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秋天的雨》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秋天的雨》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30 22:58: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秋天的雨》同步练习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
1. 看拼音写词语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 "yán liào" ( )。 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 "shàn zi" ( )。 橘子、柿子你挤我碰, "zhēng" ( ) 着要人们去摘呢!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 "fēng shōu" ( ) 的歌。
查字典小能手
“爽”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 ),再查音节 (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 ) 部,再查 ( ) 画。在“秋高气爽”一词中,“爽”应取第 ( ) 种意思(①明朗,清亮;②痛快;③舒服;④违背)。
词语理解与运用
“五彩缤纷”在文中形容秋天的颜色繁多而艳丽。我是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这个词的。我还能写出一个它的近义词:五颜六色。“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的意思是( )
果树的枝条把小朋友的脚绊住了。
小朋友们爬到树上去摘水果吃。
C. 小朋友被水果的香味吸引住了。
4. 发现轻声之美
读一读,你会发现:钥匙、扇子、衣裳、菠萝,这些词语中加点的字都读( )。
二、课文理解与鉴赏
5. 内容梳理(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课文是从 、 、 这三个方面来写秋天的雨的。
6. 修辞手法鉴赏
读句子,完成练习:“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第一句使用了 ( ) 的修辞手法,把 ( )比作 ( )。第二句使用了( ) 的修辞手法,让我感受到了 ( ) 。
深层次思考
你认为“秋天的雨”真的是一把钥匙吗?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呢?
三、拓展迁移与运用
8. 仿写创编
仿照例子,想象一下秋天的雨还会把颜色分给谁?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仿写:它把 红色 给了 苹果 , 红红的苹果像一个个小灯笼 , 照啊照啊 , 照出了秋日的喜庆 。
9. 跨学科联系: ( )根据课文第二自然段的描述,为你喜欢的秋景画一幅画,并给你的画配上一两句说明文字。(提示:可以画银杏树、枫树、田野、果树或菊花。)
四、综合实践与探究
10. “我眼中的秋天”小调查
看一看:周末和家人一起去公园、田野或果园,寻找秋天的色彩,记录下你看到的颜色和景物。闻一闻:秋天有哪些好闻的气味?(如桂花香、果香、泥土的芬芳等)想一想:你身边的动植物是怎样为冬天做准备的?(如小动物储粮、树叶飘落等)(此题为开放性实践题,鼓励学生观察生活,记录真实发现。)
参考答案
1. 看拼音写词语:颜料、扇子、争、丰收
2. 查字典小能手:S、shuang、大、8、①
3. 词语理解与运用:繁多而艳丽、联系上下文、五颜六色(或其他合适近义词如“色彩斑斓”、“绚丽多彩”)、C
4. 发现轻声之美:轻声
5. 内容梳理:秋天的颜色、好闻的气味、动植物准备过冬(意思对即可)。
6. 修辞手法鉴赏:比喻、银杏叶、小扇子;拟人、菊花的动态美和秋雨的可爱(感受合理即可)。
7. 深层次思考:不是。因为这是比喻的写法,形象地写出秋雨带来了秋天,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意思对即可)
8. 仿写创编:示例:它把红色给了高粱,红红的高粱像一支支火把,烧啊烧啊,烧红了天边的云霞。(比喻恰当,句式基本一致即可)
9. 跨学科联系:画中有话:略(学生自主完成)。
10. “我眼中的秋天”小调查:略(鼓励学生根据实际观察记录)。
希望这份练习能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感受《秋天的雨》这篇课文的魅力,并在学习和实践中收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