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9 07:50: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同步练习
1.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叶,欧洲急风暴雨般的革命和波澜起伏的改革运动,直接促进了下列哪些文学流派的兴起(  )
A.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
B.古典主义与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
D.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叶”判断,这一时期受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而兴起的文学流派先后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答案 C
2.如图是中西方的两部名著,分别被称为两国社会的“百科全书”,按文学作品的风格归类,它们属于(  )
A.浪漫主义
B.现代主义
C.现实主义
D.民族主义
解析 《红楼梦》艺术地再现了清朝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变化,揭示了封建制度走向没落的历史现实;《人间喜剧》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两部作品都体现了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
答案 C
3.1969年因“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使现代人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是(  )
A.托尔斯泰
B.海明威
C.巴尔扎克
D.贝克特
解析 贝克特开创了荒诞派小说的先河,其作品《等待戈多》获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
答案 D
4.19世纪中期,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资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不断上演
B.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
C.生物学界革命与物理学界革命轮番上阵
D.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兴起
解析 19世纪中期,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普遍建立,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产生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D项正确。当时无产阶级革命还不是历史主流,A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将要开始,B项错误;19世纪中期物理学界没有革命性突破,C项错误。
答案 D
5.20世纪上半期,苏联文学高度繁荣,代表作有(  )
①《叶甫盖尼·奥涅金》 ②《安娜·卡列尼娜》 ③《母亲》 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
解析 ①②分别是普希金和列夫·托尔斯泰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③④分别是高尔基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苏联文学。
答案 B
6.恩格斯曾说:“商业日益变成欺诈。革命的箴言‘博爱’在竞争的诡计和嫉妒中获得了实现。贿赂代替了暴力压迫,金钱代替了刀剑,成为社会权力的第一杠杆。……总之,和启蒙学者的华美预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这段话准确揭示了(  )
A.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B.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C.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D.社会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解析 当时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这种社会情绪反映在文学创作领域,就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
答案 C
7.欧·亨利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家,他善于描写小人物的不幸命运,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等与虚伪……在艺术上,他的小说常常以“带泪的微笑”和“辛酸的欢乐”打动读者,这种写法称为“欧·亨利笔法”。据此判断,“欧·亨利笔法”应该属于(  )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解析 现实主义最大的特点是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而“欧·亨利笔法”正符合此特征。
答案 A
8.《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是海涅重要的政治讽刺诗,是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兴起的原因是(  )
A.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社会意识的影响
B.工业革命和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
C.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社会矛盾激化
D.人类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想王国”的失望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不满
解析 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社会现实与启蒙思想家所描绘的美好蓝图差距太大,人们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反映在文学作品中表现为浪漫主义。
答案 D
9.1913年,泰戈尔凭借其著名长诗《吉檀迦利》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评语这样写道:“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以高超的技巧,并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材料反映了当时世界文学发展的特点是(  )
A.东方文学开始占据主流地位
B.东西方文学已融为一体
C.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D.东方文化从属于西方文化
解析 20世纪初西方文学仍然占据世界文学的主流地位,A项不正确;东方文学有自己的独立性,并未与西方文学融为一体,B项错误;东西方文化不存在隶属关系,D项错误;材料表明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以及东方文化得到世界的承认,C项正确。
答案 C
10.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其创作风格是(  )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古典主义
D.理性主义
解析 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体现了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的失望,表现为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在创作风格上比较夸张,想象丰富,符合材料描述的特点。
答案 A
11.19世纪上半叶,英国著名诗人华兹华斯对当时社会强烈不满,却又否定文学反映现实的社会作用。他强调作家的主观想象力,认为诗歌应该是人的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华兹华斯的作品应该属于(  )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解析 注意材料信息“19世纪上半叶”,其特点是“强调作家的主观想象力”“诗歌应该是人的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符合浪漫主义文学出现的时间和特征。
答案 B
12.当沉浸于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索中时,人们能够回想起探索与发现的诸种辉煌成就……看起来仿佛是在每一个方面,人类行动的疆界都变得更为广阔。能反映此观点的是(  )
①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②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
③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④拜伦的《唐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拜伦的《唐璜》反映的是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中叶人们对资产阶级革命后现实社会的不满,与题意不符,排除④。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都属于文艺复兴的影响。①②③均符合题意。
答案 A
1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恩格斯说,巴尔扎克的作品“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从我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
(1)材料一所反映的内容是哪国哪位作家的代表作?它所代表的文学流派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2)材料四中恩格斯为什么这样评价巴尔扎克的作品?体现了什么文学流派?
(3)依据上述材料,指出19世纪以来世界主要的文学流派。
(4)不同文学流派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解析 第(1)问明确《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雨果的浪漫主义作品,联系教材所学可概括其特点。第(2)问要求回答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特点。第
(3)问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4)问要从社会政治、经济对文学的影响角度分析。
答案 (1)法国的雨果。特点: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构思丰富、戏剧情节跌宕起伏。
(2)原因:其《人间喜剧》从不同侧面展现了法国的全部社会生活,堪称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百科全书”。流派:现实主义文学。
(3)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民族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和苏联社会主义文学。
(4)文学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映。
1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13年,泰戈尔凭借其著名长诗《吉檀迦利》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评语这样写道:“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以高超的技巧,并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
材料二 从19世纪中叶起,在文化领域,人为的、地理上的界限逐渐被淡化,世界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不断加强……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交流着。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世界文学发展的什么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促使两个时期文化交流加速的原因。
(3)面对19世纪中期以来的世界文化交流,有人认为这是资本主义国家对亚、非、拉等国的文化侵略,应该抵制;也有人认为这是不同文化的碰撞、融合,被侵略国家应当有选择地吸收外来文化,发展本国文化。你认为哪种说法更合理?请就这一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 第(1)问要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分析提炼。第(2)问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3)问难度较大,首先判断观念的正误,然后就这个观点谈自己的看法。
答案 (1)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东方文化得到世界的承认。
(2)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20世纪50年代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发展。
(3)第二种说法。看法:资本主义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被侵略国家要辩证地看待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交流中充实和发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