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山东省青岛大学附中七年级(上)分班语文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2026学年山东省青岛大学附中七年级(上)分班语文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31 20:33: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2026学年山东省青岛大学附中七年级(上)分班语文试卷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35分)
1.(8分) 深深浅浅的脚印,写满成长的故事。时间齿轮往复如飞。从2019到2025,每一段历程都分外珍贵。刚入学时的yòu zhì,戴上红领巾那一刻的会心微笑,学习时的全神guàn zhù,比赛中的心惊胆战……我们就在跌跌撞撞中遇见最好的自己。成长,就像蝶变的过程。幼虫在花圃中啃食xiān nèn的树叶,犹如yī wēi在母亲怀中的我们,汲取着营养。经历成长,蝴蝶展翅,好像现在的我们,在广阔的天地实现凌云壮志。
(1)根据文段中的汉语拼音,在下面括号内按顺序写出词语,注意把字写美观。
①yòu zhì(    ) ②全神guàn zhù(    )
③xiān nèn(    ) ④yī wēi(    )
(2)文段中画线词语中的“凌”字,根据字典里的意思,在此处应该选(    )
A.侵犯;欺侮
B.逼近
C.升空;在空中
(3)在横线上填写与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不同词语。
看着班级荣誉墙上一张张金灿灿的奖状,一幕幕感人的场景如在眼前:运动会百米接力赛上,我和队友    ;经典诵读大赛中,我们班    ;学校科技节创新大赛我们获得冠军……
【活动二:文学素养,彰显内涵】
2.(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别出心裁的创意,让大家赞不绝口。
B.春天的植物园,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栩栩如生。
C.你的表演太出色了,我甘拜下风。
D.我们要正确面对失败,千万不能自暴自弃。
3.(2分)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
B.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C.友谊像春风,徐徐吹来;友谊像火炭,雪中送来;友谊像雨水,旱中下来。
D.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4.(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我不会不去的。”“我怎么会不去呢?”这两个句子意思一样。
B.“复兴号动车组首次在中国最东端高寒高铁线路试跑。”缩句应为:动车组试跑。
C.妹妹说:“我喜欢吃苹果。”改为转述句应为:妹妹说,我喜欢吃苹果。
D.“我实在咽不下这口气!”“这口气我实在咽不下!”这两个句子意思一样。
5.(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这次社会调查,使我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共处。
B.现在,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友谊已基本解决。
C.他首先第一个发言,在众人的注视下分外高兴。
D.同学们正在聚精会神地观看幼儿园小朋友的精彩表演。
【活动三:诵读诗文,心向美好】
6.(12分)宋代文人们常在书房中插花;也常常借“花”为书房起名,蕴含深意。我们可以从古诗文中找到灵感。“桂树何苍苍;秋来花自芳。自言岁寒性,不知露与霜。”南宋名相李纲就借桂花的品格自勉,取名“桂斋”,表明自己如桂般始终坚持操守,高洁坚贞的心志。让我们整理一下学过的写到“花”的名句,来当一回风雅宋人,试着给自己的书房起个雅名吧。
(1)以下是写“花”古诗文名句,请把①﹣⑧句补充完整。
①    ,寒食东风御柳斜。(唐 韩翃《寒食》)
②    ,她在从中笑。(毛泽东《卜算子 咏梅》)
③西塞山前白鹭飞,    。(唐 张志和《渔歌子》)
④    ,听取蛙声一片。(宋 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⑤    ,夜静春山空。(唐 王维《鸟鸣涧》)
⑥日出江花红胜火,    。(唐 白居易《忆江南》)
⑦    ,春江水暖鸭先知。(宋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⑧接天莲叶无穷碧,    。(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请从所整理名句中选择一句;据此为你的书房取一雅名,并说明取名的理由。
【活动四:理性思辨,文化自信】
7.(2分)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我住了断断续续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
①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
②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
③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
④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⑤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
A.③⑤②①④ B.⑤③②④① C.⑤③①②④ D.③⑤④①②
8.(3分)漫步名著,回答问题。
结合名著中人物的优秀品质和鲜活特点,写一则毕业赠言送给你最好的朋友。
例:保尔勇敢顽强,虽然历经战场搏杀和生活的磨难,但从不屈服。愿你像保尔一样坚强,奋勇向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二、阅读与探究(25分)(一)材料阅读(8分)
9.(10分)【材料一】
①2025年,我国“夸父二号”太阳探测卫星取得重大突破。“夸父二号”于2024年7月发射升空,主要用于监测太阳耀斑、日冕物质抛射等太阳活动。它搭载了先进的成像设备和探测仪器,能够对太阳进行全方位、高分辨率的观测。
②“夸父二号”的发射填补了我国在太阳极区观测的空白,其独特的观测视角和强大的探测能力,将助力科学家深入研究太阳活动的规律,为空间天气预报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持,对保障地球空间环境安全、维护卫星等航天器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卫星由多个功能模块组成,整体重量约为888千克,在设计上采用了多项创新技术,实现了高效能、低能耗的目标。
(节选自《科学前沿》2025年第3期)
【材料二】
①“夸父二号”是如何实现精准观测太阳的呢?
②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后,首先要进行姿态调整,通过高精度的姿态控制系统,确保搭载的观测设备能够准确对准太阳目标。其姿态控制系统采用了先进的算法和传感器,能够实时感知卫星的姿态变化,并迅速做出调整,误差控制在极小的范围内。
③在观测过程中,“夸父二号”的成像设备发挥着关键作用。该成像设备具备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特点,即使在太阳强光的干扰下,也能清晰捕捉到太阳表面的细微变化。同时,它还能快速处理大量的图像数据,将观测到的信息及时传输回地球。
④此外,卫星上的探测仪器能够对太阳的磁场、粒子辐射等进行精确测量。这些仪器经过特殊设计和优化,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可在复杂的空间环境中稳定工作,为科学家研究太阳活动提供丰富而准确的数据。
(节选自《中国航天报》2025年4月20日第3版,记者:李明)
【材料三】
①“夸父二号”在能源供应方面采用了创新的技术方案。它配备了高效的太阳能电池板,这种电池板采用了新型的光电转换材料;相较于传统材料,光电转换效率提高了很多。
②在设计上,太阳能电池板能够根据太阳的位置自动调整角度,最大程度地接收太阳光,从而提高能源获取效率。同时,卫星还配备了高性能的储能装置,可在光照不足时,为卫星的正常运行提供稳定的能源支持,确保卫星在各种工况下都能持续工作。
(节选自《科技新时代》2025年5月5日第4版,记者:张华)
(1)为了让同学们及时了解“夸父二号”的相关资讯,项目组准备将上面三则材料整合成一篇推文在学校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总标题已拟定为“逐光逐日,夸父启航”。请你再给这三则材料各拟一个小标题。要求:每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且三个小标题字数相同。
逐光逐日,夸父启航
小标题①
小标题②
小标题③
(2)为了正确宣传科技知识,下列句子与上述材料信息最符合的一项是(     )
A.“夸父二号”于2024年7月发射升空,主要用于监测太阳黑子。
B.卫星姿态控制系统无法感知卫星姿态变化。
C.成像设备在太阳强光干扰下难以捕捉太阳表面变化。
D.新型太阳能电池板光电转换效率比传统材料有所提高。
(3)科技改变生活。你推测下图中的智能太阳能路灯场景可能利用“夸父二号”太阳能相关技术,为了向同学说明推测的合理性,请结合上述材料阐明理由。
(二)(17分)
10.(17分)
映山红
朝颜
①是映山红。从山路上抬眼看,它鲜红欲滴地摇曳在崖壁上,仿佛一面旗帜,如此醒目地标示着赣南的春天。
②没错,映山红是赣州的市花。它惯常在山野中开放,时令一到,赣南大地漫山遍野都是它热烈而明艳的身影,宛若在群山之中点燃了一簇簇火把。因此,赣南人又把它叫作满山红。无论是高山之巅、僻远之地,还是崖谷之畔、石缝之间,都是它安身立命的好地方。越是在无人企及的险峻处,它开得越是鲜艳,越是肆无忌惮。
③少年时,去山里采一束映山红,是春天的必修课。进山砍柴,遇着开得最美最繁密的那几株,折下来,别在柴火担里,招招摇摇地挑回家。十几里山路,好似一路都挑着春风,健步如飞。回到家,将花枝插到攒下的玻璃瓶里,灌好水,摆在桌子上,一屋子都弥漫起山林的气息。
④山区长大的孩子都知道,映山红是可以吃的。在山上走累了、口干了,随意摘几朵干净的花,去了花蕊,塞进嘴里一嚼,酸酸甜甜的滋味就灌满了口腔。那种鲜、那种嫩、那种独特的香气,无法用语言形容。后来,我发现有些地方会将映山红制成蜜饯出售,还能给山里人换来一些经济收入,真是个好主意。
⑤与品类众多的培植杜鹃花不同,映山红最大的特点是随遇而安、自在不羁。它经得起阴寒、耐得住寂寞、吃得下苦,不开花的时候,枝干和叶子都毫不起眼,总是被群山中的其他植物遮蔽。它也不争不抢,只是默默地积蓄力量,只为春天来一场大爆发。每一朵花都在拼尽全力,每一次开放都像要挤破枝头。风过处,红浪翻涌,无拘无束的花枝张扬着它们原始的力和美。
⑥生长在红色厚土上的赣南人,多么像这漫山遍野率性绽放的映山红。历史上,他们吃苦耐劳、坚韧不拔,从中原一路南迁,扎根于斯、开拓进取,最终使客家人发展成赣州最庞大的族群。苏区时期,他们簇拥着星星之火,像映山红那样不惧艰险、四处扎根,托举着革命薪火,为建立新中国付出了巨大牺牲,翻阅史册,赣南仅姓名可考的烈士就有近11万人。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平均每公里就有3名赣州籍烈士倒下。
⑦听瑞金的老辈人说,每一位从家乡出发的战士,都会告诉亲人:“等着我吧,我一定会回来的。”只是前方山高水长,一场接一场的硬仗等着他们去冲锋陷阵。“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苏区人民就这样等啊,等啊,一直等到改天换地。而他们送出的好儿郎,大多没有回来。只有那漫山遍野的映山红,年年像火一样映照着这片土地。
⑧我登上了位于瑞金市泽覃乡的红林山。1935年春天,留在苏区坚持游击战的毛泽覃就在这座山上壮烈牺牲,他倒下的时候,正是映山红绽放如血的4月。此后的每一年,红林山上的映山红都会如期开放,拜谒先烈的人们也会如期到来。大家都说,这里的映山红仿佛被烈士的鲜血染得更红更艳了。
⑨我像少时一样,折下几枝映山红带回家中,将它们养护在花瓶里。望着它们,就好像望见了春色满目,就好像望见了新中国艰苦卓绝的来时路。
(选自《人民日报》,2025年4月21日)
(1)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场景 惊喜发现
①    一屋子都弥漫起山林的气息
摘几朵干净的花塞进嘴里一嚼 ②   
将映山红制成蜜饯出售 ③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体会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每一朵花都在拼尽全力,每一次开放都像要挤破枝头。
(3)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本文的标题“映山红”看似简洁,却有多重作用,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
(4)谈谈你对文章第⑦段画线句“只有那漫山遍野的映山红,年年像火一样映照着这片土地”的理解。
(5)作者在微博上分享了本篇文章,并发了以下一则帖子,请你照样子跟帖留言,分享你最喜爱的一种花。
“映山红”是革命之花,红色是革命的颜色。它随遇而安、自在不羁,经得起阴寒、耐得住寂寞、吃得下苦;它不争不抢,只是默默地积蓄力量,只为春天来一场大爆发。它像极了先烈们托举着革命薪火,不惧艰险、四处扎根,为建立新中国,默默奉献,用鲜血将革命道路染得更红更艳。
三、写作(40分)
11.(40分)亲爱的同学,你即将和天真烂漫的小学时光挥手告别;你即将和无忧无虑的童年说声再见;你即将告别懵懂的小学生活,跨进初中的大门,开始你的初中生活。那么,初中生活在你的想象中是什么样的呢?是忙碌的、愉快的,还是美好的……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以“我向往的初中生活”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温馨提示:注意书写工整、美观,卷面清洁;注意不写错别字和病句,语句通顺;想象科学合理;试卷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字数不少于500字。
2025-2026学年山东省青岛大学附中七年级(上)分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35分)
1.答案:
(1)幼稚 贯注 鲜嫩 依偎
(2)C
(3)勇夺第一 摘得桂冠
【活动二:文学素养,彰显内涵】
2.A.正确,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在此形容他的创意与众不同,受到大家的称赞;
B.有误,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在此形容植物园的花朵生机勃勃,对象使用错误;
C.正确,甘拜下风:真心佩服别人,承认自己不如别人。在此形容佩服别人的表演;
D.正确,自暴自弃: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在此形容正确面对失败,不要不求上进。
故选:B。
3.A.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通过“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增强语势,突出老铺挂的灯种类多样;
B.“泪水如雨,洒了一地”,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泪水如雨”把泪水比作雨,又夸大了泪水的量,形象地表现出人们激动的心情;
C.“友谊像春风,徐徐吹来;友谊像火炭,雪中送来;友谊像雨水,旱中下来”,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以“友谊像……”的句式,从不同角度阐述友谊的特点,增强表达效果;
D.“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借助“……了,有再……的时候”的句式,节奏感强,强调自然事物的循环往复。
故选:B。
4.ABD.正确。
C.不正确。转述句(间接引语)的规则:去掉冒号和引号,改为逗号;人称需调整,句中的第一人称“我”应改为第三人称“她”。改为转述句应为:妹妹说,她喜欢吃苹果。
故选:C。
5.A.缺少主语,去掉“通过”或“使”;
B.主谓搭配不当,“友谊”不能“解决”;
C.语意重复,“首先”和“第一个”重复,二去一;
D.正确。
故选:D。
【活动三:诵读诗文,心向美好】
6.答案:
(1)①春城无处不飞花
②待到山花烂漫时(注意“漫”的书写)
③桃花流水鳜鱼肥(注意“鳜”的书写)
④稻花香里说丰年(注意“稻”的书写)
⑤人闲桂花落
⑥春来江水绿如蓝
⑦竹外桃花三两枝
⑧映日荷花别样红
(2)示例:诗句:人闲桂花落。
雅名:桂闲居。
理由:取自王维诗句“人闲桂花落”。“闲”字体现书房是用于闲适阅读、静思独处的地方。桂花向来有高洁、淡雅之意,希望自己在书房的时光,能如诗境一般静谧悠然,同时培养如桂花般高洁的品格。
【活动四:理性思辨,文化自信】
7.句子③“雪色映进窗来”承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从室内视角描写“雪色”映窗和花香;句子⑤转而从外部视角描写丁香花的“莹白”和叶子的“绿”,应紧接句子③;句子②是总结性句子,提到丁香与春光的联系,应在具体描写(③⑤)之后;句子①开始具体描写丁香花的形态(“十字小白花”),应在总结(②)之后;句子④进一步描写丁香花的繁茂和对作者的影响,应在①之后;故句子排序为:③⑤②①④。
故选:A。
8.本题考查仿写和名著人物人物,选取自己所读优秀名著人物,结合其优秀品质,仿照示例,写一则毕业赠言即可。例如可选取周恩来、简 爱、鲁滨逊等人物阐述。
答案:
示例:鲁滨逊意志坚定,虽然流落荒岛,但从未放弃希望。愿你像他一样有坚定的意志,不放弃希望,不惧一切困难。
二、阅读与探究(25分)(一)材料阅读(8分)
9.(1)本题考查拟写标题。
需依据材料核心内容,提炼关键信息,用简洁、对称的短语概括,体现新闻性与文学性,契合“逐光逐日 夸父启航”的总主题风格。
根据材料一第①段“2025年,我国‘夸父二号’太阳探测卫星取得重大突破。‘夸父二号’于2024年7月发射升空,主要用于监测太阳耀斑、日冕物质抛射等太阳活动”,第②段“‘夸父二号’的发射填补了我国在太阳极区观测的空白,其独特的观测视角和强大的探测能力,将助力科学家深入研究太阳活动的规律,为空间天气预报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持,对保障地球空间环境安全、维护卫星等航天器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可知,本则材料介绍了“夸父二号”太阳探测卫星的发射的意义,突出其意义重大。故可拟写为:卫星意义重大
根据材料二第①段“‘夸父二号’是如何实现精准观测太阳的呢”,第②段“首先要进行姿态调整,通过高精度的姿态控制系统,确保搭载的观测设备能够准确对准太阳目标”,第③段“该成像设备具备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特点,即使在太阳强光的干扰下,也能清晰捕捉到太阳表面的细微变化”,第④段“卫星上的探测仪器能够对太阳的磁场、粒子辐射等进行精确测量”可知,此则材料介绍“夸父二号”对太阳实现精准观测的工作原理,据此可拟写:精准观测奥秘
根据材料三第①段“‘夸父二号’在能源供应方面采用了创新的技术方案。它配备了高效的太阳能电池板,这种电池板采用了新型的光电转换材料”,第②段“在设计上,太阳能电池板能够根据太阳的位置自动调整角度,最大程度地接收太阳光,从而提高能源获取效率”“卫星还配备了高性能的储能装置”可知,此则材料介绍“夸父二号”的能源创新方案,据此可拟写:能源创新方案。
(2)本题考查筛选信息。
A.不符合,根据材料一第①段“‘夸父二号’于2024年7月发射升空,主要用于监测太阳耀斑、日冕物质抛射等太阳活动”可知,“夸父二号”主要用于监测太阳耀斑、日冕物质抛射等太阳活动,并非是“主要用于监测太阳黑子”;
B.不符合,根据材料二第②段“其姿态控制系统采用了先进的算法和传感器,能够实时感知卫星的姿态变化,并迅速做出调整,误差控制在极小的范围内”可知,卫星姿态控制系统能够实时感知卫星的姿态变化,并非是“无法感知卫星姿态变化”;
C.不符合,根据材料二第③段“该成像设备具备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特点,即使在太阳强光的干扰下,也能清晰捕捉到太阳表面的细微变化”可知,该成像设备即使在太阳强光的干扰下,也能清晰捕捉到太阳表面的细微变化,并非是“难以捕捉太阳表面变化”;
D.符合。
故选:D。
(3)本题考查内容拓展。
根据材料三第①段“‘夸父二号’在能源供应方面采用了创新的技术方案。它配备了高效的太阳能电池板,这种电池板采用了新型的光电转换材料;相较于传统材料,光电转换效率提高了很多”分析,“夸父二号”在能源供应方面采用了高效的太阳能电池板,采用新型的光电转换材料,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根据材料三第②段“在设计上,太阳能电池板能够根据太阳的位置自动调整角度,最大程度地接收太阳光,从而提高能源获取效率。同时,卫星还配备了高性能的储能装置,可在光照不足时,为卫星的正常运行提供稳定的能源支持,确保卫星在各种工况下都能持续工作”分析,“夸父二号”的太阳能电池板能够根据太阳的位置自动调整角度,最大程度地接收太阳光,从而提高能源获取效率。还配置高性能的储能装置,可在光照不足时,为卫星的正常运行提供稳定的能源支持。
根据题干图片可知,该路灯上面有一块太阳能板,说明其是采用采用了高效的太阳能电池板,采用新型的光电转换材料,在有限面积内高效发电。这体现“夸父二号”研发的新型光电转换材料与高效发电技术,可为民用路灯提供技术借鉴,让路灯在白天更高效储存太阳能,契合“科技改变生活”逻辑。同时,智能路灯最上面的太阳能板时对准太阳,提升发电效率,这是技术应用场景的延伸。
智能路灯需夜间或者阴天持续工作,这说明智能路灯也采用储能装置平衡能源供需。这体现“夸父二号”储能装置,能为路灯储能系统设计提供经验,保障路灯稳定运行,体现航天技术对民用设施的赋能。根据以上分析阐述理由即可。
示例:
理由:“夸父二号”配备高效太阳能电池板,采用新型光电转换材料,转换效率比传统材料大幅提升。智能路灯所需的电能,可借鉴这种高效光电技术,让电池板在白天更充分储存太阳能。同时,“夸父二号”的电池板能根据太阳位置自动调角,靠先进算法和传感器精准追光。智能路灯也需动态对准太阳以提效,这种自动追光的姿态控制逻辑,可迁移到路灯设计中,让其太阳能板像卫星一样灵活“追日”。另外,“夸父二号”有高性能储能装置,光照不足时稳定供能。智能路灯需夜间照明,也依赖储能技术平衡能源。卫星的储能装置,能帮路灯解决阴天、夜晚的供电问题,保障持续亮灯。可见,“夸父二号”的太阳能技术在光电转换、追光调角、储能供能上,与智能路灯需求高度适配,所以推测其可能应用相关技术,让航天成果“落地”服务生活。
答案:
(1)卫星意义重大 精准观测奥秘 能源创新方案
(2)D
(3)理由:“夸父二号”配备了采用新型光电转换材料、光电转换效率大幅提高的太阳能电池板,且能根据太阳位置自动调整角度提高能源获取效率;智能太阳能路灯也需要高效利用太阳能,通过借鉴“夸父二号”的新型光电转换材料技术,可提升路灯太阳能板的光电转换效率;运用其自动调整角度的技术原理,能让路灯根据太阳位置更好地接收光照,从而提高能源获取效率,实现更高效的能源利用,保障路灯的稳定照明。
(二)(17分)
10.(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
①结合第③段“回到家,将花枝插到攒下的玻璃瓶里,灌好水,摆在桌子上,一屋子都弥漫起山林的气息”可知,原文明确描述了“折花插入玻璃瓶”的行为及其结果。由此可知,对应的场景应为“折几支映山红带回家插在玻璃瓶里”。
②结合第④段“在山上走累了、口干了,随意摘几朵干净的花,去了花蕊,塞进嘴里一嚼,酸酸甜甜的滋味就灌满了口腔。那种鲜、那种嫩、那种独特的香气,无法用语言形容”可知,摘花咀嚼后的直接感受是“酸酸甜甜”的滋味和鲜、嫩、香的体验。由此可知,此处应填“酸酸甜甜的滋味灌满了口腔(那种鲜、嫩、独特香气无法用言语形容)”。
③结合第④段“后来,我发现有些地方会将映山红制成蜜饯出售,还能给山里人换来一些经济收入”可知,制作蜜饯的结果是“换来经济收入”。由此可知,此处应填“给山里人换来一些经济收入”。
(2)本题考查句子赏析。
结合第⑤段“每一朵花都在拼尽全力,每一次开放都像要挤破枝头”可知,“拼尽全力”赋予映山红人的主观努力状态,使其具有人的意志和动作。由此可知,这句话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展现映山红在开放时全力以赴的姿态,凸显其旺盛的生命力与蓬勃的朝气,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映山红积极向上精神的赞美。
(3)本题考查标题作用。
结合第①段“是映山红。从山路上抬眼看,它鲜红欲滴地摇曳在崖壁上”及全文内容可知,文章围绕映山红的生长姿态、食用价值、精神特质展开,从少年摘花、回忆映山红特性,到关联赣南人和革命烈士,始终以“映山红”为核心。由此可知,标题明确写作对象,且贯穿全文,串联起自然描写与人文情感。
结合第⑥段“生长在红色厚土上的赣南人,多么像这漫山遍野率性绽放的映山红”“苏区时期,他们簇拥着星星之火,像映山红那样不惧艰险”及第⑧段“毛泽覃就在这座山上壮烈牺牲,他倒下的时候,正是映山红绽放如血的4月”可知,映山红既是山野中坚韧绽放的自然之花,又象征着吃苦耐劳、勇于牺牲的赣南人及革命烈士。由此可知,标题通过双关手法,将花的特质与人物精神紧密联结,深化主题。
结合第⑤段对映山红“随遇而安、自在不羁”“拼尽全力”的赞美,及第⑦⑧段对烈士的缅怀可知,作者借映山红既抒发对自然生命的赞叹,也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敬。由此可知,标题承载着双重情感,成为情感表达的载体。
(4)本题考查句子理解。
结合第⑦段“苏区人民就这样等啊,等啊,一直等到改天换地。而他们送出的好儿郎,大多没有回来。只有那漫山遍野的映山红,年年像火一样映照着这片土地”可知,“火一样映照”首先描绘了映山红鲜艳如火的自然色彩,其漫山遍野的盛开景象直观呈现于眼前;同时,联系前文⑥段“苏区时期,他们……托举着革命薪火,为建立新中国付出了巨大牺牲”“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平均每公里就有3名赣州籍烈士倒下”等内容,可知红军战士曾在这片土地上浴血奋战,“火”更象征着他们用鲜血点燃的革命火种与牺牲精神。由此可知,映山红的“火一样映照”既是自然景象的写实,更是革命历史的隐喻——花朵的年年盛开,如同革命精神的永恒延续,在赣南红土地上生生不息,既纪念着先烈的热血,也激励着后人传承其坚韧不屈的意志。
(5)本题考查主观表达。
选择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花(如梅、兰、竹、菊、莲等),抓住其独特自然属性。结合自然属性提炼精神特质,建立与人物品质或情感的关联(如坚韧、高洁、淡泊等)。仿照示例结构,先点明花的象征意义,再描述其自然特点,最后类比至人或情感,体现深层内涵。
示例:“莲花”是君子之花,清逸是君子的品格。它生长于淤泥之中却不沾染尘埃,花瓣舒展间透着明净与淡然;它不争春艳,只在夏日的荷塘里亭亭玉立,用一脉清香诉说着高洁。它像极了文人雅士坚守内心的纯粹,不随流俗、淡泊自守,于浮世中修得一份清远与坦然。
答案:
(1)①折几支映山红带回家插在玻璃瓶里 ②酸酸甜甜的滋味灌满了口腔 ③给山里人换来一些经济收入
(2)拟人,将映山红人性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映山红努力生长、开花的样子,表达了“我”对映山红蓬勃向上、生命旺盛的赞美之情。
(3)交代写作对象“映山红”,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一语双关,既指大自然里的一种花,也指像映山红一样的革命烈士。(或:表达了对映山红的赞美、对革命烈士的崇敬之情)
(4)“火一样映照”既指映山红炽烈的自然色泽,更隐喻红军用热血浇灌革命火种的历史记忆。火红的花朵年复一年盛开,象征着革命精神在这片土地上永不熄灭、代代相传。就像映山红能在艰苦环境中顽强生长一样,革命精神也在这片土地上扎根、延续。
(5)示例:“寒梅”是文人风骨的化身,素白是清高的宣言。它饮冰卧雪、独守孤山,经得起朔风、耐得住清寒、守得住本真;它不卑不亢,在料峭中酝酿暗香,用虬枝勾勒铁骨。当百花瑟缩时,那点破雪的红蕊便成了天地的印章——每一瓣都是写给寒冬的战书,每一缕香都是对春天的诺言。
三、写作(40分)
11.我向往的初中生活
书桌角压着一张初中校园的宣传照,照片里的紫藤花架爬满淡紫色花苞,教学楼的窗户亮着暖黄的光——那是我无数次畅想的初中生活,藏着比小学更丰富的色彩,也装着我对成长的期待。
我最向往初中的课堂。小学时听老师说,初中的历史课不只是读课本,还能“穿越”回古代。我总想象着,历史老师会拿着青铜器模型走进教室,让我们摸一摸纹饰的纹路,再分成小组辩论“秦统一六国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我要提前查好资料,把“统一文字方便交流”“修长城保护百姓”的论据记在笔记本上,哪怕发言时声音有点抖,也想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生物课更让我期待,第一次用显微镜的场景在我脑海里演了好多遍:捏着载玻片的手轻轻放好,眼睛凑近目镜,突然看到洋葱表皮细胞像小格子一样排列着,那种“发现新世界”的惊喜,一定比小学观察蚂蚁搬家更让人激动。
初中的集体活动也让我心驰神往。运动会上的接力赛,我想和队友们一起趴在操场边练交接棒。要是有人掉棒了,我们不抱怨,而是围着一起商量“下次递棒时手腕再低一点”;比赛时,耳边是全班同学的呐喊,我攥着接力棒往前冲,风刮过耳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不能拖团队的后腿。艺术节也在我的期待里,我要报名朗诵《少年中国说》,提前对着镜子练语气,把“少年强则国强”的气势读出来。哪怕站在舞台上看到台下亮着的灯,手心会出汗,我也想试试突破自己,不再像小学时那样躲在台下鼓掌。
我还盼着在初中遇到温暖的人。比如一位像朋友的语文老师,课后会坐在教室的图书角,我拿着没读懂的《朝花夕拾》凑过去,她不直接给答案,而是笑着问我:“你觉得鲁迅小时候的百草园,和咱们的校园哪个更有趣呀?”聊着聊着,那些难懂的文字就变得亲切了。也想有个志同道合的同桌,我们都爱画动漫,课间分享彼此的画稿,遇到数学难题时,头凑在一起对着草稿纸算,哪怕算错了,也会一起笑着再算一遍。
初中生活或许会有比小学更多的作业,或许会有需要独自面对的难题,但我更期待那些探索知识的惊喜、和伙伴并肩的温暖、突破自我的勇气。等真正走进那所满是紫藤花香的校园时,我一定能笑着说:“原来初中生活,比我想象的还要好。”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