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核心素养】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7章第2节《欧姆定律》(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核心素养】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7章第2节《欧姆定律》(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8-31 17:27:24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物理学科
第2节 欧姆定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定量关系,分析归纳得到欧姆定律。
2. 理解欧姆定律,能运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3. 通过计算,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点】理解定律的内容以及其表达式、变换式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
【学习难点】
运用数学推理、图象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建立和理解欧姆定律对学生要求较高,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本节课的难点。
【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
1. 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导体的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和温度。
2. 德国物理学家欧姆通过大量实验归纳得出了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为I=U/R。
公式中各字母的含义及单位分别是:I表示电流,单位是安培(A);U表示电压,单位是伏特(V);R表示电阻,单位是欧姆(Ω).
3. 两个变形式: U=IR、 。
【课堂探究】
探究一、欧姆定律
【想一想】上一节课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把上一节课的实验结论综合起来,就得到了欧姆定律。
1. 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
2. 公式: I=U/R。
公式中各字母的含义及单位分别是:I表示电流,单位是安培(A);U表示电压,单位是伏特(V);R表示电阻,单位是欧姆(Ω).
3. 物理意义:对于同一导体而言,电阻一定,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几倍,导体中的电流就增大几倍;当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阻增大几倍,导体中的电流就变为原来的几分之一。
4. 变形公式
由欧姆定律的公式 可推出:U=IR、 。
(1)电压U=IR的意义: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等于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电阻的乘积。因电压是由电源提供的,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所以不能说成电压与电流成正比(选填“能”或“不能”)。
(2)电阻 的意义:表示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之比。
因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有关,与加在两端的电压和流过的电流大小无关(均选填“有关”或“无关”)。
5. 对公式的理解
(1)统一性:I、U、R必须使用国际单位制,即U的单位是V,R的单位是Ω,I的单位是A。
(2)同一性:
① I、U、R是对同一个导体或同一段电路而言的,三者要一一对应。
②在解题时,习惯上把同一个导体或同一段电路各个物理量符号的角标用同一数字或字母表示,如I1、R1、U1等。
(3)同时性:对同一导体或同一部分电路来说,由于开关的闭合或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都会导致电路中的电流、电路两端的电压的变化,所以公式I=U/R 中的三个量是针对R同一时间而言的。
(4)条件性:定律中提到的“成正比”和“成反比”的两个关系分别有不同的成立条件。即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当导体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它的电流跟它的电阻成反比。
(5)适用范围:欧姆定律适用于从电源正极到负极之间的整个电路或其中某一部分电路,并且是纯电阻电路。
【例题1】对欧姆定律公式I=U/R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对某一段导体来说,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在相同电压的条件下,不同导体中的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C.导体中的电流既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关,也与导体的电阻有关
D.导体的电阻由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决定
【解析】A.对某一段导体来说,电阻一定,根据欧姆定律知,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不同导体的电阻一般不同,由 I=U/R可知,在电压相同时,不同导体中的电流跟电阻成反比,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阻对电流有阻碍作用,因此导体中的电流既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关,也与导体电阻有关,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导体的电阻由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温度决定,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流过导体的电流无关,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探究二、欧姆定律的应用
1. 应用欧姆定律进行分析与计算
(1)求电流: ;(2)求电压:U=IR;(3)求电阻: .
只要知道I、U、R中的任意两个量就可以利用欧姆定律计算出第三个量。
2. 利用欧姆定律解答题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可采用“去表法”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将电压表去掉,将电流表看成一段导线,画出等效电路图,然后进行判断。判断出电路的连接方式后,再将电压表和电流表“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明确各测量哪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
第二步:认真审题,在电路图(或画出的电路图)上标出已知量、待求量。
第三步:找出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利用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的关系列出关系式,列式时要注意公式成立的条件,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物理公式在代入数值或写计算结果时不要忘记单位。
第四步:讨论结果的合理性,得出答案。
3. 动态电路分析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分析电流表示数、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情况。
【分析】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串联,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是左边部分,把滑片左移时,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小,电路总电阻变小,因为电源电压不变,由欧姆定律I=U/R可知,电路中电流变大;又因为定值电阻不变,根据UR=IR可知,R两端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示数变大。(均选填“大”或“小”)
4. 利用欧姆定律解释电源短路、电流表、电压表的连接
(1)电源短路
导线的电阻接近0,根据欧姆定律I=U/R可知,当电阻接近0时,电路中的电流将趋向于无限大,会烧坏电源和导线,所以绝对不能把电源两极直接用导线相连。
(2)电流表为何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为何并联在电路中
电流表电阻很小,相当于导线,若将电流表直接连在电源的两端,情形跟上述情况相同,因此不允许将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
电压表电阻很大,有电压表的支路相当于开路,所以只要电源电压不超过电压表的量程,就可以将电压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
5. 酒精测试仪
我国刑法规定,从2011年5月1日起,驾驶员醉酒后驾车要负刑事责任。目前,大多数国家都采用呼气式酒精测试仪,对驾驶员进行现场检测。
(1)酒精气体传感器
酒精测试仪中装有酒精气体传感器。酒精气体传感器是一种气敏电阻,它的阻值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引起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变化。
(2)酒精测试仪原理
酒精测试仪实际上是由酒精气体传感器R2(相当于随酒精气体浓度变化的变阻器)、一个定值电阻R1和一个电压表组成。
酒精气体传感器的电阻值R2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如果驾驶员呼出的酒精气体浓度越大,那么传感器R2的电阻值越小,根据欧姆定律I=U/R可知,电路中的电流越大,则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IR1越大,电压表的示数越大,即测试仪的示数越大。(均选填“大”或“小”)
6. 车重表
图为某同学设计的高速公路收费站计重秤的原理图。该原理图中,R2为滑动变阻器。若车重表是由电流表改装而成,现将它串联在图中位置,则当车越重时,变阻器的滑片向下滑,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小,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车重表的示数将变大。
【例题2】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电阻为R的电阻器两端电压为6V,通过电阻器的电流为0.3A。
(1)计算电阻器的电阻R。
(2)调节电源电压,当电阻器两端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时,通过电阻器的电流为原来的几倍
【解析】(1)电阻器两端电压U=6V,通过的电流I=0.3 A。
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得出电阻器的电阻
(2)根据欧姆定律,当电阻不变、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时,通过电阻器的电流为原来的2倍。
【例题3】一只电流表的内部电阻值是0.2Ω,最大量程是3A,若把它直接接在3V的电源上,求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大小是多少安 计算结果说明了什么?
【详解】根据欧姆定律,通过电流表的电流
通过计算得知,电流表中的电流达到15A,远远超过3A的测量范围,电流表会因电流过大而烧坏,所以电流表是不允许直接与电源两极相连的。
【例题4】如图所示,科技制作小组运用电学知识设计了一个电子身高测量仪。已知定值电阻R1=5Ω,电源电压恒为4V,R2的规格为“20Ω 0.5A”,电压表量程为0~3V,电流表量程为0~0.6A。根据以上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被测身高增加时,电压表的示数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当R2实际接入的电阻值为5Ω时,电流表的读数是多少?
(3)为保证各元件安全,变阻器R2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是多少?
【答案】变大;0.4A;3Ω.
【解析】(1)该电路是串联电路、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被测身高增加时,滑动变阻器电阻棒接入电路的长度增加,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此时电路电流变小,R1两端电压变小,总电路电压不变,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2)当开关闭合时,R1和R2串联,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流表的示数
(4)R2的规格为“20Ω 0.5A”,电压表量程为0~3V,电流表量程为0~0.6A,为保证电路中各元件安全工作,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0.5A,此时的总电阻 R总=U/I=4V/0.8A=5Ω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电阻R2小= R总- R1=8Ω-5Ω=3Ω
【归纳整理】 第2节 欧姆定律
【精讲点拨】
1. 电阻是表示导体本身一种性质的物理量。
电阻的大小由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等因素决定,与其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大小无关。公式表示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
2. 对物理公式不能单纯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
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导体两端不加电压时,电流为零,但导体电阻依然存在。因此,不能认为电压U跟电流I成正比,跟电阻R也成正比。公式U=IR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在数值上等于通过导体的电流和该导体电阻的乘积。
【课堂练习】
1. 电流、电压和电阻,是电路学习中三个重要的物理量,如图所示情境粗略却形象地反映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①图中丙与甲的关系反映了 的关系,丙与乙的关系反映了 的关系。
②图中信息还反映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 有关,它们的关系可归纳为:相同条件下, 。
【答案】①电流与电压,电流与电阻;②横截面积,导体的电阻随导体横截面积的减小而增大。
【详解】①由图可知,乙阻碍丙的移动,所以乙表示电阻,甲推动丙运动,所以甲表示电压,丙在甲的推动下通过导体,所以丙表示电流。图中丙与甲的关系反映了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丙与乙的关系反映了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②由图可知,乙通过减小导体的横截面积来阻碍丙运动,所以图中信息还反映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2.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把滑片P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将______,电压表的示数将______(均填“变大”或“变小”)。
【答案】变小,变大。
【解析】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串联,滑动变阻器接入的是左边部分,故滑片左移时,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小,总电阻变小,电流变大,由欧姆定律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示数变大。
3.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阻值R1>R2。闭合开关S后,电阻R1、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U2,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分别为I1、I2。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I1 >I2 B.I 1=I2 C.U1=U2 D.U1【答案】B。
【解析】由图知,闭合开关S,电阻R1、R2串联,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即I1=I2;又因为R1>R2,由U=IR可知:U1>U2,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4.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液面越高,电流表示数越大 B.液面越高,R的有效阻值越小
C.油量表是电压表 D.定值电阻R0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电路
【答案】C.
【解析】AB.由题意知,油箱内油面升高时,金属滑片向下端移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中总电阻变小,由I=U/R知,电路中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故AB正确,不符合题意;
CD.油量表串联中电路中,油量表是电流表,如果油箱中的油越来越多时,金属滑片向下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就会越来越小,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就会越来越大,为了防止由于电流过大或出现短路而烧坏油量表(电流表),应该给电路中串联一个定值电阻R0,这样就可以防止电路中的电流过大而烧坏仪表,所以该同学在设计中使用电阻R0的作用是保护电路,故C正确,符合题意,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5. 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R2分别为20Ω和30Ω,只闭合开关S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求:
(1)电源电压;
(2)S1、S2均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
【解析】(1)只闭合开关S1时,电源电压 U=I1R1=0.3A×20 =6V.
(2) S1、S2均闭合时,此时两电阻并联,流过R2电流为
电流表的示数 I=I1+I2= 0.3A+0.2A=0.5A
6. 如图甲所示,电源由n节新干电池串联而成且不变,滑动变阻器R上标有“20Ω 2A”字样,闭合电键,小李同学将滑片P滑到变阻器的中点附近时(变阻器接入电阻约为10Ω),电流表的指针如图乙所示,求:
①电源中的新干电池节数n,电源总电压U。
②在不损坏电路元件的前提下,该变阻器在本电路中能改变的电流范围及对应的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范围。
【解析】①电流表用0~0.6A的量程,电路中的电流为0.46A,R取10欧时,电源电压
U=IR=0.46A×10Ω=4.6V
因为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所以电池节数
n=4.6V/1.5V=3(节),电源电压为4.5V.
②最小电流为 I小=U/R大=4.5V/20Ω=0.225A,最大电流I大=2A
所以能改变的电流范围: 0.225A~2A
R小=U/I大=4.5V/2A=2.25Ω,R大=20Ω
【课后反思】
本节课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物理学科
第2节 欧姆定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定量关系,分析归纳得到欧姆定律。
2. 理解欧姆定律,能运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3. 通过计算,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点】理解定律的内容以及其表达式、变换式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
【学习难点】
运用数学推理、图象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建立和理解欧姆定律对学生要求较高,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本节课的难点。
【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
1. 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导体的 、 、 和 。
2. 德国物理学家欧姆通过大量实验归纳得出了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比,跟导体的电阻成 比。公式为 。
公式中各字母的含义及单位分别是:I表示电流,单位是 ;U表示电压,单位是 ;R表示电阻,单位是 .
3. 两个变形式: U= 、 。
【课堂探究】
探究一、欧姆定律
【想一想】上一节课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把上一节课的实验结论综合起来,就得到了欧姆定律。
1. 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比,跟导体的电阻成 比 。
2. 公式: 。
公式中各字母的含义及单位分别是:I表示电流,单位是 ;U表示电压,单位是 ;R表示电阻,单位是 .
3. 物理意义:对于同一导体,电阻一定,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几倍,导体中的电流就增大 倍;当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阻增大几倍,导体中的电流就变为原来的 。
4. 变形公式
由欧姆定律的公式 可推出:U=IR、 。
(1)电压U=IR的意义: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等于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电阻的乘积。因电压是由电源提供的,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所以 说成电压与电流成正比(选填“能”或“不能”)。
(2)电阻 的意义:表示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之比。
因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 ,与加在两端的电压和流过的电流大小 (均选填“有关”或“无关”)。
5. 对公式的理解
(1)统一性:I、U、R必须使用国际单位制,即U的单位是V,R的单位是Ω,I的单位是A。
(2)同一性:
① I、U、R是对同一个 或同一段电路而言的,三者要一一对应。
②在解题时,习惯上把同一个导体或同一段电路各个物理量符号的角标用同一数字或字母表示,如I1、R1、U1等。
(3)同时性:对同一导体或同一部分电路来说,由于开关的闭合或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都会导致电路中的电流、电路两端的电压的变化,所以公式I=U/R 中的三个量是针对R同一时间而言的。
(4)条件性:定律中提到的“成正比”和“成反比”的两个关系分别有不同的成立条件。即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当导体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它的电流跟它的电阻成反比。
(5)适用范围:欧姆定律适用于从电源正极到负极之间的整个电路或其中某一部分电路,并且是纯电阻电路。
【例题1】对欧姆定律公式I=U/R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某一段导体来说,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在相同电压的条件下,不同导体中的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C.导体中的电流既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关,也与导体的电阻有关
D.导体的电阻由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决定
探究二、欧姆定律的应用
1. 应用欧姆定律进行分析与计算
(1)求电流: ;(2)求电压:U= ;(3)求电阻: 。
只要知道I、U、R中的任意两个量就可以利用欧姆定律计算出第三个量。
2. 利用欧姆定律解答题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可采用“去表法”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将电压表去掉,将电流表看成一段导线,画出等效电路图,然后进行判断。判断出电路的连接方式后,再将电压表和电流表“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明确各测量哪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
第二步:认真审题,在电路图(或画出的电路图)上标出已知量、待求量。
第三步:找出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利用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的关系列出关系式,列式时要注意公式成立的条件,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物理公式在代入数值或写计算结果时不要忘记单位。
第四步:讨论结果的合理性,得出答案。
3. 动态电路分析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分析电流表示数、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情况。
【分析】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串联,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是左边部分,把滑片左移时,滑动变阻器阻值变 ,电路总电阻变 ,因为电源电压不变,由欧姆定律I=U/R可知,电路中电流变 ;又因为定值电阻不变,根据UR=IR可知,R两端电压变 ,即电压表示数变 。(均选填“大”或“小”)
4. 利用欧姆定律解释电源短路、电流表、电压表的连接
(1)电源短路
导线的电阻接近0,根据欧姆定律I=U/R可知,当电阻接近0时,电路中的电流将趋向于无限大,会烧坏电源和导线,所以绝对不能把电源两极直接用导线相连。
(2)电流表为何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为何并联在电路中
电流表电阻很小,相当于导线,若将电流表直接连在电源的两端,情形跟上述情况相同,因此不允许将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
电压表电阻很大,有电压表的支路相当于开路,所以只要电源电压不超过电压表的量程,就可以将电压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
5. 酒精测试仪
我国刑法规定,从2011年5月1日起,驾驶员醉酒后驾车要负刑事责任。目前,大多数国家都采用呼气式酒精测试仪,对驾驶员进行现场检测。
(1)酒精气体传感器
酒精测试仪中装有酒精气体传感器。酒精气体传感器是一种气敏电阻,它的阻值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引起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变化。
(2)酒精测试仪原理
酒精测试仪实际上是由酒精气体传感器R2(相当于随酒精气体浓度变化的变阻器)、一个定值电阻R1和一个电压表组成。
酒精气体传感器的电阻值R2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如果驾驶员呼出的酒精气体浓度越大,那么传感器R2的电阻值越 ,根据欧姆定律I=U/R可知,电路中的电流越 ,则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IR1越 ,电压表的示数越 ,即测试仪的示数越 。(均选填“大”或“小”)
6. 车重表
图为某同学设计的高速公路收费站计重秤的原理图。该原理图中,R2为滑动变阻器。若车重表是由电流表改装而成,现将它串联在图中位置,则当车越重时,变阻器的滑片向下滑,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小,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车重表的示数将变大。
【例题2】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电阻为R的电阻器两端电压为6V,通过电阻器的电流为0.3A。
(1)计算电阻器的电阻R。
(2)调节电源电压,当电阻器两端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时,通过电阻器的电流为原来的几倍
【例题3】一只电流表的内部电阻值是0.2Ω,最大量程是3A,若把它直接接在3V的电源上,求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大小是多少安 计算结果说明了什么?
【例题4】如图所示,科技制作小组运用电学知识设计了一个电子身高测量仪。已知定值电阻R1=5Ω,电源电压恒为4V,R2的规格为“20Ω 0.5A”,电压表量程为0~3V,电流表量程为0~0.6A。根据以上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被测身高增加时,电压表的示数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当R2实际接入的电阻值为5Ω时,电流表的读数是多少?
(3)为保证各元件安全,变阻器R2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是多少?
【精讲点拨】
1. 电阻是表示导体本身一种性质的物理量。
电阻的大小由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等因素决定,与其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大小无关。公式表示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
2. 对物理公式不能单纯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
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导体两端不加电压时,电流为零,但导体电阻依然存在。因此,不能认为电压U跟电流I成正比,跟电阻R也成正比。公式U=IR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在数值上等于通过导体的电流和该导体电阻的乘积。
【归纳整理】 第2节 欧姆定律
【课堂练习】
1. 电流、电压和电阻,是电路学习中三个重要的物理量,如图所示情境粗略却形象地反映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①图中丙与甲的关系反映了 的关系,丙与乙的关系反映了 的关系。
②图中信息还反映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 有关,它们的关系可归纳为:相同条件下, 。
2.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把滑片P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将______,电压表的示数将______(均填“变大”或“变小”)。
3.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阻值R1>R2。闭合开关S后,电阻R1、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U2,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分别为I1、I2。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I1 >I2 B.I 1=I2 C.U1=U2 D.U14.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液面越高,电流表示数越大 B.液面越高,R的有效阻值越小
C.油量表是电压表 D.定值电阻R0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电路
5. 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R2分别为20Ω和30Ω,只闭合开关S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求:
(1)电源电压;
(2)S1、S2均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
6. 如图甲所示,电源由n节新干电池串联而成且不变,滑动变阻器R上标有“20Ω 2A”字样,闭合电键,小李同学将滑片P滑到变阻器的中点附近时(变阻器接入电阻约为10Ω),电流表的指针如图乙所示,求:
①电源中的新干电池节数n,电源总电压U。
②在不损坏电路元件的前提下,该变阻器在本电路中能改变的电流范围及对应的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范围。
【课后反思】
本节课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