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教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教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8 19:36: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教案
A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初步发展;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实业救国;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显著,抗日战争时期遭受沉重打击,《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官僚资本的垄断;通货膨胀;
过程与方法:本课的图表资料比较丰富,通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景再现”法,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使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和合作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的近代化发展到新阶段;帝国主义的侵略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民族工业的发展为抗日战争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国家统一、民族独立是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前提。
B重点难点
重点: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
难点: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民族工业的历史地位
C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什么时候?为什么会产生
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原因:
(1)列强入侵逐步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
(2)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3)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
(4)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办厂。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义工业出现后工艺从落后到先进,资本从薄弱到增强(结合课本一组民族火柴业留下的商标----火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夹缝中脱颖而出,顽强成长,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895-1911)
1、原因
(1)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
19世纪末,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
( http: / / www.21cnjy.com )阶段的过渡,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了全球扩张,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和清政府的投降政策,助长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它们纷纷争做中国的债主,抢夺筑路权,开采矿山和竞相建厂。列强在进行资本输出的同时,商品输出仍在扩大。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2)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的惨败,宣告洋务
( http: / / www.21cnjy.com )运动的破产,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支付巨额赔款,解决财政危机,不得不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于是,民间出现办厂热潮。
2、时间:19世纪末。
3、表现:
引导学生将初步发展概况概括为以下特征:
(1)设立的厂矿企业数量增多、投资数额增大;
(2)兴办的近代企业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3)以轻工业为主,其中棉纺织业发展最为迅速;
(4)受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和束缚,民族工业发展仍然十分艰难。
4、影响: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主要表现为:
(1)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旨在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
(2)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旨在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辛亥革命,使中国的近代化由器物层面开始提升到制度层面。
(3)“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二、短暂的春天(1912-1919)
1.原因
(1)辛亥革命的推动。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经过这场革命,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政策,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
“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于是各种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业团体,纷纷涌现,较为著名的有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中华实业团等。这些实业团体大都以“强国富民”、“振兴民生”为目标,反映了他们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要求和以商战反抗列强侵略的爱国热情。此时海外华侨也竞相投资国内工商业,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
辛亥革命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使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业救国”思想有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基础。特别是1915年,因反对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指导学生看教材插图《清华学校学生抵制、焚烧日货》),使国内市场扩大,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拓展了空间。
(4)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民国初年,“一战”爆发,欧
( http: / / www.21cnjy.com )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相对减少;也因战争的需求,他们的工业生产主要转为战争服务,减少了某些轻工业品的生产,不仅为中国民族工业拓展了国内市场,也为他们打入国际市场提供了契机,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合作探究】1:辛亥革命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1)推翻了满清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2)在革命中,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得到提高,激发了爱国热情与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
(3)临时政府鼓励发展实业的政策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之,辛亥革命为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环境和社会条件。

“实业救国”思潮
(1)产生和发展:19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纪末期,伴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而产生,随着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而发展,在20世纪初与“民主共和”一起成为当时两大社会思潮。
(2)思想内容:把振兴实业看作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问题,倡导“实业救国”。
(3)实质: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根本目的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专政。
(4)积极作用:民族资产阶级企图通过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实业来挽救民族危亡,具有爱国主义的进步意义。在“实业救国”的思潮影响下,民族工商业有了进一步发展,有利于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为中国政治变革与思想革新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促进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对帝国主义经济侵略起了抵制作用。
(5)结果:“实业救国”在中国行不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不彻底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就不可能发展,中国社会就不可能发展。民族工业的春天之所以很短暂就是最好的证明。
2.时间:一战期间。
3.表现:
(1)厂矿企业增多
(2)投资总额增加
(3)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化工、皮革、卷烟等行业也有发展。
【合作探究】2: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特点是什么?
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明显地被打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烙印,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第一,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偏重于轻工业方面,如面粉、纺织、皮革、卷烟等。重工业方面基础极为薄弱,造成工业结构极不平衡。
第二,新建的民族工业大都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附近,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第三,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十分薄弱;与封建经济相比,封建经济仍占绝对优势。因此,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控制和封建主义的束缚下,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4.结束: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合作探究】3:春天短暂的原因是什么?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又加紧了对华的资本输出和商品倾销。
②进入19世纪20年代,大批民族工业或被外资控制兼并,或因产品竞争力弱而亏损闭歇。整个中国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
【合作探究】4:指导学生阅读“学思之窗”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对张謇及其企业兴衰的介绍,并引导学生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思考、讨论为什么张謇的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而到20年代又很快衰落下去?
学完短暂春天这段历史,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帝国主义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因素,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实现现代化。
(2)“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主革命的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同时也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三、曲折的发展
1、较快发展
(1)时间: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1927~1936年)。
(2)表现:工业部门增多,产品出口国外,国民生产总值增长
(3)原因:国家基本实现统一;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第一,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民族工业得到国民政府的支持。
第二,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很快实现全国的基本统一。虽不同性质的战争接连不断,相对而言仍属小规模的局部战争,对民族工业的破坏不很严重。
过渡:1936年民族资本在国民生产总值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已经占据主导地位,不仅超过了官僚资本,而且超过了外国资本。1935~1936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创历史最高纪录,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列强的经济侵略,为抗日战争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2、日益萎缩
(1)时间: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2)原因:
①在沦陷区日军的摧毁和吞并;
②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
③官僚资本垄断经济命脉,压制民族工业牟取暴利
【合作探究】5:官僚资本垄断经济命脉,压制民族工业牟取暴利造成了什么后果?
官僚资本的膨胀,民族资本的萎缩
何为官僚资本
(1)含义: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其特点是运用国家政权力量,与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密切结合,利用政治特权,通过滥发纸币、募借内外债、商业投机等方式,残酷掠夺广大劳动人民而形成。
(2)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实施战时体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加强工业垄断和商业专卖,造成官僚资本的膨胀和民族资本的萎缩,到1941年,官僚资本已占全国资本总额的一半。
(3)四大家族:蒋氏家族—最会争权、专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护权、传权的政教家族;宋氏家族—最会钱权结合、横跨政经界的显赫家族;孔氏家族—最会玩钱、最会抓钱、最奢侈的豪门家族;陈氏家族—最会玩人、最会拉帮结党的衰败家族。
蒋家天下陈家党,宋氏姐妹孔家财。
3、陷入绝境
(1)时间: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
为什么抗战胜利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反而日益萎缩呢?
(2)原因:美国的经济掠夺;官僚资本的挤压;苛捐杂税,通货膨胀。
第一,美国经济侵略的加剧。美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与国民政府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攫取了大量的在华政治、经济特权,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有人称这一条约是“新二十一条”。
第二,官僚资本进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工业。
第三,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通货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
(3)表现:人民生活困苦不堪;民族工业纷纷倒闭。
指导学生阅读“历史纵横”中的资料,认真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析图片与1937~1949年百元法币购买力变化比较表所提供的有效信息,加深理解国民政府滥发纸币,通货膨胀的严重后果。


从图和表中可以看出,在帝国主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下,中国人民生活艰难。国民政府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造成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合作探究】6: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不利因素:
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是最大阻碍。
②先天不足,自它产生之日起就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受重农抑商政策的束缚。
③后天畸形,地区分布以东南沿海为主,工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始终没有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④战争和革命不断,政局长期动荡。
⑤不平等条约直接地打击了民族工业,如《马关条约》、《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规定外商可以在中国设厂,洋货在中国盛销。
⑥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的统治,是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三座大山。
(2)有利因素:
①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西方列强的侵略)在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
( http: / / www.21cnjy.com )难的同时,也不断地冲击着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客观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某些条件和可能
②清末至民国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历届政府的扶植)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③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断高涨,使“实业救国”具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
④实业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力量的源泉。
【本课小结】
扼要回顾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历程,进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启导学生探究影响其发展的因素,最后分析其历史地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1、地位
(1)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2)是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的重要经济前提,也是无产阶级队伍壮大的前提之一。
(3)但是由于民族资本主义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
2、作用
(1)经济上:民族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它的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2)政治上: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族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共的诞生准备了阶级条件;
(3)文化上: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资产阶级文化思想的传入,不断冲击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最终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4)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
( http: / / www.21cnjy.com )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一、本课测评:民国时期,民族经济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历程?
解题关键:民国时期(1912~1949年);四个阶段发展原因及特点。
思路引领:一战期间出现短暂春天;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民族经济发展显著;抗战时期日益萎缩;民国末年陷入绝境。
答案要点:民国时期,民族经济发展艰难曲折。
(1)1912~1919年,由于辛
( http: / / www.21cnjy.com )亥革命扫除了一些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特别是“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于是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但由于“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春天短暂,昙花一现。
(2)1927~1936年,由于国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府推出一些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这个时期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民族资本在国民生产总值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民族工业遭受空前残酷的打击,在沦陷区日本野蛮的经济掠夺,在国统区官僚资本的压榨,使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4)民国末年,由于美国经济侵略的加剧
( http: / / www.21cnjy.com ),官僚资本对民族企业的摧残挤压,加之国民政府不断增捐加税,通货急剧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民族工业陷入绝境,纷纷倒闭。
二、学习延伸:阅读上表,请说出从1913~1921年,中国棉纺织业呈现什么状况,并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哪些?
解题关键:把握两个特点,即时间特点和棉纺织业的行业特点。
思路引领:联系时代背景,思考归纳原因。
(1)1913~1921年,中国棉纺织业呈现出蓬勃向上,迅速发展的状况。
(2)原因:
①辛亥革命,为棉纺织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政策,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海外华侨也竞相投资国内工商业,也促进了棉纺织业的发展。
③1915年国内掀起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为棉纺织业的发展赢得了市场。
④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为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夹缝产生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初步发展
1912—1919年(一战期间)
短暂春天
1927—1949年(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曲折发展
①1927—1937年(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
较快发展
②1937—1945年(抗战时期)
空前打击
③1945—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
陷入绝境
1949—1956年(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获得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