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学案 (4)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学案 (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8 19:27: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学案
学习目标:
1.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电力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广泛应用、产业结构的变化、垄断组织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最终确立等基本史实。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原因、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体系形成过程的关系。探讨垄断组织出现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的影响。
2.通过分组讨论第二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的影响,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重点难点】
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的重要成就、特点及影响。
难点: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垄断的作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一、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1.背景:19世纪中后期,很多科学研究成果都应用于生产,①    国和②    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2.主要概况
( http: / / www.21cnjy.com )(1)电的广泛应用:1866年,德国人③    研制发电机成功。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各种电器产品纷纷涌现,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19世纪七八十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以④      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问世。不久,以⑤    为燃料的内燃机也研制成功。人们以内燃机为动力,研制成功了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⑥    。
(3)化学工业的发展。
(4)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二、垄断组织的出现
1.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诞生了电力工业、⑦    工业和汽车工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也推动了纺织、钢铁及造船等传统工业部门的巨大进步。
2.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工业生产结构的变化。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资本需求日益庞大,生产的社会化趋势日益加强。
3.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工业生产组织形式——⑧    组织的产生。
三、世界市场的发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1.条件:(1)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2)许多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出现,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2.主要表现: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⑨    日益明显。
3.主要影响:(1)19世纪末20世纪初,
( http: / / www.21cnjy.com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广大地区基本上都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2)资本主义国家在输出商品、掠夺原材料的同时,直接向殖民地或半殖民地⑩    ;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了艰难的发展历程。(3)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答案】 ①德 ②美 ③西门子 ④煤气和汽油 ⑤柴油 ⑥飞机 ⑦石油 ⑧垄断 ⑨国际分工 ⑩输出资本
1.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历史条件
①政治: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
( http: / / www.21cnjy.com )范围内的确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权保障。②市场: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极大地推动了商品生产的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形成的生产体系已不能满足市场的巨大需求,它需要更强劲的生产力才能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③科技:新技术革命的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从而引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④劳动力:一方面,欧美的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为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不仅实施政策使自由劳动力在数量上大量增加,而且使劳动者在素质上有了本质的提高。⑤经济: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兴起和向其他国家的扩展,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强劲的动力,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2.垄断资本主义的一般特征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生产和资本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度集中,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先后出现了垄断组织。垄断组织不但操纵某一行业领域的生产和销售,而且与银行相结合,形成金融寡头。垄断组织不但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基础,而且参与政治事务,甚至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和政治事务,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但输出商品,而且输出资本,垄断组织为争夺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而支持政府对外扩张,列宁称这种资本主义为帝国主义。
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如何 有何阶段特征
【交流提示】 本题可以列表作答。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界市场的形成按照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即工场手工业时期(工业革命前早期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然后从推动因素、主要资本、显著特点、主要途径、影响等方面分别比较。
【答案】 
时期
推动因素
主要资本
显著特点
主要途径
影响(世界市场进程)
工场手工业时期(16世纪~18世纪中期)
新航路的开辟
商业资本
暴力手段残酷掠夺
殖民扩张和掠夺
初见端倪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后期)
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业资本
凭工业优势
以炮舰和商品开展不平等贸易
初步形成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9世纪中后期以来)
第二次工业革命
垄断资本
资本输出
瓜分世界
最终形成
1.垄断组织的出现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吗
【答案】 没有。垄断组织适应了当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产和资本集中的趋势,是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它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工厂制度与垄断组织相同吗
【答案】 不同。①出现的时期:前者是第一次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业革命的产物;后者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②生产手段:前者主要靠机器生产;后者主要依靠科技提高生产效率。③规模:前者相对于手工工场规模较大,工人集中;后者是大企业兼并小企业或强强联合,规模空前扩大。④影响:前者的出现推动了机器普及和推广,促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后者的产生是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的重要标志,促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互动探究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及其影响
材料一 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样一个世界:……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喧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和电视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材料二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
( http: / / www.21cnjy.com )夫里阿诺斯说:“广大亚非拉国家经济的不发达状况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发达状况‘并非两个孤立而无联系的对象’,两者是‘相互联系’的。”
(1)材料一中描述的“我们这一世界”处于工业革命的哪一阶段 其中提及的电车和汽车,其发明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2)材料一中提及的“经济统治”和“分享”,意味着世界连成一体,那么世界是通过哪些条件连成一体的
(3)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说明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工业革命两个时期,这种“联系”是怎样体现的。
[探究引导] 第(1)问第①小问比较简
( http: / / www.21cnjy.com )单,根据材料中的“汽车、电车、飞机”等有效信息即可判断;第②小问主要是指发电机、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第(2)问实际上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条件,要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第(3)问主要考查资本主义国家把市场连成一体的纽带,即殖民掠夺、廉价的工业品等。
[参考答案] (1)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
先决条件:发电机、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2)条件:殖民活动、商品与资本输出、市场扩展、交通与通讯发展等。
(3)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通过殖民活动和奴隶贸易将两者联系起来。工业革命时期:通过商品和资本输出将两者联系起来。
[归纳总结]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①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时发生在几个工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多元化);②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最突出特点);③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如日俄等国;④发生在重工业部门,具有较强的社会改造能力。
互动探究二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备用)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到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请结合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史实探究以下问题。
(1)两次工业革命各产生了哪些新兴的工业部门
(2)两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3)两次工业革命分别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探究引导] 本题从两次工业革命入
( http: / / www.21cnjy.com )手,选择了三个角度进行比较,既是对两次工业革命关系的探讨,又是对两次工业革命不同点的拓展,与两次工业革命特点的比较相互补充。
[参考答案] (1)第一次工业革命:钢铁
( http: / / www.21cnjy.com )工业、棉纺织业、机器制造业。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开采和加工业、汽车与飞机制造业。
(2)共同原因:生产关系的调整,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市场的需要。
(3)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完成工业革
( http: / / www.21cnjy.com )命的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知能拓展] 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界市场的关系:①市场的扩大促进了科技革命的开展: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为工业革命的开展创造了条件。19世纪中期前后,美、德、日、俄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建立了统一的国内市场。②由于殖民扩张的加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竞争激烈,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科技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市场进一步扩大,同时也加剧了各国对市场的争夺:第一次工业革命迅速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途径,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殖民扩张加剧,世界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1882年,德国的人口调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还没有电力工业工人一栏,可是1895年,电力工业工人就有25
000人,到1906~1907年,则达107
000人。这主要说明(  )。
A.德国人口调查渐趋细化和准确
B.德国就业率不断提高
C.电力工业是德国日益重要的新兴产业
D.世界各国进入了“电气时代”
【解析】 从德国电力工业从无到有,电力工业工人数量的增长速度,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力工业作为新兴产业在德国工业生产中日益重要。
【答案】 
C
2.(2013·山东济宁高一质检)资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义经济学家的鼻祖亚当·斯密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在经过了几百年风霜雪雨的洗礼之后,他理想中的经济自由化竟然在现实中会遭遇如此的困境,并出现如此的“异化”。这种“异化”在19世纪晚期表现为(  )。
A.资本主义经济完全实行自由竞争与自由贸易
B.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垄断现象
C.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推行福利政策
D.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解析】 题干的关键信息是“19世纪晚期”,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出现了垄断和垄断组织,改变了“经济自由化”。
【答案】 B
( http: / / www.21cnjy.com )
1.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的建设新农村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口号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饭前葡萄酒、饭后水果糖”。“电灯电话”最早进入人类的日常生活是在(  )。
A.19世纪早期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晚期
D.20世纪初期
【解析】 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时期及其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870年以后,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因此选C项。
【答案】 C
2.目前,我国的电力工业、石
( http: / / www.21cnjy.com )油工业、汽车工业、
钢铁工业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这四大产业中诞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有几个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解析】 钢铁工业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兴起的工业部门,而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都诞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答案】 C
3.丹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系》中说:“科学过去是躲在经济技术的隐蔽角落里辛勤工作的。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可以说已经开始了。”这里所说的“科学时代”是指(  )。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的开辟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析】 第一次工业革命及以前,技术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革新主要来自于经验的积累和总结。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带动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飞跃,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答案】 D
( http: / / www.21cnjy.com )
4.右边漫画名为《参议院的老板们》,是美国画家约瑟夫·克普勒的作品。某班学生对此图的判读产生了争议,这些争议中错误的是(  )。
A.此图可誉为“蒸汽时代的政治生活”
B.此图情景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C.此图描绘了垄断组织控制国家政治生活的场景
D.此图反映了垄断的出现确实适应了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
【解析】 图片反映的是垄断组织形成后在政治上产生的影响,此时,人类已经从“蒸汽时代”过渡到了“电气时代”,故选A项。
【答案】 A
材料一 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
( http: / / www.21cnjy.com )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传播到英格兰到整个欧洲大陆,19世纪传播到北美地区。
——《第一次工业革命》
材料二 1830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
( http: / / www.21cnjy.com )磁感应现象,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科学家们根据这一发现,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对电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19世纪90年代起,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不断涌现出来。人类交通工具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主要得益于一项重要的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材料三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根据上述材料简要分析,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突出特点 它所表现的新特点对我们有何启示
【解析】 第①小问要认真阅读材料一、二,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②小问要理解恩格斯的话,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相关启示。
【答案】 特点:第一,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第二,以发展重工业为主;第三,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带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 http: / / www.21cnjy.com )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如何促进世界发展的 请你自拟一个知识体系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