵”中的“陷”指深入、冲进。
故选:B。
3.(2分)“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这句话描绘了荷兰牧场的宁静之美,下面诗句与该句写法特点不一样的是( )
A.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B.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C.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D.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解答】“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运用了以动衬静的写法,通过远处偶尔传来的汽笛声,更衬托出荷兰牧场的寂静。
A.一样,“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月亮出来惊动了山中的鸟儿,时不时发出鸣叫,以鸟儿的鸣叫声来衬托出春涧的幽静,运用了以动衬静的写法。
B.一样,“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在空寂的山中看不见人,却能听到人的说话声,以人的声音来衬托出山的空寂,也是以动衬静的写法。
C.一样,“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蝉的叫声、鸟的鸣叫声让树林和山显得更加幽静,同样运用了以动衬静的写法。
D.不一样,“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只是单纯地描绘了空山在新雨过后,傍晚秋天的景象,没有运用以动衬静的写法,主要是静态的景物描写。
故选:D。
4.(2分)书法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彰显了独特的文化魅力。下面的书法作品中,图( )是南朝智永的楷书千字文。
A. B.
C.
【解答】了解智永楷书特点:智永的楷书具有笔画工整、结构严谨、法度森严的特点,同时又带有一定的晋韵,字体端庄秀丽,笔画粗细相对均匀,起笔收笔较为规范。
故选:B。
5.(2分)学校计划选拔一批小小讲解员前往晏殊故居,向游客介绍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晏殊的生平,要求参加选拔的同学搜集并整理讲解资料。以下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讲解词提纲的一项是( )
①晏殊故居所处的地理位置②晏殊儿时被誉为“神童”的故事
③游览晏殊故居的时间④晏殊历任的官职
⑤晏殊重用的名人所取得的成就⑥晏殊的政治成就
⑦晏殊的文学成就及代表作⑧北宋时期的文化
A.①③⑥⑦⑧ B.①②④⑥⑦ C.①③⑤⑥⑦ D.①②④⑦⑧
【解答】①晏殊故居所处的地理位置:这与晏殊生平并无直接关联,主要是故居的地理信息,适合放在介绍晏殊生平的讲解词提纲中。
②晏殊儿时被誉为“神童”的故事:这是晏殊童年时期的重要经历,属于其生平的一部分,适合作为讲解内容。
③游览晏殊故居的时间:这是关于游览活动的时间安排,和晏殊生平毫无关系,不适合在讲解词提纲中。
④晏殊历任的官职:官职经历是晏殊政治生涯的体现,属于其生平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合作为讲解内容。
⑤晏殊重用的名人所取得的成就:重点应是晏殊自身的生平,这些名人成就并非晏殊本人的核心生平内容,不适合。
⑥晏殊的政治成就:这是晏殊生平在政治方面的重要体现,适合作为讲解内容。
⑦晏殊的文学成就及代表作:文学方面是晏殊生平的重要组成,适合作为讲解内容。
⑧北宋时期的文化:范围过大,不是直接关于晏殊生平的内容,不适合。
故选:B。
6.(7分)“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读古诗词,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丰富的意蕴。根据下面提示填写诗句。
(1)诗中有童真童趣。读到诗人雷震《村晚》的诗句“ 牧童归去横牛背 , 短笛无腔信口吹 ”,我们不由想起“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的画面。
(2)诗中有自然风光。王昌龄的《从军行》中“ 青海长云暗雪山 , 孤城遥望玉门关 ”两句诗描绘了我国西北边陲辽阔苍凉的景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则描绘了诗人目送友人乘坐的小舟在江面上逐渐远去的景象。
(3)诗中有家国情怀。“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写出了游子对母亲的感激和愧疚之情;“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表现了诗人陆游渴望朝廷收复失地的愿望,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解答】(1)“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描绘了牧童悠然自得地骑在黄牛背上,放声歌唱的童真画面。雷震《村晚》中“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同样展现了牧童的天真烂漫,骑着牛回家,随意地吹着短笛,与所给画面意境相符。
(2)王昌龄《从军行》中“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长云”“雪山”“孤城”“玉门关”等意象,勾勒出西北边陲辽阔、孤寂、苍凉的自然风光。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伫立江边,看着友人乘坐的孤帆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流向天边,生动地描绘了目送友人乘舟远去的景象。
(3)孟郊《游子吟》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以小草难以报答春天阳光的恩情,比喻子女难以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体现了游子对母亲的感激与愧疚。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沦陷区的百姓在金人的统治下痛苦不堪,眼泪都流尽了,他们年年盼望南宋朝廷的军队能够北伐收复失地,表达了诗人对沦陷区百姓的同情以及渴望朝廷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故答案为:
(1)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2)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孤帆远影碧空尽;
(3)谁言寸草心 南望王师又一年。
7.(3分)读下面句子,想象句中描写的情景,再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照样子写一写。
辣 快 冷 烦 乐 累
(辣)这道菜,辣得干脆,辣得狂野。几口下去,仿佛一团火苗燃起,顿时嘴唇滚烫,舌头燃烧,喉咙尬灼,涕泪横流。我的味蕾及肠胃好似受到一场雷电的暴击,仿佛随时要爆裂开来。
( 冷 ) 这天,冷得彻骨,冷得无情。一出门,仿佛无数冰针袭来,瞬间脸颊僵硬,耳朵刺痛,手脚麻木,瑟瑟发抖。我的全身好似掉进了冰窖,仿佛马上要被冻成冰块。
【解答】题目要求从“快、冷、烦、乐、累”这些词语中选一个,仿照给出的描写“辣”的句子来写。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来写,描写“辣”的句子先总述辣的特点,再通过身体感受、联想等具体描写辣带来的影响。
故答案为:
冷 这天,冷得彻骨,冷得无情。一出门,仿佛无数冰针袭来,瞬间脸颊僵硬,耳朵刺痛,手脚麻木,瑟瑟发抖。我的全身好似掉进了冰窖,仿佛马上要被冻成冰块。
二、阅读与鉴赏(35分)
8.(9分)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曹操使夏侯惇领兵守住官渡隘口,自己班师回许都,不提。单说关羽得刘备信,看后大哭。陈震说:“玄德望公甚切,宜速往见。”关羽说:“人生天地间,无终始者,不是君子。我来时明白,去时不可不明白。我先写一信,烦公先达知兄长,容我辞却曹公。”陈震得信,自回。
关羽入内告知两位嫂夫人,即至相府拜辞曹操。曹操知来意,悬回避牌于门。一连去了数次,曹操都避而不见,即写信一封辞谢曹操。一面差人去相府投递:一面将累次所受金银,一一封置库中,悬汉寿亭侯印于堂上,请两位嫂夫人上车,径北门去了。正是:来时清白去时明,千古忠信是关公!欲知关羽能否出关,且看下回分解。
(1)选文片段出自中国古典名著《 三国演义 》。
(2)本段情节出自下面哪个回目? C
A.曹操矫诏讨董卓,关羽温酒斩华雄
B.曹丞相走马赠袍,汉寿侯过关斩将
C.刘玄德修书遣使,关云长挂印封金
D.袁绍起兵伐曹操,关羽舞刀劈颜良
(3)文中“玄德望公甚切”中的“玄德”指的是 A 。
A.刘备
B.夏侯惇
C.陈震
D.曹操
(4)从选文片段可以看出关羽的性格特点是 D 。
A.谦虚谨慎,优柔寡断
B.足智多谋,料事如神
C.生性耿直,粗中有细
D.忠义守信,行事坦荡
(5)这部名著中的人物,你还知道 诸葛亮 (人名),关于他/她的成语或俗语有 三顾茅庐 。
【解答】(1)考查了对名著的了解。从片段中的人物“曹操”“关羽”“刘备”“夏侯惇”可判断,这些都是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核心人物。
(2)考查了对内容的了解。
选项A涉及“讨董卓”“斩华雄”,片段未提及战争场景,排除;选项B“走马赠袍”“过关斩将”是关羽离开曹营后的情节,片段仅写“辞别曹操”,未涉及“过关斩将”,排除;选项C“刘玄德修书遣使”对应“关羽得刘备信”,“关云长挂印封金”对应“悬汉寿亭侯印于堂上”“封置金银”,与片段内容完全一致;选项D“伐曹操”“劈颜良”是关羽归降曹操时的战功,与“辞别曹操”无关,排除。
故选:C。
(3)考查了对人物的了解。
联系上文“关羽得刘备信”,可知“兄长”指刘备;古代人物常以“字”相称,刘备的字是“玄德”(如“刘玄德三顾茅庐”),因此“玄德”即刘备。故选:A。
(4)考查了对人物性格的了解。
关羽收到刘备信后“大哭”并坚持“速往见”,体现“忠义”;离开前“辞却曹公”“写信辞谢”“封置金银”“悬印堂上”,不贪财物、来去分明,体现“守信”“坦荡”;选项A“优柔寡断”、B“足智多谋”、C“粗中有细”均未体现,排除。
故选:D。
(5)考查了阅读积累。
《三国演义》中著名人物有诸葛亮、张飞、赵云等;诸葛亮相关成语:“三顾茅庐”(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神机妙算”(形容其智谋);张飞相关俗语:“张飞穿针——粗中有细”(表面粗鲁实则细心)。故答案为:
(1)三国演义;
(2)C;
(3)A;
(4)D;
(5)诸葛亮 三顾茅庐。
9.(10分)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滕王阁景区门票价格一览表
类别 计费单位 价格
全价票 元/人 次 50
大学生票 元/人 次 25
儿童票 元/人 次 25
南昌市民专享票 元/人 次 25
景区免票优惠政策:对6周岁以下(含6周岁)或身高1.2米以下(含1.2米)的儿童实行免票。65周岁以上(含65周岁)老人、现(退)役军人、离退休军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残疾人、记者凭有效证件免票,请带好本人身份证和相关证件到售票窗口预约入园参观。
材料二
滕王阁景区游览须知 1.开放时间:8:00﹣22:00(21:00停止售票并停止入园) 2.节假日期间,交警会对滕王阁景区周边道路临时交通管制,建议游客乘坐地铁、公交前往景区。 3.每日9:30、14:30在景区南门有免费导游讲解,每次时长1小时。 4.景区活动:在景区南门处背诵《滕王阁序》全文,可免费入园。 5.注意事项:禁止携带宠物入园,主楼内禁止饮食。 景区地址:南昌市东湖区仿古街58号 咨询电话:0791﹣86702036
材料三
星期五,南昌市红旗小学组织五年级学生前往滕王阁景区开展研学活动。下面是这次研学活动的行程安排。
时间 活动内容 地点
8:50﹣9:00 集合 景区南门
9:00﹣9:20 班级合影 景区南门
9:30﹣10:30 游览滕王阁主楼 滕王阁主楼
10:40﹣11:30 诗词朗诵比赛 景区临江广场
11:30﹣12:00 午餐(自备) 景区东侧休息区
(1)根据上述材料判断下列做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小红的奶奶今年67岁,她可以凭身份证免票入园参观。 √
2)兰兰和妈妈准备周六晚上九点进入滕王阁景区欣赏夜景。 ×
3)小南在参观滕王阁主楼时饿了,她打算拿出自己带的零食吃。 ×
4)五年级的学生在合影结束后,可以赶上景区导游的免费讲解。 √
(2)五(2)班班主任李老师在研学活动前了解到班上45位学生中有15位能背诵《滕王阁序》全文,那李老师和学生们入园参观的最佳购票方式是 15位学生背诵《滕王阁序》免费入园,其余学生购买儿童票,李老师买南昌市民专享票 。
(3)小南的叔叔是退役军人,他准备今年国庆节从外地自驾来南昌,计划带家人游览滕王阁,请你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给他提出三个建议:
① 尽量选择地铁或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前往滕王阁景区,以避免交通拥堵和停车难题 ;
② 在前往景区时,他应带好本人身份证和退役军人有效证件,以便在售票窗口预约入园参观 ;
③ 如果小南的叔叔希望更深入地了解滕王阁的历史和文化,可以选择在9:30和14:30这个时间段参加导游讲解。同时,他也应注意景区的开放时间,确保在21:00之前进入景区,以免错过游览机会 。
【解答】(1)考查图表分析、内容理解与概括。1)正确。根据材料一中的景区免票优惠政策,65周岁以上(含65周岁)老人凭有效证件可以免票入园参观,而小红的奶奶今年67岁,因此可以享受免票优惠,凭身份证入园参观。2)有误。根据材料二中的滕王阁景区游览须知,景区开放时间为8:00﹣22:00,但21:00停止售票并停止入园。兰兰和妈妈准备周六晚上九点进入景区,此时已经停止入园。3)有误。根据材料二中的滕王阁景区游览须知,主楼内禁止饮食。小南在参观滕王阁主楼时饿了,拿出自己带的零食吃是违反规定的。4)正确。根据材料三中的研学活动行程安排,五年级的学生合影时间为9:00﹣9:20,而景区南门每日9:30有免费导游讲解,因此学生们合影结束后可以赶上免费讲解。
(2)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五(2)班有15位学生能背诵《滕王阁序》全文,根据材料二中的景区活动,他们可以免费入园。而其余30位学生需要购票,根据材料一中的门票价格,大学生票和儿童票都是25元,但这里的学生是五年级学生,不属于大学生,且儿童票通常适用于身高或年龄更小的儿童,因此最合适的购票方式是购买儿童票。李老师如果是南昌市民的话可以买南昌市民专享票。根据题目信息和选项,答案为15位学生背诵《滕王阁序》免费入园,其余学生购买儿童票,李老师买南昌市民专享票。
(3)考查看法建议。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给小南的叔叔提出的三个建议可以是:①由于国庆节期间景区周边道路可能会非常拥挤,建议小南的叔叔尽量选择地铁或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前往滕王阁景区,以避免交通拥堵和停车难题。②小南的叔叔作为退役军人,可以凭有效证件享受免票优惠政策。因此,在前往景区时,他应带好本人身份证和退役军人有效证件,以便在售票窗口预约入园参观。③根据景区游览须知,每日9:30和14:30在景区南门有免费导游讲解服务。如果小南的叔叔希望更深入地了解滕王阁的历史和文化,可以选择在这个时间段参加导游讲解。同时,他也应注意景区的开放时间,确保在21:00之前进入景区,以免错过游览机会。
故答案为:
(1)1)√;2)×;3)×;4)√;
(2)15位学生背诵《滕王阁序》免费入园,其余学生购买儿童票,李老师买南昌市民专享票。
(3)①尽量选择地铁或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前往滕王阁景区,以避免交通拥堵和停车难题。
②在前往景区时,他应带好本人身份证和退役军人有效证件,以便在售票窗口预约入园参观。
③如果小南的叔叔希望更深入地了解滕王阁的历史和文化,可以选择在9:30和14:30这个时间段参加导游讲解。同时,他也应注意景区的开放时间,确保在21:00之前进入景区,以免错过游览机会。
10.(16分)认真阅读,完成练习。
偷看“闲书”(季羡林)
那时候,在我们家,小说被称为“闲书”,是绝对禁止看的。但是,我和秋妹(我叔叔的女儿)都酷爱看“闲书”,高级的“闲书”,像《红楼梦》《西游记》之类,我们看不懂,也得不到,所以不看。我们专看低级的“闲书”,如《彭公案》《列国志》《说唐》《封神榜》等等。我们都是小学水平,秋妹更差,只有初小水平,我们认识的字都有限。当时没有什么词典,有部《康熙字典》,我们也不会也不肯去查。经常念别字,比如把“飞檐走壁”念成了“飞dàn走壁”,把“气往上冲”念成了“气住上冲”。反正,即使有些字不认识,内容还是能看懂的。我们经常开玩笑说:“你是用笤帚扫,还是用扫帚扫?”不认识的字少了,就是笤帚,多了就用扫帚。尽管如此,我们看闲书的瘾头自然极大。那时候,我们家没有电灯,晚上,把煤油灯吹灭后,躺在被窝里,用手电筒来看。那些闲书都是油光纸石印的,字极小,有时候还不清楚。看了几年,我居然没有变成近视眼,实在也出我意料。
我不但在家里偷看,还把书带到学校里去,偷空就看上一段。校门外左手空地上,正在施工盖房子。运来了很多红砖,摞在那里,不是一摞,而是多摞,中间有空隙,坐在那里,外面谁也看不见。我就搬几块砖下来,坐在上面,在下课之后,且不回家,掏出闲书,大看特看。书中侠客们的飞檐走壁,刀光剑影,仿佛就在我眼前晃动,我似乎也参与其间,乐不可支。到脑筋清醒了一点儿,回家已经过了吃饭的时间,常常挨数落。
这样的闲书,我看得数量极大,种类极多。光是一部《彭公案》,我就看了四十几遍。越说越荒唐,越说越神奇,到了后来,书中的侠客个个赛过《西游记》的孙猴子。但这有什么害处呢?我认为没有。除了我一度想练铁砂掌以外,并没有持刀杀人,劫富济贫,做出一些荒唐的事情,危害社会。不但没有害处,我还认为有好处。记得鲁迅先生在答复别人问他怎样才能写通写好文章的时候说过,要多读多看,千万不要相信《文章作法》一类的书籍。我认为,这是至理名言。现在,对小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同在别的方面一样,管得过多,管得过严,管得过死,这不一定就是正确的方法。“无为而治”,我并不完全赞成,但“为”得太多,我是不敢苟同的。
(摘自《季羡林自传:我的前半生》)
(1)联系上下文,季羡林小时候偷看的“闲书”在文中具体指的是 像《彭公案》《列国志》《说唐》《封神榜》等低级的、通俗的、以娱乐为主的文学作品 。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季羡林偷看“闲书”的两个场景(每处不超20字)。
① 晚上吹灭灯,在被窝里用手电筒看;
② 下课后坐在校门外砖摞空隙里看。
(3)文中说“用笤帚扫,还是用扫帚扫”,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B 。
A.讨论打扫卫生的工具
B.指阅读时不认识的字的多少
C.比较两种扫地的动作
D.表达对参加劳动的热爱
(4)读下面句子,体会“我”当时的内心。
书中侠客们的飞檐走壁,刀光剑影,仿佛就在我眼前晃动,我似乎也参与其间,乐不可支。
(5)①从季羡林偷看“闲书”的经历中,你发现了哪些读书方法?
②在季羡林看来,读“闲书”不但没有害处,还有好处。你赞同季羡林的说法吗?联系你的阅读经历谈谈观点和理由。
③选文中鲁迅先生的话(画线句),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发?
【解答】(1)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由”我们专看低级的“闲书”,如《彭公案》《列国志》《说唐》《封神榜》等等“可知,季羡林小时候偷看的“闲书”具体指的是像《彭公案》《列国志》《说唐》《封神榜》等低级的、通俗的、以娱乐为主的文学作品。
(2)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由”那时候,我们家没有电灯,晚上,把煤油灯吹灭后,躺在被窝里,用手电筒来看“可知,第一个场景是晚上吹灭灯,在被窝里用手电筒看;由”校门外左手空地上,正在施工盖房子。运来了很多红砖,摞在那里,不是一摞,而是多摞,中间有空隙,坐在那里,外面谁也看不见。我就搬几块砖下来,坐在上面,在下课之后,且不回家,掏出闲书,大看特看“可知,第二个场景是下课后坐在校门外砖摞空隙里看。
(3)考查句子理解与赏析。由原文:我们经常开玩笑说:“你是用笤帚扫,还是用扫帚扫?”不认识的字少了,就是笤帚,多了就用扫帚。可知,这句话是作者和秋妹在阅读“闲书”时的玩笑话,他们用“笤帚”和“扫帚”来比喻不认识的字的多少。故选:B。
(4)考查句子理解与赏析。这句话表明作者完全沉浸在书中的世界里,仿佛自己就是书中的一个角色,亲眼目睹了侠客们的精彩冒险。“乐不可支”形容快乐到了无法控制的程度,说明作者在阅读“闲书”时得到了极大的精神享受。因此,这句话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在偷看“闲书”时的沉浸感、参与感、愉悦感,以及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知识的渴望。这些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作者对阅读的热爱和对“闲书”的痴迷。
(5)考查内容理解。
①季羡林不仅读了多种类型的“闲书”,还反复阅读同一本书。这表明广泛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可以拓宽视野,增加知识储备。他在阅读时,会将书中的情节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仿佛自己也参与其中。这种联想和想象可以增强阅读的趣味性和理解力。尽管他和秋妹不认识很多字,但他们通过上下文猜测字义,而不是依赖词典。这种自主学习的方法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言之有理即可。例如:赞同。读“闲书”可以激发对阅读的兴趣。我小时候也喜欢看一些故事书和漫画,这些书让我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我开始阅读更复杂的文学作品。
③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通过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可以积累丰富的素材和语言表达方式。通过阅读大量的小说、散文和诗歌,学习到不同的写作技巧和风格。鲁迅先生强调不要依赖《文章作法》一类的书籍,而是要通过自己的阅读和实践来学习写作。这说明写作技巧不是靠死记硬背规则,而是通过不断阅读和实践来掌握的。
故答案为:
(1)像《彭公案》《列国志》《说唐》《封神榜》等低级的、通俗的、以娱乐为主的文学作品;
(2)①晚上吹灭灯,在被窝里用手电筒看;
②下课后坐在校门外砖摞空隙里看。
(3)B;
(4)这句话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在偷看“闲书”时的沉浸感、参与感、愉悦感,以及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知识的渴望。这些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作者对阅读的热爱和对“闲书”的痴迷。
(5)①季羡林的经历告诉我们,读书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广泛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反复阅读同一本书,通过沉浸式阅读全神贯注地投入,利用联想与想象增强理解,以及通过自主学习提高阅读能力。
②我赞同季羡林的看法。读“闲书”可以激发阅读兴趣,拓宽视野,培养想象力,提高语言能力,还能放松心情。例如,我小时候通过读故事书和漫画,对阅读产生了浓厚兴趣,后来开始阅读更复杂的文学作品,这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还为我的写作提供了灵感和素材。
③鲁迅先生的话启发我,写作的基础在于广泛阅读和实践,而不是依赖固定的写作技巧和规则。通过大量阅读,我可以积累丰富的素材和语言表达方式,培养语感,激发灵感,从而更自然、更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三、习作与表达(30分)
11.(30分)习作与表达。
题目:那一次,我真______
生活中,你经历过很多事情,哪一次让你印象深刻?把题目补充完整,如“那一次,我真快乐”“那一次,我真感动““那一次,我真伤心”“那一次,我真后悔”。回想一下,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事情的前因后果是什么?把这件事写下来,特别要把“我”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我”当时的内心。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姓姓名和学校名称。不少于400字。
【解答】范文:
那一次,我真后悔
在我的记忆长河中,有许多事情如繁星般闪烁,但有一件事却像一颗黯淡的流星,让我至今都后悔不已。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和好朋友约好一起去公园玩。出门前,妈妈千叮咛万嘱咐我带上雨伞,说天气预报显示会下雨。我却满不在乎地想:这么好的天气,怎么可能下雨呢?于是,我没带雨伞就匆匆出了门。
在公园,我和好朋友玩得不亦乐乎。可到了下午,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紧接着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落了下来。我瞬间慌了神,看着周围的人纷纷撑起雨伞,而我却只能躲在一个小亭子下避雨。
我心急如焚,又冷又害怕,不停地在心里埋怨自己:为什么不听妈妈的话呢?要是带了雨伞,就不会这样了。雨越下越大,丝毫没有要停的迹象。我没办法,只好给妈妈打电话。妈妈在电话里没有责怪我,只是温柔地说:“别着急,我马上给你送伞来。”
过了一会儿,我透过雨幕看到了妈妈的身影。她穿着雨衣,手里拿着伞,深一脚浅一脚地朝我走来。那一刻,我的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心里充满了愧疚和后悔。
那一次,我真后悔没有听妈妈的话。从那以后,我明白了要听取别人的建议,不能自以为是,否则只会让自己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