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学案
一、预习目标
1、认识古代商业发展的几个阶段
2、了解古代市的变迁及古代城市的发展
3、认识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发展的概况;以及这一时期对外贸易的特点。
二、预习内容
从第一个子目中找出下列问题:
⑴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几个阶段。
⑵隋唐及两宋时期商业发展的特点。
从第二个子目中找出下列问题:
⑶宋朝前后坊市变化的特点。
⑷中国古代大城市发展的特点及代表。
3、从第三个子目中找出问题:
⑸官控贸易的发展概况及特点。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
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学习目标
1.概述古代中国的“市”的形成与发展。
2.了解古代中国重要的商业都会及著名商帮。
3.从商业的兴起、市场的发育和专制政府控制商业等方面去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商业产生发展的特点;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和萎缩的原因
难点: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如何得到发展
二、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检查,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指名学生阅读回答预习所列问题。
2、合作探究
探究一:结合课文古代商业发展的线索概括分析促进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教师讲解:
政治:结束分裂走向统一,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经济: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政策:政府政府开明开放的政策。
交通: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金融:纸币的出现和应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探究二:材料一
于长安及五都(即下面所说的五个重要的城市)立五均官,更名长安东、西市令,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市长皆为五均司,司市称师。市之地五都异之。置交承五人,钱府丞一人。
——《汉书 食货志》
材料二
以令狐熙为汴州刺史。下车(到任
( http: / / www.21cnjy.com ))禁游食,抑工商。民有向街开门者,杜(杜绝)之。
——《隋书 令狐熙传》
材料三
两京诸市: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两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辩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击钲三百而散。——《新唐书 百官志》
材料四
太祖乾德三年(965年)四月十三日,诏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自三鼓以来,不得禁止。
——《宋令要辑加稿》
材料五
(宋代的记录)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具是,即无容虚之屋……客贩往来……曾无虚日。
——《梦梁录》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材料二和材料三中隋唐时期是如何进行商业管理的?
讲解:
禁止沿街开设店铺,有专门的交易场所市;
有专门的政府官员进行管理;
市的交易活动有时间限制(1分)
(2)与材料一比较,隋唐时期的商业管理与汉朝有哪些相似的地方?(2分)
讲解:
城市中划有专门的市;
市中有官员进行管理
(3)材料四和材料五中反映两宋时期城市商业活动,与隋唐相比,有哪些重大变化?(4分)
讲解:
打破时间的限制出现夜市;
打破商业活动的地区限制可以沿街开设店铺。
探究三:
什么是朝贡贸易?其目的是什么?
讲解:
定义:朝贡贸易指政府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
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探究四: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讲解:
①商业起源很早,并促使古代都会的大量兴起;
②与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相联系;
③受重农抑商政策影响,始终处于封建政府的抑制之下。
3反思总结: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大的方面、分不同的历史阶段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基本情况: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这些内容一方面介绍了我国古代商业在不同方面和不同阶段的发展概况,说明商业的繁荣是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另一方面也对我们今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正反两方面的借鉴。
4当堂检测:
1.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反映了当时
A.礼尚往来的社会风尚
B.古代人们追求名利
C.私商活动活跃
D.工商食官现象严重
2.隋唐时期商业发展繁荣的原因有
①国家统一,政治清明
②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③大运河的开通
④民族之间、中外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
⑤“重农抑商”转变为“重商抑农”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⑤
3.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中,其上部文字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中部文字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部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从该“印记”中能够获取的准确历史信息是
A.宋代已开始生产钢针
B.宋代出现中国最早的商标、广告
C.宋代已有集原料收购、生产加工和批发贩卖为一体的经营方式
D.宋代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4.
“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分。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其中“草市”是指
A.唐代城市中的贸易场所
B.宋代的农村集市
C.唐代的农村集市
D.汉代城市中的贸易场所
答案(CACB)
课后练习与提高
选择题
1、我们现在知道“商人”这一称呼来源于
A.从事商业贸易的人
B.善于经商的商朝人
C.铁制工具
D.专门收商业税的人
2、“交子”出现在古代中国的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3、明清时期实力最强的商帮是
A.宁波商帮和晋商
B.宁波商帮和徽商
C.晋商和徽商
D.湖南商帮和徽商
4、当看到“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
( http: / / www.21cnjy.com )卖”的场景时,我们可以断定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
A.秦朝
B.西汉
C.南朝
D.北宋
5、中国古代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
A.西汉
B.东汉
C.魏晋南北朝
D.隋唐
6、若想一览被外国旅行家誉为世界第一大港的雄姿,应该到元朝的
A.杭州
B.大都
C.泉州
D.扬州
7、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
A.商行
B.柜坊
C.票号
D.商号
8、中国古代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国库财富重要来源之一的是在
A.北宋
B.南宋
C.元朝
D.明朝
9、若来唐经商的外国商人在广州有生意上的事情,应该找
A.柜坊
B.邸店
C.瓦子
D.市舶使
二、问答题:
春秋战国和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之一。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发展出现了哪些新气象?
宋元时期商业发展的最大特征是什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21世纪教育网
比较春秋战国和宋元时期商业发展的共同点。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5BACDA
6-9
CBBD
问答题:
①新气象:打破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商人;大商人资本雄厚;出现商人的祖师。
②特征:繁荣。表现:城中市和坊的界限被打破,买卖时间延长,出现早市和夜市等;商品种类增多,商税在政府财政中比重增加;出现纸币;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发达;涌现出众多商都。
③共同点:商业进入新时期,出现许多新气象;贸易范围扩大,商品种类增多;私人商业资本雄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