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8课美国的独立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 下表是英国在北美颁布的税法,此表旨在说明( )
时间 法案 主要内容
1660年 《列举商品法》 规定糖、烟草、棉花、靛青、木材等货物只能运销英国
1765年 《印花税法》 所有的印刷品、商业单据、法律证件等都要缴纳印花税
1773年 《茶税法》 减少茶叶税,但给予英国东印度公司直接向北美人卖茶的权利
A. 英国政府竭力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
B. 英国政府加强了和北美地区的贸易往来
C. 英国政府放松了对北美经济的压制
D. 英国在北美实行和本土相同的经济政策
2. 某学校社团开设了跨学科主题研究课,在以“小钱币·大历史”为主题的课堂上,李老师拿
出了一张1元面值的美元(如图),同学们发现其正面的肖像是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他的历史功绩是( )
A. 打败王党军队 B. 起草《独立宣言》
C. 领导美国独立 D. 维护美国统一
3. 李华同学正在阅读下面的材料。由此推断,他阅读的是( )
这些联合的殖民地有权成为自由和独立的国家,它们取消一切对英国王室效忠的义务,它们和大不列颠国家之间的一切政治关系从此全部断绝,而且必须断绝。
A. 《大宪章》 B. 《权利法案》
C. 《独立宣言》 D. 1787年美国宪法
4. “政府的正当权力,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材料表明《独立宣言》坚持的原则是( )
A. 王在法下 B. 主权在民
C. 维护共和 D. 分权制衡
5. 1775年4月,北美人民开始在一面代表所有殖民地的旗帜——“大联合旗”下战斗,它的内侧上方还保留着英国国旗的图案。1777年6月14日,大陆会议规定把星条旗作为美国的国旗,擦除了英国国旗的图案。旗帜内容的变化,表达了美国人民( )
A. 反抗外来侵略的精神
B. 建设民主政治的意愿
C. 打碎封建枷锁的勇气
D. 推翻殖民统治的决心
6. 年代尺是记录历史年代所发生大事的工具,如下年代尺反映了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大事,其中与①对应的事件是( )
A. 来克星顿枪声 B. 《独立宣言》发表
C. 萨拉托加大捷 D. 约克镇战役
7. 有学者指出,独立战争的斗争对象不是带有封建性质的绝对王权,而是一个新兴的、已经具有了民主化发展趋势的资产阶级国家。从这个意义上看,这实际上是民主政治创制运动内部的一场冲突。该学者认为“独立战争”( )
A. 推动君主立宪制的形成
B. 仅是一场民族独立运动
C. 废除了种植园奴隶制度
D. 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
8. 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其核心是人民当家做主。然而,美式民主制度设计的初始逻辑就是围绕资本利益运作,注定是“少数人的民主”。材料中的“制度设计”的奠基之作是( )
A. 《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 《人权宣言》 D. 1787年美国宪法
9.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作者如此评价美国革命,是因为它( )
A. 脱离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
B. 确立共和体制,实行三权分立
C. 尊重黑人奴隶,共享天赋人权
D. 战胜封建王权,实行君主立宪
10、对同类历史事件进行对比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根据下表可以得出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
美国独立战争 辛亥革命
1775年4月19日来克星顿的枪声 1911年10月10日起义军夺取军械库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 1911年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
1783年9月3日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A. 都推翻了殖民统治
B. 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富强
C. 都推翻了封建制度
D. 都通过暴力手段取得胜利
11.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北美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市场 B.英国殖民者竭力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
C.英国殖民者对北美采取高压政策 D.波士顿倾茶事件
12.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
A.波士顿倾茶事件B.《独立宣言》的发表 C.来克星顿枪声D.大陆会议的召开
13.1775年5月,北美13个殖民地的代表聚集费城召开会议,并通过了组织大陆军的决议。这次会议任命的总司令是( )
A.查理二世 B.华盛顿 C.杰斐逊 D.克伦威尔
14.“这份彪炳史册的文件公告了起义的缘由,列数了大不列颠国王二十八条'屡屡巧取豪夺'的罪状。”这份文件最可能是( )
A.《权利法案》 B.《大宪章》C. 1787年美国宪法 D.《独立宣言》
15.有史学家说:“这场战役至关重要,扭转了整个战争局势,增强了美国人民的信心,而且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此战之后,法国承认美国,公开参战,荷兰等国也对美国进行援助。”材料中“战役”指的是( )
A.来克星顿的枪声B.亚历山大东征C.萨拉托加大捷D.约克镇战役
16.美国费城的“自由钟”是独立的象征。它的钟声曾在1776年7月4日和1783年4月16日两次响起。1783年的钟声代表的深刻含义是( )
A.美国的诞生 B.美国获得真正的独立
C.美国建立联邦制国家 D.组建大陆军
17.华盛顿在1783 年12 月的辞职讲话中说:“现在,我已经完成了赋予我的使命,我将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并且向庄严的国会告别。在它的命令之下,我奋战已久。我谨在此交出委任并辞去我所有的公职。”华盛顿完成的使命是( )
A.取得了独立战争胜利 B.确立了民主共和制
C.废除了封建农奴制 D.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18.美国独立战争具有双重性质的主要依据是( )
A.具有反殖民反封建的双重性质
B.推翻了殖民枷锁,建立了资产阶级政体
C.革命中没有出现反复
D.革命后资本主义得到顺利发展
19.“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令人惊叹不已。”材料中的精巧设计是指( )
A.1787年宪法 B.《人权宣言》
C.《权利法案》 D.《大宪章》
20.美国的开国元勋汉密尔顿说:“美国的繁荣取决于自己的联合。”这说明( )
A.美国的经济发展得益于联邦制的形成
B.美国的联邦共和政体确立于18世纪70年代
C.美国宪法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精神
D.美国实行邦联体制有利于经济的繁荣
21.2019年3月15日,特朗普否决了国会终止国家紧急状态的决定。而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发表声明称,众议院将在26日发起投票,推翻特朗普的否决权。这一过程体现的政治原则是( )
A.联邦制 B.地方分权
C.中央集权 D.分权制衡
22. 有研究认为,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作为领导人的律师、地主和商人,需要很多人支持,为达此目的,他们甘愿向下层阶级许愿和作出让步,如若不然,平民就会用暴力或恫吓来攫取让步。该研究表明当时北美殖民地( )
23. 对比同类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之一。从下面描述中可得出这两部法律的共同之处是( )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得制定官制官规,但须提交参议院议决。法院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千涉。 ——摘自《中华实施民 国临时约法》 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摘自 1787年美国宪法
A. 都试图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B. 都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思想
C. 都为本国的长治久安奠定基础
D. 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24. “美国的制宪者们并不愿意承认奴隶制的合法性,但是在建立联邦时,要铲除奴隶制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会极大损害南部蓄奴州的利益,从而破坏联邦的基础。”可见1787年美国宪法( )
A. 代表南部蓄奴州利益
B. 体现启蒙思想基本原则
C. 着眼于美国整体利益
D. 是妥协的产物不能长久
25.一位史学家认为,美国独立战争原本不是一场民主运动,但它在结果上却是一场民主运动。说它是民主运动是因为其( )
A.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B.确立了资产阶级政体
C.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D.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60年代,费城、波士顿和纽约发展为2万—3万人口的城市,成为北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在各殖民地,以市镇为单位,年满21岁的成年男子都可以参加市镇大会,选举市镇行政委员会、其他官员、出席殖民地议会的代表。伯恩比描写道,弗吉尼亚人特别“高傲地珍惜自己的自由,忍受不了任何限制,几乎不能容忍任何高高在上的权力的控制,甚至有这种想法他们都受不了”。
——摘编自吴于廑等《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几乎每个有文化的殖民地人都知道潘恩所著《常识》的内容。《常识》问世之初,亚当斯曾谴责潘恩的设想“如此民主,没有任何约束力,肯定会引起混乱和各种不良行为”。然而,事实与他的预料完全相反。不久,大陆会议号召组织志愿兵,任命华盛顿担任总司令,并授权以杰斐逊为首的委员会起草《独立宣言》。杰斐逊对潘恩说:“能在《独立宣言》中引用你的话,我们感到十分荣幸。”
——摘编自鲍日新《潘恩的民主思想与美国独立战争》
材料三:史料1:宪法保留了可耻的奴隶制度,维持种族歧视,没有规定保障劳动者的任何权利,却使广大劳动群众失去了起码的政治和经济权利。
——王荣堂等《欧美近代史纲》
史料2:三权分立,互相制衡,无疑具有反专制独裁的历史进步意义。1787年美国宪法比《独立宣言》更符合美国独立后的政治经济形势。
——关绍纪等《世界近现代史精要》
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论证“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靠的是潘恩的笔,华盛顿的剑”这一观点。
(3)根据材料三的两则史料,分别归纳其观点并说明理由。
27、分析以下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地宣布并昭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亦应从此完全废止。
材料二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
(1)材料一、材料二都摘自哪一文献 这一文献是何时在何会议上通过的?
(2)“这些联合殖民地”指什么?
(3)“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大不列颠王国”各叫什么名字?
⑷我们如何评价这一文献?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大师们的浩瀚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国庆日演说
(1)材料一所反映的“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与英国、美国政体形成的相关重要法律文件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
(3)综合上述回答,归纳指出近现代西方国家政治发展的趋向是什么?
答案
1-5ACCBD 6-10CDDBD 11-15BCBDC 16-20BABAA 21-25DDBC
26.(1)北美资本主义经济有较大发展;具有一定的民主传统;人民具有比较牢固的民主、自由、平等观念。
(2)潘恩的著作向北美殖民地人民传播了民主思想,是《独立宣言》的思想来源之一;华盛顿担任大陆军总司令(整顿大陆军),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
(3)史料1的观点:1787年美国宪法存在不足之处。理由:1787年美国宪法保留了奴隶制度,维持种族歧视,没有保障劳动者的权利,具有局限性。史料2的观点: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互相制衡的原则,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理由: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互相制衡的原则,反专制独裁,具有进步性;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27.(1)《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在大陆会议上通过的。
(2)北美13个殖民地。
(3)美国、英国。
(4)积极性:《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独立宣言》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局限性:宣言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天赋人权的享有者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
28.(1)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
(2)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
(3)趋向:政治民主化。性质:资产阶级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