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练习--第二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6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练习--第二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6.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01 09:54: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
第1课时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Na的存在、钠的物理性质与保存方法
1.(2025北京顺义一中期中)下列有关Na的存在、钠的保存及取用方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钠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少量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B.钠需要密封保存在四氯化碳(密度为1.59 g/cm3)中
C.实验室中可用镊子取用金属钠
D.金属钠表面可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内部钠不被氧化
2.(2025河北石家庄二中期中)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规范的是 (  )
A.在“观察钠的光泽和颜色”实验中,应关注的图标有
B.实验后将剩余的钠及时放回原试剂瓶
C.观察钠在空气中的燃烧实验时,近距离俯视坩埚
D.金属钠不慎着火时,立即用干燥沙土覆盖
题组二 钠与氧气的反应
3.(2025重庆万州期中联考)某同学将一小块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观察到下列现象:银白色变灰暗变白色出现液滴白色固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过程①中钠发生了氧化反应
B.过程②变白色是因为生成了氢氧化钠
C.过程③发生物理变化
D.过程④生成了碳酸氢钠
4.(2025河南南阳开学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2Na+O2 Na2O2
B.一定条件下,2.3 g的Na完全反应生成Na2O2或Na2O,失去的电子数不同
C.Na在空气中受热时,熔化为银白色的小球,产生黄色的火焰,生成白色粉末
D.Na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最终主要生成物为碳酸钠
题组三 钠与水的反应
5.(2025四川成都石室中学月考)将一块金属钠投入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盛有冷水的烧杯中,甲同学认为可观察到下列现象,其中正确的有(  )
①钠投入水中,先沉入水底,后浮出水面
②钠立即与水反应,并有气体产生
③反应后溶液变红
④钠熔成闪亮的小球
⑤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
⑥有“嘶嘶”的响声发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④⑤⑥            D.③④⑥
6.(2025湖南永州月考)已知液氨(密度为0.617 g/cm3)与钠(密度为0.971 g/cm3)的反应和水与钠的反应相似:2NH3+2Na 2NaNH2+H2↑,NaNH2易溶于液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将金属钠投入液氨中,钠会浮在液面上四处游动
C.将金属钠投入液氨中,会发出轻微的爆鸣声
D.钠与液氨的反应中NH3为氧化剂,NaNH2为还原产物
7.(2025吉林通化一中期中)某同学设计的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装置如图,实验开始时,关闭活塞a,向上提拉大头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钠会在水与煤油的交界面上下跳动
B.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说明有NaOH生成
C.打开活塞a,检验气体纯度后将燃着的火柴放在导气管口,可观察到火焰呈淡蓝色
D.导水管出水口不能高于玻璃管中的液面,有利于水喷出
题组四 钠与酸、碱、盐溶液的反应
8.(2025河南郑州一中期中)将一小块钠投入FeCl3的稀溶液中,以下对实验现象及分析的描述中最恰当的是 (  )
A.钠浮在溶液的液面上四处游动,溶液变为红色,有无色气体放出
B.钠与溶液剧烈反应,溶液里有红褐色沉淀生成,有无色气体放出
C.Na快速溶解,溶液里有黑色固体析出,有无色气体放出
D.钠迅速消失,溶液里有无色气体逸出,反应结束时,溶液质量增加
9.(易错题)(2025安徽合肥八中月考)按如图所示进行相应实验,下列有关它们反应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
  
甲 乙 丙
A.均有氢气生成
B.反应剧烈程度:甲>乙
C.丙中钠能置换出单质铜
D.甲、乙、丙中钠在液面下反应
10.(2025山西太原月考)某同学为研究钠的性质,进行的相关实验如下(钠的大小相同),下列部分现象及解释正确的有 (  )
实验装置 烧杯中的液体 部分现象及解释
①蒸馏水 钠会熔成小球,是因为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低
②硫酸铜溶液 有蓝色沉淀生成,是因为钠先与水反应
③烧碱溶液 冷却至室温,不可能有固体析出,是因为钠与溶液中的水反应无沉淀生成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11.(2025山东临沂月考)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钠与MgSO4溶液的反应,设计如图装置(夹持装置省略)。首先在U形管内加入少量煤油和绿豆大的金属钠,再从U形管左端加入MgSO4溶液,一段时间后加热铜丝。
回答下列问题:
(1)U形管中出现的现象是    。
A.有气泡产生,钠熔化成小球
B.钠在煤油面上四处游动
C.溶液中有银白色金属生成
D.溶液变浑浊
(2)写出钠与MgS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铜丝的变化现象是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钠的性质
1.(2025浙江强基联盟联考)钠与水反应的微型化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已知四氯化碳的密度比钠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微型化学实验现象不明显
B.反应后试管中的液体分层,下层呈红色
C.肥皂液的作用是液封,防止外界空气进入装置
D.若将煤油换成四氯化碳,对实验不会产生影响
2.(2025福建三明一中月考)如图,在蒸发皿中放一小块钠,加热至熔化时,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无水CuSO4与熔化的钠接触,瞬间产生耀眼的火花,同时有红色物质生成。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上述反应不能说明钠比铜活泼
B.将无水CuSO4粉末改为CuSO4溶液,反应现象相同
C.加热且无水条件下,Na可以与CuSO4反应并生成Cu
D.上述反应一定不是置换反应
题组二 实验探究钠的性质与转化
3.(2025山东省实验中学期中)NaH是有机合成中用途很广泛的物质。已知NaH遇水蒸气剧烈反应,某小组设计如图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制备Na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实验开始后先点燃C处酒精灯,再启动A中反应
B.装置B和装置D的作用均是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C
C.安全漏斗的作用是“液封”
D.装置A中的试剂可以是Zn与稀硫酸
4.(创新题·新情境)(2025北京人大附中期中)Na与不同浓度的盐酸反应,进行下列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实验装置 实验试剂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1: 0.36% HCl溶液 放入一小块金属钠 钠浮在液面上并来回移动,与水的反应剧烈程度相当
实验2: 36% HCl溶液 放入与实验1表面积基本相同的钠 钠浮在液面上并来回移动,不如实验1剧烈;表面出现白色固体,白色固体逐渐沉到烧杯底部;液体不沸腾,液面上方出现少量白雾
A.实验2中白色固体是NaCl
B.实验2中液面上方出现白雾是因为反应放热,加速浓盐酸的挥发
C.实验2反应现象不如实验1剧烈的原因是氢离子浓度增大
D.实验2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Cl- 2NaCl↓+H2↑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基础过关练
1.C 钠是活泼金属,钠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A错误;钠的密度小于四氯化碳的密度,钠不能保存在四氯化碳中,B错误;钠是块状固体,实验室中可用镊子取用钠,C正确;钠被氧化,表面形成的氧化膜比较疏松,空气可通过氧化膜继续氧化内部的钠,D错误。
归纳总结  某些试剂的保存
  ①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起反应的试剂应隔绝空气保存;如钾、钠可保存在煤油中,白磷可保存在水中。
  ②固体NaOH易潮解,应保持干燥并密封保存。
  ③液溴有毒且易挥发,可贮存于细口瓶中,加水封,加盖玻璃塞(不能用橡胶塞),并放置于阴凉处。
2.C 在“观察钠的光泽和颜色”实验中需要用小刀切割金属钠,需要关注图标,A正确;金属钠是非常活泼的金属,能与空气中的水、氧气反应,不能随意丢弃,以免引发安全事故,应将实验后剩余的钠及时放回原试剂瓶,B正确;钠在空气中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不能近距离俯视坩埚,C错误;水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金属钠着火时,要用干燥沙土覆盖,D正确。
3.D 过程①是Na在空气中被氧化生成Na2O,A正确;过程②变白色主要是Na2O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了NaOH,B正确;过程③是NaOH吸水潮解在表面形成NaOH溶液,C正确;过程④中最终得到的白色固体是Na2CO3,D错误。
4.D 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Na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Na2O,反应原理为4Na+O2 2Na2O,A错误;2.3 g的Na无论反应后产物是Na2O还是Na2O2,Na元素的化合价均升高1价,则失去的电子数相同,B错误;Na在空气中受热时,熔化为银白色的小球,产生黄色的火焰,反应生成淡黄色固体Na2O2,C错误;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开始反应生成Na2O,Na2O与H2O反应产生NaOH,NaOH潮解形成NaOH溶液,NaOH溶液吸收空气中的CO2生成Na2CO3·xH2O,Na2CO3·xH2O风化得到Na2CO3粉末,故Na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最终会变成Na2CO3,D正确。
5.C 钠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钠投入水中,不会沉入水底,应浮在水面上,①错误;钠与水反应有NaOH生成,NaOH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③错误;故选C。
6.A 该反应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属于置换反应,A正确;钠的密度大于液氨,钠投入液氨中,钠会沉入底部,不会发出轻微的爆鸣声,B、C均错误;该反应中NH3为氧化剂,H2为还原产物,D错误。
7.D 煤油的密度比钠的密度小,钠在煤油中会下沉,钠与水接触时,反应生成的氢气会推动钠向上浮,所以钠会在水与煤油的交界面上下跳动,A正确;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使滴有酚酞的水变红,B正确;金属钠与水反应会产生氢气,H2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C正确;由于水与钠反应剧烈,且有气体产生,需要使导水管出水口高于液面,否则,水流喷出,不利于实验安全,D错误。
8.B 钠投入FeCl3的稀溶液中,钠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溶液中氢氧化钠和氯化铁反应有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生成,所以实验现象为钠浮在液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有无色气体放出,溶液里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9.A 钠和水、稀盐酸、硫酸铜溶液反应均有氢气产生,A正确;钠和水、稀盐酸反应的实质是Na与H+反应,相同条件下,单位体积的液体中HCl电离出的H+比H2O电离出的多,所以反应剧烈程度:甲<乙,B错误;丙中钠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NaOH再与CuSO4反应生成Cu(OH)2,不能置换出单质铜(易错点),C错误;钠的密度比水小,甲、乙、丙中钠在液面上反应,D错误。
10.A 钠与水的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反应时钠会熔成小球,①正确;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②正确;如果烧碱溶液是饱和溶液,投入钠之后,会继续生成氢氧化钠,冷却至室温后会有固体析出,③错误;故选A。
11.答案 (1)AD (2)2Na+2H2O+MgSO4 Mg(OH)2↓+Na2SO4+H2↑ (3)黑色变为红色 H2+CuO Cu+H2O 
解析 (1)钠和水反应生成H2,该反应放热,使钠熔化成小球,A项正确;钠的密度比煤油大,比水小,钠在煤油和水的界面处上下跳动,B项错误;钠先和水反应生成NaOH,NaOH再与MgSO4反应生成Mg(OH)2沉淀,反应中没有银白色金属生成,C项错误;生成Mg(OH)2沉淀,溶液变浑浊,D项正确。
(2)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MgSO4 Mg(OH)2↓+Na2SO4+H2↑。
(3)黑色的CuO在加热条件下被H2还原为红色的单质Cu,化学方程式为H2+CuO Cu+H2O。
能力提升练
1.B 滴有酚酞的水与钠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溶液变红色,产生气泡,现象明显,A错误;煤油密度比水小,反应后生成的NaOH使酚酞变红,试管下层液体显红色,B正确;钠的密度比煤油大,煤油已经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H2导出时会吹出肥皂泡,故肥皂液的作用是收集氢气,C错误;四氯化碳的密度比钠大,钠在四氯化碳的上层,与空气接触,对实验有影响,D错误。
2.C 无水CuSO4与熔化的钠接触有红色物质生成,熔化的钠将CuSO4中的Cu置换出来,说明钠比铜活泼,A、D错误,C正确;钠加入CuSO4溶液中,钠先与H2O反应生成NaOH和H2,NaOH再与CuSO4反应生成Cu(OH)2,不会置换出Cu,B错误。
3.A 根据“NaH遇水蒸气剧烈反应”,可知制备NaH的反应应在干燥环境中进行(破题关键)。先启动A中反应,利用生成的氢气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出,防止钠与氧气反应,后点燃C处酒精灯,A错误;装置B干燥氢气,装置D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C,两者的作用均是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C,B正确;加入液体后,部分液体存于安全漏斗上部弯管中起液封作用,避免氢气从漏斗中逸出,C正确;Zn与稀硫酸反应生成H2,D正确。
4.C 钠和HCl反应生成NaCl和H2,NaCl在浓度较大的盐酸中溶解度较低,所以实验2中钠表面出现NaCl白色固体,A正确;钠和浓盐酸反应放热,实验2中液面上方出现白雾是因为反应放热,加速浓盐酸的挥发,B正确;实验2不如实验1剧烈的原因是钠表面包裹白色固体,使钠与盐酸接触面积减小,反应变慢,C错误;钠和HCl反应生成NaCl和H2,实验2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Cl- 2NaCl↓+H2↑,D正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