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历史解释: 是指有文字记录之前的人类社会时期要想去了解史前时期的历史,考古发现是最重要的方式
1. 通过了解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及其文化遗存,知道中国境内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
2. 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
学习目标
①早期人类遗址数量多、分布广泛
分布特点:
②多沿江、沿河分布,选择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地区
时空定位:根据左图,归纳我国古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
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北京人
元谋人
山顶洞人
蓝田人
这些早期人类遗址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哪些?
生产是利用工具创造财富的行为
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生产力
生活是指生存和活动,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情况
他们用什么生活?
决定
生产的能力(生产力)是由生产工具决定的
二、北京人——直立人代表
观看视频,完成以下关于“发现北京人”的相关信息填写。
时间
地点
人物
发现物品
头盖骨、碎石片、鹿骨
1921年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
裴文中
北京人的发现
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
北京人的身体特征
二、北京人——直立人代表
①前额低平
像人
像猿
猿人
②眉脊粗大
④鼻骨扁平
③颧(quán)骨突出
⑤嘴部前伸
仍保留了较多猿的特征
北京人复原头像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处雕像
③能直立行走
②下肢较上肢略长
⑥脑容量少
①上肢与现代人相似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工具
环境
打制石器
险恶异常
办法
团结就是力量
群居
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
北京人已能够制作工具,并用其从事生产劳动。
采集和狩猎
煤的自燃
雷电生火
偶然碰撞生火
森林自燃生火
火的来源
烧骨
烧石
灰烬
火
照明
烧烤食物
取暖
驱吓野兽
改善了生存条件,学会用火是人类演化史上的里程碑。
北京人生产生活状况:
时间: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
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
体质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使用工具:打制石器。
生活状况: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为食,群体生活;会使用火
山顶洞人是1930年发掘北京人洞穴时以为发现的,因为位于龙骨山上部山顶的一个洞穴,故名山顶洞人。
距今约3万年
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的发现
山顶洞
山顶洞
山
顶
洞
人
复
原
头
像
山顶洞人遗址由裴文中主持发掘,发现3个完整的人类头骨化石,以及至少代表8个个体的遗骨化石。研究发现,山顶洞人的脑容量及头骨形态与现代人类接近。
已经具备现代人类的特征
山顶洞
山顶洞人的特征
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
材料一:骨针是用兽骨刮削和磨制而成的…针孔是用小而尖锐器挖成的。骨针残长约83毫米,最粗的直径3.3毫米……这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缝纫工具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福建:福建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7)
1.生产工具:仍使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
材料二:经过进一步的考古研究发现山顶洞人已经能够通过摩擦生火进行人工取火。
2.与北京人相比,山顶洞人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材料三:下室在洞穴的西半部稍低处﹐深约8米,发现有3具完整的人头骨和一些躯干骨﹐人骨周围散布有赤铁矿的粉末及一些随葬品﹐说明下室是葬地。
3.有爱美意识、会埋葬逝者
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
山顶洞人过着集体生活。他们居住在一起,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4.集体生活,出现氏族特征
“血缘”
“所有”
“平等”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成的群体
没有私有财产
共同劳动,共同享用食物
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
课后活动
先把表格补充完整,看看山顶洞人相比北京人,有了哪些进步
北京人 山顶洞人
类型 直立人 晚期智人(现代人)
生活年代 距今约70万-20万年 距今约3万年
脑容量 平均1088毫升 1300-1500毫升
制作工具 使用打制石器 使用打制石器;掌握挖孔和磨制技术。
用火状况 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 可能懂得人工取火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山顶洞人
①制造并使用打制石器,处于旧石器时代(山顶洞人同时掌握磨光钻孔技术)
②会用火(北京人会保存火种,山顶洞人会人工取火)
③以采集狩猎为生,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有审美观念)
直立人
智人
遗址化石
考古
元谋人
郧阳人
蓝田人
北京人
云南省元谋县,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距今约70万-20万年,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生活状况
距今约3万年,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课程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