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开辟新航路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开辟新航路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8 17:36: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
开辟新航路
同步练习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2015·广东学业水平测试)新航路开辟前,欧洲的贸易中心在(  )
A.大西洋沿岸 
B.地中海沿岸
C.太平洋沿岸
D.印度洋沿岸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新航路开辟前,欧洲和亚洲通过地中海的交通要道进行贸易,这时候欧洲的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在地中海沿岸。
答案:B
2.(2015·威海高一检测)迪亚士在谈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海上探险的目的时说:“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这里所说的“光明”是指(  )
A.天主教思想
B.工业文明成果
C.科学精神
D.君主制度
解析:材料中的描述体现了新航路开辟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为了传播天主教思想,综合分析这里的“光明”是指天主教思想。
答案:A
3.(2015·陕西学业水平测试)16世纪被称为“发现世界”的世纪。哥伦布因发现“新大陆”成为发现世界的先驱。这里“新大陆”指的是(  )
A.美洲
B.亚洲
C.非洲
D.大洋洲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1492年,哥伦布率船队横渡大西洋,开辟了从欧洲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答案:A
4.“历史宽恕了他,因为在玉米中保藏着大量的财富……其价值远远超过了所有的黄金。”“他”作出的主要贡献是(  )
A.开辟新航路,发现新大陆
B.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
C.组建贸易公司,促进贸易发展
D.带回香料,丰富欧洲人的生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运用能力。由“玉米”可知,“他”是指哥伦布。哥伦布的主要贡献是开辟新航路,发现新大陆。
答案:A
5.“西班牙向西走”简明扼要地概括了新航路开辟过程中,西班牙王室支持下的航海家的航行路线。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向西走”的航海家有(  )
①达·伽马 ②哥伦布 ③迪亚士 ④麦哲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路线的识记。哥伦布和麦哲伦由西班牙王室支持,都是向西航行;迪亚士和达·伽马由葡萄牙王室支持,都是向东航行。
答案:C
6.(2015·西安高一检测)16世纪葡萄
( http: / / www.21cnjy.com )牙著名诗人德·卡蒙斯这样深情地描绘他的祖国:“大陆,在这里是尽头;大海,在这里才开头。”诗句中反映了他对祖国引以为豪的是(  )
A.成为“海上马车夫”
B.垄断欧亚之间的贸易
C.率先开辟新航路
D.处于欧洲商业中心地位
解析:从“16世纪”“葡萄牙”“大陆,在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里是尽头;大海,在这里才开头”等信息,可以分析得出诗人所指的是葡萄牙率先开辟新航路,迪亚士、达·伽马都是葡萄牙优秀航海家,分别开辟了到达好望角和到达印度的航路。
答案:C
7.(2015·青岛高一模
( http: / / www.21cnjy.com )拟)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最早产生于意大利,但新航路开辟后,“财富流向西葡”“英国成为海盗”“意大利被晾在一边”。其中“意大利被晾在一边”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性商业危机
B.意大利经济衰退
C.世界性商业革命
D.意大利金融危机
解析: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使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从而使“意大利被晾在一边”。故选C项。
答案:C
8.当哥伦布伟大发现的消息传到威尼斯时,当地出现了极度的恐慌,证券、债券下跌了40%到50%。威尼斯商人恐慌的原因是(  )
A.金银价值下降导致物价波动
B.地中海传统商路中心地位即将丧失
C.东方世界将成为西班牙的殖民地
D.世界金融中心将向亚洲转移
解析: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等商业城市必然走向衰落,故威尼斯商人感到恐慌。
答案:B
9.(2015·南京高一检测)马克思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某一历史现象分析时指出:“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增多……”这一历史现象在西欧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促使商路及商业中心的转移
C.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D.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影响
( http: / / www.21cnjy.com ),旨在考查学生全面深入分析重要历史概念的能力。材料信息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引起了“价格革命”。“价格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B项属于“商业革命”的影响。
答案:B
10.培根说:“通过在我们时代已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始习以为常的远距离的航海和旅行,人们已揭露和发现了自然界中许多可使哲学得到新的光亮的事物。”这反映了(  )
A.培根的思想闪耀着理性主义光辉
B.新航路开辟促进了文明交流
C.科学发展是思想解放的根本动力
D.地理大发现推动了科学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材料中“远距
( http: / / www.21cnjy.com )离的航海和旅行”是指新航路开辟和地理大发现,由“可使哲学得到新的光亮的事物”,可以看出是科学领域的突破,综合分析,培根认为地理大发现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金、香料、珠宝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西班牙人和哥伦布海外冒险的另一个重要动因。由于马可·波罗的游记中关于中国与日本的财富无穷的神话在当时的欧洲广为流传,激起欧洲人的无限遐想。……关于中国的泉州港,则是那里的来往客商之多,“超过全世界其余港口的总和”。“在这个港口卸下胡椒的船只,一年之中就达一百艘,运进其他香料者还不计算在内”……
哥伦布一行乘小艇上岸后,即举行了占有仪式,宣布以国王和女王的名义占有该岛,并让随行人员做了公证和记录。
材料二 如果全球化把欧洲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迈入大洋当做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摘编自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哥伦布海外冒险的动力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单列举伊比利亚半岛国家的远航尝试,并概括其积极影响。
解析:第(1)问,“动力因素”抓住“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效的行政机器”“传播上帝福音”“寻找黄金”等信息,概括即可。第(2)问,首先要清楚“伊比利亚半岛国家”是指西班牙、葡萄牙等,然后列举其航海活动;“积极影响”从世界的整体性、经济、思想和社会转型等角度概括即可。
答案:(1)传播宗教;追求黄金、香料、珠宝和土地等。
(2)远航尝试: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迪亚士远航非洲,发现好望角;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到达印度;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哥伦布到达西印度群岛,发现美洲;1519~1522年,西班牙王室支持下的麦哲伦完成了环球航行。积极影响:促进了世界范围内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融合,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推动了西方近代科技文化和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及资本主义的发展,从此,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促进了西欧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
12.(2015·兰州高一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洲作物之引种中国大多发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明清时期,其中既有玉米、番薯、马铃薯这样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有花生、向日葵一类油料作物;既有番茄、辣椒、菜豆、番石榴、番荔枝等蔬菜果树,也有烟草、陆地棉这样的嗜好作物和衣被原料,总数接近30种……在不长的时间中获得了相当快的发展,不少在今天的作物构成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美洲作物的传播与发展……适应了人们对营养和享受多方面的需要……
——王思明《美洲作物的传播及其
对中国饮食原料生产的影响》
材料二 新旧大陆物种的交流当然也包括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瓷器、丝绸、茶及一些农作物,诸如茶树、柑橘、樱桃等输入美洲。欧洲人的饮料一下子丰富起来,他们饮用从中国和印度输入的茶、来自阿拉伯的咖啡和用来自美洲的可可加工成的巧克力。随着热饮的盛行,购置中国瓷制的饮具、炊具成为欧洲家庭的时尚。
说到全球化的启动,人们往往过分强调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旧大陆文明的碰撞和交流,忽视甚至无视了旧大陆之间文明交流的加强。其实旧大陆之间不同文明的碰撞和交流也是极重要的内容,尤其是欧洲和中国思想文化的交流。
——计翔翔、周百鸣《地理大发现探幽》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文明史观的角度谈谈你对全球化的认识。
答案:新航路开辟扩大了人们的视野,第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次建立起全球性的联系,通过贸易、传教等活动,商品、人员、物种实现了世界范围的流动,包括文化在内的不同文明之间交流逐渐频繁;物质文明的交流,正如材料所述的物种的交流,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经济生活;精神文明的交流,特别是中国与欧洲思想文化的交流,促进了西方现代文明的成长;在世界各种文明的碰撞、交流融合中,世界各地联系进一步加强,全球化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