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粤教·粤人版(2024) 七上地理 第一章 单元测试卷·基础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粤教·粤人版(2024) 七上地理 第一章 单元测试卷·基础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30 23:14:12

文档简介

粤教·粤人版(2024) 七上地理 第一章 单元测试卷·基础卷
一、选择题
(2024七上·江门月考)下图是我国“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后来,微信也把启动画面由原来阿波罗拍摄的“蓝色弹珠”换成了这张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我们可以知道地球的形状是(  )
A.椭圆 B.圆弧 C.球体 D.半圆
2.这颗“蓝色弹珠”的最大周长是(  )
A.6371千米 B.4万千米
C.5.1亿平方千米 D.6378千米
3.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现象不能证明地球为球体的是(  )
①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
②日、月都从天空东方升起,西方下落
③在海边眺望驶近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④月食现象
A.① B.② C.③ D.④
(2025九下·凉州开学考)下图为“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关于图中各数字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表示经线 B.②表示北极点
C.③表示纬线 D.④表示地轴
5.图中a、b、c、d四地,位于热带的是(  )
A.a、b两地 B.a、d两地 C.b、c两地 D.c、d两地
(2025七上·四会期中)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于6月8日至11日在四川宜宾举办。家住西安的刘先生将乘坐3U8537航班前来参会。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宜宾的地理位置是(  )
A.(28.5°N,104.5°W) B.(28.5°N,104.5°E)
C.(28.5°S,104.5°W) D.(28.5°S,104.5°E)
7.关于西安的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东半球、中纬度地区 B.北半球、东半球、低纬度地区
C.北半球、西半球、中纬度地区 D.南半球、西半球、低纬度地区
8.宜宾在西安的(  )
A.西南 B.东北 C.东南 D.西北
(2024七上·临湘月考)小畅对七年级新开设的地理课十分感兴趣,为了帮助学习,他自己用泡沫球和铁丝制作了一个地球仪。图为小畅制作的简易地球仪模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小畅在制作地球仪的过程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用圆圈表示纬线 B.用椭圆形物体制作地球仪
C.地轴要与水平面成66.5°角 D.在北极标注N,南极标注S
10.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
A.地球仪上的线在现实生活中存在
B.地球仪转动的轴在现实中存在
C.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而制作的模型
D.地球仪上的地理事物与现实生活中一模一样
11.在地球仪上,表示海洋的颜色通常采用(  )
A.白色 B.黄色 C.红色 D.蓝色
(2024七上·灵山期中)地图是学习地理的第二语言。刚踏进初中的小明同学非常喜欢他的学校,他绘制了一幅学校平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学校后校门位于前校门的方向大致是(  )
A.北方 B.西北方 C.东北方 D.西南方
13.小明的地理老师看过他的平面图后,说这幅图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是(  )
A.比例尺太大 B.指向标错误
C.缺少经纬度 D.缺少图例和注记
14.图上测得后校门与前校门相距5厘米,则实际距离为(  )
A.15米 B.150米 C.30米 D.300米
(2024七上·广州期中)以下是四位同学根据出行需要选择地图的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①汤姆想了解历年奥运会举办国家的地理位置,选择“世界政区图”。
②在东京游览的玲玲想知道日本皇宫在什么位置,选择“东京城市地图”。
③小军打算去上海迪士尼游玩,选择“中国地形图”。
④兰兰想利用假期游览安徽黄山风景区,选择“黄山风景区导游图”。
15.选用的地图不恰当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6.下列是小军从“中国地形图”上描画下来的图例,描画错误的是(  )
A. B.
C. D.
17.如果上述四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等,那么比例尺最小的是(  )
A.世界政区图 B.东京城市地图
C.中国地形图 D.黄山风景区导游图
(2024七上·广州期中)校地理兴趣小组正在娄底某贫困山村考察,为贫困山村实施产业脱贫进行实地调查。下图为贫困山村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考察队员来到该地规模最大的村庄,发现该村庄四周地形较封闭,所处地形为(  )
A.山间盆地 B.山顶台地 C.幽深山谷 D.平缓山坡
19.队员们从该村庄出发,向西徒步考察,登上了西峰。估算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500米 B.600米 C.700米 D.800米
20.通过调查后,兴趣小组人员发现该地区在图中①②两处均适宜修筑水库、发展灌溉和淡水养殖。兴趣小组成员建议在②处修筑水库,主要原因是该方案中(  )
A.峡谷口海拔高 B.淹没土地少
C.人口迁移量少 D.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大
(2025七上·龙华期末)“15分钟便民生活圈”是在服务半径为步行15分钟左右的范围内,满足社区居民日常生活消费的社区商圈。下图为深圳市幸福社区“15分钟便民生活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从幸福社区中心到文体中心,步行大概需要(  )
A.5分钟以内 B.5~10分钟 C.10~15分钟 D.15分钟以上
22.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最主要的目的是(  )
A.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B.保护城市大气环境
C.提升居民消费能力 D.提升便民服务品质
(2025·内江)某地理兴趣小组对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如图)进行探究学习。完成下面小题。
23.P处山体部位是(  )
A.鞍部 B.山脊 C.山谷 D.陡崖
24.探究发现,站在E山峰不能看见(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5.探究在F地遭遇山洪时,正确的逃生方法是(  )
A.沿①线路逃生 B.沿②线路逃生
C.沿③线路逃生 D.原地等待救援
二、图文材料题
26.(2024七上·沾益期中)李明上课时,地理老师组织同学们进行实践探究活动。如下图所示,将篮球当作地球,将铅笔当作帆船,笔尖朝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李明在视线内将铅笔在篮球上由近到远移动时,发现   (“铅笔尖”或“铅笔尾”)会慢慢看不见,视线中铅笔的长度会慢慢变   (“长”或“短”)。
(2)实验2:李明将铅笔放在平滑的木板上移动,视线内铅笔的长度   (“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3)通过上述两个实验,可以证明地球的形状是一个   。
(4)联系我们的日常生活,能够证明地球真实形状的有:   (任举一例)。
27.(2025七上·桂东月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用阴影描画出既属于南半球,又属于西半球的部分。
(2)图上①、②、③三点中,位于低纬度的有   ;属于北半球的有   (填数字序号)
(3)图上①、②、③三点中,能实现“坐地日行八万里”的是   ,其地理坐标可表示为   。
(4)①和②所在经线的关系是   。(填数字序号)
①相互平行②相交于一点③相交于两点
(5)甲、乙两位同学聊天时,甲说:“从③点出发,如果我一直向东走,一定能再次回到原地!”乙说:“从②点出发,如果我一直向北走也一样可以回到原地!”这两个人的对话中,说法正确的是   。
(6)图中a、b、c三块阴影面积的大小关系为   。
28.(2025七上·桂东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开启美好生活)家住郴州的小王父母欲在花园小区购买一套住房,决定利用周末时间去实地走访一次。
(1)出行前,爸爸想知道花园小区的具体位置,可以选择的地图有(  )
A. 郴州市行政区划图 B. 郴州市景区旅游图
C. 郴州市交通路线图 D. 手机导航电子地图
(2)通过查阅1∶300000的城市地图,花园小区距离出发地图上距离是3厘米,你建议小王一家人选择的最合适且绿色低碳出行方式是________。
(精选如意房源)小王一家顺利到达花园小区,经工作人员介绍,该小区共8栋楼房,均为33层高层建筑,下图为花园小区规划图。
(3)小王妈妈对房间采光要求较高,最终选择了1号楼,主要原因是该楼临花园东路的朝向是朝________方向,全天采光好。
(小区就近入学)小王2022年9月就要上小学了,小区内部有一所规划小学会同时交付。
(4)规划小学在小区入口的________方向。小王从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为6cm,则实际距离是________米。
29.(2024七上·深圳期中)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更好的进行学科融合,某学校地理小组开展了地理研学活动,到实地考察体验。下图为研学活动地区局部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活动一:“登高望远”。出发点B与观景台的图上直线距离约为2厘米,则实地水平距离约为   千米。观景台的海拔高度可能为   。图中A点与B点的相对高度是   。
(2)活动二:“星空露营”。仅从地形的角度考虑,图中甲、乙、丙三地中最适宜同学们露营的是   。乙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
(3)活动三:“激流勇进”。同学们要分成两组分别沿图中AB、CD河段体验漂流,其中漂流速度较快的是   河段,理由是   ;沿CD河段漂流的方向大致是   。
(4)活动四:“勇往直前”。有两条行走路线,路线①和路线②,请问你会选择走哪一条路线,并解释原因(你所选的这条路线有什么优势)?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C
2.B
3.B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大小
【解析】【点评】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古代在科学不很发达的情况下,有“天圆地方”的说法,认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后来人们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一个球体;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首次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后来通过观察人造卫星从宇宙空间拍摄到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的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极半径是6357千米,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21千米,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人造卫星给地球拍摄的照片;月食时,月面上的地球阴影为圆弧;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等,都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地球的形状。
1.读图可以看出,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这颗“蓝色弹珠”是地球,最大周长是赤道的周长,约4万千米。6371千米是地球的平均半径;5.1亿平方千米是地球的表面积;6378千米是赤道半径。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能证明地球为球体的实例是:①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③在海边眺望驶近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④月食现象。②日、月都从天空东方升起,西方下落只能证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不能证明地球为球体。故B②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答案】4.D
5.A
【知识点】地球仪;五带划分
【解析】【点评】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也称子午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呈半圆状且长度相等;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纬线是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并与经线垂直,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北极圈内为北寒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南极圈内为南寒带。
4.由图可知,①是纬线,②表示的是南极点;③表示经线;④表示的是地轴。
故答案为:D。
5.图中a、b、c、d四个地点中,位于热带的是南北回归线之间的a、b两地,c位于北温带,d位于南温带。
故答案为:A。
【答案】6.B
7.A
8.A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度地区的划分;利用经纬网定位;利用经纬网定向
【解析】【点评】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在经纬网地图上判断方向时,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6.在经纬网上,纬度向北增大则为北纬,用N表示;度数向南增大则为南纬,用S表示;度数向东增大则为东经度,用E表示;度数向西增大则为西经度,用W表示。故宜宾的地理位置为(28.5°N,104.5°E),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7.据图可知,西安的地理位置大约为(34°N,108.5°E)。由34°N可知,西安位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其位于30°到60°之间的中纬度地区,由108.5°E可知,西安地处20°W以东、160°E以西的东半球。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8.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在本图上方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宜宾位于西安的左下角,所以宜宾位于西安的西南方,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9.B
10.C
11.D
【知识点】地球仪;分层设色地形图
【解析】【点评】地球仪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
9.A、依据材料,制作地球仪时,用圆圈表示纬线,A正确;
B、地球仪是仿照地球形状,用正球体制作,而非椭圆形物体,B错误;
C、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 66.5° 夹角,在地球仪上表现为地轴与水平面成 66.5° 角,C正确;
D、N表示北极,S表示南极,D正确;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B。
10.A、地球仪上的经纬线是人为划分、便于定位的虚拟线,现实中不存在,A错误 。
B、地轴是人们为研究地球运动假想的轴,现实中不存在,B错误 。
C、地球仪是仿照地球形状,按一定比例缩小制作的模型,能直观呈现地球面貌,C正确 。
D、地球仪是简化模型,地理事物是概括呈现,与现实并非 “一模一样”,D错误 。
故答案为:C。
11.在地球仪上,表示海洋的颜色通常采用蓝色,因为现实生活中,海水是呈蔚蓝色的,白色表示的雪山,黄色和红色一般表示丘陵、高原和山地,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答案】12.B
13.D
14.B
【知识点】比例尺;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图上的方向判读
【解析】【点评】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定方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判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正北方。在经纬网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地图上的比例尺,是指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用公式可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这三种表示方法可以互换。
12.读图分析可知,图中有指向标,箭头指向正北方。因此读图分析可知,学校后校门位于前校门的西北方。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地图的基本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读图分析可知, 这幅图有指向标和比例尺,但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缺少图例和注记。图中比例尺大小合适;指向标箭头指示正北方向,没有错误; 经纬度不是地图的基本要素。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4.读图分析可知,图中比例尺为1:3000,说明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米。已知图上测得后校门与前校门相距5厘米,则实际距离是5×30=150米。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答案】15.C
16.D
17.A
【知识点】地图的选择和使用;图例和注记
【解析】【点评】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因此地图被称为地理学的第二语言,还被比喻为人的“眼睛和工具”。打开各种地图,尽管它们所表示的内容不同,却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要素,因此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构成了地图的三要素。
15.A、想了解历年奥运会举办国家的地理位置,“世界政区图” 能清晰呈现世界各国的位置,①选用地图恰当,A不符合题意。
B、在东京游览找日本皇宫位置,“东京城市地图” 可详细展示东京城市内部地点分布,②选用地图恰当,B不符合题意。
C、去上海迪士尼游玩,需要能详细呈现上海城市及迪士尼位置的地图,“中国地形图”侧重呈现中国地形,无法满足需求,应选“上海城市地图”或“上海旅游地图”等,③选用地图不恰当,C符合题意。
D、游览安徽黄山风景区,“黄山风景区导游图” 能很好地呈现景区内景点、路线等,④选用地图恰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6.地图中,“常年河、湖”的图例通常是曲线加不规则图形,故A正确;B图所示图例代表山峰,故B正确;C图所示图例代表港口,故C正确;D图所示图例代表铁路,故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
17.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内容详略的关系是: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世界政区图”表示的范围是全球,在四幅地图中范围最大。所以比例尺最小,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18.A
19.A
20.D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点评】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在等高线上标有海拔数值, 如100米、200米。这种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就是等高线地形图。 通过等高线的特征,可以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和陡崖等常见的地形部位。
18.等高线地形图中,山间盆地的等高线特征是中间低、四周高。图中规模最大的村庄所在区域,等高线呈现中间数值低,周边数值高,符合山间盆地的地形特点,A正确;
山顶台地是山顶相对平缓区域,山谷是等高线向高处凸,山坡是倾斜的地形面,都不符合,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9.读图分析,根据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可判断,村庄海拔在300米-400米之间,西峰的海拔在800米-900米之间,因此两地的相对高度在400米-600米之间,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0.修筑水库,要考虑库区面积和蓄水量,一般在口袋形地形的出口处,库区面积大、蓄水量多。①处库区范围太小;②处位于山谷出口,等高线围成的库区范围更大,修筑水库后,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大。
故答案为:D。
【答案】21.C
22.D
【知识点】图例和注记
【解析】【点评】“15分钟便民生活圈”是指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服务半径为步行15分钟左右的范围内,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等为目标,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这一概念在近年来逐渐成为城市规划和社区建设的重要方向,旨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服务效率,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
21.从图中可知,幸福社区中心位于圆心位置,文体中心位于 10 - 15 分钟步行区,所以从幸福社区中心到文体中心,步行大概需要 10 - 15 分钟,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22.在步行 15 分钟左右的范围内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消费,能够提升便民服务品质,D正确;不能缓解交通拥堵,也不能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对保护城市大气环境影响不大,ABC错误。
故答案为:D。
【答案】23.A
24.C
25.B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防灾减灾
【解析】【点评】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内向外增高的为盆地;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的为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等高线越稠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23.读图分析可知,P处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是鞍部。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4.读图分析可知,E山峰与甲地、乙地、丁地之间,没有明显高于两者连线的地形阻挡,因此站在E山峰都能看见 :而E山峰与丙地之间有山峰阻挡视线,所以站在E山峰不能看见丙地。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5.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在山谷遭遇山洪时,正确逃生方法是向与山洪流动方向垂直的高处逃生。读图分析可知,F地位于山谷,山洪沿山谷向下流,②)线路是向高处且与山洪流向大致垂直的方向, 是正确的逃生方法。①线路逆山洪方向、③线路顺山洪方向,容易被山洪冲走,非常危险;原地等待救援易被山洪淹没,都不是正确的逃生方法 。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6.【答案】(1)铅笔尖;短
(2)不会
(3)球体
(4)月食现象,地球卫星照片等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
【解析】【分析】(1)当把篮球当作地球,铅笔当作帆船,笔尖朝下,在视线内将铅笔在篮球上由近到远移动时,由于篮球是球体,会出现类似在地球上看远处物体的情况,即铅笔尖会慢慢看不见,视线中铅笔的长度会慢慢变短。
(2)而将铅笔放在平滑的木板上移动,因为木板是平面的,所以视线内铅笔的长度不会发生变化。
(3)通过上述两个实验的对比,一个在球面上移动铅笔出现了笔尖先消失且长度变短的现象,另一个在平面上移动铅笔长度不变,由此可以证明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
(4)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证明地球真实形状的例子有很多,比如:月食现象;地球卫星照片;航海实践等。
【点评】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乘船出海时,港口的灯塔会从下到上依次从视野中消失,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世界不同地区,看北极星的仰角不同、月食时,阴影始终是弧形的、麦哲伦环球航行、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人越往山上爬,看到的地平圈就越大(或站在大地上,无论向那个方向走,永远也走不到地平线)等。
(1)由图可知,铅笔在篮球上由近到远移动时,发现因为视线被篮球形状的阻挡,铅笔头会先慢慢看不见,视线中铅笔的长度会慢慢变短。
(2)由图可知,铅笔在木板上移动时,所看到的铅笔长度和铅笔头位置因为视线没有被阻挡,所以看到的铅笔长度不会发生变化。
(3)通过实验“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及现实生活中相似的现象,证明地球的形状和篮球一样是一个球体。
(4)月食现象(根据被地球遮挡的形状推断地球形状),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和拍摄的地球卫星照片等也能够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27.【答案】(1)
(2)①②;③
(3)①;(0°,40°W)
(4)③
(5)甲
(6)a=c>b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利用经纬网定位;利用经纬网定向
【解析】【分析】(1)南半球是指赤道以南的地区,西半球是指20°W以西、160°E以东的地区。在图中找到赤道以南和20°W以西的区域,用阴影描画出即可。如下图:
(2)低纬度地区是指0°~30°之间的地区,①点的纬度是0°,②点的纬度是20°S,都位于低纬度地区。北半球是指赤道以北的地区,③点的纬度是40°N,位于北半球。
(3)“坐地日行八万里”是指在赤道上,因为赤道的周长约为4万千米,即8万里。①点位于赤道上,所以能实现“坐地日行八万里”。①点的经纬度是(0°,40°W)。
(4)地球上所有的经线都是等长的半圆,①和②所在的经线相关于南北两个极点,并不平行。
(5)纬线是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指示东西方向,所以从③点出发,一直向东走,能再次回到原地。
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形弧线,指示南北方向,从②点出发,一直向北走,最终会到达北极点,不能回到原地。所以甲的说法正确,乙的说法错误。
(6)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由此可判断,在所跨经纬度相同的情况下,纬度越低范围越大,相反纬度越高,范围越小。读图分析可知,a、b、c三块阴影面积所跨经纬度均为20°;a地纬度范围为20°~40°之间;b地纬度范围为40°~60°之间;c地纬度范围为20°~40°之间;由此可知,a、b、c三块阴影面积大小关系为a=c>b。
【点评】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1)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为赤道,即0°纬线,0°纬线以北是北半球,0°纬线以南是南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20°W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160°E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如下图:
(2) 对于纬度,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据图可知,①点和②点位于低纬度,③点位于中纬度。南北半球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以上三个点中,①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②位于南半球、③位于北半球。
(3)“坐地日行八万里”意思是人们在地球上,由于地球自转,不知不觉中,一日已行了八万里路,满足这一条件的点应该位于赤道上,赤道的纬度是0°,即图上①点所在的纬线,①点的坐标为(0°,40°W)。
(4)地球上所有的经线都是等长的半圆,①和②所在的经线相关于南北两个极点,并不平行。
(5)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形状是圆圈,从③点出发,一直向东,实际上是沿③点所在的纬线行走一圈,所以能回到原地,甲说法正确;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形状是半圆,从②点出发,一直向北,实际上是沿②点所在的经线向北走,最终只能到达北极点,不能回到原地,所以乙说法不正确。
(6)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由此可判断,在所跨经纬度相同的情况下,纬度越低范围越大,相反纬度越高,范围越小。读图分析可知,a、b、c三块阴影面积所跨经纬度均为20°;a地纬度范围为20°~40°之间;b地纬度范围为40°~60°之间;c地纬度范围为20°~40°之间;由此可知,a、b、c三块阴影面积大小关系为a=c>b。
28.【答案】(1) C
(2) 步行或骑自行车
(3) 南
(4) 西北 300
【知识点】地图的选择和使用;比例尺;地图上的方向判读
【解析】【分析】(1)郴州市交通路线图可以显示城市的交通线路和各个地点的位置,适合用来查找花园小区的具体位置,C 正确。郴州市行政区划图主要显示城市的行政区划,A 错误。郴州市景区旅游图主要显示旅游景点,B 错误。手机导航电子地图虽然也可以查找位置,但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可能无法使用,D 错误。
(2)该城市地图的比例尺为1:300000,花园小区距离出发地图上距离是3厘米,所以实地距离为3×300000=900000厘米,即9千米。9千米的距离适合选择步行或骑自行车这种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
(3)该小区规划图有指向标,指向标箭头指示北方。1 号楼临花园东路的朝向是南方,所以全天采光好。
(4)根据指向标判断方向,规划小学在小区入口的西北方向。该图的比例尺为线段式比例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米。小王从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为6厘米,所以实际距离为6×50=300米。
【点评】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因此地图被称为地理学的第二语言,还被比喻为人的“眼睛和工具”。打开各种地图,尽管它们所表示的内容不同,却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要素,因此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构成了地图的三要素。
29.【答案】(1)2;400~450米;150米
(2)丙;陡崖
(3)AB;等高线更密集,坡度更陡;自西北往东南
(4)选路线①,距离更近。选路线②,因为沿着同一海拔高度行走,不用爬山,行走不累。
【知识点】比例尺;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图中比例尺为1:100 000,说明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根据题意可知, 出发点B与观景台的图上直线距离约为2厘米,则实地水平距离约为2千米。该图等高距为50米,因此观景台海拔在400-450之间;A的海拔为250米,B的海拔为100米,AB两点相对高度=250-100=150米。
(2)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甲、乙、丙三地中,丙地后面等高线稀疏,说明其坡度和缓,且前面地势开阔,适宜露营。 而甲地等高线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靠近河流,容易发生洪灾;乙处等高线重叠,为陡崖,都不适宜露营。
(3)读图分析可知, 图中AB、CD河段中,AB段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因此漂流速度快;CD段等高线稀疏,坡度缓,因此漂流速度慢。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河流由高处向低处流。图中无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因此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因此CD河段流向为西北流向东南。
(4)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路线①和路线②中,路线①距离更近,但穿越等高线多,坡度较陡;路线② 沿着同一海拔高度行走,不用爬山,行走不累,但路程较远。
故答案为:(1)2;400~450米;150米;(2)丙;陡崖;(3)AB;等高线更密集,坡度更陡;自西北往东南;(4) 选路线①,距离更近。选路线②,因为沿着同一海拔高度行走,不用爬山,行走不累。
【点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所以比例尺也叫缩尺,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这三种表示方法可以互换。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地面某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地的高度差。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内向外增高的为盆地;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的为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定方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判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正北方。在经纬网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读图可知,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所以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图中比例尺为1:100 000,图上距离为2厘米,故实际距离为2×100 000=200 000cm,即2千米。观景台位于400米等高线内,海拔大于400,图中等高距为50,所以小于450,海拔在400-450之间;A的海拔为250米,B的海拔为100米,AB两点相对高度是150米。
(2)图中甲地等高线凸向海拔高处,为山谷,靠近河流,容易发生洪灾;乙处等高线重叠,为陡崖,不适宜露营;丙地后面等高线稀疏,说明其坡度和缓,且前面地势开阔,适宜露营。
(3)水流流速与当地坡度有关,坡度陡,水流流速快,坡度缓,水流流速慢,AB段等高线密集,坡度陡,故水流流速快。 河流由高处向低处流,A处海拔250米,B处海拔100米,故水流由A处流向B处;图中无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故按普通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C点海拔为250米,而D点海拔为100米,故CD河段流向为西北流向东南。
(4)该小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以选择路线①或路线②。两条路线各有优缺点,路线①路程较近,但穿越等高线多,坡度较陡;路线②沿着等高线,坡度较缓,坡度较缓,不用爬山,行走不累。
1 / 1粤教·粤人版(2024) 七上地理 第一章 单元测试卷·基础卷
一、选择题
(2024七上·江门月考)下图是我国“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后来,微信也把启动画面由原来阿波罗拍摄的“蓝色弹珠”换成了这张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我们可以知道地球的形状是(  )
A.椭圆 B.圆弧 C.球体 D.半圆
2.这颗“蓝色弹珠”的最大周长是(  )
A.6371千米 B.4万千米
C.5.1亿平方千米 D.6378千米
3.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现象不能证明地球为球体的是(  )
①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
②日、月都从天空东方升起,西方下落
③在海边眺望驶近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④月食现象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C
2.B
3.B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大小
【解析】【点评】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古代在科学不很发达的情况下,有“天圆地方”的说法,认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后来人们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一个球体;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首次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后来通过观察人造卫星从宇宙空间拍摄到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的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极半径是6357千米,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21千米,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人造卫星给地球拍摄的照片;月食时,月面上的地球阴影为圆弧;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等,都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地球的形状。
1.读图可以看出,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这颗“蓝色弹珠”是地球,最大周长是赤道的周长,约4万千米。6371千米是地球的平均半径;5.1亿平方千米是地球的表面积;6378千米是赤道半径。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能证明地球为球体的实例是:①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③在海边眺望驶近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④月食现象。②日、月都从天空东方升起,西方下落只能证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不能证明地球为球体。故B②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025九下·凉州开学考)下图为“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关于图中各数字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表示经线 B.②表示北极点
C.③表示纬线 D.④表示地轴
5.图中a、b、c、d四地,位于热带的是(  )
A.a、b两地 B.a、d两地 C.b、c两地 D.c、d两地
【答案】4.D
5.A
【知识点】地球仪;五带划分
【解析】【点评】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也称子午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呈半圆状且长度相等;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纬线是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并与经线垂直,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北极圈内为北寒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南极圈内为南寒带。
4.由图可知,①是纬线,②表示的是南极点;③表示经线;④表示的是地轴。
故答案为:D。
5.图中a、b、c、d四个地点中,位于热带的是南北回归线之间的a、b两地,c位于北温带,d位于南温带。
故答案为:A。
(2025七上·四会期中)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于6月8日至11日在四川宜宾举办。家住西安的刘先生将乘坐3U8537航班前来参会。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宜宾的地理位置是(  )
A.(28.5°N,104.5°W) B.(28.5°N,104.5°E)
C.(28.5°S,104.5°W) D.(28.5°S,104.5°E)
7.关于西安的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东半球、中纬度地区 B.北半球、东半球、低纬度地区
C.北半球、西半球、中纬度地区 D.南半球、西半球、低纬度地区
8.宜宾在西安的(  )
A.西南 B.东北 C.东南 D.西北
【答案】6.B
7.A
8.A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度地区的划分;利用经纬网定位;利用经纬网定向
【解析】【点评】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在经纬网地图上判断方向时,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6.在经纬网上,纬度向北增大则为北纬,用N表示;度数向南增大则为南纬,用S表示;度数向东增大则为东经度,用E表示;度数向西增大则为西经度,用W表示。故宜宾的地理位置为(28.5°N,104.5°E),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7.据图可知,西安的地理位置大约为(34°N,108.5°E)。由34°N可知,西安位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其位于30°到60°之间的中纬度地区,由108.5°E可知,西安地处20°W以东、160°E以西的东半球。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8.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在本图上方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宜宾位于西安的左下角,所以宜宾位于西安的西南方,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024七上·临湘月考)小畅对七年级新开设的地理课十分感兴趣,为了帮助学习,他自己用泡沫球和铁丝制作了一个地球仪。图为小畅制作的简易地球仪模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小畅在制作地球仪的过程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用圆圈表示纬线 B.用椭圆形物体制作地球仪
C.地轴要与水平面成66.5°角 D.在北极标注N,南极标注S
10.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
A.地球仪上的线在现实生活中存在
B.地球仪转动的轴在现实中存在
C.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而制作的模型
D.地球仪上的地理事物与现实生活中一模一样
11.在地球仪上,表示海洋的颜色通常采用(  )
A.白色 B.黄色 C.红色 D.蓝色
【答案】9.B
10.C
11.D
【知识点】地球仪;分层设色地形图
【解析】【点评】地球仪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
9.A、依据材料,制作地球仪时,用圆圈表示纬线,A正确;
B、地球仪是仿照地球形状,用正球体制作,而非椭圆形物体,B错误;
C、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 66.5° 夹角,在地球仪上表现为地轴与水平面成 66.5° 角,C正确;
D、N表示北极,S表示南极,D正确;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B。
10.A、地球仪上的经纬线是人为划分、便于定位的虚拟线,现实中不存在,A错误 。
B、地轴是人们为研究地球运动假想的轴,现实中不存在,B错误 。
C、地球仪是仿照地球形状,按一定比例缩小制作的模型,能直观呈现地球面貌,C正确 。
D、地球仪是简化模型,地理事物是概括呈现,与现实并非 “一模一样”,D错误 。
故答案为:C。
11.在地球仪上,表示海洋的颜色通常采用蓝色,因为现实生活中,海水是呈蔚蓝色的,白色表示的雪山,黄色和红色一般表示丘陵、高原和山地,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2024七上·灵山期中)地图是学习地理的第二语言。刚踏进初中的小明同学非常喜欢他的学校,他绘制了一幅学校平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学校后校门位于前校门的方向大致是(  )
A.北方 B.西北方 C.东北方 D.西南方
13.小明的地理老师看过他的平面图后,说这幅图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是(  )
A.比例尺太大 B.指向标错误
C.缺少经纬度 D.缺少图例和注记
14.图上测得后校门与前校门相距5厘米,则实际距离为(  )
A.15米 B.150米 C.30米 D.300米
【答案】12.B
13.D
14.B
【知识点】比例尺;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图上的方向判读
【解析】【点评】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定方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判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正北方。在经纬网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地图上的比例尺,是指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用公式可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这三种表示方法可以互换。
12.读图分析可知,图中有指向标,箭头指向正北方。因此读图分析可知,学校后校门位于前校门的西北方。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地图的基本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读图分析可知, 这幅图有指向标和比例尺,但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缺少图例和注记。图中比例尺大小合适;指向标箭头指示正北方向,没有错误; 经纬度不是地图的基本要素。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4.读图分析可知,图中比例尺为1:3000,说明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米。已知图上测得后校门与前校门相距5厘米,则实际距离是5×30=150米。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024七上·广州期中)以下是四位同学根据出行需要选择地图的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①汤姆想了解历年奥运会举办国家的地理位置,选择“世界政区图”。
②在东京游览的玲玲想知道日本皇宫在什么位置,选择“东京城市地图”。
③小军打算去上海迪士尼游玩,选择“中国地形图”。
④兰兰想利用假期游览安徽黄山风景区,选择“黄山风景区导游图”。
15.选用的地图不恰当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6.下列是小军从“中国地形图”上描画下来的图例,描画错误的是(  )
A. B.
C. D.
17.如果上述四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等,那么比例尺最小的是(  )
A.世界政区图 B.东京城市地图
C.中国地形图 D.黄山风景区导游图
【答案】15.C
16.D
17.A
【知识点】地图的选择和使用;图例和注记
【解析】【点评】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因此地图被称为地理学的第二语言,还被比喻为人的“眼睛和工具”。打开各种地图,尽管它们所表示的内容不同,却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要素,因此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构成了地图的三要素。
15.A、想了解历年奥运会举办国家的地理位置,“世界政区图” 能清晰呈现世界各国的位置,①选用地图恰当,A不符合题意。
B、在东京游览找日本皇宫位置,“东京城市地图” 可详细展示东京城市内部地点分布,②选用地图恰当,B不符合题意。
C、去上海迪士尼游玩,需要能详细呈现上海城市及迪士尼位置的地图,“中国地形图”侧重呈现中国地形,无法满足需求,应选“上海城市地图”或“上海旅游地图”等,③选用地图不恰当,C符合题意。
D、游览安徽黄山风景区,“黄山风景区导游图” 能很好地呈现景区内景点、路线等,④选用地图恰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6.地图中,“常年河、湖”的图例通常是曲线加不规则图形,故A正确;B图所示图例代表山峰,故B正确;C图所示图例代表港口,故C正确;D图所示图例代表铁路,故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
17.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内容详略的关系是: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世界政区图”表示的范围是全球,在四幅地图中范围最大。所以比例尺最小,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024七上·广州期中)校地理兴趣小组正在娄底某贫困山村考察,为贫困山村实施产业脱贫进行实地调查。下图为贫困山村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考察队员来到该地规模最大的村庄,发现该村庄四周地形较封闭,所处地形为(  )
A.山间盆地 B.山顶台地 C.幽深山谷 D.平缓山坡
19.队员们从该村庄出发,向西徒步考察,登上了西峰。估算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500米 B.600米 C.700米 D.800米
20.通过调查后,兴趣小组人员发现该地区在图中①②两处均适宜修筑水库、发展灌溉和淡水养殖。兴趣小组成员建议在②处修筑水库,主要原因是该方案中(  )
A.峡谷口海拔高 B.淹没土地少
C.人口迁移量少 D.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大
【答案】18.A
19.A
20.D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点评】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在等高线上标有海拔数值, 如100米、200米。这种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就是等高线地形图。 通过等高线的特征,可以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和陡崖等常见的地形部位。
18.等高线地形图中,山间盆地的等高线特征是中间低、四周高。图中规模最大的村庄所在区域,等高线呈现中间数值低,周边数值高,符合山间盆地的地形特点,A正确;
山顶台地是山顶相对平缓区域,山谷是等高线向高处凸,山坡是倾斜的地形面,都不符合,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9.读图分析,根据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可判断,村庄海拔在300米-400米之间,西峰的海拔在800米-900米之间,因此两地的相对高度在400米-600米之间,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0.修筑水库,要考虑库区面积和蓄水量,一般在口袋形地形的出口处,库区面积大、蓄水量多。①处库区范围太小;②处位于山谷出口,等高线围成的库区范围更大,修筑水库后,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大。
故答案为:D。
(2025七上·龙华期末)“15分钟便民生活圈”是在服务半径为步行15分钟左右的范围内,满足社区居民日常生活消费的社区商圈。下图为深圳市幸福社区“15分钟便民生活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从幸福社区中心到文体中心,步行大概需要(  )
A.5分钟以内 B.5~10分钟 C.10~15分钟 D.15分钟以上
22.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最主要的目的是(  )
A.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B.保护城市大气环境
C.提升居民消费能力 D.提升便民服务品质
【答案】21.C
22.D
【知识点】图例和注记
【解析】【点评】“15分钟便民生活圈”是指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服务半径为步行15分钟左右的范围内,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等为目标,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这一概念在近年来逐渐成为城市规划和社区建设的重要方向,旨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服务效率,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
21.从图中可知,幸福社区中心位于圆心位置,文体中心位于 10 - 15 分钟步行区,所以从幸福社区中心到文体中心,步行大概需要 10 - 15 分钟,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22.在步行 15 分钟左右的范围内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消费,能够提升便民服务品质,D正确;不能缓解交通拥堵,也不能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对保护城市大气环境影响不大,ABC错误。
故答案为:D。
(2025·内江)某地理兴趣小组对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如图)进行探究学习。完成下面小题。
23.P处山体部位是(  )
A.鞍部 B.山脊 C.山谷 D.陡崖
24.探究发现,站在E山峰不能看见(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5.探究在F地遭遇山洪时,正确的逃生方法是(  )
A.沿①线路逃生 B.沿②线路逃生
C.沿③线路逃生 D.原地等待救援
【答案】23.A
24.C
25.B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防灾减灾
【解析】【点评】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内向外增高的为盆地;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的为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等高线越稠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23.读图分析可知,P处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是鞍部。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4.读图分析可知,E山峰与甲地、乙地、丁地之间,没有明显高于两者连线的地形阻挡,因此站在E山峰都能看见 :而E山峰与丙地之间有山峰阻挡视线,所以站在E山峰不能看见丙地。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5.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在山谷遭遇山洪时,正确逃生方法是向与山洪流动方向垂直的高处逃生。读图分析可知,F地位于山谷,山洪沿山谷向下流,②)线路是向高处且与山洪流向大致垂直的方向, 是正确的逃生方法。①线路逆山洪方向、③线路顺山洪方向,容易被山洪冲走,非常危险;原地等待救援易被山洪淹没,都不是正确的逃生方法 。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二、图文材料题
26.(2024七上·沾益期中)李明上课时,地理老师组织同学们进行实践探究活动。如下图所示,将篮球当作地球,将铅笔当作帆船,笔尖朝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李明在视线内将铅笔在篮球上由近到远移动时,发现   (“铅笔尖”或“铅笔尾”)会慢慢看不见,视线中铅笔的长度会慢慢变   (“长”或“短”)。
(2)实验2:李明将铅笔放在平滑的木板上移动,视线内铅笔的长度   (“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3)通过上述两个实验,可以证明地球的形状是一个   。
(4)联系我们的日常生活,能够证明地球真实形状的有:   (任举一例)。
【答案】(1)铅笔尖;短
(2)不会
(3)球体
(4)月食现象,地球卫星照片等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
【解析】【分析】(1)当把篮球当作地球,铅笔当作帆船,笔尖朝下,在视线内将铅笔在篮球上由近到远移动时,由于篮球是球体,会出现类似在地球上看远处物体的情况,即铅笔尖会慢慢看不见,视线中铅笔的长度会慢慢变短。
(2)而将铅笔放在平滑的木板上移动,因为木板是平面的,所以视线内铅笔的长度不会发生变化。
(3)通过上述两个实验的对比,一个在球面上移动铅笔出现了笔尖先消失且长度变短的现象,另一个在平面上移动铅笔长度不变,由此可以证明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
(4)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证明地球真实形状的例子有很多,比如:月食现象;地球卫星照片;航海实践等。
【点评】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乘船出海时,港口的灯塔会从下到上依次从视野中消失,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世界不同地区,看北极星的仰角不同、月食时,阴影始终是弧形的、麦哲伦环球航行、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人越往山上爬,看到的地平圈就越大(或站在大地上,无论向那个方向走,永远也走不到地平线)等。
(1)由图可知,铅笔在篮球上由近到远移动时,发现因为视线被篮球形状的阻挡,铅笔头会先慢慢看不见,视线中铅笔的长度会慢慢变短。
(2)由图可知,铅笔在木板上移动时,所看到的铅笔长度和铅笔头位置因为视线没有被阻挡,所以看到的铅笔长度不会发生变化。
(3)通过实验“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及现实生活中相似的现象,证明地球的形状和篮球一样是一个球体。
(4)月食现象(根据被地球遮挡的形状推断地球形状),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和拍摄的地球卫星照片等也能够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27.(2025七上·桂东月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用阴影描画出既属于南半球,又属于西半球的部分。
(2)图上①、②、③三点中,位于低纬度的有   ;属于北半球的有   (填数字序号)
(3)图上①、②、③三点中,能实现“坐地日行八万里”的是   ,其地理坐标可表示为   。
(4)①和②所在经线的关系是   。(填数字序号)
①相互平行②相交于一点③相交于两点
(5)甲、乙两位同学聊天时,甲说:“从③点出发,如果我一直向东走,一定能再次回到原地!”乙说:“从②点出发,如果我一直向北走也一样可以回到原地!”这两个人的对话中,说法正确的是   。
(6)图中a、b、c三块阴影面积的大小关系为   。
【答案】(1)
(2)①②;③
(3)①;(0°,40°W)
(4)③
(5)甲
(6)a=c>b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利用经纬网定位;利用经纬网定向
【解析】【分析】(1)南半球是指赤道以南的地区,西半球是指20°W以西、160°E以东的地区。在图中找到赤道以南和20°W以西的区域,用阴影描画出即可。如下图:
(2)低纬度地区是指0°~30°之间的地区,①点的纬度是0°,②点的纬度是20°S,都位于低纬度地区。北半球是指赤道以北的地区,③点的纬度是40°N,位于北半球。
(3)“坐地日行八万里”是指在赤道上,因为赤道的周长约为4万千米,即8万里。①点位于赤道上,所以能实现“坐地日行八万里”。①点的经纬度是(0°,40°W)。
(4)地球上所有的经线都是等长的半圆,①和②所在的经线相关于南北两个极点,并不平行。
(5)纬线是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指示东西方向,所以从③点出发,一直向东走,能再次回到原地。
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形弧线,指示南北方向,从②点出发,一直向北走,最终会到达北极点,不能回到原地。所以甲的说法正确,乙的说法错误。
(6)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由此可判断,在所跨经纬度相同的情况下,纬度越低范围越大,相反纬度越高,范围越小。读图分析可知,a、b、c三块阴影面积所跨经纬度均为20°;a地纬度范围为20°~40°之间;b地纬度范围为40°~60°之间;c地纬度范围为20°~40°之间;由此可知,a、b、c三块阴影面积大小关系为a=c>b。
【点评】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1)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为赤道,即0°纬线,0°纬线以北是北半球,0°纬线以南是南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20°W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160°E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如下图:
(2) 对于纬度,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据图可知,①点和②点位于低纬度,③点位于中纬度。南北半球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以上三个点中,①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②位于南半球、③位于北半球。
(3)“坐地日行八万里”意思是人们在地球上,由于地球自转,不知不觉中,一日已行了八万里路,满足这一条件的点应该位于赤道上,赤道的纬度是0°,即图上①点所在的纬线,①点的坐标为(0°,40°W)。
(4)地球上所有的经线都是等长的半圆,①和②所在的经线相关于南北两个极点,并不平行。
(5)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形状是圆圈,从③点出发,一直向东,实际上是沿③点所在的纬线行走一圈,所以能回到原地,甲说法正确;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形状是半圆,从②点出发,一直向北,实际上是沿②点所在的经线向北走,最终只能到达北极点,不能回到原地,所以乙说法不正确。
(6)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由此可判断,在所跨经纬度相同的情况下,纬度越低范围越大,相反纬度越高,范围越小。读图分析可知,a、b、c三块阴影面积所跨经纬度均为20°;a地纬度范围为20°~40°之间;b地纬度范围为40°~60°之间;c地纬度范围为20°~40°之间;由此可知,a、b、c三块阴影面积大小关系为a=c>b。
28.(2025七上·桂东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开启美好生活)家住郴州的小王父母欲在花园小区购买一套住房,决定利用周末时间去实地走访一次。
(1)出行前,爸爸想知道花园小区的具体位置,可以选择的地图有(  )
A. 郴州市行政区划图 B. 郴州市景区旅游图
C. 郴州市交通路线图 D. 手机导航电子地图
(2)通过查阅1∶300000的城市地图,花园小区距离出发地图上距离是3厘米,你建议小王一家人选择的最合适且绿色低碳出行方式是________。
(精选如意房源)小王一家顺利到达花园小区,经工作人员介绍,该小区共8栋楼房,均为33层高层建筑,下图为花园小区规划图。
(3)小王妈妈对房间采光要求较高,最终选择了1号楼,主要原因是该楼临花园东路的朝向是朝________方向,全天采光好。
(小区就近入学)小王2022年9月就要上小学了,小区内部有一所规划小学会同时交付。
(4)规划小学在小区入口的________方向。小王从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为6cm,则实际距离是________米。
【答案】(1) C
(2) 步行或骑自行车
(3) 南
(4) 西北 300
【知识点】地图的选择和使用;比例尺;地图上的方向判读
【解析】【分析】(1)郴州市交通路线图可以显示城市的交通线路和各个地点的位置,适合用来查找花园小区的具体位置,C 正确。郴州市行政区划图主要显示城市的行政区划,A 错误。郴州市景区旅游图主要显示旅游景点,B 错误。手机导航电子地图虽然也可以查找位置,但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可能无法使用,D 错误。
(2)该城市地图的比例尺为1:300000,花园小区距离出发地图上距离是3厘米,所以实地距离为3×300000=900000厘米,即9千米。9千米的距离适合选择步行或骑自行车这种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
(3)该小区规划图有指向标,指向标箭头指示北方。1 号楼临花园东路的朝向是南方,所以全天采光好。
(4)根据指向标判断方向,规划小学在小区入口的西北方向。该图的比例尺为线段式比例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米。小王从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为6厘米,所以实际距离为6×50=300米。
【点评】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因此地图被称为地理学的第二语言,还被比喻为人的“眼睛和工具”。打开各种地图,尽管它们所表示的内容不同,却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要素,因此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构成了地图的三要素。
29.(2024七上·深圳期中)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更好的进行学科融合,某学校地理小组开展了地理研学活动,到实地考察体验。下图为研学活动地区局部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活动一:“登高望远”。出发点B与观景台的图上直线距离约为2厘米,则实地水平距离约为   千米。观景台的海拔高度可能为   。图中A点与B点的相对高度是   。
(2)活动二:“星空露营”。仅从地形的角度考虑,图中甲、乙、丙三地中最适宜同学们露营的是   。乙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
(3)活动三:“激流勇进”。同学们要分成两组分别沿图中AB、CD河段体验漂流,其中漂流速度较快的是   河段,理由是   ;沿CD河段漂流的方向大致是   。
(4)活动四:“勇往直前”。有两条行走路线,路线①和路线②,请问你会选择走哪一条路线,并解释原因(你所选的这条路线有什么优势)?
【答案】(1)2;400~450米;150米
(2)丙;陡崖
(3)AB;等高线更密集,坡度更陡;自西北往东南
(4)选路线①,距离更近。选路线②,因为沿着同一海拔高度行走,不用爬山,行走不累。
【知识点】比例尺;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图中比例尺为1:100 000,说明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根据题意可知, 出发点B与观景台的图上直线距离约为2厘米,则实地水平距离约为2千米。该图等高距为50米,因此观景台海拔在400-450之间;A的海拔为250米,B的海拔为100米,AB两点相对高度=250-100=150米。
(2)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甲、乙、丙三地中,丙地后面等高线稀疏,说明其坡度和缓,且前面地势开阔,适宜露营。 而甲地等高线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靠近河流,容易发生洪灾;乙处等高线重叠,为陡崖,都不适宜露营。
(3)读图分析可知, 图中AB、CD河段中,AB段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因此漂流速度快;CD段等高线稀疏,坡度缓,因此漂流速度慢。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河流由高处向低处流。图中无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因此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因此CD河段流向为西北流向东南。
(4)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路线①和路线②中,路线①距离更近,但穿越等高线多,坡度较陡;路线② 沿着同一海拔高度行走,不用爬山,行走不累,但路程较远。
故答案为:(1)2;400~450米;150米;(2)丙;陡崖;(3)AB;等高线更密集,坡度更陡;自西北往东南;(4) 选路线①,距离更近。选路线②,因为沿着同一海拔高度行走,不用爬山,行走不累。
【点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所以比例尺也叫缩尺,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这三种表示方法可以互换。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地面某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地的高度差。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内向外增高的为盆地;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的为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定方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判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正北方。在经纬网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读图可知,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所以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图中比例尺为1:100 000,图上距离为2厘米,故实际距离为2×100 000=200 000cm,即2千米。观景台位于400米等高线内,海拔大于400,图中等高距为50,所以小于450,海拔在400-450之间;A的海拔为250米,B的海拔为100米,AB两点相对高度是150米。
(2)图中甲地等高线凸向海拔高处,为山谷,靠近河流,容易发生洪灾;乙处等高线重叠,为陡崖,不适宜露营;丙地后面等高线稀疏,说明其坡度和缓,且前面地势开阔,适宜露营。
(3)水流流速与当地坡度有关,坡度陡,水流流速快,坡度缓,水流流速慢,AB段等高线密集,坡度陡,故水流流速快。 河流由高处向低处流,A处海拔250米,B处海拔100米,故水流由A处流向B处;图中无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故按普通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C点海拔为250米,而D点海拔为100米,故CD河段流向为西北流向东南。
(4)该小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以选择路线①或路线②。两条路线各有优缺点,路线①路程较近,但穿越等高线多,坡度较陡;路线②沿着等高线,坡度较缓,坡度较缓,不用爬山,行走不累。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