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美国纽约 林则徐广场
中国东莞 虎门销烟广场
1838年底,林则徐受命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在广州禁烟期间,组织人员翻译外文书报,了解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情况,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则徐被誉为“世界禁毒第一人”。1987年6月,联合国决定将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19世纪上半期的中英贸易情况
呢绒、布匹(很难卖出去)
茶叶、生丝、瓷器(很畅销)
中国
封建社会
(自给自足自然经济)
英国
工业革命后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英国为何要走私鸦片到中国?
根本原因: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直接原因: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乾隆初年,英国首次向中国输入鸦片,获取巨大利润;
1773年,英国正式通过在印度大量种植鸦片走私中国的计划;
1829年鸦片税收超过100万英镑,占英印政府岁入的1/10;
从18世纪末到鸦片战争前夕,走私到中国的鸦片达40多万箱,从中国掠走3亿至4万银元。
一位英国人也说:“‘奴隶贸易’比起‘鸦片贸易’来,都要算仁慈的。 … …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存在后,还杀害他们的肉体… …”
一口二口,精神抖擞;三口四口,吸了不想走;五口六口,万贯家财丢手;七口八口,妻儿离家出走;九口十口,挟着人家屋檐下的破棉袄就走。
鸦片泛滥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①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 财政 。
②许多官居员、士兵吸食鸦片,不但严重摧严重摧残了他们的体质,更导致 政治腐败 和 军队战斗力削弱 。
几无可御敌之兵
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上书
《林则徐与1839年鸦片销毁》中国艺术家香港艺术馆
时间:1839年6月3日至25日
地点:虎门海滩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历史意义: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定决心!
林则徐禁烟
1987年6月,联合国决定将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虎门销烟) 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
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
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上发表的讲话
如果没有虎门销烟,英国是否还会发动战争?
中国禁烟运动是英国发动战争的最好理由和最有希望的机会。
——《义律致巴麦尊私人机密件》
鸦片战争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直接原因(导火索):林则徐虎门销烟;
蓄 谋已 久
1840年6月,英军率先进犯广州,标志鸦片战争开始。
鸦片战争过程
起止时间、民族英雄、抗争壮举
封锁珠江口
攻陷定海
直趋天津
进攻厦门
查办林则徐与英国议和
占香港岛
进吴淞,占镇江
逼近南京
厦门 定海 宁波失守
第一阶段:(1840年6月—1840年12月)
第二阶段:(1840年12月—1841年8月)
第三阶段:(1841年8月—1842年8月)
封锁珠江口——攻陷定海——直趋天津
广州谈判——强占香港——虎门大战
攻占厦门——进犯吴淞——逼近南京
鸦片战争过程
签订《南京条约》
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
不能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主 要 内 容 主 要 危 害
《南京条约》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赔款2100万银元
割香港岛给英国
英货进出口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协定关税)
加剧了财政危机,加重了人民负担
破坏了领土完整和主权
破坏了贸易、关税主权;逐渐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
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同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江宁条约》)。
条约 签订时间 获取特权
中英《虎门条约》 1843年
中美《望厦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 1844年
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通商口岸租地建房权利;
阅读课本P7,完成表格。
美国、法国享受英国在华取得各项特权,扩大侵略权益;
中英签订《虎门条约》
中美签订《望厦条约》
中法签订《黄埔条约》
西方列强凭借船坚炮利不断加快侵略步伐,
面对此情形,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片面最惠国待遇
危害中国 贸易主权,利益均沾原则成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借口。
领事裁判权
侵犯中国的 司法主权 完整,违背国家主权和国家之间权利对等的国际法基本准则
加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是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桥头堡,成为了“国中之国”
居住及租地权
《南京条约》及其附约主要内容
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闭关锁国
天朝上国
自然经济
被迫开放
丧失主权
资本入侵
中国从封建社会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开端。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
半殖民地:形式上独立,但受外国列强控制,丧失部分主权;
半封建社会:原有的封建经济遭到破坏,但一定程度上发展了资本主义。
鸦片战争
原因:
经过:
结果:
影响:
根本原因:英国意图打开中国市场;
导火线:虎门销烟;
中国战败,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840年—1842年
鸦片战争后,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开眼看世界:
《四洲志》
林则徐主持编译
《海国图志》
魏源编著
“师夷长技以制夷”
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鸦 片 战 争 直接原因 (导火索) _________:1839年6月3日至25日,在林则徐的主持下,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根本原因 英国为了
时间 1840—1842
结果 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中英 。之后列强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虎门条约》、中法《黄埔条约》、中美《望厦条约》,获得片面最惠国待遇、治外法权等特权。
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产品
知识总结
虎门销烟
《南京条约》
鸦 片 战 争 《南京条约》 内容:开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失败原因 表面上是 ,
根本原因是
影响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中国 遭到破坏, 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 社会。
鸦片战争成为 。
知识总结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武器落后
封建统治腐败,综合国力衰弱
半殖民地半封建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自然经济
独立主权的完整性
[P6 问题思考]结合《南京条约》的相关内容,对比1840年前的中国,你认为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鸦片战争前: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民族矛盾(主要矛盾)
阶级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