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电力的广泛运用;产业结构的变化;垄断组织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最终确立。
(2)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原因;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社会后果;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体系形成的过程的关系。
(3)运用:探讨垄断的影响;探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合作探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过程与影响。
(2)运用范例教学,培养学生找出知识比较点,分析问题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联系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让学生感悟两次工业革命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辨证认识人类发展道路上的成就与价值。
(2)启发学生认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著名论断的正确性。
【重点难点】
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的重要成就、特点及影响。
难点: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垄断的作用
【学法指导】
本节课应以新课标教学理念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能力及知识认知方法和观念的培养,注重培育学生探究性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同时注意积极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学习,养成正确的历史思维习惯,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和历史观。
【学习过程】
一、概念:
取得成就的主要国家:
二、主要发明和应用
1、电的广泛使用
(1)1866年:
19世纪70年代:
(2)电器产品纷纷涌现:A.电话:
B.电灯:
人类进入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1)19世纪七八十年代:
不久,
(2)作用:大大
特别是
A.汽车:
B.飞机:
3、化学工业的发展
4、新兴工业的诞生:
传统工业的进步: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工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
。
2、生产组织形式发生变化——
。
3、世界市场
。
最终建立起来
【知识链接】
一、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二、浅析垄断组织的形成原因、类型、实质及其影响
1.形成原因
垄断组织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其根本原因是第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导致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一方面,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使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这就对生产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企业趋于集中和联合;另一方面,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的发展,使大量的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少数大资本家手中。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产生了垄断。在竞争中壮大起来的企业之间,就产量、产品价格和市场范围达成协议,形成垄断组织。
垄断组织的形成大致经历三个阶段:一是19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纪60、70年代,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出现垄断组织,但它们还仅仅处于萌芽状态,对经济发展影响不大。二是1873年经济危机之后,垄断资本有了大发展,但不巩固,还只是一种暂时现象。三是到19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生产高涨,尤其是1900至1903年经济危机的发生,垄断组织开始对经济发展进程产生重大影响,成为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自由资本主开始转变为垄断资本主义。
2.类型
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卡特尔是在德国最先出现的一种垄断组织,其垄断程度较低。通常指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通过签订关于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生产规模等协定而形成的垄断组织,参加这一组织的企业一般拥有一定的生产和销售的独立性;德国的卡特尔有电气总公司、西门子公司、克虏伯公司等。辛迪加主要是在俄国出现的垄断组织。它是同一生产部门的少数大企业通过签订统一销售商品和采购原料的协定而形成的垄断组织,参加该组织的企业保留法律和产品上的独立地位。托拉斯是由若干生产同类商品的大企业或产品有密切关系的大企业合并而成的垄断组织。参加该组织的企业在生产、销售和法律等各方面都失去独立地位。1879年美孚石油托拉斯在美国首先成立,此后,托拉斯在美国蜂拥而出。托拉斯是把下属的企业合并为一个统一的企业。1879~1901年,美国工业部门的托拉斯发展到三百多个,一共兼并了五千多家企业。康采恩又叫财团,主要出现于日本。是由一些共同依赖于某金融集团和不同经济部门的大企业、大公司和银行联合而成的垄断组织。
3.实质
垄断组织实质上是资本家为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对生产关系所作的局部调整。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垄断组织,垄断组织的出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二者的关系体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原理。
4.影响
积极影响:总体来说,垄断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具体表现为:
(1)垄断组织的出现,适应了生产社会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要求,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19世纪最后30年,科学技术取得巨大进步,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竞争不断加剧,使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股份公司广泛建立。资本和生产迅速集中,为垄断组织的产生建立了前提条件。
(2)垄断组织的出现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企业充分利用拥有的大量生产资料、最佳效率的机器设备组织生产。实行更有效的社会分工,进行较为科学、合理的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生产技术的发明和改进工作可以更大规模地转化为生产活动。可获得最有才干的技术专家及经营管理人员,同时也迫使经营者研究市场,改善企业管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3)
垄断组织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对克服生产的无政府状况起了积极作用,表现出资本主义制度一定的自我调节的能力。
消极影响:
(1)经济方面,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实力的发展和增强,资本主义各国的垄断资本家通过控制某部门生产进而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为自己攫取了更高额的利润。
(2)政治方面,随着经济实力增长,垄断资本家更多地干涉国家政治生产,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的代表者。
(3)对外政策方面,垄断组织的形成推动了殖民扩张,它们要求扩大资本输出地。因此,代表垄断组织利益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
【基础达标】
一、选择题: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是:
A、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B、电力的广泛应用
C、电讯事业发展迅速
D、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2、人类在新能源的探索方面不断取得突破,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能源是:
A、煤炭和石油
B、石油和电力
C、电力和核能
D、核能和太阳能
3、使电能的开发和利用成为现实的发明是:
A、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
B、电报的发明
C、电灯的发明
D、电话和电报的发明
4、下列用于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水力——电力——蒸汽
B、水力——蒸汽一一电力
C、蒸汽——水力——电力
D、电力——水力——蒸汽
5、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原子能时代
6、19世纪末,引起交通领域里一场革命的重大发明是:
A、蒸汽机的改造和应用
B、内燃机的发明和运用
C、发电机的制造成功
D、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
7、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奇迹的时代,大车不需要马拉,新闻通过环绕地球的电线一瞬间
传遍世界……”。请判断这样的生活最早应出现在:
A、文艺复兴时期
B、工业革命时期
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D、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
8、19世纪最后30年,科学技术的重大成就,除了电灯的发明和使用外,还有:①留声机的发明和使用
②汽车的发明和使用
③火车的发明和使用
④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使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③④
9、一位学者在论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道:“无论就其深度还是广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都远远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时至今日,人们仍然时时刻刻地直接感受着它所带来的恩惠。”下列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恩惠”是:
A、汽船、火车
B、电脑、手机
C、汽车、飞机
D、蒸汽机、内燃机
10、石油工业的迅猛发展,与一位名叫卡尔·本茨的发明家以及他的伟大发明有着直接和密切的联系。这里的“他的伟大发明”指的是:
A、三轮汽车
B、有轨电车
C、内燃机
D、蒸汽车
14、人类告别油灯和蜡烛的时代得益于:
A、西门子的发明
B、爱迪生的发明
C、卡尔·本茨的发明
D、莱特兄弟的发明
15、今天我们的生活仍然受益于两次
( http: / / www.21cnjy.com )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下列发明的发明家属同一国别的是:①珍妮机
②汽船
③汽车
④飞机
⑤电灯泡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16、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内工业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A、化学工业的兴起
B、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C、垄断组织的出现
D、科学技术迅速应用于工业
17、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新的工业部门是:①
( http: / / www.21cnjy.com )电力工业
②化学工业
③石油工业
④汽车工业
⑤建筑工业
⑥钢铁工业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8下列关于垄断组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科技革命发展的结果
B、其主要形式有卡特尔、托拉斯、辛迪加
C、促使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侵略扩张
D、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改变
19、垄断组织最初产生于:
A、毛纺织业和棉纺织业
B、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
C、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
D、重化工业和信息工业
20、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于:
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
B、两次工业革命之间
C、新航路开辟后
D、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恩格斯说:“由单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企业所经营的生产……已愈来愈成为一种例外了……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停止了。”
材料二:马克思说:“垄断是好东西,因为它是经济范畴……竞争是好东西,因为它也是经济范畴。”
材料三:列宁说:“垄断尽
( http: / / www.21cnjy.com )管解决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矛盾,但从另一个意义上看,垄断也是资本主义走向反动的标志,必然加剧资本主义各国的矛盾……垄断也为世界革命创造着条件。”
请回答:
①垄断是怎样形成的?垄断组织形式除材料一所说的外,还有哪些?
②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垄断组织的评价有何相同之处?
③你如何理解列宁所说的“垄断必然加剧资本主义各国的矛盾”?
为什么会
“为世界革命创造条件”?
21、参考答案
①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下,生产与资本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如卡特尔、辛迪加等。
②认为它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③理解:随着垄断的出现,各国纷纷向帝国主义过渡,纷纷加强了对外扩张和掠夺,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最终引起了世界大战。
条件:由于上述帝国主义矛盾和大战的爆发,相应给战后掀起世界性的革命高潮创造了条件,十月革命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发生的。
22、世界近代史上,世界经济发展经历了两次大的飞跃,即第一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据此回答:
(1)两次飞跃发生的直接原因各是什么?
(2)两次飞跃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内容各有哪些?
(3)两次飞跃对世界格局各产生哪些重大影响?
参考答案:
(1)第一次:国内外市场的扩大;第二次: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新技术新产品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
(2)第一次: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第二次: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3)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第二次: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23、假设:你是一个访问学者,分别于1850年左右和1890年左右两次访问欧洲。请回答:
(1)在这两个不同时期,能看欧洲在经济、社会关系等方面有哪些变化?
(2)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1)变化:1850年前后:经济上,英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工业革命完成,工业革命在欧洲大陆扩展。工厂建立,汽船、火车成为新的交通工具。社会关系方面,无产阶级产生。到1890年前后,欧洲出现了电灯、电话等电气设备,汽车等新的交通工具。石油化工等重工业的不断发展。
(2)原因:两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迅速提高,改变了生产结构和人们的生活,社会面貌随之发生了变化。
【拓展提升】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同第一次工业革命一样,第二次工业革命促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但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又具有一些新的特点。引导学生从与科学技术结合的程度、产业结构侧重以及广度及深度等角度对两次工业革命进行对比,由此得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第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这些工匠并不具备科学理论知识,因此,这一时期的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比如,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是个织工,水力纺纱机的发明者阿克莱特是个钟表匠。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第二,第一次工业革命揭开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序幕,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将工业化推进到一个新阶段。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工业化的重点是发展轻工业,主要任务是在以纺织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部门中,用机器代替手工生产,实现了手工工场制度向工厂制的过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工业化已经发展到以重工业为重点的新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改造、扩大和创新重工业的各个部门。
第三,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在英国的带动下,其他国家也开始了工业革命,但发展进程相对缓慢。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几乎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一时期,英国虽然仍有一些重要发明,但是,新的技术和发明已超出一国的范围,其中有不少出现于德国、美国,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