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22《智取生辰纲》(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九上22《智取生辰纲》(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31 12:03: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施耐庵

了解《水浒传》写作背景,积累相关文学常识。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概括课文主要情节。
教学目标

分析人物言行及环境描写的句子,解读人物形象,介绍梁山好汉。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校园文化艺术节即将拉开帷幕,我们班打算编排《智取生辰纲》课本剧,但是在创作剧本之前,需要了解名著的相关内容。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文章,熟悉内容,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了解作者,介绍背景;
任务二:感知内容,梳理情节;
任务三:品读言行及环境描写,解读人物;
任务四:链接原著,明确形象。
字词检测
省得(   )  嗔怒(   )  朴刀(   )
兀自(   )  怨怅(   )  恁地(   )
干系(   )  这厮(   )  虞候(   )
逞办(   )  分晓(   )  行货(   )
窥望(   )  聒噪(   )  面面厮觑(  )
xǐng
chēn

chànɡ

gān

nèn

xiǎo
chěng
háng
ɡuō
kuī

字词检测
1.趱行:   2.端的:
3.干系:   4.怄:
5.尴尬去处:
6.喏喏连声:
7.面面厮觑:
赶路。
真的,确实。
责任。
使人生气。
容易出麻烦的地方。
恭敬地连连答应。
互相望着发愣。
根据预习成果,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明确:
施耐庵(约1296—约1370),元末明初的文学家。博古通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等,一切技术无不精通,35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述,与拜他为师的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任务一:了解作者,介绍背景
1.作者简介
2.背景链接
《水浒传》的成书时间长达两个多世纪。北宋徽宗宣和年间,我国北方地区爆发了一场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了,然而英雄们的形象和业绩却被染上了浓厚的传奇色彩,在民间广为流传。在宋元两代的说话艺术和杂剧艺术中,“水浒”的故事颇为流行。200多年以后的元末明初,杰出的作家施耐庵在长期积累群众创作的基础上,以同情农民起义的思想观点和元末农民起义的实际知识,把那些流传在民间的口头传说,民间杂剧、话本中彼此不相连缀的水浒故事搜集整理,进行创造性的艺术构思,给“水浒”故事以更集中、更典型的描写。
任务一:了解作者,介绍背景
任务二:感知内容,梳理情节
划分段落层次
第一部分(1—4)杨志与老都管、虞候及众军士的矛盾,为以后生辰纲的被劫埋下了伏笔。
第二部分(5—11)杨志与晁盖等人的斗智斗勇,但最终还是丢失了生辰纲。
第三部分(12)补叙故事情节。



1.结合课前预习,说说文题中的“生辰纲”是什么?“智取”的人是谁?
任务二:感知内容,梳理情节
明确:
生辰纲是梁中书为太师蔡京祝寿而进献的大批财物,都是搜刮百姓血汗钱的不义之财;智取的人是晁盖、吴用等八条好汉。
2.跳读课文,筛选信息,完成填空,梳理故事情节。
任务二:感知内容,梳理情节
①慎押_________,矛盾重重。
②盘问_________,放松警惕。
③阻拦_________,引发众怒。
④难违众意,同意_________。
具体经过:
“智取”之人: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白胜、三阮
“智取”时间:六月初四中午
“智取”地点:黄泥冈松树林
明确:
①慎押生辰纲,矛盾重重。
②盘问贩枣客,放松警惕。
③阻拦买酒,引发众怒。
④难违众意,同意买酒。
具体经过:
“智取”之人:_____________
“智取”时间:_____________
“智取”地点:_____________
1.特格雷·伊格尔顿认为:“文学的可以定义并不在于它的虚构性或想象性,而是因为它以种种特殊方式运用语言。” 文中用了大量的笔墨来刻画杨志这一人物,结合文中关于杨志的言行,说说他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这与他丢失生辰纲有怎样的关系。
任务三:品读言行及环境描写,解读人物
(1)“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逼赶要行”
明确:
任务三:品读言行及环境描写,解读人物
运用了动作描写,写出了杨志的粗暴蛮横,惟恐有闪失,对部下非打即骂。这种粗暴的态度必然会让军汉苦不堪言,怨声载道,为下文杨志与众军汉的矛盾激化埋下伏笔。
(2)“跳起来喝道”“大骂道”“拿了藤条要打”
运用了动作描写。这一番动作上的形象刻画,生动地再现了杨志粗暴、野蛮的个性和当时急躁的心态,进一步激化了一行人内部的矛盾。
(3)对路途的凶险有着清醒的认识,根据不同的地形,更改行路的时间。充分体现了杨志的精明、小心谨慎的性格特征。
2.关注动词,探究“兜”“舀”“倾”“丢”这四个步骤能省去其中一步吗?
一个客人把钱还他,一个客人便去揭开桶盖,兜了一瓢,拿上便吃。那汉去夺时,这客人手拿半瓢酒,望松林里便走,那汉赶将去。只见这边一个客人从松林里走将出来,手里拿一个瓢,便来桶里舀了一瓢酒。那汉看见,抢来劈手夺住,望桶里一倾,便盖了桶盖,将瓢望地下一丢,口里说道:“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啰唣。”
任务三:品读言行及环境描写,解读人物
(1)“兜”——兜了这一桶新开的酒,吃上一瓢,才能彻底放下杨志的戒备之心。
“舀”——这一舀,是将早就抖在瓢里的药粉借机搅到酒里。
“倾”——酒汉劈手夺来,将那引诱的半瓢药酒倒回酒里,这是假装好酒不舍,勾起军汉们的酒瘾。
“丢”——如果酒瓢不马上抛掷地上,上面的药粉痕迹可能会被舀酒的军汉发现。
小小酒瓢计谋高,兜舀倾丢配合紧。浑水摸鱼惊天案,团结一心取纲来。行云流水般的动作,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团结紧密的配合,吴用之计实在妙!
(2)不同的字是表现不同人物个性特征的点睛之笔。“兜”结合语境,这个客人的动作有点出其不意,速度应该是非常快的;从舀的数量来看,“兜了一瓢”,用力是很大的;从“兜”的人来看,动作的发出者是“赤发鬼”刘唐,他武艺高强,经常舞刀弄枪,自然力气过人,因此他的动作自然速度很快,用力较猛。
明确:
任务三:品读言行及环境描写,解读人物
3.请从文中找出描写天气的有关语句,说说环境描写起何作用?
预设:
①正是六月初四日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日十分大热。
②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
③看看日色当午,那石头上热了,脚疼走不得。
…………
任务三:品读言行及环境描写,解读人物
作用:
①烘托气氛:天气酷热,因此下文的众人行动困难,为下文的军士买酒解渴埋下伏笔。
②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杨志选择在最热的时候押送,表现了他精明的性格特征。
③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天热成为矛盾发生、发展、激化直到解决的重要客观原因之一。
任务三:品读言行及环境描写,解读人物
分析“白胜唱词”的作用。
4.小组合作,探究“白胜唱词”的作用。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楼上王孙把扇摇。
预设: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意思是“天太热了,你们歇久一点吧!”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意思是“天太热了,公子王孙可以把扇摇,军爷们你们该怎么办呢?喝一杯我的好酒吧!”白胜唱这四句是为了引诱杨志等人上钩。
作用:交代社会环境。“农夫心内如汤煮,楼上王孙把扇摇”暗示当时尖锐的阶级矛盾。
预设:
5.结合本节课的学习成果,说说杨志为什么最终还是失败了呢?
任务三:品读言行及环境描写,解读人物
客观原因:梁中书的生辰纲,本质上就是搜刮的民脂民膏,乃是不义之财。并且去年的生辰纲就被劫走,至今查无下落。生辰纲被江湖人盯着打劫实属正常。另外,根据晁盖、吴用智取的经过,可以看出他们准备很充分,团队协作好,而且注意了选择合适的环境,所以客观上基本决定了杨志失败的结局。
主观原因:杨志尽管精明、谨慎,但自况武艺高强,使他至少有以下几点失误。一是过于相信依靠自己的武功即可打遍天下,没有亲自挑选精兵强将。二是急功近利、粗暴蛮横,不作沟通,不听取意见。三是不讲策略,不善于团结,不善于借力于队伍中的关键人物都管和虞候。四是不坚持行事原则,盲目从众。
任务四:链接原著,明确形象
明确:
结合整本书的阅读,介绍文中的梁山好汉。
(1)托塔天王——晁盖。他是郓城县东溪村保正,薄有家财,智取生辰纲后投奔梁山泊落草,林冲火并白衣秀士王伦后为寨主,后在讨伐曾头市的战役中中毒箭身亡。
(2)智多星——吴用。他平生机巧聪明,曾读万卷书;一生屡出奇谋,屡建战功。宋江、李逵被害后,吴用在宋江坟前上吊自杀。
(3)白日鼠——白胜。他住在黄泥冈东,智取生辰纲时,众好汉就是在他家住,也是他卖的酒。他事发后被捕,苦刑下供出了晁盖,后被救出,征讨方腊时在路途中病死。
(4)青面兽——杨志,是杨家将的后代。他一心想做官,“博个封妻荫子”,但押花石纲时翻了船,押生辰纲时又被劫,无奈上二龙山做了寨主,后归了梁山泊,征讨方腊时在途中病故。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课文节选自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章节“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这段故事是全书最经典的部分之一,人物刻画细腻入微,形象生动,环境描写逼真简练,恰到好处,将晁盖、吴用等人与杨志一伙斗智斗勇描写得淋漓尽致。
布置作业
1.阅读《水浒》第十二至十六回,谈谈自己对杨志的看法。
2.结合本节课学习,写作课本剧的剧本。
板书设计
智取生辰纲
杨志
智:精明 谨慎 多智
性格:急功近利 粗暴蛮横
环境描写:天气炎热激化矛盾
内部不团结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