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潮》课时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观潮》课时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30 22:29: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课时检测卷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4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 (8分)
lǒng zhào kuān kuò gǔn dòng dùn shí
( ) ( ) ( ) ( )
yóu rú qí tóu bìng jìn shān bēng dì liè
( ) ( ) ( )
二、形近字组词。 (6分)
潮( ) 沸( ) 犹( )据( ) 震( ) 余( )
朝( ) 佛( ) 优( )剧( ) 振( ) 除( )
三、查字典。 (6分)
“鼎”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部,再查____画。“人声鼎沸”中“鼎”的意思是__________。
“贯”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再查音节____。“横贯江面”中“贯”的意思是__________。
四、词语积累。 (6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屹立 —— ( ) 犹如 —— ( )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宽阔 —— ( ) 风平浪静 —— ( )
五、选词填空。 (4分)
(继续 陆续 持续 恢复)
1.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 )漫天卷地般涌来。
2.过了一会儿,江面才( )了平静。
3.观众们( )走进影院,等待电影开始。
4.这场大雨已经( )下了整整一天。
六、句子改写。 (10分)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犹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巨大的响声震得大地都在颤动。(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看到了钱塘江大潮。我们听到了一声声震耳欲聋的响声。(用关联词合并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能力提升 (30分)
七、课内阅读。 (15分)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这段话是按照( )顺序来描写大潮的。 (2分)
A. 由远及近 B. 由近及远 C. 时间顺序
2.作者分别从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方面描写了潮来时的景象。 (2分)
3.用“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把________比作了________。 (3分)
4.“横贯江面”中的“横贯”一词能换成“横卧”吗?为什么?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这句话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课外阅读。 (15分)
黄果树瀑布
黄果树瀑布是我国最大的瀑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大瀑布之一。
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就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1.短文是从瀑布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方面来进行描写的。 (2分)
2.作者听到的瀑布声音是怎样变化的?用文中的词语填空。 (3分)
( ) → ( ) → ( )
3.文中画线的句子把瀑布比作_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 (4分)
4.“银雨洒金街”中的“银雨”指的是_________,“金街”指的是__________。 (4分)
5.这篇短文和《观潮》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点?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拓展应用 (30分)
九、小练笔。 (30分)
《观潮》的作者把潮来时的景象写得如此壮观,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你一定也见过或经历过某种令人震撼的自然景象吧?比如一场倾盆大雨、一场鹅毛大雪、夜晚的电闪雷鸣、清晨的漫天大雾……
请你学习课文的写法,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的形状、颜色、声音等方面的特点,运用一些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写一段话描绘你见过的自然奇观。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200字。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一、笼罩、宽阔、滚动、顿时、犹如、齐头并进、山崩地裂
二、示例:潮水、朝代;沸腾、仿佛;犹如、优秀;根据、剧本;震动、振奋;余波、除去
三、1. 目、7、古代煮东西的器物,这里形容声音嘈杂 2. G、guan、穿、贯通
四、1. 耸立、好像 2. 狭窄、惊涛骇浪(或狂风怒号)
五、1. 继续 2. 恢复 3. 陆续 4. 持续
六、
1.钱塘江大潮,难道不是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吗?
2.钱塘江横卧。
3.示例: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巨大的镜子。
4.巨大的响声把大地都震得颤动起来。
5.我们不仅看到了钱塘江大潮,还听到了一声声震耳欲聋的响声。
第二部分:能力提升
七、课内阅读
1.A
2.形状(景象)、声音
3.“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把浪潮比作白色战马。(或“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把声音比作山崩地裂的声音)
4.不能。“横贯”是“横着贯穿过去”的意思,写出了潮水汹涌而来的动态和力量感;而“横卧”是“横躺着”的意思,是静态的,无法表现潮水的动感和气势。
5.示例: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了钱塘江大潮势不可挡、无比雄伟的磅礴气势,仿佛真的看到了万马奔腾的画面,听到了震耳欲聋的声响,内心感到非常震撼。
八、课外阅读
1.声音、形态(景象)
2.(哗哗)→(渐近渐响)→(像潮水般涌上来/喧嚣)
3.宽幅白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瀑布的宽度、颜色和飞流直下的动态美。
4.瀑布激起的水花;黄果树小镇的街道。
5.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都从声音和形状两个方面来描写景物,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
第三部分:拓展应用
九、小练笔(略)
评分参考:
能抓住一种自然景象的特点。(10分)
能从多个角度(如形、声、色等)进行描写。(10分)
能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语句通顺,字数达标。(10分)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