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9 07:38: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作业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2015·济南高一检测)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这表明当时的手工业和商业(  )
A.由官府控制
B.不受官府的干预
C.存在官营和私营的区别
D.以私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特征。“工商食官”即西周时期的官营手工业制度,手工业和商业由官府垄断。
答案:A
2.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精美青铜器是中国古代青铜铸造繁荣时代的代表作。它们铸造于(  )
A.原始社会
B.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基础知识的能力。商周时期,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精美青铜器充分展示出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
答案:B
3.(2015·重庆高一联考)1999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印尼海域“黑石号”唐代沉船上打捞到近7万近中国瓷器,包括数量不等的越窑青瓷、北方白瓷等,其中有近6万件是唐代长沙窑的瓷器,内有3件完好的青花瓷盘尤为引人注目。瓷器种类多样,部分瓷器的形制、图案、色彩有明显的西亚、波斯艺术风格。这一考古发现(  )
①说明唐代青花瓷技术已经成熟
②印证了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
③说明唐代官营瓷窑主要为海外市场而生产
④为研究我国古代瓷器生产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史实可知,青花瓷技术成熟是在元代,故①错误;从“在印尼海域‘黑石号’唐代沉船上打捞到近7万件中国瓷器”可知,唐代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国外通商,且规模很大,故②正确;结合史实可知,中国唐代出口瓷器大多是朝贡贸易,是用做礼品赏赐和馈赠给外国,不是为海外市场而生产,故③错误;历史研究的第一手材料是指当时的实物,出土的瓷器是研究古代瓷器的原始史料,故④正确。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4.(2015·临沂高一检测)中国古代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中突出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特征的是(  )
A.官营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工场手工业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封建经济形
( http: / / www.21cnjy.com )态的特征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也就是男耕女织。家庭手工业是农户的一种副业,产品主要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才拿到市场上出售。这体现了封建经济形态的基本特征。
答案:C
5.(2015·鞍山高一模
( http: / / www.21cnjy.com )拟)《周礼·考工记》是我国最早的系统记录手工业生产技术的专著。书中共总结了: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这段记载描述的是(  )
A.官营手工业产品丰富,技艺精美
B.民营手工业水平超过官营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分工细致,专业化强
D.民营手工业技艺庞杂,规模扩大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周代手工业的分工细
( http: / / www.21cnjy.com )致,专业化强。官营手工业早在夏朝就已出现,而民营手工业在春秋战国时期才出现。因此,这段记载描述的是官营手工业分工细致,专业化强的情形。
答案:C
6.(2015·贵阳高一期末摸底)
( http: / / www.21cnjy.com )汉代冶铁技术取得重大发展。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和炼钢技术在汉初很不普及,但汉武帝后却得到迅速推广,工艺也更为成熟。其主要原因在于(  )
A.杜诗发明和推广水排
B.铁农具的广泛应用
C.铁业官营政策的推行
D.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冶铁技术的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西汉武帝以后,冶铁业收归官办,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政府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工艺也更为成熟,C项正确。
答案:C
7.(2015·南京高一检测)中国古代官营手
( http: / / www.21cnjy.com )工业发达,民间手工业经营艰难。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首,其织造工艺中的挑花技术十分神奇,“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古代中国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  )
A.民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田庄手工业
D.家庭手工业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业的相关内容。从南京云锦的织造工艺“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挑花技术十分神奇”,可判断其最有可能生产于官营手工业。
答案:B
8.《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
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析能力。依据“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可知,家庭手工业生产成本较低,故选D项。A、B、C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答案:D
9.(2015·黄冈中学高一月考)明朝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盛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尽逐绫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上述现象表明明朝时期(  )
①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②商品经济渗入到农村 ③松江等地区的自然经济解体 ④地域性的社会分工明显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
( http: / / www.21cnjy.com )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说明此时地域性的社会分工明显,并且村镇居民已参与,说明商品经济已渗入到农村,尽管分工明显,但没有体现出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因此①③错误,②④正确。
答案:B
10.清朝到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制瓷技艺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中国瓷器开始大量销往海外市场
B.许多瓷器为国际市场需要而生产
C.清朝政府采取鼓励瓷器出口政策
D.官营手工业规模大且占主导地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注意题干时间“清朝”,A项错在“开始”,清朝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故C项现象不符合史实。明清时期,私营手工业超过了官营手工业,故D项错误。清代还根据欧洲商人的订单,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等,故B项正确。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初,景德镇有官窑58座,资金充
( http: / / www.21cnjy.com )足,设备先进,民窑不过20座。但官窑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很快衰落下去。为完成上贡任务,只好改行“官搭民烧”,由民窑烧造。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迅速崛起,明末达到二三百座……清代御窑仅6座。
材料二 明清时期,自由手工业者的数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扩大并成为手工业生产的主导,手工业产品大量增加,各具特色的专业化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匠有常主,计日受值”的生产方式更为普遍。
(1)材料一中提到的“官窑”“民窑”各有什么功能?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的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特点。
答案:(1)官窑:专门生产供宫廷消费的瓷器产品。
民窑: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瓷器产品。
(2)私营手工业者占据主导地位;地区性分工更加明确;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答出三点即可)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朝)国家初定中夏,制作有程,仍佴(纠集)天下之工,聚之京师,分类……置局……匠以籍为定,世承其业,其子女……婚嫁皆由政府控制。
——《元史》
材料二 明代,1485年,工部奏准,轮班匠可以以银代役,后又规定一律以银代役。
——《中国史纲要》
材料三 (入清以后)“原匠子孙逃故无遗”,止存户籍。1645年,顺治帝“免直省(直隶)京班匠,并除其匠籍”。……康熙以后,最终废除了匠籍。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分析元朝手工业管理制度的特点。
(2)材料二、三与材料一相比,有何进步和影响?
(3)据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进步出现的原因。
答案:(1)元代将天下工匠集中到京师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
(2)明朝轮班匠可以银代役,对匠户的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身控制有所放松;清朝最终废除了匠户制度。大大提高了工匠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私营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3)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商品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