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复习阶段检测卷(五)染色体与遗传(原卷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复习阶段检测卷(五)染色体与遗传(原卷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7.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9-01 10:42:46

文档简介

阶段检测卷(五) 染色体与遗传
1.C XY表示XY型性别决定方式中的雄性个体。
2.C 有丝分裂过程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但在该过程中不会形成四分体,A错误;形态和大小都相同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着丝粒分裂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B错误;同源染色体指形态、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母方,一条来自父方,且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可以两两配对的一对染色体,C正确;同源染色体携带的信息不一定相同,如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等位基因,D错误。
3.A 来自同一个极体的两个细胞基因型相同,来自同一个次级卵母细胞的卵细胞和极体基因型相同,基因型为AaXBXb的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了一个aXB的卵细胞,则与该卵细胞同时产生的极体基因型也为aXB,另外两个极体的基因型则为AXb。
4.C 真核生物性别不都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也有由染色体数目决定的,如雄蜂其染色体数目为雌蜂的一半,A错误;X、Y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是决定性别的,如红绿色盲基因,B错误;X染色体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也可能会有等位基因,在二者的同源区段,C正确;男性可提供X和Y染色体给后代,女性只提供X染色体给后代,D错误。
5.D 题图a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能观察到两个细胞,且染色体排列在赤道面上);图b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能观察到4个细胞);图c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图d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观察到2个细胞,染色单体分离形成染色体,分别在细胞的两极),所以根据减数分裂过程,图像的排列顺序应为c、a、d、b,A正确;图c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条染色单体,细胞c中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之比为1∶2,B正确;假定体细胞中含有2n条染色体,图a、b、c、d细胞染色体数目含有n、n、2n、2n条,因此图中可以看到2种不同染色体数目的细胞,C正确;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d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错误。
6.B 根据题干信息中的初级精母细胞可知,该果蝇为雄果蝇,雄果蝇中一对性染色体形态、大小不同,A错误;由题图可知,每条染色体上含有多个荧光点,说明每条染色体上含有多个基因,故题图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正确;题图中的非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图示中的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组合,C错误;甲、乙这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若发生了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则可形成AB、ab的精子,D错误。
7.C 题图细胞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8.C 假设多指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红绿色盲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孩子的色盲基因来自母亲,母亲的色盲基因来自她的母亲或父亲,所以孩子的色盲基因可能来自外祖母或外祖父,不可能来自其祖母,A错误;这对夫妇再生一男孩,只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 1/2×
1/2=1/4(正常指的概率是1/2,男孩色盲的概率是1/2),B错误;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概率是1/2×1/2=1/4,C正确;父亲的基因型为AaXBY,其精子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2,D错误。
9.D 基因v和w属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遗传时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即该果蝇产生配子时,基因v和w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A错误;因为朱红眼基因cn和暗栗色眼基因cl位于一条常染色体上,属于非等位基因,B错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则题图中的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可能分别移向同一极,进入不同的细胞中,故基因cn、cl、v、w会同时出现在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C错误;在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的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面上,即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面上,D正确。
10.D 姐妹染色单体是由同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形成的,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颜色、长短都相同,A正确;同源染色体是指形态、大小相似,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能够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其颜色不同,长短相同,因而非同源染色体可以同时来自父方,也可以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非同源染色体大小一般不同,B、C正确;白纸上绘制第二次分裂的纺锤体应与第一次分裂的纺锤体垂直,D错误。
11.D 根据Ⅱ1和Ⅱ2正常,生出Ⅲ3患病儿子,可知该病为隐性遗传病,若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一定满足“女患其父子必患”的特点,但遗传系谱图中女性患者父亲表型未知,没有儿子,因此无法判断该病致病基因的位置。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Ⅱ1和Ⅱ2基因型均为Aa,Ⅲ3为aa,若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Ⅱ1基因型为XAY,Ⅱ2基因型为 XAXa,Ⅲ3基因型为XaY,因此Ⅱ1基因型是Aa或XAY。
12.B 根据Ⅱ1和Ⅱ2正常他们生出Ⅲ3患病儿子,可判断该病为隐性遗传病;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Ⅱ4基因型为aa,则Ⅲ4会携带致病基因a,与题意不符,因此判断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5基因型为XAXa。Ⅲ5与一正常人(基因型为XAY)结婚,后代基因型及出现概率为1/4XAXA、1/4XAXa、1/4XAY、1/4XaY,后代出现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4。
13.A 由题图可知,该细胞处于中期Ⅰ,可能为初级精母细胞,也可能为初级卵母细胞,A错误;该细胞内有2对同源染色体,四分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的结构,因此在前期Ⅰ会形成2个四分体,B正确;题图的下一时期,为后期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正常情况下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中无同源染色体,C正确;染色体的数目以②着丝粒的数目计算,图中④为染色体,其上有①和③两条染色单体,D正确。
14.D 细胞甲含有2个染色体组,A错误;细胞乙细胞质均等分裂,为第一极体,无同源染色体,B错误;两对基因产生重组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互换,C错误;由题图可知该卵原细胞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型是AaBB,所以雌配子的基因型是AB或aB,D正确。
15.B 分析题图可知,7号患者为男性,其体内Y染色体遗传自父亲,X染色体遗传自母亲,故其致病基因应该来自母亲5号;而5号正常,因此5号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由于1号正常,不含有致病基因,所以5号的致病基因来自2号,因此7号的致病基因最终来自2号,B正确。
16.B 受精时,精子只有头部(细胞核)进入卵细胞,因此受精卵中细胞质遗传物质几乎完全来自卵细胞,细胞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卵细胞,一半来自精子,A、C错误,B正确;受精时,精子只有头部(细胞核)进入卵细胞,因此受精卵中的营养物质几乎完全由卵细胞提供,D错误。
17.D F1红眼雌果蝇(XWXw)与白眼雄果蝇(XwY或 XwYw)杂交,F2中无论雌性和雄性均出现红眼和白眼,故不支持“白眼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存在相关基因”,A错误;F1红眼雄果蝇(基因型可能为XWYw或XWY)与白眼雌果蝇(XwXw)杂交,则F2中雌性全为红眼,雄性全为白眼,故不支持“白眼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存在相关基因”,B错误;亲本中白眼雄果蝇(XwYw或XwY))与白眼雌果蝇(XwXw)杂交,后代全为白眼,不支持“白眼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存在相关基因”,C错误;野生型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XwXw)杂交,若F2雄性全为白眼,雌性全为红眼,则支持“白眼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存在相关基因”,若F2全为红眼,则支持“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上”,故野生型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杂交,通过观察子代表型,可支持“白眼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存在相关基因”,D正确。
18.C 题图为部分染色体组型图,不是细胞分裂的某时期图像,不含四分体,A错误;题图未表示出人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无完整的染色体组,B错误;男性有一条X染色体,女性有2条X染色体,题图只有一条X染色体,所以可以判断此人为男性,C正确;该个体的细胞包括绝大多数具有细胞核的体细胞、正在分裂的细胞、生殖细胞等,染色体组成具有一定差异,D
错误。
19.D 假设该病由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男患者(XDY)与女患者(XDX-)结婚,其女儿(XDX-)都患病,A错误;男患者(XDY)与正常女性(XdXd)结婚,其儿子(XdY)都正常,但女儿(XDXd)都患病,B错误;若女患者基因型是XDXD,与正常男性(XdY)结婚,其子(XDY)女(XDXd)均会患病,若女患者基因型是XDXd,与正常男性(XdY)结婚,其子(XDY、XdY)女(XDXd、XdXd)有可能患病,C错误;患者的正常子(XdY)女(XdXd)一定不携带该患者传递的致病基因(XD),若有,则表现为患病,D正确。
20.D 由题图可知,Ⅰ1和Ⅰ2均正常,Ⅱ2和Ⅱ5患病,可判断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Ⅰ1和Ⅰ2均正常,Ⅱ2和Ⅱ5患病,Ⅲ3和Ⅲ4均正常,Ⅳ1和Ⅳ5患病,故Ⅰ1、Ⅰ2、Ⅲ3、Ⅲ4均携带致病基因,B正确;Ⅰ1和Ⅰ2均携带致病基因,Ⅱ3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2/3,产生含致病基因的卵细胞的概率为2/3×1/2=1/3,C正确;Ⅲ3、
Ⅲ4均携带致病基因,再生一个女孩患病的概率为1/4,D错误。
21.解析:(1)根据题图分析可知,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是雌性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该果蝇正常细胞有丝分裂后期A基因有2个。
(2)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等人通过果蝇眼色的遗传实验,得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结论。性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与性别相关联的遗传现象称为伴性遗传。
(3)根据题图分析可知,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说明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同时考虑基因A和a、基因B和b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图示果蝇基因型为AaXBXb最多能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即AXB、AXb、aXB、aXb,这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结果。
(4)遗传图解见答案。
答案:(1)雌 2
(2)染色体 伴性遗传
(3)4 自由组合
(4)
22.解析:(1)图1为精子的形成过程,其中细胞①为精原细胞,该细胞为特殊的体细胞,既能进行有丝分裂实现自身增殖,也能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精子,图1中细胞①→②过程为减数分裂做准备,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图1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①和②。细胞③为次级精母细胞,其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由于经过了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其中含有Y染色体的数目为0、1或2,因此该细胞中含有Y染色体最多为2;细胞②与初级卵母细胞的胞质分裂方式不同,后者表现为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2)经过减数分裂过程会产生染色体数目减半的配子,经过雌雄配子的相互融合进而使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恢复到原来体细胞的状态,可见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可保持生物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3)若图2表示细胞内染色单体的数量,则染色单体数目减半是伴随着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为次级精母细胞过程实现的,即对应图1细胞②到细胞③和④的过程。
(4)若图2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则BC段数量变化表现为2变1的过程,发生该变化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着丝粒分裂可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1)精原细胞 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①和② 2 不同
(2)受精作用
(3)② ③和④
(4)着丝粒分裂 有丝分裂后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
23.解析:(1)由组合①可知,亲本均为有眼,子代出现无眼,说明无眼为隐性。由组合②可知,亲本为无眼×红眼,子代均为有眼,也能说明无眼为隐性。
(2)据组合②③可知,红眼、杏眼在不同性别中比例不同,说明该对相对性状的控制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设有眼、无眼由A/a控制,红眼、杏眼由B/b控制,进一步可推出组合①亲本为AaXBXB×AaXbY,组合②亲本为aaXbXb×AAXBY,组合③亲本为A XBXb×A XBY,综上3只亲本雌果蝇中有1只纯合子,即只有组合②中的雌果蝇为纯合子。
(3)若取组合①F1中的全部红眼(1/3AAXBY、2/3AaXBY)和组合②F1中的全部红眼♀(AaXBXb),让其自由交配获得F2,则理论上F2中杏眼(A XbY)占(1-2/3×1/4)×1/4=5/24。
答案:(1)无眼 ①或②
(2)X 一
(3)5/24
24.解析:(1)分析红眼和白眼,子代中雌果蝇中只有红眼,雄果蝇中红眼∶白眼≈1∶1,即性状与性别相关联说明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分析表格可知,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根据题表分析,由于子代中雌性和雄性中长翅∶残翅≈3∶1,所以亲代基因型是Bb和Bb,雌性全为红眼,雄性既有白眼又有红眼,所以基因型是XRY和XRXr,所以亲代雌果蝇基因型是BbXRXr,经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BXR∶BXr∶bXR∶bXr=1∶1∶1∶1。
(3)亲本基因型可以表示为BbXRY×BbXRXr,杂交后F1长翅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Y和BBXRY,其中的杂合子占2/3。
(4)测交是指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进行杂交,则亲代雄性(BbXRY)与隐性纯合子雌性(bbXrXr)进行杂交,遗传图解见答案。
答案:(1)X 遵循 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2)BbXRXr BXR∶BXr∶bXR∶bXr=1∶1∶1∶1
(3)2 2/3
(4)阶段检测卷(五) 染色体与遗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XY型性别决定方式中,下列表示雄性的是(  )
A.XX B.ZZ C.XY D.ZW
2.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和联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源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都会形成四分体
B.形态和大小相同的两条染色体都是同源染色体
C.同源染色体指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D.同源染色体携带的遗传信息一定相同
3.基因型为AaXBXb的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了一个aXB的卵细胞,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子细胞的基因型是(  )
A.aXB、AXb、AXb B.aXb、AXb、AXB
C.AXb、AXb、a D.A、A、aXbXb
4.下列关于生物的性别和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真核生物性别都是由XY染色体或ZW染色体决定的
B.X、Y染色体上的基因都是决定性别的
C.X染色体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也可能会有等位基因
D.男性只提供Y染色体给后代,女性只提供X染色体给后代
5.水稻小孢子母细胞(即花粉母细胞,相当于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部分显微图像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根据减数分裂过程,图像的排列顺序应为c、a、d、b
B.细胞c中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之比为 1∶2
C.图中可以看到2种不同染色体数目的细胞
D.d细胞正在发生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6.如图是果蝇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的甲、乙两条染色体,染色体上的黑点代表了部分基因(一个黑点就代表一个基因),其中有两对基因用(A/a)、(B/b)表示,这部分基因的位置是通过现代生物学技术标记显示出来的,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细胞中还含有另外三对形态、大小相同的同源染色体
B.该图说明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图中所示的每对等位基因彼此分离时,非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
D.该个体一定不可能产生基因型为AB和ab的精子
7.如图为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某一时期,该细胞处于(  )
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有丝分裂后期
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有丝分裂末期
8.一个家庭中,父亲是色觉正常的多指(由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控制)患者,母亲的表型正常,他们却生了一个手指正常但患红绿色盲的孩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孩子的色盲基因来自祖母
B.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男孩,只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1/2
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概率是1/4
D.父亲的精子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3
9.果蝇是很好的遗传实验材料,如图所示是某雄果蝇细胞内部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不考虑发生变异的情况)(  )
A.该果蝇产生配子时,基因v和w遵循分离定律
B.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是一对等位基因
C.基因cn、cl、v、w不会同时出现在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
D.在有丝分裂中期,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面上
10.在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活动中,下列相关操作错误的是(  )
A.利用颜色相同、长短相同的两条橡皮泥制作姐妹染色单体
B.利用颜色相同、长短不同的两条橡皮泥模拟非同源染色体
C.利用颜色不同、长短不同的两条橡皮泥模拟非同源染色体
D.白纸上绘制第二次分裂的纺锤体应与第一次分裂的纺锤体平行
  下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显、隐性基因分别为A、a)的系谱图。阅读资料回答11~12小题。
11.据系谱图分析,Ⅱ1的基因型是(  )
A.一定是Aa B.一定是XAY
C.AA或Aa D.Aa或XAY
12.若Ⅲ4不含致病基因,则Ⅲ5与一正常人结婚,后代出现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
A.1/8 B.1/4 C.1/2 D.0
13.如图为某动物(2N=4)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
B.该细胞在前期Ⅰ会形成2个四分体
C.正常情况下该图的下一时期,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中无同源染色体
D.④是一条染色体,包含①和③两条染色单体,它们通过一个②着丝粒相连
14.某动物(2N=4)的基因型为AaBb,其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两个不同时期细胞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甲处于后期Ⅰ,含有4个染色体组
B.细胞乙为次级卵母细胞,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
C.两对基因产生重组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D.由该卵原细胞产生的雌配子的基因型是AB或aB
15.下图为患红绿色盲的某家族系谱图,该病为隐性伴性遗传,其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  )
A.1 B.2 C.3 D.4
16.精子和卵细胞经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在受精卵中(  )
A.细胞核的遗传物质完全来自卵细胞
B.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完全来自卵细胞
C.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都平均来自精子和卵细胞
D.细胞中的营养物质由精子和卵细胞各提供一半
17.果蝇的野生型眼色是红眼,摩尔根偶然发现了一只突变白眼雄果蝇。研究者以该白眼果蝇为父本进行了以下实验:
亲本 F1 F2
雌性 野生型 红眼 红眼
雄性 白眼 红眼 红眼∶白眼=1∶1
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观察子代表型,可支持“白眼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存在相关基因”的是(  )
A.F1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
B.F1红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杂交
C.亲本中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杂交
D.野生型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杂交
18.下图为某正常人的染色体组型中C组的图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中有7个四分体
B.该图中有两个染色体组
C.由该图能判断此人的性别
D.该个体不同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相同
19.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决定的一种遗传病。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男患者与女患者结婚,其女儿正常
B.男患者与正常女性结婚,其子女均正常
C.女患者与正常男性结婚,儿子必然正常女儿必然患病
D.患者的正常子女不携带该患者传递的致病基因
20.脊髓性肌萎缩(SMA)是一种遗传病,由于脊髓细胞变性导致肢体出现弛缓性麻痹和肌萎缩,患者多发病于婴幼儿时期,少数发病于少年时期,多死于呼吸肌麻痹或全身衰竭。如图为某患该病家系的系谱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该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Ⅰ2和Ⅲ4为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C.Ⅱ3产生含致病基因的卵细胞的概率 为1/3
D.Ⅲ3和Ⅲ4再生一个女孩患病的概率 为1/8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21.(8分)果蝇具有个体小、繁殖快、生育力强、容易饲养等优点,常用于遗传学实验。如图表示果蝇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和基因分布。基因A、a分别控制果蝇的长翅、残翅,基因B、b分别控制果蝇的红眼、白眼。请回答以下问题。
(1)如图是     (填“雌”或“雄”)性果蝇的染色体组成,该果蝇正常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有A基因     个。
(2)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等人通过果蝇的眼色遗传实验,得出了“基因在     上”的结论。性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与性别相关联的遗传现象称为     。
(3)同时考虑基因A和a与B和b,该果蝇能产生     种类型的配子,这是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     的结果。
(4)将一只白眼雌果蝇与一只红眼雄果蝇杂交,写出遗传图解(只写出眼色基因)。
22.(12分)图1是某XY性别决定型动物体内精原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图2是该动物体内细胞分裂过程中某物质数量变化曲线图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细胞的名称是     。图1中细胞①→细胞②核内发生的分子水平的生理过程主要为  ,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     (填序号)。细胞③中最多存在     条Y染色体,细胞②与初级卵母细胞的胞质分裂方式     (填“相同”或“不同”)。
(2)减数分裂和     可保持生物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3)若图2表示细胞内染色单体的数量,则对应图1细胞     到细胞    的过程。
(4)若图2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则BC段数量变化的原因是 (填“细胞一分为二”或“着丝粒分裂”)。上述过程可发生在     期或        期。
23.(10分)果蝇的有眼与无眼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眼色的红色与杏色由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现利用 6只果蝇分别进行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杂交组合 P F1
① 红眼♀× 杏眼 红眼♀∶红眼∶无眼♀∶无眼=3∶3∶1∶1
② 无眼♀× 红眼 红眼♀∶杏眼=1∶1
③ 红眼♀× 红眼 红眼♀∶红眼∶杏眼=2∶1∶1
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的有眼与无眼中属于隐性性状的是      ,能作出此判断的杂交组合编号是     。
(2)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3只亲本雌果蝇中有     只是纯合子。
(3)若取组合①F1中的全部红眼和组合②F1中的全部红眼♀,让其自由交配获得F2,则理论上F2中杏眼占     。
24.(10分)果蝇的长翅(B)与短翅(b)、红眼(R)与白眼(r)是两对相对性状(两对等位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亲代雌果蝇与雄果蝇杂交,F1表型及数量如下表:
长翅红眼 长翅白眼 短翅红眼 短翅白眼
雌果蝇/只 151 0 52 0
雄果蝇/只 77 75 25 26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R和r控制红眼和白眼相对性状,位于     染色体上。控制果蝇翅形和眼色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    (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判断的理由是 

 。
(2)亲代中雌果蝇个体的基因型为    ,其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 
 。
(3)F1长翅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有    种,其中杂合子占     。
(4)请用遗传图解表示通过测交验证亲代雄性个体基因型的过程。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