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二次
鸦片战争
第二课
战争背景
现实
理想
从两则材料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英国对华贸易增长趋势不明显,仍存在停滞
修约
战争背景
面对英国的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这一情况,英国人认为……
1854年和1856年,英法两国两次向清政府提出修改《南京条约》的要求:(1)要求中国全境开放,至少长江水域允许外商自由航行;(2)鸦片贸易合法化;(3)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等。
战争背景
(英国)亚罗号事件
(法国)马神甫事件
“亚罗号”是一艘中国走私船,曾在香港注册,已经过期。1856年10月,广东水师在黄埔搜捕了船上的几名海盗和涉嫌船员。英国驻广州代理领事硬说“亚罗号”是英国船,要求中国方面释放被捕人员,并谎称中国士兵扯落英国国旗,要求向英方赔礼道歉。两广总督叶名琛为避免事态扩大,同意释放被捕人员,但拒绝道歉。这就是所谓的“亚罗号事件”。
相关史事
“马神甫”名马赖,法国天主教神父。他从广州非法潜入广西西林传教,为非作歹,1856年2月被当地官员逮捕处死。这就是所谓的“马神甫事件”。
相关史事
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战争过程
第一阶段:(1856年—1858年)
战争过程
阅读教材,指出《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
《天津条约》并没有使侵略者满足,战争还会继续……
战争过程
第二阶段:(1860年)
火烧圆明园
战争过程
◆阅读教材,指出《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通商口岸增加,且由沿海延伸至内陆
割让领土增加
赔款增加
丧失更多主权
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马克思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发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了更多的好处."
《北京条约》
《瑷珲条约》
《勘分西北界约记》
从19世纪50年代-80年代,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英、俄争夺西藏
葡萄牙占据澳门
战争结果及影响
鸦片战争形势图
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
(3)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
(2)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
总理衙门
清政府为适应形势的变化,为办洋务及外交事务特设立了对外的中央机构。
“理藩”观念
“外交”观念
1901年清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课堂小结