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学案 (4)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学案 (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9 07:53: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学案
课标点击
(一)课程标准:
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二)目标分解:
1.知道19世纪以来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文学的著名作家及代表作、特点。
2.分析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理解文学作品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课前预览
一、浪漫主义文学
1.盛行时期: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
2.时代背景:
(1)欧洲的革命、战争、改革不断,政局动荡。
(2)人们普遍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________”深感失望。(理性王国)
(3)主要特点:政治上反对________;注意揭示人物的________;想象力丰富;手法夸张。(封建制度、感情世界)
3.代表人物及作品:
国家
人物
作品
法国
______
《__________》、《悲惨世界》
英国
雪莱
《__________________》
德意志
海涅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雨果、巴黎圣母院、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温馨指引:理性主义在思想上崇尚理性,以理性节制个人欲望;而浪漫主义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塑造鲜明的个人形象。
应用思考:
19世纪初浪漫主义作家对当时的政治态度及所反映出来的品质有何共同之处?
提示:在政治态度上反对封建制度,批判现实的黑暗。在反映的品质上热爱祖国、热爱人类,有强烈的正义感,批判黑暗的社会现实和邪恶的东西。
二、现实主义文学
1.盛行时期: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早期。
2.时代背景:工业革命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3.主要特征:关注________,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社会问题)
4.代表人物及作品:
国家
人物
作品
法国
________
《________》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
英国
________
《大卫·科波菲尔》
俄国
________
《叶甫盖尼·奥涅金》
列夫·托尔斯泰
《____________》
丹麦
________
作品同情弱者,嘲弄权贵
挪威
易卜生
“社会问题剧”
美国
________
作品批判美国社会中的种族歧视现象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狄更斯、普希金、安徒生、马克·吐温)
温馨指引: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极力批判沙皇专制和农奴制的弊端。
应用思考:
现实主义文学在描写对象、表现手法及内容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描写对象上侧重再现和剖析社会现实生活;表现手法上对社会现实无情揭露、批判;内容上注重对典型人物的细节描写。
三、现代主义文学
1.兴起背景: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等社会危机的冲击。
2.主要特点:表现西方社会__________;强调集中表现_____;手法怪诞;语言风格悖离传统。(精神危机、自我)
3.代表作品:美国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旅法爱尔兰剧作家______的《________》。(贝克特、等待戈多)
温馨指引:现代主义文学是以非理性主义为基础,表现出强烈的反传统倾向的文学风格和表现形式。其流派包括象征主义、荒诞派、黑色幽默派等。
应用思考:
现代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在创作特点方面有何区别?
提示:现实主义强调真实具体地描写现实生活,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现代主义文学是一种流派众多、风格各异的多元化文学,其共同点是集中表现自我,在艺术手法上反传统。
四、苏联和亚非拉文学
1.苏联文学:高尔基的小说《____》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________________》。(母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亚非拉文学:
(1)特征:反映了反帝反殖和________精神。(爱国主义)
(2)代表作家:印度的______、中国的____、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尼日利亚的_______等。(泰戈尔、鲁迅、索卡因)
应用思考:
20世纪世界文学多元化特点的表现有哪些?
提示:(1)从表现形式看,20世纪世界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作品都得到发展。
(2)从表现内容看,不仅有资本主义文学,社会主义文学和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文学也出现并且成就很高。
(3)20世纪世界文学全面繁荣,表现手法各异,反映的思想内容也体现出时代性和多元化的特点。
互动释疑
如何比较认识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
方法点拨:掌握各种文学流派产生的社会根源时要学会运用经济决定政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文学反映社会现实等基本理论,深入全面地探讨其根源。
精讲阐释:
主要流派
繁盛时间
社会根源
创作特点
浪漫主义
19世纪初
法国大革命胜利后确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与启蒙思想描绘的“理想王国”存在差距
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手法夸张,情节跌宕起伏
现实主义
19世纪30年代起—20世纪20年代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开始大量暴露出来,社会问题日益突出
强调真实具体描写现实生活,再现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对社会现实秩序表现出不满
现代主义
20世纪30年代起
经济危机、世界大战等社会问题使人们产生了危机感、迷茫、痛苦等
流派众多、风格各异的多元化文学,表现自我,在艺术手法上反传统
特别提示: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都表现出对社会秩序的不满,但浪漫主义文学是因为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如理想社会,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现实主义文学是因为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弊端日益暴露而产生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应用示例:
“从19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的冲突被另一个问题所取代,即对艺术的社会价值的疑问。人们想‘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下列作品中能“‘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的是(  )
A.《唐璜》
B.《西风颂》
C.《人间喜剧》
D.《巴黎圣母院》
解析:人们想“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此种风格是现实主义风格,C项《人间喜剧》属于这种风格。
答案:C
课堂点睛
关键信息
三个时间
19世纪初;19世纪中叶;20世纪以来
三大流派
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
四个代表
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本课要旨
1.在对“理性王国”深感失望的背景下,浪漫主义文学产生。它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在创作风格上,刻意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2.现实主义文学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中的罪恶现象。3.现代主义文学反映了现代西方人心灵的迷惘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