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学习目标:了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等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主要史事;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后,英国的工业品并未打开中国市场,中国丝、茶和其他土产的出口量却逐年增加。列强要求中国增开商埠,开放长江和内地贸易。
英国驻华外交官甚至提出,要制造那些足以改变现状的“纠纷”,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列强是如何制造“纠纷”的?它们又夺取了哪些侵略权益?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八年级上册的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新课导入
五口通商后的上海港
材料一:《南京条约》签定后,英国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材料二:
年代 英输华货物总值
1837——1839年 年均不到100万英磅
1845年 约239万英磅
1846年 约179万英磅
1854年 约100万英磅
国名 人口 棉纺织品消费量 比 例
中国 3.6亿 人均 0.75便士 1
洪都拉斯 14600人 人均934.5便士 1246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材料三 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产品业已增加了的需要……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的修订……我们可以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员通力合作……
——1854年2月13日英国《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
我们的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是因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我们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少。
修约:鸦片贸易合法化。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中国人全境开放,至少是长江自由航行和沿海各城市开放。
材料四: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国率先提出修改条约,扩大中国市场,开辟通商口岸。法美等国积极响应。但是列强修约的要求遭到清政府的断然拒绝。修约交涉失败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叫嚣:“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必须教训中国人。”
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担心危及统治利益
提出“修约”要求
拒绝
清朝
英、法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美
矛盾
由于这次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历史上称之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原因与借口
原因: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英方描绘中国人在亚罗号上的粗暴行为
1856年10月中国商船“亚罗号”,自厦门开往广州,停泊黄浦。广东水师船捕走窝藏在船上的2名中国海盗和10名嫌疑者。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却认为该船曾在香港注册,领有执照,硬说是英国船,捏造说中国水师曾扯下船上英国旗,要求两广总督叶名琛立即释放被捕人犯,向英国政府道歉。叶名琛把12人全部送还时,巴夏礼拒收,叶名琛的信件也拒绝拆阅。23日英驻华海军悍然向广州发动进攻。
马神甫事件又称“西林教案”,1853年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非法潜入我国广西西林县,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1856年西林知县张鸣凤根据村民控呈,调查据实后,将马赖及不法教徒共26人逮捕归案,依法判处马赖及不法教徒2人死刑,其余分别论罪处罚。法国政府,借口挑起侵华战争。
② (英国)亚罗号事件
① (法国)马神甫事件
借口
帮凶:美俄
1
问题一
美国南北战争后(内战)政局不稳
1853年至1856年间,爆发奥斯曼帝国、英国、法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克里米亚战争。俄罗斯战败,因而转向东方发展,企图用侵略中国来弥补损失。英、法获胜得以调出较多的兵力转向中国。美国则积极向外扩张,采取与英、法勾结侵略中国的政策。
1857年,印度发生民族大起义,失败后印度彻底沦为英国殖民地。看到英国在东方的成功,法国也开始谋求在印度支那建立殖民地。
过
程
第一阶段:1856年—1858年
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
1857年,英法联合出兵,攻陷广州。
1858年,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
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
又与英法美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条
约
1.《天津条约》:
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2.《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广州
福州
厦门
宁波
鸦片战争形势图
上海
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
琼州
汕头
台湾
淡水
九江
汉口
南京
镇江
烟台
天津
营口
通过两张地图的比较:
说出第二次鸦片战争开放
口岸的特点是什么。
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
长江中下游地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1860年8月,英、法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
9月22日咸丰帝携皇后等逃往热河避暑山庄。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
英国远征军司令格兰特 的日记和给英国政府的报告:因为清政府对于所捕获的英人,大半加以杀害,并且都加以野蛮的待遇,额尔金爵士同我都觉得必须对清帝加以严厉的责罚,所以我们决定将他那辉煌的避暑行宫,烧成平地。
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战火重燃
清军与英法联军激战八里桥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园林一圆明园进行大肆抢劫,然后放火烧毁。大火连烧三天,浓烟遮天蔽日。圆明园的焚毁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留给中国人的永久创伤,也是人类文明史上非常可耻的一页。
火烧圆明园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相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圆明园是清朝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有“万园之园”之称。清朝皇室每到盛夏时节会来这里理政,故圆明园也称“夏宫”。
圆明园于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文物被掠夺的数量粗略统计约有150万件,上至先秦时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英法侵略者的这一行径给中华文明、中国文化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至今,仍有许多珍宝扔“收藏”在英、法等国。
十二兽首是由驻华耶稣会教士郎世宁设计,他以兽首人身的12生肖,代表一天的12个时辰,每日按时依次喷水,至正午时12生肖同时喷泉,场面壮观。
兽首铜像,是东西方艺术交融的结晶,形象生动夸张,神态栩栩如生,做工精细,在中国雕塑艺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马首、猪首,牛首、猴首和虎首5件已回归祖国;已知鼠首、兔首由法国皮诺家族收藏,并于2013年4月归还中国。目前,龙首(据说在台湾)、蛇首、鸡首、狗首、羊首仍下落不明。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千千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那才是真正的物主。
——[法]维克多·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 阅读材料,谈谈你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感受。
1.英法联军的贪婪暴行,是对全人类的犯罪
2.是中华民族的耻辱,大量文物遗失,清腐败无能
3.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
新觉罗·奕訢,清末政治家、洋务运动主要领导者,清朝十二家铁帽子王之一。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同父异母兄弟,道光帝遗诏封“恭亲王”。
(1)10月24日、25日,英法联军以焚毁紫禁城作为威胁,迫使恭亲王奕?分别与额尔金、葛罗交换了《天津条约》批准书,并订立不平等的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作为《天津条约》的补充。
签订《北京条约》
(2)《北京条约》内容:
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又增开天津为商埠;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总理衙门
1861年清政府为适应形势的变化,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它负责办理对外交涉以及通商、海关等事务,后改为外务部,位列六部之上。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
观察地图,沙俄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割占了哪些领土?哪一条约割占的土地最多?
时 间 条 约 割占面积/k㎡
1689年 《尼布楚条约》规定的待议地区 无
1858年 《瑷珲条约》 60多万
1860年 《北京条约》 约40万
1860年和1864年 《北京条约》和《勘分西北界约记》 44多万
1881年 《改订条约》和5个勘界议定书 7万多
150多万平方千米!
=
+
+
+
沙俄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1)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2)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清政府被迫应对变局
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利益
的变化
国家机构
的变化
权力结构
洋务派
保守派
中国现代化运动开始起步
程度进一步加深半殖民半封建化
设置总理衙门
设置总税务司
中国丧失了大片的领土和主权
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外国势力由沿海深入到了内地
中国经济逐渐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
政治上
经济上
洋务运动
设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兴办近代军事民用工业
拓展
比较内容 第一次 第二次
同 根本目的和原因 战争性质 英法等国—— , 中国—— . 战争结果 异 侵略时间增长 1840-1842
侵略力量扩大 英国
侵略区域扩大 东南沿海
危害影响扩大★ 丧失部分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打开中国市场,使中国成为外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满足外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
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正义的自卫战争
1856—1860
英法、美俄
长江中下游
丧失更多主权,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中国战败,签订不平等条约
比较两次鸦片战争
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继续:①原因、目的: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等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②性质: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
扩大:从战争的进程来看:1、侵略力量扩大。鸦片战争侵略军只有英国;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两国出兵,美俄参与。2、侵略时间增长。第一次鸦片战争历时两年多;第二次鸦片战争延续四年之久。3、侵略区域扩大。第二次开放的通商口岸“多、广(由东南沿海到整个沿海)、深(南京、汉口的开放,侵略势力深入到了长江中游、中国腹地)”的特点4、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 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致函英国驻华大使:“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已经增加的需要,中国的贸易市场尚待进行。”1856年,法国外交部长指令法国驻华代办,强调“商业关系……新的推广”。以上材料说明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A.让外国使节进驻北京 B.要求鸦片贸易合法化
C.割占中国领土 D.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
练习巩固
2.1871年,郑观应说:“今长江二千数百里有奇洋船往来,实获厚利,喧宾夺主,殊抱杞忧。”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哪一条约签订之后?( )
A.《尼布楚条约》 B.《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
C
3. “我们就这样以最野蛮的方式,摧毁了世界上最宝貴的财富……想象不到这座宫股有多么华美壮丽,更不能设想法军、英军把这个地方蹂躏成什么样子。”使“这座宫殿”惨遭摧毁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练习巩固
4.近代西方列强在一次打劫中国时,英法联军使劲地摇晃这棵结满果实的“晚清”大树,但许多果子却被另外一个人给拾走了。材料中“被拾走的果子”最有可能指的是( )
A.洗劫焚毁皇家园林圆明园 B.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C.划分势力范围;瓜分中国 D.抢夺福州船政局等中国近代企业
B
5.有学者认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由此可知,两次鸦片战争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
A.开始于清政府开展的禁烟运动
B.推进到清朝统治中心京津地区
C.西方侵略者的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
D.清政府都以签订不平等条约而告终
C
练习巩固
6.美俄在此次战争中以调停人的面目出现,攫取了大量权益,尤其是俄国乘机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此次战争(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D.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