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江南制造总局制炮厂
轮船招商局
洋务:与外国交涉有关的事务。诸如外交、派遣留学生、购买枪炮、办厂等。
课程标准:了解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了解19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和中法战争。
新课导入
江南制造总局炮厂的机器房
旧式冶炼方法
中国第一个洋式炼钢炉
(江南制造总局炼钢厂)
想一想:洋务派创办的军事企业“新”在何处?
生产方式是:大机器生产
1.时空观念:通过学习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口号、内容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2.历史解释:认识洋务运动在中国早期现代化探索中的作用和局限性。
3.唯物史观:通过洋务运动使中国开始早期现代化探索,认识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4.家国情怀:体会先进中国人为实现国家富强而付出的不懈努力,增强对国家兴衰的责任感。
素养目标
洋务运动的兴起
1.背景:
内: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外: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1860)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忧外患。
文渊阁大学士倭仁:“窃闻立国之道,在人心不在技艺。天下之大,不患无才,何必师事夷人?”
探源之策,在于自强,自强之术,必先练兵。 ——奕诉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远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西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
面对内忧外患,统治阶级怎么看?
2.概念解释:
洋务运动:清朝统治集团内部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护清朝统治,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的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自上而下的自救运动。
洋务:一词由“夷务”而來。中国古代以“夷”专指华夏以外民族,把与外国人打交道称为“夷务”。“夷”字经逐渐演变而成为贬称,含有歧视之意。第二次鸦片战争后,1858年的《天津条约》规定公文不用“夷”字,从此“夷务为“洋务”所取代,泛指与西方国家进行的一切事务,如外交、商贸、传教、办新式学堂、引先进技术等。
洋务派: 清朝统治集团内一些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的开明官员。
3.概况:
时间
目的
指导思想
学习方式
口号
领导阶级
代表人物
中央:奕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恭亲王奕?
李鸿章
曾国藩
左宗棠
张之洞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统治
前期--“自强” 后期--“求富”
地主阶级
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即西方的军事与生产技术)
口诀:一僧坐洞里(奕·曾·左·洞·李)
【问题思考】找出清政府的病症(原因),清政府如何“师夷长技以制夷”?
材料1:至鸦片战争时,......清军使用的是自制的老式的“洋枪洋炮”。就型制样式而言,与英军相比,整整落后了二百余年。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材料2:“自咸丰同治以来,粤匪乱起,海疆滋事,中外用项日增月益,一岁所入不足供一岁所出。所谓国家岁入岁出自有常经,军兴以来供亿浩繁,以至京师及各省库储开支支绌,事平之后,帑藏仍未裕如”。
材料3:奕诉上奏:“欲悉各国情形,必先谙其语言文字,方不受人欺蒙。各国均以重赀请中国人讲解中文,而中国迄今无熟悉外国语言文字之人,恐无以悉其底蕴。”
—— 《中国近代史资料从刊·洋务运动》(第2册)
材料4:“当时中国的西北地区既有沙俄武装盘旋在伊犁,又有阿古柏盘踞在喀什等地,而且海疆也不安稳,日本接连进攻中国的台湾岛。”
军事——弱(武器落后)
财政——穷(国库空虚)
人才——少(人才缺乏)
国防——弱(海防、塞防薄弱)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前期: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
代表企业
时间 创办者 企业名称
1861年 曾国藩
1865年 李鸿章
1866年 左宗棠
安庆内军械所(最早)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规模最大)
福州船政局(设备最全)
经营方式:
官办性质
安庆内军械所是清末洋务运动最早官办的新式兵工厂,1861年9月,在与太平天国的战争中,湘军攻陷天平天国的军事重镇安庆,曾国藩成立了安庆军械所,尝试学习西方技术,制造新式的枪炮弹药。因为军械所所需资金全靠湘军内部供应,产品全部供给湘军内部使用,技术力量完全来自中国国内,没有聘请任何西方顾问,因此得名“安庆内军械所”。
1863 年试制成一艘小火轮,成为后来“黄鹄”号的雏形。“黄鹄”号蒸汽轮船是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艘蒸汽机轮船,于 1865 年在金陵内军械所建成(安庆内军械所 1864 年迁江宁后改建为金陵内军械所)。安庆内军械所是中国依靠自己力量建立的第一个近代军事工业企业,也是中国近代机械工业的发起,标志着近代工业的起步。
江南制造总局:1865年由李鸿章在上海创立,为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是近代中国最大的军火工厂。中国第一门后瞠火炮、第一支后瞠步枪、第一艘兵轮、第一磅无烟火药都产自这。江南制造总局开创了中国近代军事工业完全采用机器生产的先河,为中国近代军事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福州船政局: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1866年)是当时中国最重要的近代舰船工业基地、近代海军教育基地、近代舰队编练基地,被誉为是近代海军的摇篮。装备了福建水师全部,北洋水师的五分之二,南洋水师的三分之一。
相
关
史
事
官办性质的军事工业
洋务派办的军事工业全是官办性质,不但不能自主经营,而且在管理方式上还存在官僚衙门的恶习。以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为例,每年的支出中,薪水、工食、修建、办公等非生产费用占全部经费的40%左右,最高时达55%。
这些军事工业的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下,管理水平远远低于国外的同类企业。在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中,这类问题也同样存在。
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提出“求富”主张,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企业,以辅助军事工业。
轮船招商局,由李鸿章创办,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轮船运输企业,也是中国第一家近代民用企业。曾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维护了国家利益。现为招商局,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第97位)。
开平煤矿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留美幼童
“中国铁路之父”
——詹天佑
1872-1875年间,清政府共派120名学生赴美留学
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培养翻译人才和传播西学。
创办新式教育: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京师同文馆(1862)
京师同文馆
京师同文馆是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奕 考虑到,由于中国和外国的“语言不通,文字难辨”,急需培养外语人才,为此,要求设立同文馆。1862年,同文馆正式成立,选拔14岁以下的八旗子弟进馆学习,后又扩招满汉学员。课程初设英、法、俄文,后增添算学、天文等。同文馆对于培养翻译人才和传播西学,起了一定的作用。
想一想,新式学堂“新”在何处?
培养目标:以培养新式外交、军事、科技人才为核心。
京师同文馆的学生在上外语课
材料三:
学习内容
私塾 四书、五经
新式 学堂 外语 、天文、代数、化学、物理、医药、外国史地、国际公法、富国策、体育、造船技术航海测量、经学等
旧式私塾
教育近代化
清政府派出的第一批留学生
材料四:
姓名 职业
詹天佑 铁路工程师
唐绍仪 北洋政府内阁总理
吴应科 海军将领
方伯梁 电报局长
梁敦彦 清外务尚书
留美学生情况简表
培养了近代人才
1871 年严复在《与嘉乐尔》的信中写道:“推同治五年,闽浙总督大人左(左宗棠)奏请设船政局,以为强国之一法。……建立一所海军学堂,招收一批学生,聘请英国绅士 James Carroll 先生为教师,授航海原理。迄今五载,生等已修完了功课,即将航海,一试本领。”
建立新式海陆军
(1)陆军
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淘汰传统兵器,采用西式法操练兵(湘军、淮军),清朝军队的武器和战术逐渐发生变化。(实践:湘军、淮军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左宗棠收复新疆;冯子材镇南关大捷)
汉阳造
88式
从19世纪70年代起,清政府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到19世纪80年代,初步建成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海军,其中北洋舰队规模最大。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台湾行省)1888年,北洋舰队正式成军。
规模最大
北洋海军
南洋海军
广东海军
驻防大沽、旅顺、威海、营口、烟台
厦门、马尾
驻防于广东(今广西、广东、海南三省)沿海各地
驻防江苏、浙江海面及长江口
布防情况
“定远”号铁甲舰
“镇远”号铁甲舰
清末政府管理全国海军的机构,统一协调指挥,亦称海署。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军覆灭。1895年,海军衙门裁撤。
海军衙门印章
福建海军
北洋水师主力舰艇 舰名 舰种 排水 马力 航速 火炮 鱼雷 乘员(人) 管带 制造地 下水(年)
定远 铁甲舰(旗舰) 7335 6900 14.5 22 3 331 刘步蟾 德国 1882
镇远 铁甲舰 7335 7200 15.4 22 3 331 林泰曾 德国 1882
来远 装甲防护巡洋舰 2900 4400 15.5 14 2 202 邱宝仁 德国 1887
经远 装甲防护巡洋舰 2900 4400 15.5 14 4 202 林永升 德国 1887
致远 穹甲防护巡洋舰 2300 7500 18 25 4 202 邓世昌 英国 1886
靖远 穹甲防护巡洋舰 2300 7500 18 25 4 202 叶祖珪 英国 1886
济远 穹甲防护巡洋舰 2300 2800 15 18 4 204 方伯谦 德国 1883
平远 岸防铁甲舰 2100 2400 14.5 11 1 145 李和 福建 1889
超勇 撞击巡洋舰 1350 2400 15 18 3 135 黄建勋 英国 1881
扬威 撞击巡洋舰 1350 2400 15 18 3 135 林履中 英国 1881
镇东 炮舰 430 350 10 3 - 55 英国 1879
镇西 炮舰 430 350 10 3 - 54 英国 1879
镇南 炮舰 430 350 10 3 - 54 蓝建枢 英国 1879
镇北 炮舰 430 350 10 3 - 55 吕文经 英国 1879
镇中 炮舰 430 350 10 3 - 55 林文彬 英国 1881
镇边 炮舰 430 350 10 3 - 54 英国 1881
东亚第一,世界第九。 ——《美国海军年鉴》
洋务运动的作用
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归纳洋务运动的作用。其地位如何?
材料17: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创办之初巨大的赢利,促使一些与洋务官员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的官僚、地主、商人纷纷投资近代机器生产,这些商办企业成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端。——《人教版经济史》
材料18:这个过程不仅搬入了西方的枪炮、轮船、弹丸、雷管,而且使外国制器之器(机器)也由此进入中国,中国社会因之出现了若干大规模机器生产的场所。
材料19:洋务运动中的军事工业,不仅搬入了西方的枪炮、轮船、弹丸、雷管,而且使外国制器之器(机器)也由此而入中国。而民用企业,则移来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和生产关系,它们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类别 洋务运动前 洋务运动后
工业 手工生产 大机器制造
海军 风帆木船土炮 铁甲轮船火炮
教育 儒学主导 引进传播近代科学技术
进步性:中国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地位:
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
失败原因
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分析洋务运动难以摆脱破产厄运的原因。
破产标志: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材料20:“洋务运动期间,雇用洋匠。他们大都挟技居奇,刻意延长工期,唯利是图;核心技术独立完成,回避中国工匠。”
材料21:时人曾形容道,对于官员来说,洋务企业“正如肥肉自天而降,虫蚁聚食,不尽不止”这正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材料22:“轮船招商局长期使用官款,发展迅速……所获利润大都归入李鸿章等人的私囊……民间有‘宰相肥(李鸿章)天下瘦’的说法。
材料23: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 ——吴永《庚子西狩丛谈》
材料24:“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25:不可思议的是,清政府认为这些学生(留美幼童),就应该只学习自然科学,而对政治制度和社会影响要无动于衷。中国不可能只从我们这里引进工业模式而不引进政治上的改革。否则,她将什么也得不到——1881年7月23日《纽约时报》
①外国势力的挤压
②洋务派内部的腐败
③洋务派只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不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根本原因)
教训:只学习西方技术,不改变落后的政治制度,不能使中国实现富强。
边疆危机之东南---美、日侵略台湾
美国侵略台湾
19世界中后期,中国出现边疆危机,东南海疆(台湾)首先面临外国威胁。美国觊觎台湾。19世纪60年代,美国借口“罗佛号”事件,两次派遣海军陆战队到台湾南部登陆,从而进犯台湾。
罗佛号事件
1867年,美船罗佛号在台湾南部失事,船上的十余人被当地高山族人所杀。事后,美国派其东印度舰队司令贝尔进犯,陆战队登陆后被高山族人民击退,指挥官被击毙。
贝尔
美国侵略台湾未果,转而支持日本侵略台湾。
边疆危机之东南---美、日侵略台湾
日本侵略台湾
日本侵略台湾以琉球事件为借口。
琉球自明初起,一直是中国的藩属国。1871年,琉球国一渔船在海上遇飓风漂至台湾,与当地高山族居民发生冲突,54名琉球渔民被杀,史称“琉球事件”。此后,日本宣称琉球渔民为日本管属,向清政府提出交涉,清政府强调台湾与琉球均为中国“属土”,与日本无关。
台湾
1874年5月,日本派遣3000人在台湾南部登陆,发动侵台战争,台湾人民据险反击,清政府命福州船政局大臣沈葆桢为钦差大臣,率军赴台,布置防务,在英、美等国“调停”下,从中国勒索白银50万两后从台湾撤兵。10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中日北京条约》,承认日本侵台是"保民义举",放弃对琉球的宗主权。1879年,日本趁清政府与沙俄交涉伊犁问题之机,出兵占领琉球,废琉球国王,改琉球为日本冲绳县。清政府拒绝承认日本吞并琉球。
1874年侵台日军在台湾留影
1865年,中亚浩罕国军事头目阿古柏率兵侵占新疆大部分地区
1871年,俄国直接出兵侵占新疆伊犁地区。
1876年,左宗棠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成功收复新疆
1878年,清军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领土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行省。
1881年,中俄签订《改定条约》收回伊犁
装备新式武器和采用新式训练的清军
左宗棠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二)意义:巩固西北边防,加强新疆与内地的联系,维护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
收复新疆
(一)过程
左宗棠费尽心思,给西征军装备了最新式的武器。仅仅是1875年10月18日,神机营和工部火药局就向驻扎在哈密的文麟拨发了带刺刀洋枪200杆,洋帽10万个,七响后膛洋炮200尊,随带炮子10万发,各种火药3.2万斤,火绳4000根。此外,还有架劈山炮、德国造后膛来福线大炮、来福前膛马洋炮、开花后膛炮、七响后膛洋马枪……应有尽有。英国历史学家包罗杰说,“这支中国军队完全不同于所有以前在中亚的中国军队,它基本上近似一个欧洲强国的军队。”
——《左宗棠新疆谋略》
左宗棠收复新疆和洋务运动之间有什么关系?
洋务运动增强了晚清的国防实力,提高了清军的战斗力,为左宗棠收复新疆奠定了坚实的军事基础。左宗棠收复新疆是洋务运动的功绩之一。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行省,巩固了西北边防,加强了新疆与内地的联系,维护了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
西南边疆危机(中法战争)
背景 时间 战况 爆发
主要战事
1883—1885年
1883年12月,法国进攻驻守越南北部的清军
①马尾海战:1884年8月,法舰突袭马尾军港,大部分军舰被击沉,马尾船厂遭到严重破坏清政府被迫对法宣战。
19世纪中后期,法国侵略越南后,又将矛头指向中国。刘永福受越南邀请,率领黑旗军助越抗法,取得胜利。
②刘铭传抗法:1884年,法军攻占台湾基隆港,进犯淡水。督办台湾军务大臣刘铭传率部抵抗,击退法军。法军还袭扰浙江镇海,被中国守军击退,孤拔被击伤毙命。
③镇南关大捷:1885年初,法军攻陷越南北部谅山,并进犯中越边境的镇南关。老将冯子材一举击溃敌人,取得镇南关大捷,并收复谅山等地,扭转了战局。
结果
刘铭传
②1885年,清政府撤销台湾府,建立台湾行省,刘铭传为第一任巡抚。(台湾建省,加强了台湾的海防地位,强化了对台湾的治理,推动了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
冯子材、镇南关、法军将领尼格里
①1885年,中法两国在天津签订中法《越南条约》,承认越南受法国“保护”,同意在中越边境开埠通商等,中国以后修筑铁路要同法国人“商办”等条件。从此,法国势力侵入中国云南、广西。(中国西南门户大开)
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
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十款,22.7×36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1885年(光绪十一年)6月9日大清北洋大臣李鸿章与法国公使巴德诺(1845—1925)在天津商谈签订条约事宜。中法会谈,越南作为附属国在旁听。
(3)西南边疆危机(西藏)
西藏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战略地位重要。英、俄两国对西藏觊觎(jì yú)已久。1870—1909年,俄国先后多次派出“考察队”入藏刺探情报,与当地民众冲突不断。英国为与俄国争夺势力范围,于1888年和1903年先后两次发动侵略西藏的战争,获取了一些非法权益。
【合作探究】观察地图,思考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边疆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①边疆危机地域更广。两次鸦片战争时期,边疆危机主要在东南沿海、东部沿海、东北边疆;这一时期扩大到西北、西南,造成边疆地区“危机四伏”。
②出现新的侵略国家。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以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迅速走入侵略者的行列。
学
史
崇
德
新疆和台湾建省具有怎样的意义?
1840年后,西方列强不断鲸吞蚕食中国领土、领海.......重视西北边疆的左宗棠在收复新疆的战役开始前,已经筹划新疆治理新方式。他认为新疆应改设行省,以加强西北防御。
与新疆遥遥相对,作为我国东南海上门户的台湾,战略地位突出,成为列强窥伺的重要目标......中法战争期间,法军侵占台湾的基隆和澎湖,封锁台湾海面,再次刺激了清政府官员的神经。在此背景下,左宗棠提议设立台湾省。
——陈跃《晚清新疆与台湾建省之比较研究》
强化了中央与边疆的联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为后世留下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历史遗产。
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洋务运动
边疆危机(外压)
美、日侵略台湾
收复新疆
中法战争
——封建肌体上的技术嫁接
——改革试金石
→军事工业(自强)→甲午检验失败
→ 民用企业(求富)→官僚资本萌芽
封建制度(未变)
晚清自救
现代化的初步探索
课堂总结
概况:时间、背景、代表人物、口号
洋务运动和
边疆危机
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
建立新式海陆军
内容:
结果——失败原因
评价
进步性:
局限性: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发展近代教育
洋务运动
边疆危机
美、日侵略台湾
收复新疆 左宗棠
中法战争
马尾海战、刘铭传抗法、镇南关大捷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