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自然资源,能够根据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准确认识和区分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2.能够正确认识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提升资源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资源观,自觉养成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习惯,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过程与方法
使用读图和资料分析的方法获取地理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通过了解我国资源的国情,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并实施具体行动督促他人及自身养成节约和保护资源的行为习惯。21教育网
【重点与难点】
1. 自然资源的主要类型及正确认识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
2.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特点。
3. 树立正确的资源观,自觉养成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习惯,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授式、资料分析归纳、讨论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土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森林、水、矿产……很多资源居世界前列,不愧是“资源大国”,但也有人说中国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小国”。你认为这种说法有无道理?
二、新课学习
(一)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1.自然资源的概念
这些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都来自于大自然的哪些物质和能量?
(森林、阳光、水、土地、水能、矿产)
自然资源概念:是存在于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利用价值的物质与能量(如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等)。21cnjy.com
实践操练:下面哪些属于自然资源?(土地、天然宝石、藏羚羊、阳光)
2.自然资源的分类
可再生资源
特征: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的资源。
举例:土地、阳光、森林、水、水能等
非可再生资源
特征: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用一点就少一点的资源。
举例:煤炭、石油、铁矿等
小试身手
可再生资源:土地、水和水能、森林、气候
非可再生资源:铁矿
3.自然资源的利用
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1995年,地处河口段的利津水文站,断流历时长达122天。原因:黄河流域人口增加,工农业用水量大,造成黄河断流21·cn·jy·com
江苏无锡水荒,超市饮用水被抢购。原因:由于大量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污水的排入,太湖污染严重,致使江苏无锡自来水水源地被污染,出现了水荒。www.21-cn-jy.com
渔民捕捞的小鱼较多,大鱼罕见。原因:非法捕捞、违规使用细密的渔网捕捞、过度捕捞,使渔业资源日益减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说一说
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不是)
怎样利用?(合理利用,注意保护和培育,以实现可持续利用。)
对于非可再生资源应该怎样利用?(珍惜和节约使用)
(二)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视频: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1.资源基本特征
分析并归纳:
类 别 国土面积 矿产资源 耕地资源 河流年径流量 森林面积 资源基本特征
总量居世界位次 3 3 4 6 6 总量丰富
人均量占世界比值 ﹤1/2 ﹤1/2 2/5 1/4 1/3 人均不足
得出:资源大国,还是资源小国
为什么自然资源“人均不足”?
(人口的增长;资源的污染、破坏和浪费严重;经济的发展对资源需求持续增长)
2.自然资源问题的严峻性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 ( http: / / www.21cnjy.com )需求量还将大幅度增加。自然资源相对短缺,人均不足且仍在下降的状况更加突出。自然资源的供给是我国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3.保障资源供给的主要措施
扩大铁矿石、石油等重要资源的进口渠道。
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资源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增值使用。
培养节约能源的意识。
开发新材料、新能源。
……
4.了解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方式
你知道4月22日是什么纪念日吗?(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目的: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
思维拓展:环保节日
3月12日:中国植树节
5月31日:世界无烟日
6月5日:世界环境日
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6月25日:中国土地日
9月22日:中国无车日
10月4日:国际动物日
我们应该怎么做?(垃圾分类回收;减少使用一次性消费品;不用或少用贺卡)
你还有哪些保护资源的好办法呢?(1.节约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重复利用;2.节约用纸,废纸回收;3.少用一次性电池,多用充电池;4.人离关灯;5.不浪费食物;……)2·1·c·n·j·y
同学们!请加入我们保护资源的行列吧!
三、课堂练习
选择:
1.下列属于自然资源的是(D)
A.钢铁 B. 两极冰川 C.小麦 D.森林
2.我国资源基本特征是(A)
A.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B.分布不均 人均不足
C.总量丰富 类型齐全 D.分布不均 类型齐全
3.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D)
A.森林资源 B.耕地资源 C.水资源 D.矿产资源
4.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C)
A.垃圾分类回收 B.生活用水做到一水多用
C.大量使用一次性消费品 D.日常不用或少用贺卡
5.对下列自然资源进行分类,并说明原因:
温泉 树木 草地 潮汐能 藏羚羊
风能 海鱼 核能 天然气 花岗岩
可再生资源有:温泉 树木 草地 潮汐能
藏羚羊 风能 海鱼
理由:能够循环利用
非可再生资源有:核能 天然气 花岗岩
理由:用一点少一点,不能短时间再生
四、课堂小结
(一)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二)基本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五、作业布置
1.我们应该如何利用自然资源?
2.围绕“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从我做起”,收集相关资料,设计板报或举办主题班会。
【板书设计】
自然资源
(一)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自然资源概念 自然资源的分类 自然资源的利用
(二)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资源基本特征
自然资源问题的严峻性
保障资源供给的主要措施
了解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方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7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情景导入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土地、森林、水、矿产……很多资源居世界前列,不愧是“资源大国”,但也有人说中国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小国”。你认为这种说法有无道理?
(一)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新课学习
这些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都来自于大自然的哪些物质和能量?
森林
水
矿产
土地
阳光
水能
新课学习
是存在于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利用价值的物质与能量(如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等)。
自然资源的概念
新课学习
皮鞋
羊毛衫
藏羚羊
土地
水稻
阳光
下面哪些属于自然资源?
闪电
实践操练
天然宝石
√
√
√
√
新课学习
自然资源的分类:
可再生资源
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的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
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用一点就少一点的资源。
土地、阳光、森林、水、水能等
煤炭、石油、铁矿等
特征
特征
举例
举例
小试身手
气候
非可再生资源
土地
铁矿
水和水能
森林
可再生资源
新课学习
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1995年,地处河口段的利津水文站,断流历时长达122天
原因:黄河流域人口增加,工农业用水量大,造成黄河断流
自然资源的利用
新课学习
江苏无锡水荒,超市饮用水被抢购
原因:由于大量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污水的排入,太湖污染严重,致使江苏无锡自来水水源地被污染,出现了水荒。
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新课学习
渔民捕捞的小鱼较多,大鱼罕见
原因:非法捕捞、违规使用细密的渔网捕捞、过度捕捞,使渔业资源日益减少。
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新课学习
※ 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合理利用,注意保护和培育,以实现可持续利用。
※ 对于非可再生资源应该怎样利用?
珍惜和节约使用
※ 怎样利用?
不是
新课学习
说一说
新课学习
视频: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二)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新课学习
类 别 国土 面积 矿产 资源 耕地 资源 河流年径流量 森林 面积 资源基本特征
总量居 世界位次 3 3 4 6 6
人均量占世界比值 ﹤1/2 ﹤1/2 2/5 1/4 1/3
自然总量丰富
人均资源不足
分析并归纳
资源大国
资源小国
资源基本特征
新课学习
为什么自然资源“人均不足”?
人口的增长
资源的污染、破坏和浪费严重
经济的发展对资源需求持续增长
自然资源问题的严峻性
自然资源的供给是我国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新课学习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需求量还将大幅度增加。
自然资源相对短缺,人均不足且仍在下降的状况更加突出。
新课学习
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资源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增值使用。
培养节约能源的意识。
开发新材料、新能源。
扩大铁矿石、石油等重要资源的进口渠道。
……
保障资源供给的主要措施
新课学习
你知道4月22日是什么纪念日吗?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
目的: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
了解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方式
活 动
思维拓展
环保节日
3月12日:中国植树节
5月31日:世界无烟日
6 月 5日:世界环境日
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6月25日:中国土地日
9月22日:中国无车日
10月4日:国际动物日
新课学习
我们应该怎么做?
垃圾分类回收
减少使用一次性消费品
不用或少用贺卡
说一说
新课学习
同学们!请加入我们保护资源的行列吧!
你还有哪些保护资源的好办法呢?
1.节约用水,重复利用
2.节约用纸,废纸回收
3.少用一次性电池,多用充电池
4.人离关灯
5.不浪费食物
……
讨论
选择:
课堂练习
1.下列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A.钢铁 B. 两极冰川 C.小麦 D.森林
D
2.我国资源基本特征是 ( )
A.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B.分布不均 人均不足
C.总量丰富 类型齐全 D.分布不均 类型齐全
A
选择:
课堂练习
3.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森林资源 B.耕地资源 C.水资源 D.矿产资源
4.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垃圾分类回收 B.生活用水做到一水多用
C.大量使用一次性消费品 D.日常不用或少用贺卡
C
D
课堂练习
温泉 树木 草地 潮汐能 藏羚羊 风能 海鱼
能够循环利用
核能 天然气 花岗岩
用一点少一点,不能短时间再生
温泉 树木 草地 潮汐能 藏羚羊
风能 海鱼 核能 天然气 花岗岩
理由:
5.对下列自然资源进行分类,并说明原因:
可再生资源有:
理由:
非可再生资源有:
我们学了什么?
(一)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课堂小结
(二)基本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1.我们应该如何利用自然资源?
2.围绕“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从我做起”,收集相关资料,设计板报或举办主题班会。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自然资源
(一)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二)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自然资源概念
自然资源的分类
自然资源的利用
资源基本特征
自然资源问题的严峻性
保障资源供给的主要措施
了解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方式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一课一练
一、基础达标
1.下列自然资源中,全部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石油、森林、煤炭、太阳能
B.阳光、土地、水、草原
C.铁矿、天然气、铀矿、阳光
D.森林、水、天然气、铁矿
2.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石油 B.煤炭
C.天然气 D.太阳能
3.节约资源、保护资源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是小明的做法,错误的是( )
A.丢垃圾时,把垃圾分类回收
B.不购买、使用一次性消费品,如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饭盒
C.过节日时,给朋友们写了好多张贺卡
D.洗碗时尽量不使用洗涤剂
4.有关我国自然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种类少
B.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足
C.我国水资源北多南少,东多西少
D.我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大
5.下列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A.钢铁 B.电能
C.牛奶 D.草原
6.我国自然资源最基本的特征是( )
A.总量丰富,所以人均占有量多
B.总量不多,所以人均占有量少
C.自然资源大国,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前列
D.总量丰富,但因人口特别多,人均占有量就很少
7.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水能 B.耕地
C.天然气 D.太阳能
8.我国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应采取的态度是( )
①要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②要提高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
③为子孙后代的利益,要可持续使用④我国资源人均量少,应节约使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综合提升
1.读我国部分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在世界的位次表,回答部题。
(1)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2)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在世界上排名比较靠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有哪些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方法?(至少5点)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一课一练 答案
一、基础达标
1.解析:化肥不属于自然资源,其他自然资源中,水能与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的生长过程不相关。
答案:D
2.解析:所有的矿产资源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石油、煤炭、天然气都属于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
答案:D.
3.解析:(1)A答案的做法有利于资源的再次回收和利用,故正确;
(2)B、D答案的做法既节约了资源,又保护了环境,故正确;
(3)C答案的做法,浪费了大量的森林资源,故错误.
答案:C.
4.解析: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根据题意.
答案:B.
5.解析:草原属于自然资源,钢铁、电能、牛奶都经过了人类的加工,不属于自然资源.
答案:D.
6.解析:我国自然资源在总量上是丰富的,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足,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D.
7.解析:自然资源包括可再生资源和非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和海洋资源;非可再生资源包括矿产资源等.本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C属于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根据题意.21教育网
答案:C
8.答案:D.
二、综合提升
1.(1)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 (2)人口数量太多
2.答案:
1 使用布袋
2 尽量乘坐公共汽车
3 不要过分追求穿着的时尚
4 不进入自然保护核心区
5 倡步行,骑单车
6 不使用非降解塑料餐盒
7 不燃放烟花爆竹
8 双面使用纸张
9 节约粮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