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学案 (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学案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9 07:46: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学案www.
【学习目标】
1、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特别是宋、明清时期商业发展概况,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2、会运用本课知识分析古代商业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金融服务的不断创新等对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借鉴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唐、宋、明清时期商业发展概况;古代城市功能的演变。
难点:古代商业发展特点
使用说明&学法指导:
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了解古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特别是唐、宋、明清时期商业发展情况,勾画书中重点语句,弄清知识结构。
(总预习时间25分钟)
预习案
一、基础知识梳理(自主学习)(15分钟)
问题导学
一、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历程
时间



况原始社会末期 以物易物,出现原始商业。商朝 出现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
周朝 实行“工商食官”的政策,商人为政府服务。春秋战国 出现私商并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黄金白银成为货币;形成著名都会。秦汉商业发展与阻碍并存。有利因素:国家大一统,
( http: / / www.21cnjy.com )秦统一货币、度量衡;汉代放松对商业控制和丝绸之路开通等。不利因素: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汉代实行盐铁官营,歧视商人,又抑制了商业发展。隋唐繁荣原因:政治统一;大运河开通,密切了南北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济往来;农业、手工业的发展。表现:①长安、洛阳、扬州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②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空前繁荣,外贸发展,广州是最大外贸港口,政府设
管理对外贸易;③金融业发展,出现银行雏形
和早期汇票
。宋元古代商业的发展步人一个新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峰.发展表现:①纸币的出现和广泛流通;②城市突破了时空限制,坊和市界限被打破,夜市的兴盛。③商业税成为政府的主要税收来源明清时期古代商业新的发展;出现许多新特点:①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业市镇兴起;②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③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④.区域性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徽商、晋商、宁绍商人、闽商等大商帮。二、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演变唐代及以前宋代及以后城市布局时间限时开闭没有时间限制,有夜市、晓市地点县治设市;坊、市分开乡村可设市,草市;坊市不分管理设市长管理,受官府直接监管不受官府直接监管城市功能政治中心、军事重镇经济功能加强三、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1、商业起源早,并不断发展;2、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相辅相承;3.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发展艰难而曲折,商业和商人地位低下;4、商业市场形式多样。5、城市商业经济发达。6、国内贸易、对外贸易发达。7、货币种类不断丰富;商人群体活跃。四、政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时期概
况西汉陆上丝绸之路开辟,中外贸易逐渐发展唐朝广州市最主要的贸易港口,政府设立专门机构管理对外贸易两宋政府鼓励对外贸易,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库的重要财源元朝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明清政府限制对外贸易,清代只允许
负责对外贸易。
宋代纸币交子出现有什么意义?中国古代政府为何严厉管控对外贸易?
二、基础自测:
1.东汉学者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
A.工官监管的夜市
B.政府管理的正规市场
C.物流通畅的草市
D.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
2.苏州出土了一块明清时期的碑刻,
( http: / / www.21cnjy.com )记载了一起商标侵权案,“近有无耻之徒,假冒本堂牌记,或换字同音,混似射利,粘呈牌记,叩求示禁。”这反映出苏州(

A.资本主义萌芽
B.劳资矛盾尖锐
C.商业法律十分完备
D.商品经济发达
3.“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此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4下列诗句中,可以获取我国唐代农村商品经济发展信息的是
A.“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

B.“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C.“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
D.“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5一个历史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发现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曾对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下面可作为其研究依据的是
A.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B.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
C.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D.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6.读《清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中我们可得到的信息包括:①农业税相对稳定
②工商杂税逐渐增长并超过农业税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二、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展示成果(18分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植茶业在唐代相当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达,产茶地90%集中于今天浙江、福建、江西、江苏、安徽、湖北、湖南等省。据唐朝张途记载:“(祁门县)山多而田少,水清而地沃。山且植茗,高下无遗土,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
——据郭亮《从茶产地的分布看唐代区域经济的开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析材料一中茶叶种植在唐代发达的原因。(2分)你觉得材料一中“(祁门县)……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的记录可信吗?请说明理由。(2分)
材料二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以后)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据材料二联系宋朝商业发展的史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指出宋朝“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2分)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宋代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的理解。(1分)
材料三
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有增加,计设户关26个,工关5个,……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税亦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至各关税吏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摘自彭雨新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材料四
(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摘自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
(3)材料三和材料四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2分)这种现象对新经济因素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1分)
训练案
一、课中训练与检测
1.元稹诗云:“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
( http: / / www.21cnjy.com )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州布火浣,蜀地锦织成;婢脂肉滑,奚童眉眼明;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此诗主要反映了
A.西汉商业贸易发展盛况
B.区域性商人群体的兴起
C.唐代各地经济联系加强
D.唐朝百姓生活富裕安康
2.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写道:“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大三门上皆是飞禽猫犬之类,珍禽奇兽,无所不有。第二、三门皆动用什物……卖铺合.簟席.屏帏.洗漱.鞍辔.弓剑.时果.腊脯之类……殿后资圣门前,皆书籍、玩好、图画及诸路罢任官员土物.香药之类。”这反映出的北宋商业活动的特点是(

A.已出现了繁荣的“夜市”和“草市”
B.已打破了“坊”和“市”的界限
C.商业活动受到相国寺的控制
D.已出现了专业化的商品交易场所
3.
2011年新版《水浒传》在全国各地卫视上热播,由于疏忽,其背景知识出现了一些历史错误。
A.东京街头店铺林立,市坊杂处
B.鲁智深在相国寺庙会上买酒吃肉
C.宋江与吴用在玉米地里“设计”
D.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4.据史书记载:“清朝乾隆、嘉庆时期,徽商经营达到极盛,然而从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道光时期是徽商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B.徽商在清末民初衰落
C.清政府的压制导致了徽商的衰落
D.徽商衰落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有关
5.有学者指出:“划分官方指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市场区域的边界并将其与居住区分离开来的管理瓦解了。……有形的分区壁垒已彻底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一种更为自由的街道模式。”与这一现象说法相一致是
A.日中而市,交易而退
B.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C.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客
D.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6.有人认为“宋朝的经济繁荣程度可谓前所未有”。下列说法能为此观点提供证据的有
①海外贸易发达,泉州被誉为当时世界上第一大港
②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③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④瓷窑遍布全国,出现了五大名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④
7.唐政府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
( http: / / www.21cnjy.com )市。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会大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官差一人权检校市事。……自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诸行以滥物交易者,没官……”这表明
A.政府加强对商业的规范管理
B.政府对私营工商业给予保护
C.政府想遏制商业活动的进行
D.政府实行“工商食官”制度
二、课后巩固促提升(做配套练习册;看参考资料知识点播和高考真题)
【答案】
预习自测:1-6:BDADB
B
当堂检测:1-7:CDCCD
DA
(1)原因:粮食产量提高保障粮食供应;多余劳力种植经济作物;耕地面积增加为茶叶种植提供条件。(
2
分)(答两点2
分)
是否可信:可信,粮食种植迅速发展为经济作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专业化生产提供可能;祁门县山多田少,适宜种茶。(不可信,在当时条件下(生产力水平低、重农抑商思想),“业于茶者七八”有夸大之嫌。)(2分)
(2)表现:城市的经济功能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增强,商业活动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和政府的监控;农村集镇兴盛;海外贸易更加兴盛,港口城市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
理解:没有实现封建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迈进。(1分)
(3)社会现象:清政府广设钞关,不法官吏巧立名目,对商人苛征重税;大量商业资本投向土地。(
2
分)
影响: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不利于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
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