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学案 (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学案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9 07:52: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学案
[课标要求] 
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预习导学] 
一、浪漫主义文学
1.背景
(1)时间: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
(2)原因
①欧洲各国革命和战争频仍,动乱不已。
②社会各阶层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
”深感失望。
(理性王国)
2.特点
(1)政治上反对
。(封建制度)
(2)深入发掘人类的
,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感情世界)
(3)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创作风格。
3.代表
(1)法国:雨果的《
》,典型地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巴黎圣母院)
(2)英国:
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斗争。(雪莱)
(3)德意志:海涅的《
》,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误区警示]
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原因是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但反封建仍然是其主要内容,不是反对资本主义。
二、现实主义文学
1.背景
(1)时间:19世纪30年代以后~20世纪早期。
(2)原因: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
日趋尖锐。(社会矛盾)
2.特征
(1)关注社会问题。
(2)典型地再现
。(社会风貌)
(3)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
(4)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3.成就
国籍
文学家
代表作或作品特点
法国
巴尔扎克
《人间喜剧》堪称资本主义的“

英国
狄更斯
《大卫·科波菲尔》
俄国
普希金


列夫·托尔斯泰


(社会百科全书、叶甫盖尼·奥涅金、安娜·卡列尼娜)
丹麦
安徒生
作品同情弱者,嘲弄权贵
挪威
易卜生
“社会问题剧”,揭露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和
的虚伪
美国
马克·吐温
作品批判了美国社会中的种
现象,痛斥了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的丑恶本质
(资产阶级民主、族歧视)
[知识点拨]
现实主义文学从不同侧面真实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状况,对现存的社会弊端和社会秩序进行无情地揭露和强烈批判,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三、20世纪的世界文学
1.西方文学
(1)现实主义
①英国萧伯纳的《
》。(苹果车)
②法国罗曼·罗兰的《
》。(约翰·克里斯朵夫)
(2)现代主义
①背景:两次世界大战、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
和严重的社会问题。(经济危机)
②特征: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比较
;故事背景模糊不清;语言风格悖离
。(怪诞、传统)
③成就: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爱尔兰剧作家贝克特的《
》。
(等待戈多)
2.苏联文学
(1)状况:20世纪上半期高度繁荣。
(2)代表作
①高尔基的《
》。(母亲)

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
[误区警示]
现代主义文学具有反传统的特点,以荒诞的主题和手法,描绘人类的受难图画,其目的不在于鼓励人们消沉和颓废,而恰恰相反,它最终的目的是唤起人类的振奋和觉醒。
[课堂讲义]
主题一 浪漫主义文学
1.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1)法国大革命后社会战乱动荡,人们对现实极度不满。
(2)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2.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1)对社会现状强烈不满,强调抒发个人情感,歌颂了民主和自由,热情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幸福和解放而斗争。
(2)积极追寻理想世界,以美好的理想和憧憬从侧面彻底抨击当时的社会。
3.浪漫主义文学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浪漫主义文学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有利于扫荡封建残余势力,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斗争。
材料一 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而理性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在实践中表现为而且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
——恩格斯《反杜林论》
材料二 电影《巴黎圣母院》剧照
(1)材料一中,恩格斯认为在理性主义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理想化的王国”的本质是什么?
理想化的王国本质上是资产阶级专政,并没有真正消除社会的不平等。
(2)材料二中的文艺作品能否佐证恩格斯的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①能够。
②这是作者对“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这种情绪反映在文学艺术创作领域里,从而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与原因。
革命和战争频仍,动乱不已;政治黑暗;社会不平等现象严重;对启蒙运动中宣扬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文学家的不懈努力。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该怎样认识文学艺术和社会的关系?
文学艺术来源于现实,反映社会生活,又高于社会生活。
[方法总结]
表格法掌握浪漫主义文学成就
国籍
人物
代表作
作品特点
法国
雨果
《巴黎圣母院》
以情节的离奇和对人物性格入木三分的刻画,歌颂了人世间的美、善和光明,鞭挞了丑、恶与黑暗
英国
雪莱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斗争
德意志
海涅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对自己国家的分裂和落后、君主专制的腐败和资产阶级的软弱进行了抨击,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主题二 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
1.文学形式与社会政治、经济状况之间的联系
(1)第二次工业革命加速了世界一体化进程,反映在文学上,就是世界各地文学开始走向融合。
(2)20世纪初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催生了无产阶级文学。
(3)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文学反映了社会各阶层对启蒙思想家提出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它追求主观理想,不再突出人的理性,注重抒发个人情感。
(4)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现实主义文学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复杂化和尖锐化发展而来,一方面,它力图真实地表现现实生活,另一方面,对现存的社会秩序进行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
2.20世纪世界文学多元化特点的表现
(1)从表现形式上看,20世纪世界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作品都得到了发展。
(2)从表现内容上看,不仅有资本主义文学表现形式,而且社会主义文学和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文学也出现并且成就很高。
(3)20世纪世界文学可以说是全面繁荣,表现手法各异,反映的思想内容也体现出时代性和多元化的特点。
3.各文学流派的核心思想
(1)浪漫主义文学: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体现反叛精神和对理想主义的追寻。
(2)现实主义文学: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刻画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注意细节的真实。
(3)现代主义文学:用怪诞的手法集中表现自我,以反传统、反理性的倾向,表达苦闷、迷惘、变态的心理。
材料一 法国文学史家爱弥尔·法盖解释说:“……是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再明确地冷静地将它描写出来的艺术主张……要从几千几万的现实事件中,选择出最有意义的事件,再将这些事件整理起来,使之产生强烈的印象。”
(1)材料一体现的文学流派是什么?其特点是什么?
①流派:现实主义文学。
②特点:细节的真实性:形象的典型性;具体描写方式的客观性。
材料二 “至于他那两只脚,有时每只脚都穿一只短袜,或者一只脚穿短袜,另一只脚穿长袜,或一只靴子,或一只鞋,或一只拖鞋,或一只短袜和靴子,或一只短袜和鞋子,或一只短袜和拖鞋,或一只长袜和靴子,或一只长袜和鞋,或一只长袜和拖鞋。”
——贝克特《华特》
(2)材料二体现的文学流派是什么?其特点是什么?
①流派:现代主义文学。
②特点:手法怪诞,逻辑混乱,语言风格悖离传统。
[方法总结]
图示法理解现实主义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