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教案
【课程标准】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经验教训。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识记社会主义建设起步的背景,一五计划
( http: / / www.21cnjy.com ),社会主义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的调整,文革中国民经济的损失,周恩来恢复调整国民经济,邓小平进行全面整顿。
2、引导学生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的关系;分析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经验和教训。
3、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对社会和历史现象的想法与观点,以及解释一般社会现象和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搜集和展示资料数据,能比较建国初期、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五计划时期、十年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文革时期等各个时期我国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或出现的挫折及其原因。
2、引导学生从史料中探索经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从中认识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3、利用历史图片进行直观教学,体会我国经济建设的曲折历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明确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按客观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济规律办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关注国情的意识。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不论遇到什么困难,终将不断前进。
2、分析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经验和教训,培养学生解释一般社会现象和历史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要正确分析和判断社会主要矛盾,明确我国经济建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重点难点】
重点: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难点:分析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新中国成立时:美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天下大乱。
上海资本家说:共产党在军事上可以打100分,政治上可以打80分,经济上只能是0分。
而毛泽东代表共产党人则作出了这样的回答:我们不仅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而且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建国后中国的经济状况到底如何,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1课。
讲授新课:
师:本节课主要讲了20世纪50-70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中国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包括三个时期:1949—1956三年过渡时期,1956-196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66-1976年十年文革时期。这三个时期展示了党在这一时期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失误,包含着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虽然在这段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趋势曲折坎坷,但总体是向上的。首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第一子目的内容,思考:
【思考】:
1、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着怎样的经济状况?这一状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3、一五计划的重大企业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集在这里?
板书: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年)
1、国民经济的恢复
(1)背景: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原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多年战争破坏
表现:交通堵塞、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困苦
(2)恢复及意义: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2、一五计划
(1)背景:落后的农业国
(2)任务一:优先发展重工业
①成就:超额完成
②意义
(3)任务二:三大改造
①对象: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②方式:农业——参加合作社
手工业——参加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
③实质: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④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的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
师: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着怎样的经济状况?
生: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师:对,常说打江山容易,治江山难,
( http: / / www.21cnjy.com )更何况共产党抛头颅、洒热血拼回来的江山还是一个贫困落后、千疮百孔的烂江山,经济已趋于崩溃,新中国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形势。那造成这种全面崩溃状况的原因有哪些呢?
生: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多年战争破坏
师:第一个原因是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我们可以根据前面所学过的中国近代史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据不完全统计,自1840年的一百多年来,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非法走私和控制关税等手段,从中国掠夺资产有一千亿两白银以上,人均就达二百多两。新中国建立后要在强敌环绕下进行经济建设,可以说是任务非常艰巨。
第二就是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前面我们提到国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党政府特别是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政治腐败,官僚资本膨胀,大肆的对人民进行搜刮。仅在解放战争时期,他们从人民身上搜刮的财富就达二百亿美元以上。特别是在解放战争最后阶段退往台湾之前,将能够转移的各种形式的财富全部转移,比如说从大陆带走了270多万两黄金,1600多万两白银,7000多万美钞,折合美元达五个亿,而不能转移的则全部破坏。
第三个原因就是多年战争的破
( http: / / www.21cnjy.com )坏。从近代开始列强侵略中国的一系列战争,最后再到解放战争,战争是非常多的。长期的战争给中国的物质还有各方面所造成的损失是非常大的,仅从1937年到1945年的八年抗战中,我国军民死伤就达3500多万人,经济损失达6000亿美元。
师:就是这些原因造成了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经济的全面崩溃,教材第二段就对崩溃的表现做了简要的讲述,交通堵塞,通货膨胀极其严重,我们学过政治,知道通货膨胀就是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我们前面在第九课的学习中知道,国民政府不断增加苛捐杂税,滥发纸币,货币急剧贬值。世界上面额最大的纸币就是这个时期国民政府新疆银行发行的,面额为60亿,国民政府发行了360多万张,但是60亿只能买77粒米。同时物价飞涨,甚至一日数涨,1945年的物价就比1937年上涨了9400多倍。这样就造成了人民的生活十分困苦。
过渡:那面对如此严峻的经济形势,中国共
( http: / / www.21cnjy.com )产党和人民政府有没有能力稳定经济形势,使自己在经济上从而在政治上站稳脚跟,这在当时是比进军和剿匪更加困难的严峻考验。
师:而事实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带领新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走向繁荣富强,仅仅用了三年时间,到1952年,新中国就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工农业生产超过了历史的最高水平,那么国民经济的恢复在此时有什么重大意义呢?
生: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过渡:虽然此时的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那是不是说明中国的经济就可以一路凯歌高奏,中国的经济问题就彻底解决了呢?
生:不是
师:对,并不是,因为此时的新中国还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中国近代工业没有实质性的突破,特别是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1949年,中国钢产量占美国的0.2%,苏联的0.7%,发电量的人均占有量还不到美国的千分之一,甚至不到印度的四分之一。教材上说在国内既不能制造汽车、飞机,也没有冶金设备、矿山设备和大型发电设备等制造业。
毛泽东有一段给人印象深刻的描述:“现在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用外国人的话说,这是一个连铁钉都需要进口的国家。”
那么,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当务之急应该是什么?发展重工业
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为了把我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政府开始实施以发展重工业为中心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间为1953年到1957年。同学们根据教材内容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生:优先发展重工业,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师:首先就是发展重工业,(导学教程,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在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重工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在苏联的帮助下,我国建成了一系列重大企业: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鞍山是东北地区最大的钢铁工业城市,有“共和国钢都”的美誉)、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投资6.5亿元,1956年7月13日,被毛泽东命名为“解放”牌得第一批国产汽车试制成功,是中国第一个大型汽车制造厂。解放牌汽车是以苏联斯大林汽车厂出产的吉斯-150型载重汽车为蓝本)、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此外,武汉长江大桥,京广铁路,青藏、新藏、康藏公路都是一五计划时期的重要成就。
在这里,同学们思考下,教材的这些重大企业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么?
生:东北地区,因为①东北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与苏联为邻,能得到苏联的帮助,
②自然资源丰富(煤、铁)③重工业基础较好(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在东北地区建有一些工矿企业)
师:到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过渡:伴随着“一五”计划的实施,从1953年国家也开始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就是三大改造
师:那三大改造主要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改造的呢?
生:农业——参加合作社
手工业——参加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
师: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
思考: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什么?改造的完成有什么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改造就是将生产
( http: / / www.21cnjy.com )资料的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三大改造的成功标志着社会主义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了。至此,中国进入到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在社会主义改造后期,要求过急,工作过粗,对部分工商业者使用和处理不够适当,以致遗留了部分问题。
过渡: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基本建立,1956年我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此后的十年,党在经济建设领域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出现过严重的失误。同学们先认真阅读教材内容,思考在1956年到1966年这一时期哪些是正确的探索,哪些是失误?
板书:二、探索与失误(1956-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中国八大(1956,北京)
(1)内容:主要矛盾、主要任务
(2)评价:分析正确,成功探索,未能坚持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会
(1)指导思想:1958年总路线
(2)内容:
(3)评价: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过敏经济出现混乱
(4)后果:三年经济困难
3、国民经济的调整:
内容:农村纠“左”、八字方针
结果:
师:1956年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思考:1956年前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由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
( http: / / www.21cnjy.com )盾变为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师:解决当前矛盾的关键是什么?
生:发展生产力,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师:主要矛盾决定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这就是中共八大确定的正确路线。所以说中共八大使一次成功的探索,评价就是教材的第二段,齐读一遍。
师:但遗憾的是,八大的正确方针在党内未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牢固确立,八大以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曲折。1958年的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却提出了一个与前截然不同的总路线。它是什么呢?
生:“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师:如何看待这条路线呢?它是一次成功的探索还是失误?是失误
虽然从主观上讲,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反映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人民改变落后面貌的良好愿望;从客观上讲,从多快好省就可以看出它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片面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总路线的指导作用下,“左”倾错误思想在经济领域更加膨胀,从而导致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师:“大跃进”是不是经济建设的大跃进呢?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是,而是一次生产力的大倒退。大跃进运动是以片面追求说离实际的高速度、高指标为主要特征的,片面要求大办公业、大办农业。在工业方面,主要指的是炼钢,要在几年内产量赶英超美,开始制定的是五年超过英国,十年赶上美国(《第二个五年计划要点》),后又提出两年超过英国的报告。掀起了全民大炼钢的高超。炼钢需要铁矿、焦炭、燃料等材料。由于铁矿不足,于是全民不下田耕作,全都上山采矿,使粮食产量大减,还去把家里的铁器丢到炉火中,却炼成一个个的铁疙瘩。由于燃料不足,只好上山伐林,把一座又一座青山砍得光光,引发日后的天灾。那时期有一首诗是这么写的“炼铁何难复炼钢,超英赶美可非狂。手工操作君勿笑,中国人多力量强”
在农业方面,主要是对粮食产量的估计越来越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农业放高产“卫星”,亩产万斤粮,甚至12万斤粮食,亩产小麦12万斤,亩产土豆120万斤。天津市新立村把几十亩的稻秧苗,快成熟的时候都移植到一亩地中,这是明显的造假行为,一颗白菜500斤。(教材夸张的宣传画)
师:这种完全违反客观经济规律的盲目蛮
( http: / / www.21cnjy.com )干,不但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而且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到1958年底,全国共生产钢1
108万吨,其中合格的钢只有800万吨。农业生产方面,由于经济效益低下,1958年农业丰产而没有丰收。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下降。在“大跃进”运动进入高潮时,中央政治局又通过了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人民公社的最大特点就是一大二公,一是规模大,二是公有化的程度高,在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很多地方公社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对社员来说,劳动少了减少不了多少收入,劳动多了也增加不了什么,多劳不能多得,干多干少一个样,他们说:“干不干,三餐饭”,“做多做少,一样吃饱”,甚至出现了“出工自由化,吃饭战斗化,收工集体化”的现象。山东菏泽县马岭岗公社刁屯大队段庄小队的食堂,放开肚皮吃饭后,340人一个月吃粮1万多斤,每人一天合3斤多。这并非个别现象。在有的地方,一天吃五顿饭,有的地方放吃饭“卫星”。如此一来,“放开肚皮吃饭”实行不到两三个月,多数食堂已寅吃卯粮。
师:那么如何评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呢?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交织在一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共同构成了党在探索中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1959~1961年,出现了建国以来未曾有过的严重经济困难。当然,这与当时苏联的背信弃义以及严重的自然灾害(旱灾、洪涝、蝗灾、鼠灾等)也有关系。其困难的严重程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是空前的,恐怕也是绝后的。当时大陆官方公布的非自然死亡人数是2158万人,东西各方面的资料显示死亡人数大约为2000万人,主要死因为饿死,一部分学者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饥荒。最惨烈的典型就是1959年河南的“信阳事件”,大概有200万农民饿死。
师:面对严重的经济困难,党中央采取了哪些措施?又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生:中共中央纠正农村工作中“左”对国民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从1962年起经济逐渐得到恢复与发展,到1966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并在一些重要领域中取得巨大成就。
师:这就是1956-1966年全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经济建设所经历的曲折和发展,期中八大与1960年的经济调整是对经济建设的成功探索,而58年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会运动则是重大的失误。在这里我们要明确一点,虽然说经历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会化运动等重大失误,经济发展的总趋势仍然是向上的。在这十年间也取得了很多成就,比如说1963年我国第一口油井大庆油田试喷成功,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5年我国首次人工合成了牛胰岛素结晶。
过渡:八字方针的制定,表明党的社会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义经济建设工作逐渐步入正轨,基本完成了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但是党并未从根本上纠正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党内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发展越来越严重,终于导致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使国家经济建设遭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最后一个子目,思考“文化大革命”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造成什么影响?
板书:三、国民经济的劫难(1966-1976,十年文革时期)
1、原因:“文革”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
2、表现:
3、调整:
师:文化大革命”全面爆发以后,我国的社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主义经济建设遭到严重的干扰和全方位的破坏。1967、1968两年的时间里,损失的工农业总产值超过一千亿元。李先念同志曾说过:“文化大革命”动乱十年,在经济上,只是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5
000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建国30年全部基本投资的80%,超过了建国30年全部固定资产的总和。但是也有好转和回升,经济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好转”出现在1971年“九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三事件”以后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期间。他主张批判极左思潮,恢复整顿国民经济,解放干部,使经济形势出现了“文革”中最好的局面.但因“四人帮”发动“批林批孔”运动,把矛头指向周恩来,使“转机”之势中断,政治空气又重新紧张起来.
"回升"是邓小平主持中央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常工作时进行全面整顿、系统纠正"文革"错误的结果.对此,"四人帮"猖狂反对,毛泽东发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使刚刚稳定的局势又陷入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